首页 理论教育络丝卷绕原理及其两种方式

络丝卷绕原理及其两种方式

【摘要】:络丝卷绕的原理是指筒子成型的基本原理,也是所有筒子卷绕理论的基础。根据筒子卷绕角的大小,可以分成平行卷绕和交叉卷绕两种卷绕方式。①平行卷绕:当导丝速度相对圆周速度较小时,卷绕角α很小[一般α <10( ″)],相邻两层的丝围近似平行,如图7-2( a) 所示,称平行卷绕。该传动方式,丝线卷绕张力均匀,能适应高速卷绕。锭子传动时,一般为锭速和导丝速度固定,即往复速比不变。端面防叠作用取决于往复速比的小数部分。

络丝卷绕的原理是指筒子成型的基本原理,也是所有筒子卷绕理论的基础。

(一)卷绕方式和卷装形式

纺织品种类繁多,不同品种有不同的工艺要求,所需的卷绕方式与卷装也不同。筒子卷装形式有圆柱形有边筒子和无边筒子、圆锥形纡式无边筒子、菠萝形筒子和鼓形筒子等。不论采用哪一种卷装形式,丝线有规律地卷绕都必须有两个条件: 筒子本身的回转运动和导丝器沿筒子轴向往复运动,这两个运动合成,使丝线按螺旋线的方式卷绕在筒子上。

1.卷绕方式

(1) 筒子成型。因丝线是以螺旋线的形式卷绕在筒子上的,所以丝线在筒子上的分布规律具有螺旋线的有关参数和特征。将筒子上的丝线在平面上展开,呈现一直角三角形,如图7-1所示。

(2) 卷绕方式。根据筒子卷绕角的大小,可以分成平行卷绕和交叉卷绕两种卷绕方式。

①平行卷绕:当导丝速度相对圆周速度较小时,卷绕角α很小[一般α <10( ″)],相邻两层的丝围近似平行,如图7-2( a) 所示,称平行卷绕。这种卷绕方式,丝圈间隙小,卷绕密度大,随筒子卷绕直径的增大,两端的丝圈容易滑脱,引起塌边,所以平行卷绕常采用有边筒子。虽然有边筒子不利于丝线的高速轴向退绕,但平行卷绕的筒子卷绕密度大,有利于增加容丝量,所以丝织工程的络、并、捻工序所用筒子大多采用平行卷绕。

图7-1 圆柱形筒子的丝圈角

图7-2 卷绕方式

②交叉卷绕:当导丝速度较大时,卷绕角α 较大,相邻两层丝圈相互交叉,如图7-2( b) 所示,称交叉卷绕。这种卷绕方式,丝圈间隙大,卷绕密度小,筒子两端卷绕结实,故可采用无边筒子。由于无边筒子丝线能轴向退绕,容丝量( 体积) 可以加大,所以广泛应用在高速整经及无梭织造供纬筒子中。

因为交叉卷绕的筒子有利于湿、热和染料等的渗透,所以需定形的强捻筒子及染色用筒子都采用交叉卷绕。

2.卷装形式 筒子的卷装形式主要与导丝器的运动方式和筒管形状有关,它直接关系到下道工序中丝线是否能顺利退解及退解张力的均匀性。

不论筒子的卷绕形式如何,都可归纳为平行卷绕和交叉卷绕。图7-3 为各种筒子的卷装形式。

(1) 采用平行卷绕。导丝器为等速运动,导丝速度和导丝动程不变而导丝的起始位置产生周期性微量变化时,在有边筒子上卷绕成圆柱形有边筒子,见图7-3( a) ;在无边筒子上卷绕成菠萝形筒子,见图7-3( b) ;如无边筒子带有锥形底座,则卷绕成类似纡形筒子,见图7-3( c) ;当导丝速度和导丝动程变化时,且导丝动程的变化规律是每导丝一次,两端均变化Δh 的距离,卷绕成鼓形的筒子,见图7-3( d) ;若绕满一筒子为一导丝周期,在无边筒子上卷绕成菠萝形筒子,见图7-3( e) 。

图7-3 筒子的卷装形式

(2) 采用交叉卷绕。交叉卷绕时筒子外形一般与筒管形状有关。当导丝动程和速度不变时,圆柱形筒管上形成圆柱形无边筒子,见图7-3( f) ;圆锥形筒管上形成圆锥形筒子,见图7-3( g) ;当导丝动程逐渐缩短时,卷绕成动程变化的菠萝形筒子,见图7-3( h) ;当导丝动程不变,回丝线运动为短动程复合运动,形成纡式卷绕,见图7-3( i) 。交叉卷绕常用等线速传动方式,具有丝圈不易滑动和卷取张力均匀的特点,故适宜于增大卷装。

(二)筒子传动方式

筒子的回转可分为锭子传动和滚筒摩擦传动两种传动方式。

1.锭子传动 锭子传动是将有边筒子插在锭子上,一般是锭速不变( 如K051 型、GD001 型等) ,筒子的转速也不变,卷绕速度随筒子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还有一种为锭速是变化的( 如KEK-PN 型精密络筒机) ,可通过控制锭速,达到控制卷绕速度。

2.摩擦传动 摩擦传动是滚筒直接摩擦传动筒子的表面,一般为滚筒转速不变,筒子可获得固定的圆周速度v1,使筒子的卷绕线速度不变,而筒子的转速n1随其卷绕直径D 的增大而减小。该传动方式,丝线卷绕张力均匀,能适应高速卷绕。

(三)丝圈重叠及其防止

丝圈重叠是丝筒质量的疵点。无论什么形式的筒子,产生重叠都会使筒子表面丝圈分布不匀,形成凹凸不平的条带,容易塌边,并且重叠条带中的丝因易互相嵌入,增大下道工序退解时的阻力,造成乱丝或断头。如果筒子为摩擦传动,则筒子上凹凸不平的条带与滚筒的摩擦过大,会使凸起部分的丝线受摩擦过多而损伤。

1.重叠的产生原因 采用交叉卷绕时,如果导丝器往复一次,筒子转数为整数时,在下一次往复时丝线就会重复卷绕在上次的丝圈上,这一现象叫丝圈的完全重叠,如图7-4 所示。

图7-4 重叠筒子

锭子传动筒子时,若往复速比是整数,就会形成丝圈的完全重叠。摩擦传动筒子时,随着卷绕直径的增大,筒子转速逐渐降低( 导丝速度一般不变) ,则在某一时期内,导致筒子上的丝圈重叠,在筒子表面形成凸起的条纹。

2.防止丝圈重叠的方法 防止丝圈的重叠分为轴向防叠和端面防叠两种。轴向防叠是指每次导丝动程有微量变化,防止筒子两端因密度过大而产生凸边,它是通过差微机构来完成的。端面防叠是指导丝转向点在筒子端面均匀分布,通过选择往复速比,使其不成整数,并由传动机构来完成。为了筒子的防叠质量,同一设备中两种防叠方法应同时使用。以下主要讨论端面防叠方法。

锭子传动时,一般为锭速和导丝速度固定,即往复速比不变。端面防叠作用取决于往复速比的小数部分。防叠小数可设计为无限不循环小数或取0.4 或0.6 左右,这样,既可使丝圈均匀分布在筒子表面,又可使相邻两次往复导丝所绕的丝圈分得较开,如图7-5( a) 所示i =0.4时,筒子端面丝圈位移;图7-5( b) 所示i=0.6 时,筒子端面丝圈位移情况,这对卷绕的稳定性有利。

图7-5 端面丝圈位移

如果相邻两次往复导丝所绕的丝圈相隔很近,卷绕时,可能会使邻近的丝圈发生抖动,退绕时容易脱圈。随卷绕直径增大而减小,使丝圈位移角发生变化,筒子上丝圈会发生重叠。防叠方法如下:

(1) 周期性地改变导丝速度,当筒子到达重叠条件时,改变导丝速度,使筒子端面将要重叠的丝因产生一定的位移,防止重叠。

(2) 周期性地改变槽筒或摩擦滚筒的转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