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磨损现象及其分类与机理分析

磨损现象及其分类与机理分析

【摘要】:表面物质在摩擦过程中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根据黏着程度的不同,黏着磨损可分为轻微磨损、涂抹、擦伤、胶合和咬死。这种磨粒的机械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磨粒的硬度、大小和形状以及载荷作用下磨粒与被磨损面的机械性能有关。齿轮和滚动轴承的主要磨损形式就是表面疲劳磨损。

表面物质在摩擦过程中不断损失的现象称为磨损。纺织机械零件的磨损,按磨损机理主要分为四种:

1.黏着磨损 由于两摩擦表面间产生黏着现象而使材料由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而造成的磨损称为黏着磨损。

根据黏着程度的不同,黏着磨损可分为轻微磨损、涂抹、擦伤、胶合和咬死。

2.磨粒磨损 两接触表面受外界硬质颗粒的作用或粗糙硬表面把软表面擦伤而引起的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称为磨粒磨损。这种磨粒的机械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磨粒的硬度、大小和形状以及载荷作用下磨粒与被磨损面的机械性能有关。

3.表面疲劳磨损 两摩擦表面受交变接触应力的作用而形成疲劳裂纹或剥落出微片和颗粒而逐步破坏的磨损称为表面疲劳磨损。其特征是在开始破坏阶段表面上出现一个个小小的麻坑,故又称这种磨损为点蚀。齿轮滚动轴承的主要磨损形式就是表面疲劳磨损。

4.腐蚀磨损 摩擦表面在磨损过程中物体表面和周围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作用,造成表面材料的损失称为腐蚀磨损。腐蚀磨损是一种机械化学磨损,单纯的腐蚀不属于磨损范畴,只有当腐蚀和摩擦过程相结合时,才能形成腐蚀磨损。

常见的腐蚀磨损有两类,一类是氧化磨损; 另一类是腐蚀介质磨损。纺织机械零件的一般磨损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跑合阶段。新的摩擦副表面较粗糙,在10% ~50%的额定载荷下进行试运转,使摩擦表面的凸峰被磨平,实际接触面积逐步增大,压强减小,磨损速度在跑合开始阶段很快。然后减慢。跑合阶段对新的机械是十分必要的。

(2) 稳定磨损阶段。经过跑合,摩擦表面逐步被磨平,微观几何形状发生改变,建立了弹性接触的条件,进入稳定磨损阶段,零件的磨损速度减慢,它表征零件正常工作寿命的长短。

(3) 急剧磨损阶段。经过长时间的稳定磨损阶段,积累了较大的磨损量,零件开始失去原来的运动轨迹,磨损速度急剧增加,间隙加大,精度降低,效率减小,出现异常的噪声和振动,最后导致零件失效。

从磨损过程的变化来看,为了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在设计或使用纺织机械时,应力求缩短跑合期,延长稳定磨损期,推迟急剧磨损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