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把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互联网:神奇的OSI七层参考模型

把世界变成地球村的互联网:神奇的OSI七层参考模型

【摘要】: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它们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不过,也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它将需要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也就是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

1.神奇的七色花——OSI七层参考模型

OSI是英文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开放式系统互联,它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这个模型的主要特点是把实现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它们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我们知道,要传递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媒体,如双纽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媒体并不在OSI的7层之内,不过,也有人把物理媒体当作第0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一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及设备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如网络,连接时所需插件的规格尺寸,引脚数量和排列情况等。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它所使用的单位是比特。

物理层

(2)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它在实际应用上和物理层相似,主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传送数据时,如果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送方重发这一帧。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个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地址的网络地址。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www.chuimin.cn)

该层的任务是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并以可靠、经济的方式,为两个对接端系统(也就是源站和目的站)的会话层之间,提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负责可靠的传输数据。在这一层,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这一层也可以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的高层次中,数据传送的单位不再另外命名,统称为报文。会话层提供包括访问验证和会话管理在内的建立和维护应用之间通信的机制,不参与具体的传输。例如服务器验证用户登录,便是由会话层完成的。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查询结果

这一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它将需要交换的数据从适合于某一用户的抽象语法,转换为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也就是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另外表示层还进行压缩和解压缩、加密和解密数据等工作。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用来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并且能够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