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经验

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经验

【摘要】:思想政治建设是人类阶级社会中一项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强调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战略地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状况。因此,中国共产党把思想政治建设看成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和保障,看成是抓好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立场和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三、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思想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在近90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新一代领导核心根据所处历史条件和各个阶段肩负的特殊历史使命,倡导和推动了一系列重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总结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经验,是开展新时期思想政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思想政治建设的“生命线”地位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动摇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人类阶级社会中一项普遍存在的实践活动。西方国家虽然不一定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名,但绝对有思想政治教育之实。

强调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战略地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状况。列宁有句名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对经济,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把思想政治建设看做是军队的生命线;在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说过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可见,思想政治建设对经济工作、军事工作及各项业务工作具有强大的反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启发、动员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工人阶级一无所有,夺取政权只能从宣传科学真理、制造革命舆论开始。党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才能以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和群众的头脑,不断提高党的先进性,增强党同阶级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清除精神污染和思想毒害,用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争夺群众,占领阵地;才能引导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而奋斗;才能教育人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精神,用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纪律意识和健康心理正确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在合适的岗位上,在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前提下,实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把思想政治建设看成是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和保障,看成是抓好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立场和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有些人往往把思想政治建设看做是一种中性的技术性东西,似乎没有价值立场,只要找对了思想工作的方法或技艺,就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来看,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很成功,但这种成功首先不是技巧方面的,而是政治立场和态度方面的。中国共产党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并认真履行这一宗旨,将之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这就是他们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取得成功的最根本之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需要探索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各种方法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才能发挥其作用。方法与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方法一旦脱离了根本立场,成为抽象的东西,那么它的作用就打了折扣。

(二)注重于遵循思想政治建设普遍而基本的原则

思想政治建设遵循的普遍而基本的原则主要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的原则,疏通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发扬民主与正确指导相结合的原则,说服教育与组织纪律相结合的原则,“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的原则等。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www.chuimin.cn)

中国共产党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特别是每当形势和任务发生转变的时候,总是及时提出相应的理论,创造性地回答重大理论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前进。如民主革命时期党清醒地认识到要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发动他们投身革命斗争,必须满足其实际生活要求,使他们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求得翻身。因此制定与实行了“耕地农有”的政策,很现实地解决了农民的实际问题,更容易获得农民衷心的拥护和支持。又如毛泽东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要求调查引起人们思想问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原因,或单位、家庭、个人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否则情况不明,一知半解,思想教育就会无的放矢,隔靴搔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吸收群众的经验,听取群众的意见,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因此,思想政治建设要做到普遍化、群众化,要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思想政治建设的内容、方法也要通俗化、形象化,符合人民群众的口味和特点。再如,延安整风运动从领导到群众,再由群众到领导,即从高级干部整风学习和讨论路线问题入手,经过全党的普遍整风学习,最后又转到高级干部的路线学习上来;从现实到历史,再由历史到现实,即从抗战实际出发,经过研究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再来解决抗战中的路线问题;从全局着眼,逐个解决局部问题,再来统一全党思想,即首先集中党的全部历史,然后召开各地区、各部队的党史座谈会,最后才来下结论,使全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大为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利益主义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给思想政治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但只要我们全面遵循各项普遍而基本的原则,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一定能具有可观的实效。

(三)注重从思想路线高度解决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

思想路线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思想方法问题。思想路线正确与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关系极大。只有在正确思想路线指导下,才能制定和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毛泽东同志在领导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精辟地通俗地概括为“实事求是”,并通过延安整风在全党确立了这条思想路线,有了这样一条思想路线,才有了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的科学分析,才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为夺取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了过去工作指导上“左”的错误,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使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的精神,强调全党同志都必须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极端重要性,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扎扎实实地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四)注重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5]掌握思想教育,最重要的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高广大党员的理论素养、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才能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从整体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注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世界观改造

由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特殊环境和条件决定,加强对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加强党的建设,要重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提高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党性觉悟。决定党的先进性的因素,是我们党的政治斗争与政治生活,是我们党的思想教育、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首先注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党,同时也重视从组织上建设党,把加强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地位的建党路线。我们党历来坚持这条建党路线,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由于始终坚持这条路线,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克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纠正各种错误思想,在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