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天津七十二沽:天津的早年风貌

天津七十二沽:天津的早年风貌

【摘要】:第六章天津的沽自古以来,天津号称有七十二沽,许多村庄都以“沽”取名。现在的市区,就是从古代的三汊沽、小直沽等沽发展而来的。所以“沽水”、“沽上”、“津沽”都是天津的别名。高度概括了天津的早年风貌。据说在汉朝以前,天津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不是海的地方还有许多沼泽。据说在汉朝末年,朝廷已经开始重视海盐生产,国家垄断了盐的生产与买卖,为了征收盐税,缉捕私盐,就在渤海郡章武县的大直沽设置了盐官署。

第六章 天津的沽

自古以来,天津号称有七十二沽,许多村庄都以“沽”取名。现在的市区,就是从古代的三汊沽、小直沽等沽发展而来的。所以“沽水”、“沽上”、“津沽”都是天津的别名。除了丁字沽、西沽在城北以外,其他沽都集中在城东城南。当年,城内鼓楼上有清朝诗人梅宝璐题的一副对联:“高敞快登临,看七十二沽往来帆影;繁华谁唤醒,听一百八杵早晚钟声。”高度概括了天津的早年风貌。

为什么天津地区一带有这么多沽呢?据说在汉朝以前,天津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不是海的地方还有许多沼泽。天津以东叫塌河淀,西、北、南三面叫雍奴薮,地势低洼,常年一片汪洋。而“沽”字在传说中有三种意思:一是当水字解,水边河岸的村庄多叫沽;二是“沽”字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称河流为“古水”,古水两字合为“沽”字;三是古代北京有两条通往海里的河流,都叫沽水(1),河名就是沽的来源。一些从外地迁来的居民,到这里后,大多靠贩海盐、熬硝盐、打鱼、卖草、种苇过活。而这里水产资源丰富,生活比较容易,搬来的居民也越来越多。他们在岸边高地搭起房子,三家五舍聚居一起,结成许多小小村落,这些村落,除了沽水沿岸的丁字沽、西沽、东沽(2)、三汊沽(3)、大直沽、小直沽(4)之外,大多没有名字。

而七十二沽的来历,有这样一段传说。

据说在汉朝末年,朝廷已经开始重视海盐生产,国家垄断了盐的生产与买卖,为了征收盐税,缉捕私盐,就在渤海郡章武县的大直沽设置了盐官署。当时,朝廷钦命一位盐官长驻在这里,专责管理盐业。您想啊,那个时候的税务还不是当官儿的说了算,并且,天津地区算是边远沼泽地带,天高皇帝远,汉朝末期也是乱世,因此为了省心省事,朝廷就把这项税收大权交给了盐官长,每月按两千两银子课征,超征部分,不管多少,完全归盐官长自有。这完全就是让他自己横征暴敛嘛。同时盐官也带兵,这位盐官长手下有一千多兵卒,分驻沽水两岸以至海河上下。那个时候带兵,真成了后来的那句话“有枪就是草头王”。百姓们辛苦一年,到头来还不够填他那个窟窿的呢,你看他一方面大征盐税,包运私盐,同时又私征捕鱼、贩鱼、割草、运草、种苇等苛捐杂税。这样一来,盐官长坐享其成,每月都能捞个万八千两银子,发了大财。

要说这人啊,可是不能不长好心眼子,要不然,就是那句话“人在做,天在看”。就拿这个盐官来说吧,他把当地的地皮刮下得有三寸,发财是发财了,但好梦不长,终于有一年,盐官长突然得了大病,后背上长了个恶疮,碗口大小,疼得钻心,整天吃吃不下,躺躺不下,睡睡不着。大夫也请了,巫婆神汉也叫来了,可就是不见好。

这天半夜,盐官长疼得昏了过去,这时候就觉得门响,一看两个公差模样的人走了进来,冲他说道:“真君有旨,叫你过去一趟,说点儿事情。”你想啊,他这正病着呢,脾气能好吗,马上拉下脸来:“什么真君假君的,在我这儿装什么洋蒜,不知道我是谁吗?他谱儿还挺大,有事叫他来见我,我不去。”可是这两个公差却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边一个,就把他架了起来,他挣不动,只能飘飘悠悠地被架走了。只是一会儿的工夫,就进了一座宫殿。殿上坐着一位白须老人,怒气冲冲地拿着一把大锤。到了殿里之后,左右的人喝令他跪下。盐官长威风了一辈子了,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待遇?正想发怒辩理,没想到旁边一位金甲力士踢了他膝窝一脚,立刻爬下了,不但跪下了,而且是五体投地。只听老人拍案怒骂道:“好贼子,你知道犯了什么罪吗?”盐官长摇了摇头,没有回答。就听这个老人说:“我是古水真君,自我到来后,这里万民康乐。谁想到,你这贼子滥施淫威,涂炭生灵,简直罪不可恕!”这时候盐官长还在想,我的地盘我最大,不是我做主还是你做主?再说我有重兵在手,怕他何来?就满不在乎地说:“我乃堂堂的朝廷命官,你这是诬陷!”话音未落,就见老人抡起大锤照着他的后背就是三下,结果全打到他的疮口上了,疼得他是死去活来,没办法,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这个时候只能磕头求饶。就听见老人对左右的人说:“把他先带下去,今天就到这儿,明天再审。”金甲力士走到他身边,踢了他一脚,说了声“滚!”盐官长又疼得惨叫一声,醒了过来,却原来是一场梦。但这个梦也太真实了,现在觉得后背更疼了,浑身大汗淋漓,觉得病势又加重了几分。到了晚上又疼昏过去,果然又做了一个梦,和昨天一样被带到原处受审。可这一次老人却扔给他一张单子,上面写着一串姓名,他看了一下不禁冷汗淋淋,名单共有几千人,不能说他全认识,但有几个他记得很清楚,那全是被他的苛捐杂税逼死的。这下他可真害怕了,马上认罪求饶。可老人却不再给他机会,命左右将他推出斩首,盐官长是又哭又叫,又被吓醒了。

盐官长怕死了,天还没亮,就让侍卫们请来术士圆梦。术士听了盐官长的叙述,沉吟了好一会儿才说:“古水合为沽字。古水真君应该是沽水的水神。想求得真君饶恕,只能祈祷悔罪,别无他法。”盐官长心里非常害怕,赶忙问:“怎样悔罪,才能得到宽恕?”术士想了想说:“想办法叫沽水一带的百姓安居乐业,比如免除沽水一带捐税服役等,那时能够生活得好一点,能够有保障了,神君就应该宽恕你了。”盐官长言听计从,马上吩咐下去,打扫官廨厅堂,古水真君牌位供起来,每天早晚两拜;又特意贴出告示,大意是:从今天起,沽水两岸的村子和以“沽“为名的村子,免除一切捐税服役,以缓解民众生活困难。从当时来讲,他的损失并不大,因为当时只有几个村儿以沽为名,沽水两岸村子也就那么几个。其他东、西、南三面税收,还可以照旧征收。这告示一贴出去,几个被免税的村子可高兴了,一下就传了出去。其他村庄,一听说叫“沽”的可以免税,就刮起了一股改村名儿的风,好多村子不管和“沽”挨不挨边儿,就全改成了这个“沽”那个“沽”;原先没有名字的小聚落,也借此机会纷纷以“沽”命名,请求免税。不到一年,周边报请备案的竟然有八十多个沽。盐官长也知道这是糊弄他,但为了讨好真君,只好一律免税。传说那个时候不管你是肩挑、还是船载的任何物品,只要有某某沽的小白旗在那插着,就可以畅通无阻。最后,就形成了这许许多多的“沽”名。按后来的行政区划分,这些沽是这样分布的:

天津县境内:三汊沽、邢家沽、西沽、丁字沽、赵里沽、大直沽、桃源沽、咸水沽、东泥沽、西泥沽、四里沽、葛沽、盘沽、郝家沽、邓善沽、东大沽、西大沽、草头沽、道沽、小直沽、贾家沽、东沽;(www.chuimin.cn)

宁河县:大麦沽、齐家沽、捷道沽、大北沽、西李子沽、帮道沽、麦穗沽、东塘沽、西塘沽、南涧沽、勾娄沽、后沟沽、船沽、中辛沽、韩沽、北涧沽、塘沽、东宁程沽、蛏头沽、东淮沽、东李子沽、江石沽;

宝坻县:八道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貉子沽、于家沽、翎鹊沽、洛里沽、殿沽、清白沽、半街沽、江石沽、梁家沽、帮道沽、梁家沽、曹家沽、柳沽、南在沽、滩沽、大塔沽、小滩沽;

蓟县:高家沽;

玉田县:拖床沽、大萝卜沽、小萝卜沽、窝洛沽、黄泊沽;

丰润县:西滩沽、黄西沽、石桥沽、莲花沽、堼沽、剪子沽、大子沽、东河沽、张子沽、十字沽;

总共是八十个沽。从方位说,都在天津东面(5)。后来,天津西边的一些村子,听说有“沽”的村名可以免税,也想取名叫沽,这时候盐官长不干了,说:“我只知东面有沽,没听说西面也有。”村人后来再三请求,经过调查得知,这几个村子都在雍奴薮北的港湾里,与沽水的确有一定渊源。为了与东面的沽有所区别,最后就批准他们叫“沽港”,捐税只减一半。这几个村子的名字是:青沽港、安沽港(6),大沽港(7),东沽港(8),褚沽港(9)

后来盐官长一看,事情的发展越来越超出自己的掌控,如果村子全改成沽,他还吃谁去。于是又出了一张告示,停止村子改名,再也不许以“沽”取名了。

到最后盐官长的大疮好了没有,也没人知道,但“七十二沽”的说法却一直流传下来。不过,所谓的“七十二”,只是说明很多,在中国文化史上也有不少以“七十二”表示其多的,如“曹操七十二冢”,“眼科七十二症”,“工商七十二行”,“孙悟空七十二变”等等。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沽”中,有的已成为市区,有的与其他村庄合而改名,已很难说清还有多少“沽”了。即使难说清,我们还是理一理,现在的天津到底还有多少“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