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东汉末年平定北方,留下汉沽史迹

东汉末年平定北方,留下汉沽史迹

【摘要】:他在东汉末年平定统一北方、征讨乌桓的重大历史进程中,有赫赫战功,在汉沽及周边留下许多印记,为历代民间所称颂。于是,在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决定以武力平定乌桓,解除汉室江山受到的威胁。

三、汉沽史迹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大浪淘沙,在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些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华留给后人以启示,供后人探幽寻胜,汉沽的贝壳堤就是其中一例。海岸线有一个相对稳定期,贝壳堤是在这个时期,由风浪把海生软体动物毛蚶、青蛤、扇贝、海螺、海蛏等的遗骸冲击到高潮线边,如此年复一年的堆积,就留下了大海的足迹,形成了贝壳堤,像这样的贝壳,汉沽临海岸一带共有三处。

双桥子贝壳堤,位于渤海沿岸的东部,在双桥子村海垱外滩涂地上,东西走向,自双桥子村海爷子网堡起,向东延伸到大神堂渔港西止,全长约220米,宽20~30米,高约0.2~0.5米,呈散片带状,当地渔民称之“蛤蜊岗子”。清朝末期,这个贝壳堤比现在的规模大得多,西起汉沽盐场李家河扬水站,向东经双桥子网堡和大神堂村至丰南涧河村,长约15公里,宽70~100米,高0.8~1.2米。堤上曾经野草丛生,成为海鸟栖息之地。后来,大神堂村东、西的堤上变成了村民土葬的坟茔地。其后,在百余年中,经历多次大风暴潮的冲刷,以及近代改造滩田、修路、建房取土等破坏因素,始成现状。

蛏头沽贝壳堤,自民国以来,随着修路、修滩、修海堤和建设挖掘、养殖等破坏因素,变成如今模样。这个贝壳堤位于蛏头沽村西与青坨子村东之间,沿海垱的内侧。由蛏头沽村西“八一”盐场扬水站起,向西至青坨子村西养殖区东部止,长约2千米,宽40~50米,高0.3~1米,呈散片带状。贝壳堤高低不平,延续延伸,当地渔民称其为“龙尾巴”,形成期在约700年前。清代中叶的蛏头沽贝壳堤,源头东起蛏头沽村东,向西经青坨子村南,至蓟运河口止,长约9千米,宽50~60米,高1~1.5米,中间以内侧唐王征东“马蹄井”为界,东段称“龙头”,西段称“龙尾”,实际上,这也是“龙尾巴”之名的来历,这段贝壳堤是自然风貌遗存较好的一段。整个贝壳堤起到防海潮的海垱作用,近代以来,虽然经受了多次风暴潮的袭击,但受到的破坏相对较小。青坨子庄原来就是野草和灌木丛生的贝壳坨子。清康熙初年,汉沽乡绅崔崧,在北塘至汉沽道路的中间设置茶棚,“冬月捐粮施粥,择老而无依者主之,即以就近青坨庄荒地资其采种以为生”。清初这里还是农渔业村,可耕土地都在坨上。

大神堂贝壳堤,在大神堂村海垱外,浸没在海水中,共分3道。第3道贝壳沙岗即今沿海垱外的双桥子贝壳堤,有的部分尚能辨清遗迹,即现今残存着中间部分双桥子贝壳堤,大神堂东至涧河段及双桥子网堡以西,受1938、1939年和1949年等风暴潮的冲刷,已经淹淤在滩涂中。第2道贝壳沙岗东起丰南区涧河村南滩涂地,西至蔡家堡村东滩涂地。在距大神堂村海垱约3500米处海中,沙岗宽200~500米,距水底高0.4~0.8米,两头窄,中间宽,呈枣核状,渔民称其为“小岗”。第1道贝壳沙岗以大神堂村为界,其东也称“东南岗”,大神堂至蔡家堡古海岸,原来就是海洋冲击形成的贝壳堤,属海漫冲刷型。在距大神堂海垱约11000米的海中,沙岗宽1000~1500米,距水底高1.8~2.1米,分布状况与第2道贝壳沙岗略同,但稍短,渔民称其为“大岗”。渔民在海中捕捞作业时,均能掌握似“台阶”的两道贝壳沙岗的地理位置。这一带海岸蚀退率为12~15米/年。据推算,大神堂第2道贝壳沙岗,在清光绪年间为沿渤海湾的前沿贝壳堤。第1道贝壳沙岗,在清乾隆年间以前,为渤海湾的前沿贝壳堤。产生这种海退和海冲浸的原因主要是受古代河流改道、大海潮汐回流等因素的影响。

在《宁河县志》中记载着一首署名前人的纪事诗《储粮城》,记述了曹孟德征讨乌桓之役,在宁河镇储存粮饷和开凿平虏渠、泉州渠的史事:“今者宁河县,古之储粮城。储粮自何代?魏武纪分明。桓桓曹孟德,塌顿将俎征。二渠启开凿,汛海来香粳。南以沂滹沱,军粮犹留名。其北达泉州,储此给厥兵。”这是歌颂曹操统一北方,征讨蹋顿(乌桓贵族首领)武功的纪事诗。平虏、泉州二渠开凿主要是运送南方来的粳米,存储在宁河镇,古代叫梁城、军粮城,但与今天津市东丽区军粮城不是同一个地方,属于异地同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安徽省亳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丞相,受封魏王。他精通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论述专著,并有20余首诗词和40余篇散文为后世传诵。他在东汉末年平定统一北方、征讨乌桓的重大历史进程中,有赫赫战功,在汉沽及周边留下许多印记,为历代民间所称颂。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袁绍利用辽西乌桓作乱边疆,“公将征之,凿渠,自滹沱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泉州就是现在的武清,汉沽、宁河、宝坻当时均属泉州所辖。泉州渠上称潞河,即今天津市区一带的海河。汉、唐时期蓟运河名为鲍丘水,平虏渠的滹沱、泒水,就是今天的滹沱河和沙河,通入清河,也在天津入海。

图4-1 魏晋漂榆邑遗址及水系环境示意图

乌桓是战国时期东胡族之后,聚居在今内蒙古赤峰以北地区。西汉初年,被匈奴冒顿击破,退守内蒙古乌桓山,因此得乌桓之名。乌桓人过着游牧生活,擅长骑猎,靠劫掠逐渐恢复元气。特别是在汉武帝击溃匈奴以后,解放了乌桓,其很快恢复了元气,于是不断南侵,除劫掠粮盐、牲畜和财物外,还掠汉人充当奴隶,有时掠汉人达十万之众。乌桓的存在使汉王朝岁无宁日,防不胜防,尤其是到了汉灵帝初年(公元168年),乌桓的四郡部落已达一万六千多,除了劫掠侵扰外,还协助北方袁绍集团发动内乱,使汉朝摇摇欲坠。曹操采纳谋士之策,认为“且四方之寇莫大于河北,河北平则六军盛,而天下震矣”。曹操在征讨袁绍的过程中,大败袁绍,袁绍身亡后,其子走投无路,投靠了乌桓,无形中增强了乌桓的实力。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此人有勇有谋,先后统一了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乌桓部落,军事实力空前强大。于是,在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曹操为统一北方,决定以武力平定乌桓,解除汉室江山受到的威胁。

《宁河县志》认为汉沽地名应当列为汉代遗留古迹,同时,将其编入《古迹》篇,称:“小盐河,即汉沽也。自潮河(6)经汉沽庄北,东达尹家灶、毛家灶、张家码头诸古煎盐处,土缁赤色,锅痕犹存。星象家往往误指为有生气。父老云,潮河即曹孟德凿潞水通泉州渠以入海者也。汉时,官给盐船自潮河运入,而盐自小河运出,汉无漕运,即潮河亦利运盐耳。”从这段经典记载中也可以看到民间留下的“魏武挥鞭”征讨北方乌桓的足迹。

芦台附近及宁河县境内出土的大量秦、汉及战国时期文物古迹,证明汉沽部分地区在汉代已经成陆。同时,后唐时期形成规模的“芦台场”,也就在台南十里的汉沽。

古时强国兴兵,关键在于盐、粮。而在东汉末期盐斤管理处于混乱状态时,卫觊向曹操进言,“夫盐,国之大宝也”,如此散乱无序,容易使贪官及专卖的盐商有机可乘,应当管理起来,供给人民,鼓励人民“勤耕积粟”,此乃国家“强本弱敌之利也”。曹操在开凿平虏渠、泉州渠之前,为加强滨海灶地的海盐生产管理和原盐运输,约在公元206年开凿了小盐河,联结盐灶生产地,把盐运到宝坻境内的盐关口,再分发各地。

后来,唐王朝初年,太宗时期发动了一场征辽战争,称贞观辽东之战。这场战争始于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在战争准备时期,因粮饷转运受挫,推迟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三月,李世民驾从洛阳经定州到幽州(7)。四月征辽大军在幽州誓师。行军大总管为张亮、李世勣。张亮率兵四万,舰五百,自莱州泛海趋平壤;李世勣“帅步骑六万及兰、河降胡趋辽东”。李世民“以高丽盖苏文弑主虐民,今问其罪”为兴师之名,诏谕天下。但唐军的进攻并不顺利,唐军在连克辽东10城之后,在安市遭到顽强抵抗,高丽国以十五万兵救安市,太宗亲临前线督战,围攻至九月未克,“上以辽在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敕班师”。(8)在唐军班师后,高丽在第二年派使臣到长安向唐王请罪,但唐太宗因征辽之役没有达到目的,于心不甘,于是在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再次发动征辽战争,规模和声势都非常浩大,在大军往返的沿途,留下了许多相关地名。从古代鲍丘水(9)到古濡水(10)的入海口(11),东西一百多里的范围内就有数十个唐王征辽遗留地名,大都是以“相传”记载于各类地方史志中,如曹妃甸、营城、寨上等地名都是唐太宗出征或班师途中留下的历史传说地名。

营城,位于汉沽城区东南部,东临寨上,西北靠蓟运河,原有城池基址,清末旧城遗址犹存。据《宁河县志》记载:“营城去县邑(12)五十余里,唐太宗有高丽之役,因筑土城驻中军,其前军、后军则更屯他村,所谓前后寨上者是也。”这就是营城地名的来历。明代文人题咏《营城》,署名前人,载于《宁河县志》:

天策神威镇八方,垂衣犹欲指扶桑。
楼船选将弓悬月,城堡屯兵剑拂霜。
谁识垣墙尤历历,祗看烟水正茫茫。
行人休问初唐事,古垒荒丘伴夕阳。

明永乐初年,邵益谦任海防千户武职,移住营城,娶妻孟氏,遂繁衍定居,使邵姓成为营城大族。明清以来,这里就是海防重镇。清初设营城营,后改为汛,清政府置北塘、新河、营城为海口三镇。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清政府在营城南部的蓟运河西岸崔家圈和东岸邵家圈修建炮台4座,北塘河口的浮桥和码头,也移至营城和茶淀之间,成为应援大沽炮台和堵防海口的重要军事阵地,北塘防兵和炮位全部撤防到营城,最高驻马步兵达3100名。民国和日伪时期,置营城乡,辖沿海12保,共20个自然村。营城已成为一个区域性地名,原营城旧城址的地方已成为化学工业区。

寨上是唐朝名将尉迟恭驻扎前军和后军的地方,史书上说“千军后军则更屯他村”,当时十几个灶户聚居的小村落。唐军扎寨后,就留下了前、后寨上之名,后来就统称寨上。后人想了解当时情况,可以从前人的一首诗中窥见一斑。

前后寨上

连结营城东有村,
犹言鄂国旧军屯。
停车漫欲寻陈迹,
插棘编篱野老门。

这首署名前人的诗,在清代乾隆年间编写《宁河县志》时没有落实作者,可能创作年代先于清代。这首诗说得比较具体,说明在此屯驻的唐军统帅是唐初大将尉迟恭(尉迟敬德)。因为尉迟恭初封吴国公,后封鄂国公。此处的“鄂国”即指尉迟恭。

随着明初移民,寨上各村的人口逐年增加。到清雍正年间,在版图上有铁狮驼、李兴庄和寨上三个行政村组合成的寨上庄。当时寨上的滩灶户就有70多家,是滨海古老的盐灶地之一。现在的寨上是汉沽城区的中心。(www.chuimin.cn)

寨上东部的司甲坨,是唐王征东过程中在此设置司制管理盔甲之所。后因同音字演化,在流传的过程中变成了思家坨,使地名的含义全部改变。《宁河县志》“古迹”篇记载“其北则有司甲坨,为制甲之所”。对此类地名过去老百姓有传说:“西有司甲坨,东有送甲营。”送甲营是相邻丰南县的宋家营,位于司甲坨东部,原名确实叫送甲营,也是唐代贞观地名。明初时期,宋氏家族成为此地大户人家,势力大增,此地改名为宋家营。下面是载于《宁河县志》署名前人的题咏《司甲坨》:

国家武备重修明,
况在艰难业始成。
万里诗行犹制甲,
可知英主不销兵。

司甲坨,原为高出地平面五米左右的高大的土坨,新中国成立初期尚有人耕种。随着历年建设取土等破坏因素,其原来风貌已不复存在。

亮甲坨,位于司甲坨的北面,原来是4个高大的土坨,以前汉沽庄崔氏家族的墓地就选在这里。因崔氏宗族中出过有功名的人,坟地里有双杆挂斗,也称双杆子坟。在附近,有个地名,叫苏家坟,也是自然村名,这是为崔氏家族看坟的苏姓居民逐代繁衍而留下的地名。据《宁河县志》记载:“司甲坨又北则有亮甲坨。尚有数坨突起似古冢,故老传谓唐时于此亮甲云。”有一首署名前人的诗《亮甲坨》,可以从中悟出亮甲坨的含义。

数堆矗立土为坡,
尽说唐人亮甲坨。
想是罢征齐脱胄,
军中高唱凯旋歌。

这里说明是凯旋炫耀军士武功,和民间传说把有功将士的盔甲高高亮起树为榜样,是一致的。

唐王东征行军到达滨海地区,因此地为滨海荒地,盐碱滋生,多处地区饮用水奇缺,大军到此只好到处找水,最后终于在汉沽蛏头沽村西北找到淡水,命名马跑泉。《宁河县志》在“古迹篇”对马跑泉进行了详细记述:“马跑泉,在县南蛏头沽。唐太宗征高丽时,经此地。海水盐不可食,忽马跑地得泉,饮之甘冽,兵士皆于此取给焉。后凿为井,水仅担石,挹注不穷,虽遇大旱,河水之狭者尽涸,而此泉如故,一方之民,享其利焉。”

马跑泉由于民间历史记录和数传说,不免使其带有神奇色彩,它会随着历史演进而改变形状,甚至湮灭实体,但历史记载却让文化遗迹永存。清代乾隆年间广州府南海县恩科举人冯城和四川梁山县知县邵兰谱都为马蹄井留下了墨迹。他们的诗赋,妙笔渲染,使马蹄井的故事流传得更为久远。

跑马泉

冯城

刺刀飞山泉,卓锡成井渫。

造物无尽藏,精灵互宣泄。
坎水本隐伏,乃忽出自穴。
霜蹄一亍阜,快若积溜决。
天浆漱寒甘,神瀵涌清冽。
沈沈碧琉璃,冰华澹澄澈。
垂瓶可用汲,洞酌仍不竭。
阙土惟斥卤,奚翅淄渑别。
譬彼萧艾丛,芝兰擢芳洁。
酒泉如沆瀣,得此蔗堪埒。
冷然作醍醐,为洒盐灶热。

马跑泉

邵兰谱

萧萧万马赴东征,海水苍茫驻甲兵。
斥卤未堪供饮具,潺湲忽讶涌泉声。
蓬门今日提瓶挈,羽卫当年按辔行。
从古有源长不竭,经过但听轱辘鸣。

在今汉沽区东部与丰南县相邻的地方有一个大土坨子(13),高出地面三尺余,方圆十里许,周围是洼塘、苇地,没有人家在此落居。但是,此坨子是通往丰润县和越支场的要冲。

在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胜利凯旋,是沿着汉沽地区海边行军的。一天中午,前军中的一员大将想了解后军情况,准备找一块开阔地扎寨停宿,但却找不到较高的地方,这员大将在四处观望,发现前面有个大土坨子,便欲登高瞭望,于是跃马扬鞭直往坨上奔去。不料上坨时将军没有注意,马失前蹄,从马背上掉了下来,同时将身上和马背上所带的战利品及金、银洒在坨上,于是传令下去,就叫此坨为洒金坨。前军在洒金坨以西扎营;中军就在洒金坨扎营。并且,命随军工役刻碑立于坨上,以示唐军所经之地。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坨子上住了一些人家,这些人以种植和张网捕捉昂贵的雕鸟为业。看到坨子上的石碑,知道这个坨子是唐军经过的地方,并且曾洒过金银,于是就以洒金坨为村名。明初时,洒金坨中又从山东省迁来了赵氏家族和郑氏家族等,村子的声望渐渐地大了起来。

到了清朝初期,雕鸟更为贵重。因为雕鸟的十二支雕尾可以做上等扇子和箭翎,特别是带有芝麻花的雕尾更为上品。而洒金坨正是雕鸟南来北往的“行道”,所以因谋生而定居下来的人更多起来。现在洒金坨已经是一个规模较大的行政村,这里仍然是雕鸟行经之路。关于唐王跨海东征并在此地洒落金银的故事,当地人人皆知。

今天汉沽有一个地方叫毗连坨,过去叫皮脸坨,这个名字如此古怪,也是有一个传说的。确说当时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军东征高丽,到现在东丽区的军粮城时,在那里安营扎寨,准备补充粮草。休整完后又到现在的宁河县造甲城,在那儿打造一批盔甲,带着这批盔甲来到了现在汉沽的寨上,又在那里扎了寨,休整几天后,还得往东走,士兵也就走出二三里到一块高地上,不知为什么,人困马乏,就都不想走了,想家了。于是人们就把那块高地叫思家坨。但想家也得走,大家就继续往东走。天空中的太阳火辣辣地照下来,人们都睁不开眼,海滩上是一片片的盐碱地,没有一棵遮阴的树,只长着一片片的黄蓿曹和海葚儿。士兵们渴了,就摘下点海葚嚼一下,到嘴里是又酸又涩,挖点嚼黄蓿一下,是又咸又苦。傍晚日头快落山时,士兵们终于走到一块约莫二十亩大的高地上,这块高地上长着一些低矮的苇子,薛仁贵见这地方不错,毕竟多少有点儿苇子,就下令埋锅做饭。可是虽然有苇子,士兵们却咋也挖不出水来,都愁坏了。薛仁贵怎么也不信,他提着银枪对士兵们说:“井没有水不要紧,我这银枪连扎它三下,保证会有清泉涌出来。”于是使足力气用银枪狠扎了三下挖出来的井底,可井底一点儿反应也没有,还是见不到一滴水,气得薛仁贵哇哇大叫,最后他只好长叹一口气说道:“好一个皮脸坨!”这会儿薛仁贵可是一点辙也没有了,只好带着人马向洒金坨走去。此后,这块地方就叫皮脸坨了,后来人们嫌这个名字不好听,就把它改为毗连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