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天津《水经注》沽河、潞水、白河描述及起源

天津《水经注》沽河、潞水、白河描述及起源

【摘要】:《水经注》中对沽河、潞水、白河有如下描述:沽河源出御夷镇北,向南流入潞县被称为西潞水。西汉称沽水,后汉至明称潞水、白河,清今称。东潞水,是今天的州河,西汉至隋称庚水、柘水,明清称沽河。所以世称沽水为西潞水,鲍丘水为东潞水。东西潞水之名,始见于《水经注》,指的是潞河上游的鲍丘水和沽水。

四、东西潞水

《读史方舆纪要》第二十一卷中北直二篇记载,白河在州东二十里,发源于宣府卫龙门所东面的滴水崖,向东流经密云县,进入通州地界,它的支流也从石塘岭经过怀柔县西面、顺义县东面,在通州境内东部与其合流,向东南流经漷县、武清县东,流入直沽,与卫河汇合流入大海。此段名叫潞河,也叫沽水。

《水经注》中对沽河、潞水、白河有如下描述:沽河源出御夷镇北,向南流入潞县被称为西潞水。根据《一统志》记载,因河两岸都是白色沙子,寸草不生,所以叫做白河,另有一名叫白遂河。浑河在通州西南面。从卢沟桥分流,在通州南面十五里流过,这个地方叫张家湾。据《一统志》记载,张家湾是因为元朝时期万户张监督海运到达此地而得名。现在从东南方向来的漕运船只,从直沽到河西务,大约有一百一十余里,再过一百三十里到张家湾,到达通州仓。官府及民间的船只,都在此集中。《燕录》上说,白河在通州东面向西转弯的地方叫张家湾,大概就是卢沟河与白河汇合的地方,现在在此设置张家湾巡司,将和龙驿于此合并。

天津有七十二沽之说,清朝人认为七十二沽是因为沽河而命名,也就是因为人们所说的因为东、西潞河过此,才会有如此多以沽命名的村庄,后人未加辨析就认同了此一说法。根据嘉靖《蓟州志》的记载:“沽河在通州东者曰西潞水,在蓟州南者曰东潞水。”西潞水即今天的北运河。西汉称沽水,后汉至明称潞水、白河,清今称。东潞水,是今天的州河,西汉至隋称庚水、柘水,明清称沽河。

清人说:“自有《水经注》而后知潞之有东西。”但据《水经注》记载,沽水、鲍丘水分别经渔阳、狐奴的西和东,至潞县北合流,称潞河。所以世称沽水为西潞水,鲍丘水为东潞水。可见郦道元说的东潞水是潞河上源之一的鲍丘水,与明清方志所说的东潞水,即蓟州沽河毫不相干。

图1-3 海河水系及汉末渔阳示意图

根据《魏土地记》记载,城南五里有螺山,水往西南注入沽水,沽水又在南流经安乐县老城东面。《晋书·地道记》也记载说,晋朝把这里封给刘禅,立为公国。沽水,俗称西潞水。向南经渔阳的狐奴县北面,流到西南面与湿余水汇合,称为为潞河;沽水在西南流经狐奴山西面后,又向南经过狐奴县老城西面。渔阳太守张堪在辖区内开垦稻田,教百姓种植水稻,百姓因此而丰衣足食。当时有童谣说:“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此君在此为官八年,匈奴也不敢侵犯边塞。沽水向南流,有阳重沟水注入,该河源出狐奴山,向南转流经狐奴城西面,也就是所说的王莽收纳兵符的地方。从城南流过,在右面注入沽水。沽水再向南流,湿余水与之汇合。沽水再向南流时,左面与鲍丘水汇合,就是人们所说的东潞水。沽水向南流经潞县时被称为潞河。《魏土地记》曰,城西三十里有潞河是也。

了解渔阳县的沿革,会有助于理清蓟州沽河即所谓东潞水的由来的。据汉唐诸史的地理志,略记沿革。秦置渔阳郡,两汉因之,治渔阳(7)。北魏移治雍奴。太平真君九年并北平郡,以无终等四县来属。隋开皇中渔阳郡一分为三:省渔阳县入密云县,属檀州;以潞、雍奴县属幽州;以无终县属玄州。大业三年改玄州为渔阳郡,统无终一县。这时,渔阳郡所辖只是北魏北平郡地。唐武德二年废郡为渔阳县,属幽州。从此,无终县变成了渔阳县。开元十八年析幽州之渔阳、三河、玉田县置蓟州,治渔阳。天宝元年改为渔阳郡。乾元元年复为蓟州。

汉的渔阳县居西(8),唐在东(9)。隋唐以后,由于无终改称渔阳,使得沽水(10)、鲍丘水(11)二水名也随着渔阳这个地名的更改而东迁到蓟州了。明清《蓟州志》、民国《蓟县志》即已将汉唐二渔阳混做一地。

初唐时,李泰对东西二渔阳的所在,说得很清楚:“渔阳,城在檀州密云县南十八里,在渔水之阳也。”这说的是汉渔阳。“幽州渔阳县,本北戎无终子国。”这是说的唐渔阳县。到中唐杜佑却将汉唐二渔阳混作一地。

“渔阳郡,蓟州(12),战国时属燕,秦置渔阳郡(13)。”北宋乐史袭杜佑说,并引《水经注》为证:“蓟州,渔阳郡(14),春秋战国具属燕,秦于此置渔阳郡。渔阳本汉旧县,沽结水(15),鲍丘水。潞水,一名潞河。”

嗣后《读史方舆纪要》等也循此说,使东西二渔阳混淆不清了。

但是,杜佑说蓟州为秦渔阳郡地,实际只有蓟州三河县部分在秦汉时属渔阳郡。渔阳、玉田县地本属右北平郡,其说渔阳为“汉旧县”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依《通典》体例,渔阳县下应注“汉无终县地”。如果依照《太平寰宇记》体例,应注“本汉无终县也”。杜佑、乐史将东西二渔阳混做一地,所以在渔阳县下注“有鲍丘水”(按:唐之渔阳本汉之无终)。《汉书·地理志》右北平郡无终县下注:“古无终子国。浭水西至雍奴入海。”《隋书·地理志》渔阳郡无终县下注:“有泃河、洳河、庚水。”杜佑在渔阳县(16)下,未提有庚水等,却提到鲍丘水。据《水经》记:“鲍丘水从塞外来,南过渔阳县东,又南过潞县西,又南至雍奴县北,屈东入于海。”《水经》所述是后汉时鲍丘水独自入海的情况。到了《水经注》时,“沽水放弃小中河故道,东徙入顺义洼地,因而和原来即流于洼地中的鲍丘水合流,”到潞县(17)称潞河。南至雍奴县北,循鲍丘水道折而东南流,并未北到无终,合泃、庚、巨梁水入海。所以出现了沽水下游“笥沟断,今无水”。约至隋唐间,潞河复行笥沟故道,南至武清入海,于是又形成了鲍丘水下游(18)为无源之水的现象。鲍丘水东行入海之道在雍奴县,其北距渔阳县(19)甚远。而渔阳县西南的三河县,东南的玉田县,南距鲍丘水较之渔阳县近些,却不注有鲍丘水,可见杜佑说的鲍丘水是汉渔阳县(20)的鲍丘水,即潞河上游之一的东潞水,而不是蓟州三河、玉田县南的鲍丘水。所以他才说“鲍丘水又名潞水”。至于沽水,隋唐以后,即循笥沟故道由武清入海,亦与渔阳县无干。

东西潞水之名,始见于《水经注》,指的是潞河上游的鲍丘水和沽水。辽金间,二水合流点北徙至顺义县牛栏山。元明时,东西潞水指的是潮河(21)下游的鲍丘河即牛栏山东麓断流和古沽水(22)下游的潞河。所以,《明史·地理志》通州三河县下注:“西南有鲍丘河,即东潞水。”古(23)(24)东西潞水基本上是指鲍丘水(25)和沽水(26)。潞水、沽水、鲍丘水三者的关系是很清楚的,与蓟州沽河无关。然而,由于受《通典》、《太平寰宇记》影响,有些人对此含混不清。如《蓟州志》说:“沽河在城南,一名东潞水,兼有鲍丘水之名。”《读史方舆纪要》也说:“沽河,(蓟)州南五里。《通典》:‘渔阳,有鲍丘水,又名潞水。’即沽水矣。”实误。

《蓟州志》等既循《通典》以蓟州为汉渔阳县,就把州南之水(27)当作了沽河,并依《通典》名曰鲍丘水、潞水,但不论从古(28),还是从今(29),鲍丘水(河)与沽水(河)绝不能混为一谈。

虽然《通典》等书将汉唐二渔阳混作一地,但有汉唐诸史《地理志》在,还是可据以考证其所在的。民国二十年版《中国地名大辞典》即已纂述无误。

《通典》述蓟州沿革或失之疏忽。后人又证以《水经注》,于是,沽河一名东迁蓟南。沽河今名州河,或柘河转音作州河,较之沽河转音可能性要大些。

蓟州沽河,虽然见称于明代,可是水道仅在州南。而宝坻、宁河二县的五十一沽,并非都靠近沽河,看不出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所以,说“七十二沽从东西沽河得名”,是很牵强的。

【注释】

(1)又叫沽河。

(2)又称北戎。

(3)北燕国,都蓟,今北京。

(4)今云州猫峪南。

(5)今河北坝上沽源县。

(6)现白河。(www.chuimin.cn)

(7)今北京市西南郑村北。

(8)密云县。

(9)今蓟县。

(10)西潞水。

(11)东潞水。

(12)今理渔阳县。

(13)汉旧县,有鲍丘水,又名潞水(《通典》卷一百七十八)。

(14)今理渔阳县。

(15)《水经注》云,沽结水在渔阳故城南合七度水。沽结水一名沽水。

(16)汉至隋无终县。

(17)今通县东北古城村。

(18)约为清窝头河流域。

(19)蓟州。

(20)唐檀州密云县。

(21)古鲍丘水。

(22)白河。

(23)南北朝前后。

(24)明前后。

(25)潮河。

(26)白河。

(27)庚水,柘河。

(28)《水经注》时,鲍丘水、沽水至潞县合流,名潞河。

(29)明清鲍丘河在三河县西南,沽河在蓟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