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画报》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更是唯一一本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出刊,并且至今仍然发行的画报。《科学画报》为科学类刊物,初为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自1939年7月第6卷第1期起改为月刊,每月1日出版。“传授最新科学知识,介绍世界最新科技”使画报一直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与世界保持同步。......
2024-10-30
最早的青少年科普期刊《少年画报》
“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图书的作用在于显示事物的真实性。看了图画,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明了某事物的真相,而且可以使所见的事物在头脑里留一深刻的印象。”这是《少年画报》在创刊词中对画报直观、易懂、易记特点的阐述。《少年画报》以“知识就是力量”为出发点,旨在“用真实的图画和浅显的文字介绍各种真实的知识,满足少年们的求知欲”,文字通俗易懂、图片生动活泼,深得中小学生欢迎。此前虽有画报开辟了青少年专栏,但并没有此类专刊,因而《少年画报》成为中国最早的青少年科普期刊。
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企业的潮流引领者,始终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曾陆续出版了《学生国学丛书》《算学小丛书》《中学各科要览》等一批学生辅导读物。1937年4月1日又在上海创办了《少年画报》,社址在上海河南路221号,社长兼主编徐应昶,商务印书馆负责印刷和发行。社址曾先后迁至长沙和香港,画报于1941年11月停刊。
《少年画报》为科普类刊物,月刊,每月1日出版,16开本,42页,封面彩色,黑白内文。内容范围广泛,包括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社会艺术及少量时事等,如《世界第一长桥》《飞行小史》《牛归日》《上海市图书馆一瞥》《成吉思汗的陵寝》《北平的舞狮》等,而《几个中国女飞行家》则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王灿芝、林鹏侠、李霞卿、杨瑾珣等四位中国最早的女飞行员。
随着画报两度迁址,办刊风格也有所改变,抗战爆发后时事内容明显增多,如国际方面的《德国西佛里特防线的秘密》《法国在守望着》等,国内方面的《新生活第五周年纪念在重庆》《新建的西康省》《春节慰问大会在重庆》《广东军民华侨献机壮观》等,而图片专栏“形形色色”刊载的是近期军政界要人行踪和新闻事件。(www.chuimin.cn)
画报除介绍科普知识外,每期都要刊载一些抗战图片,如创刊号就有《绥远抗战写真一、二》:《绥东前线的新装士兵》《自武川县出发的抗敌军》《构筑前线防御工程》《从集宁开赴前线的士兵》等近20幅珍贵图片。
“无论我们企图哪一种事业成功,必须先‘求知’;所知的东西越多,则所企图的事业越有成功的可能。”让广大的青少年尽量多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画报的第一目的。所以,画报刊登最多的还是科普知识。《奠定了航空的基础》一文,介绍了正是牛顿(Newton)、卡文狄什(Cavendish)和卡维罗(Cavello)等科学家的重要理论,才让飞行变成了现实:“……在17世纪时候,英国的牛顿爵士发现了地心吸力,后人研究飞行,知道要飞行实现,必须先克服地心吸力。卡文狄什也是一个英国科学家,他于1776年发现了氢,并且证明它比空气轻许多。布莱克博士(Dr.Black)和卡维罗也同时在实验氢。卡维罗用膀胱贮氢,证明了可以用氢使气球胀大。后人根据这些重要的答案,加以研究。倍根(Roger Bacon,英国的一个修道士、哲学家又是自然科学家,于13世纪预言将有飞行的机器发明,竟被他说中了。”而《第一次在空中停留十分钟》一文讲述了世界上的第一次飞行经历:“1783年6月5日,有一群人,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也在内,参观第一次克服天空的成功的实验。蒙特古尔斐厄(Montgolfier)兄弟俩在法国安诺奈(Annonay)地方演放气球。气球的直径35尺,用垫着麻布的纸做成,在空中停留了十分钟,高约1000尺。气球属于热气式,是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造成。他们未举行户外表演以前,曾在户内用小纸袋做了许多次的试验。后来,这两兄弟把一只羊、一只鸭、一只鸡放在气球底下的一个篮子里,在法路易十四面前表演,示用气球运输的可能性。”
为开阔青少年的视野,增加故事性、趣味性,画报每期都要刊登一些域外风情。《牛归日》一文介绍的是德国一个相对偏僻的小山村的习俗,今天读来仍感新奇和温馨:“德国巴威地方山中的居民,在每年夏季开始的时候,就把他们的牛驱到阿尔卑斯山上去放牧三个月。到了秋季,天气冷了,就把那些牛赶回来。在牛归来的日子,很是热闹。天一亮村民都群集草场上,遥望远处的山,伫候牛群归来。末了,牛群都回到村里来了。凡是没有死过牛的牧人,总要用花朵的丝带把所有的牛打扮起来。至于死了牛的牧人就不这么做了。这一天还举行一个有趣的仪式。在过去夏季的三个月中,牧牛人让胡须长得满满的,直到回到村里来之后,方才剃净了他们的胡子。”
有关上海老画报的文章
《科学画报》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一本综合性科普期刊,更是唯一一本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出刊,并且至今仍然发行的画报。《科学画报》为科学类刊物,初为半月刊,每月1日、16日出版,自1939年7月第6卷第1期起改为月刊,每月1日出版。“传授最新科学知识,介绍世界最新科技”使画报一直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与世界保持同步。......
2024-10-30
中国最早的影写版画报《申报图画周刊》《申报》的摄影附刊创刊于1930年5月18日,这在上海民国时期几家有影响的大报中算是起步较晚的。于是,由戈公振建议创办并由他主编的《申报图画周刊》就这样诞生了。1934年3月15日画报复刊,更名为《申报图画特刊》,4开,一周双刊,逢周一、四出版,仍为影写版印刷,随《申报》免费赠送,期数重新计算。......
2024-10-30
最早、最权威的歌坛杂志《歌星画报》1935年6月,《歌星画报》在上海创刊,社址在上海老西门外唐家湾厚德里口,社长虞春荣,前三期主编宋友梅,第4期改由虞嘉麟先生担任,图画编辑余振龙,法律顾问余沅,于同年9月出至第4期后终刊。《歌星画报》曾多次刊登他们的文章和最新创作的歌曲。......
2024-10-30
中国最早的时尚杂志——《玲珑》1931年3月18日在上海创刊的《玲珑》画报,以“为增进妇女优美生活,提倡社会高尚娱乐”为号召,瞄准大都市已嫁或待嫁的时髦女性,倡导有知识、讲洋话、善打扮、长跳舞、通家政、懂烹饪、管男人的女性时髦生活,其思想之新潮,言论之大胆,品味之高雅,图片之精美,文字之轻松,堪与当今的《女友》《瑞丽》相媲美。与文章一起刊发她们的玉照,是《玲珑》的一大特色,也是吸引读者的一个噱头。......
2024-10-30
《上海画报》为综合性刊物,三日刊,8开本,道林纸,每期4版。《上海画报》记录了徐志摩、陆小曼从结婚到徐志摩早逝的整个感情旅程。《上海画报》一直在维持陆小曼的美好形象。1930年2月6日刊出的特写照,差不多是陆小曼在《上海画报》上的最后亮相。......
2024-10-30
唯美主义的《时代》画报“我们要从宇宙的残忍的手中,挽回这将被摧残的一切,使时代的青华,永远活跃在光明美丽的园地中,不再受到转变的侵蚀。”《时代》画报的创刊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它的办刊宗旨是追求美、留住美、弘扬美。而办刊人漠视利润,无视发行量,一味追求艺术美,甘愿赔本赚吆喝的唯美主义风格,在当年的画报中更是独树一帜。追求艺术美的风格使得《时代》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
2024-10-30
重要抗战史料《生活画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对东北三省长达14年的黑暗统治。1932年12月16日《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生活画报》也随之停刊,约出刊50期。《生活画报》为时事类刊物,16开,初为4页,后增至6页,蓝印影写版。......
2024-10-30
中国近代著名画报《点石斋画报》自1884年5月8日起,上海《申报》的读者,发现送来的报纸多了一份轻薄短小的画册。它就是风靡全国达14年之久的、开启中国近代雅俗共赏画报体式的《点石斋画报》。自1884年迄1898年,中国历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至戊戌变法前,《点石斋画报》以刊登社会新闻画和战事新闻画为主,具有强烈的新闻特质。《点石斋画报》除在上海随《申报》附送兼零售外,还在全国的点石斋石印局发行。......
2024-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