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画报》为综合性刊物,三日刊,8开本,道林纸,每期4版。《上海画报》记录了徐志摩、陆小曼从结婚到徐志摩早逝的整个感情旅程。《上海画报》一直在维持陆小曼的美好形象。1930年2月6日刊出的特写照,差不多是陆小曼在《上海画报》上的最后亮相。......
2024-10-30
“小黑炭”、“牛鼻子”与《红绿》画报
1936年3月15日,《红绿》画报在上海创刊,社址在上海五马路芜湖路74号,社长兼主编叶微波,编辑江毓祺、金剑凡、朱京新、汪令宣,广告人林和笙、唐士英,朱振鹏为常年法律顾问,由上海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上海杂志公司、群众杂志公司及国内各埠书局经销,于1937年1月出版至第2卷第2期终刊。画报因连载《小黑炭》、《牛鼻子》两个中国早期专题漫画和漫画专著《漫画作法》而在中国漫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画报第1卷第2期的《编后话》解释了画报取名《红绿》的含义:“在画家的调色板上,不能缺少红、绿的颜色,因为红、绿在自然色素占着极重要的位置,不论青、紫……各色,都须有红、绿的成分的。更进一层说,宇宙本来是一幅图画,五颜六色都有,仔细判别起来,也都是红绿在里面支配其他色素。我们既定名做《红绿》,那么,社会上的种种色彩,在这里都呈现出来了。”
《红绿》画报为娱乐性刊物,半月刊,16开,30页,每期页数大排序。除封面、封底、封一、封二为图片外,其余均为文字配插图、漫画。图片部分多为影星、舞星玉照。文字部分的“妙文共赏”、“文艺区”、“红绿批发所”等栏目刊登的是小说、散文、小品文、杂文等文学作品,如《许泥匠》《张天翼流年不利》《穆时英之新企图》《郁达夫当了裤子打茶围》《茅盾的罗曼史》《珠江桥上的女性》等;“俗语集锦”、“标准幽默”、“幽默对白”、“笑话集”、“芝麻绿豆集”等栏目告诉读者,这是一本轻松幽默、娱乐休闲的刊物;报道电影界消息的“银国”刊有《六个艺人集体结婚》《二月的梦》《阿英的生活》等;“五颜六色”是记叙社会底层平民生活的栏目,如“替无数母妻在尽职,给人间穷汉群弥补创痕”的《缝穷妇》,上海码头上专向外国船员卖身的《打泡婆》等;介绍国内名胜、国外风俗的“各地风物介绍”,有《山东的轮廓》《凤阳本是好地方》《日本人好浴的风气》等。
画报编辑江毓祺、金剑凡等均为上海新艺漫画社成员,因而画报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大量刊登漫画作品。而在画报上连载、由他二人合作撰写的《漫画作法》,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详细讲解了漫画的基本知识,而生动形象的百余幅题图数,更易于习者临摹,是一本中国漫画学的早期教材。张英超、金剑凡、黄尧、黄复生、江栋良、许超然、张鸿飞、陈少白等10余位民国漫画家均为《红绿》的作者,画报每期都要刊载20余幅漫画。其中黄尧的《牛鼻子》和江毓祺的《小黑炭》两个连环专题漫画,在当年影响最大,红极一时。《牛鼻子》以幽默的画笔讽刺社会弊病,《小黑炭》则以一个小人物——小黑炭的遭遇来折射社会的黑暗。(www.chuimin.cn)
为增进读者兴趣,增加发行量,画报在第1卷第4期开始举办“拼图游戏”奖励大洋200元的活动。画报从某刊物上选取头身分离的四位著名女影星的照片,读者将照片拼接后寄回报社,全部拼接正确者,按寄回时间先后,获取一二三四等奖,未中奖者获赠画报一册。此举引起读者的极大兴趣,参加者甚为踊跃,画报每天都会收到数百封读者回函。
1912年,17岁的刘海粟在上海创办了一所新型的美术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成为中国最早的传授西方美术的学校之一。1920年7月,学校聘请了一名白俄罗斯妇女充当模特儿,从此学校有了女模特儿写生。1925年至1926年间,由于已经引进、开办了女模特儿写生课程以及女模特儿通过课堂、学校、画作展览引发社会上的连锁反应,军阀、官府和尊孔派群起而攻之,引出大论战。1926年6月3日,孙传芳勒令取缔模特儿。
《红绿》第1卷第5期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生撰写的《立在大众面前的模特儿》一文,让我们见识了中国早期的模特儿和学生们写生时的情景:“雇年轻的小姑娘,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立在大众的面前,任凭十百支眼睛向她瞧个饱,同时瞧的人一笔一画描她赤身的影子,这叫做写生,说得普通一点就是画模特儿。像这类学校在本埠要算主持的美专。以前他们校内为雇模特儿,曾被孙传芳加以通缉,说他在碍风化,刘(海粟)因之就逃到外埠去。‘艺术叛徒’的诨号就发生在那年代。现在的刘海粟当然是了不起,我们也不必对他介绍,就来谈谈他学校的模特儿吧!
“学生们每逢用女模特儿写生时,比什么也高兴,看雪白的肉,高耸的奶,圆滚滚的大腿,黑越越、毛茸茸的东西时,莫不空气紧张、热烈,一颗心跳得怪厉害。尤其是碰着面貌美丽一点的模特儿,特别具有意外的好感。用模特儿写生,她的姿势当然不止一种,这在图画杂志上很多,不过有一种姿势就是两只手或者一只脚向前举起来的。时间差不多要点把钟,半脚举起来该是多么吃力!模特面孔不漂亮的,学生们画起来大都马马虎虎。假使遇着标致一点,可要给他们开玩笑了。‘这个姿势不好、那个立法不对、脚还要举得高一些’地调派她。美专最近聘来一个模特儿,面孔很标致,学生们就叫这个那个地不休。弄得模特儿还呼‘吃不消哉!快一眼眼’,一口的吴侬软语。学生们听见,真有点飘飘然的样子。”
有关上海老画报的文章
《上海画报》为综合性刊物,三日刊,8开本,道林纸,每期4版。《上海画报》记录了徐志摩、陆小曼从结婚到徐志摩早逝的整个感情旅程。《上海画报》一直在维持陆小曼的美好形象。1930年2月6日刊出的特写照,差不多是陆小曼在《上海画报》上的最后亮相。......
2024-10-30
中国近代著名画报《点石斋画报》自1884年5月8日起,上海《申报》的读者,发现送来的报纸多了一份轻薄短小的画册。它就是风靡全国达14年之久的、开启中国近代雅俗共赏画报体式的《点石斋画报》。自1884年迄1898年,中国历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至戊戌变法前,《点石斋画报》以刊登社会新闻画和战事新闻画为主,具有强烈的新闻特质。《点石斋画报》除在上海随《申报》附送兼零售外,还在全国的点石斋石印局发行。......
2024-10-30
唯美主义的《时代》画报“我们要从宇宙的残忍的手中,挽回这将被摧残的一切,使时代的青华,永远活跃在光明美丽的园地中,不再受到转变的侵蚀。”《时代》画报的创刊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它的办刊宗旨是追求美、留住美、弘扬美。而办刊人漠视利润,无视发行量,一味追求艺术美,甘愿赔本赚吆喝的唯美主义风格,在当年的画报中更是独树一帜。追求艺术美的风格使得《时代》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
2024-10-30
中国最早的影写版画报《申报图画周刊》《申报》的摄影附刊创刊于1930年5月18日,这在上海民国时期几家有影响的大报中算是起步较晚的。于是,由戈公振建议创办并由他主编的《申报图画周刊》就这样诞生了。1934年3月15日画报复刊,更名为《申报图画特刊》,4开,一周双刊,逢周一、四出版,仍为影写版印刷,随《申报》免费赠送,期数重新计算。......
2024-10-30
重要抗战史料《生活画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对东北三省长达14年的黑暗统治。1932年12月16日《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生活画报》也随之停刊,约出刊50期。《生活画报》为时事类刊物,16开,初为4页,后增至6页,蓝印影写版。......
2024-10-30
连环画专刊《滑稽画报》1936年8月1日,上海报人林竞成创刊《滑稽画报》,社址在上海西藏路82弄2号,编辑林梁、徐乙,由滑稽画报社出版,三和出版社代为发行,全国各大书局、派报社代售,于1937年7月15日出版至第24期终刊。《滑稽画报》属艺术类刊物,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刊,16开本,每期28页,彩色封面、封底,黑白内文。大量刊载中外连环画是《滑稽画报》的突出特色。很快,《人猿泰山》就被改编成连环漫画。......
2024-10-30
侧重体育、电影的《娱乐周报》1935年7月,《娱乐周报》画刊在上海创刊,社址在上海南京路138号,发行人包德,主编梁桐,三和出版社出版。初名《娱乐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刊,自1936年第2卷开始更名《娱乐周报》,每周六出刊,至第2卷第37期停刊。同年10月24日的第1卷第17期《娱乐周报》专门出版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专刊,以8版图片、11版文字详细报道了运动会盛况,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之全国运动大会”。......
2024-10-30
“海上杂志之冠”《紫罗兰》画报1925年12月,《紫罗兰》画报在上海创刊,主编为鸳鸯蝴蝶派的杰出代表周瘦鹃,大东书局出版发行,撰稿人有朱瘦菊、郑逸梅、范烟桥、王小逸等。日常生活化的叙事是《紫罗兰》的主要风格,偏向于女性定位的格调,成为一份女性时尚画报。张爱玲早年在上海成名,就是从《紫罗兰》画报起步的。随着《沉香屑》在《紫罗兰》与读者的见面,张爱玲的名字首次引起上海文坛瞩目。......
2024-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