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画报》为综合性刊物,三日刊,8开本,道林纸,每期4版。《上海画报》记录了徐志摩、陆小曼从结婚到徐志摩早逝的整个感情旅程。《上海画报》一直在维持陆小曼的美好形象。1930年2月6日刊出的特写照,差不多是陆小曼在《上海画报》上的最后亮相。......
2024-10-30
民国电影第一刊《电声》
1932年5月1日,《电声日报》创刊于上海,以报道电影界新闻、介绍国产新片、刊登电影评论为主。1933年底,报刊发行至600期后改版为《电声》周刊。1941年12月,日本军国主义者占领上海后被迫停刊。《电声》存世整整10年,发行总期数为901期,其销量最高时达30000余册,创下了中国电影画报办刊时间最长、出刊期数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三项纪录,是一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史,因而被称为“民国电影第一刊”。
画报创办人林泽苍,编辑梁心玺、范寄病、许秉铎等,由三和出版社发行,社址在上海南京路138号。以满足“市民情趣”、“大众阅读”为宗旨,标榜畅所欲言,舆论公正,并再三申明“不受威吓利诱,消息灵通正确;不被人所利用,批评严正忠实;不登宣传稿件,提倡国产影片;不接受任何免费赠票,宁愿自己掏钱”。为了凸显画报作为影坛公共媒体的客观公正立场,编者曾反复强调:“《电声》是读者共有的刊物,绝对不是主持人和编辑人的私产,所以我们一向以读者的立场为立场,以影迷的利益为前提……我们不肯吹毛求疵,我们也不徇卖面情。”
《电声日报》副名为《电影与无线电》,是中国最早、最具影响的娱乐性刊物。方形12开本,每期4版,头、二版刊登影片评论和电影新闻,三、四版则分别为播音版和图片版。以言论强硬,批评公正,消息灵通,图片美丽立足于电影界、新闻界。1934年1月12日改名为《电声》,为16开周刊,每期50页。刊期从第3卷第1期计起,每卷从27期至51期不等,初为周刊,曾改为半周刊、月刊,另有岁暮增刊等,虽每期均标有总期数,但与实际期数并不相符,1941年12月最后一期标明1080期,但实际期数为901期。(www.chuimin.cn)
《电声》在日报阶段以影评居多,对各家公司所出影片公开评论打分,对外国的辱华影片,也屡屡撰文抨击,予以抵制。改为周刊后,侧重对电影新闻的评述。《电声》还发表过一些有分量的影人文章,对研究中国电影史极具价值。为保持刊物的独立性,《电声》甚至不向演员和导演主动约稿,因为“有了友谊少不得要生出一种面情或挂牵,而这种面情或者挂牵或要使我们将来说起话来不太方便”。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刊立场和编辑理念,《电声》以客观报道影坛动态为己任,雅俗兼蓄,追求真实,有闻必录,刊发的新闻范围几乎涉及整个30年代影坛的方方面面。
《电声》的新闻报道具有观点鲜明、爱憎分明、翔实准确的特色,尤其是对一些世人瞩目的重大影坛新闻,多采取跟踪采访、连续报道的方法,不仅抢抓新闻时效,而且分析事件背景,回顾事件始末,随时补充、更正相关内容,形成全方位的立体专题报道。最具代表性的有,《早期默片演员夏佩珍沦落的前因后果及期间发生的种种波折》《阮玲玉服毒自杀详情及其原因剖析》《黎锦晖、徐来夫妇与〈大都会日报〉之间的笔战回顾》《漫画家叶浅予与系列影片〈王先生〉之间的种种关系》《好莱坞影片〈大地〉在中国引起的轩然大波及其修改情况》《影片〈木兰从军〉在渝被焚事件的前前后后》等。这些专题报道有的以整期刊物重点推出,有的连续数月开设专栏追踪采访,因此其内容既有深度,又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文献资料,如有关阮玲玉逝世的专题报道中,提到导演但杜宇曾拍过阮玲玉对白歌唱片一卷,是阮玲玉仅有的有声片资料;还揭露了梁赛珊受唐季珊所迫伪造阮玲玉遗书之事,并转载了首发于《思明商学报》上的阮玲玉的真正遗书。第4卷第11期的《阮玲玉哀荣特辑》和第4卷第48期的《胡蝶潘有声结婚特辑》,更为画报创造了30000余册的最高销售纪录,为此直接策划并坐镇指挥的编辑范寄病,曾连续两天没有吃午饭。
1932年,《电声》画报发起选举“电影皇帝”,金焰当选。1933年2月,经过3个月的选举“明星名片大选举”揭晓,“中国十大明星”的第一名为胡蝶,第二名为阮玲玉,第三名为金焰;“外国十大明星”的第一名为珍妮·盖诺,第二名为葛莱泰·嘉宝,第三名为麦·唐纳。1934年,发起“中国电影明星选举”,分十个项目分别投票:1.我最爱慕的(男、女)明星;2.最美丽的女明星;3.我最不喜欢的(男、女)明星;4.最漂亮的男明星;5.表演最佳的(男、女)明星;6.最可爱的女明星;7.最强壮的男明星;8.最有希望的男、女演员;9.我最愿意和他做朋友的(男、女)演员;10.最健美的女明星。经过历时三个月的投票角逐,该刊共收到3572张选票。4月6日画报公布选举结果。我最喜爱的男明星:金焰1205票,高占非1136票;表演最佳的男明星:高占非1432票,金焰1104票,龚稼农694票;最漂亮的男明星:金焰1196票,高占非861票;最强壮的男明星:查瑞龙1203票,金焰885票,高占非534票;我最愿和他做朋友的男明星:金焰1211票,高占非785票。
有关上海老画报的文章
《上海画报》为综合性刊物,三日刊,8开本,道林纸,每期4版。《上海画报》记录了徐志摩、陆小曼从结婚到徐志摩早逝的整个感情旅程。《上海画报》一直在维持陆小曼的美好形象。1930年2月6日刊出的特写照,差不多是陆小曼在《上海画报》上的最后亮相。......
2024-10-30
侧重体育、电影的《娱乐周报》1935年7月,《娱乐周报》画刊在上海创刊,社址在上海南京路138号,发行人包德,主编梁桐,三和出版社出版。初名《娱乐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刊,自1936年第2卷开始更名《娱乐周报》,每周六出刊,至第2卷第37期停刊。同年10月24日的第1卷第17期《娱乐周报》专门出版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专刊,以8版图片、11版文字详细报道了运动会盛况,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之全国运动大会”。......
2024-10-30
唯美主义的《时代》画报“我们要从宇宙的残忍的手中,挽回这将被摧残的一切,使时代的青华,永远活跃在光明美丽的园地中,不再受到转变的侵蚀。”《时代》画报的创刊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它的办刊宗旨是追求美、留住美、弘扬美。而办刊人漠视利润,无视发行量,一味追求艺术美,甘愿赔本赚吆喝的唯美主义风格,在当年的画报中更是独树一帜。追求艺术美的风格使得《时代》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
2024-10-30
传奇的《电通》画报2005年5月15日,在北京中国书店古籍春季拍卖会上,第398号拍品——一套全13期的民国电影画报《电通》,以22000元、平均每期1700元的天价成交,购买者为国家图书馆善本部。所有这些,无疑给这套《电通》画报蒙上了一层传奇而神秘的面纱。1935年11月,电通公司遭当局迫害而关闭,画报也于11月16日出版第13期后终刊。如今,历经劫难的《电通》因它的特殊性、稀缺性和传奇性,已经成为珍贵的电影史料、收藏者的追求极品。......
2024-10-30
普及电影艺术、提高观众水平的《电影画报》1933年7月1日,上海良友公司投资创办了《电影画报》,良友公司负责印刷兼发行,由全国各地的良友公司代售,主编郑君平,后由陈炳洪、陈嘉震、马翠贤等继任,摄影记者谢恩祈、汪仑任美术编辑,社址设在上海北四川路851号良友公司内。画报旨在“合于一般公众要求”,致力于“电影艺术的普及和观众鉴赏程度的提高”,在当年数百种电影刊物中独树一帜。......
2024-10-30
“孤岛”电影画报《电影周刊》民国时期的电影画报多以刊登中外影星尤其是女明星的私生活为卖点,而对于电影界的发展方向、制片倾向等问题则少有思考和探讨。画报还于同年11月5日,创刊了以报道美国好莱坞电影界消息的《好莱坞》画报周刊。《电影周刊》于1940年7月出刊至92期停刊,后来独立了的《好莱坞》则出刊至130期后终刊。......
2024-10-30
民国第一画报《良友》1926年2月15日,上海街头报童手举一册崭新的大型画报高声叫卖,画报封面是手捧鲜花、笑靥迎人的妙龄女郎大幅玉照,她就是日后红极一时的影星胡蝶,这本画报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民国第一画报《良友》。......
2024-10-30
中国研究摄影理论第一画刊《摄影画报》1925年8月5日,曾任圣约翰大学摄影学会会长的林泽苍,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摄影学会,同时创刊会刊《画报》,不久即更名为《摄影画报》。如果说1920年创刊的《时报图画周刊》,因最先以摄影作品为画报主体内容而被誉为“中国现代摄影第一画刊”的话,那么,《摄影画报》则是“全国首创唯一研究摄影之周刊”。......
2024-10-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