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第一画报《良友》1926年2月15日,上海街头报童手举一册崭新的大型画报高声叫卖,画报封面是手捧鲜花、笑靥迎人的妙龄女郎大幅玉照,她就是日后红极一时的影星胡蝶,这本画报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民国第一画报《良友》。......
2024-10-30
“良伴良朋,良侣良集”——《大众》
1933年8月,梁得所离开了《良友》,但并没有离开他所钟爱的画报事业,在得到张学良将军1万银元的资助后,他与好友黄式匡共同创办了大众出版社,并于同年11月1日创刊了《大众》画报。主编梁得所,发行人黄式匡,编辑李青、李旭丹、莫自衡,社址在上海舟山路12号,在广州、香港、汉口、南京、北京、厦门、汕头、天津均设有报刊代理,并且远销东南亚。画报以大众关心的问题为内容,以画报成为大众的“良伴良朋,良侣良集,好友雅友,词友文友”为办刊宗旨。“好文章能说出读者想说而未能说出的话,好画能写出观者所能领会而未能分析的意境”,《大众》画报追求的就是这种境界。
《大众》画报为综合性刊物,月刊,8开本,每期40页。最引人注目的是画报封面,锐意革新的梁得所,没有落入当年画报惯用明星、名闺玉照的旧窠,而是独辟蹊径,重金礼聘名画家绘制封面。第1—4期由上海知名画家方雪鸪执笔,画题依次为《活跃的青春》《冬夜》《冬天的黄昏》和《都会之夜》。第5—19期一直沿用“海归”画家梁韬云的作品。这些封面“除了但求悦目之外,颇能写出一些意境”,透过这些封面,我们依稀感到了“青春的步伐在百乐门不歇地滑动,夜上海,夜上海,想象着20世纪30年代的那些花样年华女子的轻歌曼舞,她们开创组合成了上海经久不息的华丽与迷惑”。
画报图片种类多样,包括新闻时事、美术作品、珍奇事物、名胜风景、体育、戏剧、风土人情、家庭、学校和社团生活等,“一切广见闻、增美感之作品”,图片的穿插、呼应、补空、腾挪、不留痕迹,浑然天成。文字以短篇为主,有随笔、散文、短篇小说、新闻故事及各种趣味性或有意义的译著及学术常识。
纪实性是画报的一大特点,“国内时事”、“国际瞭望台”是两个最重要的栏目,图文并茂地记录了当年发生在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如《失去的热河》《华北中日外交会议之谜》《广州中山纪念馆落成》《顾维钧返国》《新生活运动纪实》《中欧之新局面》《日本新内阁》《英海空军大演习》《美国大罢工》《世界的危机》等。
许多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在《大众》上首发,如老舍的《柳家大院》、施蛰存的《鸥》、张天翼的《我的太太》、穆时英的《百日》、袁牧的《理发师小胡子》、潘孑农的《懦》、杜衡的《莉莉》、黑婴的《衔海员烟斗者之事业》、欧阳山的《银狗仔》及王家棫的《咸鲫鱼》等。而其中配发的黄苗子、李旭丹等的插图更是独具特点,增彩添色。
普及科学常识是画报的内容之一,但其科学价值已远远超出常识之外。对羊乳业、瓷业、蚕业、地毯业、绒线编织等都做了详尽的介绍。《蚕丝的故事》《天蚕丝之研究》,从蚕业鼻始嫘祖谈起,记叙了蚕的生长程序、蚕种的选择、蚕丝的制造,最后强调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生命线的蚕丝业应该得到各方的高度重视。《地毯之制造》,以北京仁立毛纺厂为例,介绍从地毯主要原料之来源、羊毛的处理程序,到地毯的制作和后期花纹的修剪等的全过程。(www.chuimin.cn)
1934年6—7月,连续两期详细报道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从中国运动员的选定到比赛盛况都留下了极为珍贵的镜头。记者在菲律宾采编后,特约快递寄香港,转平粤线飞机投汉口,再转沪蓉线飞机送到上海。赛会于5月20日闭幕,10天后,画报就做了专题报道,使国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欣赏到远在菲律宾的体育盛会。
画报还别出心裁地编辑了《唇齿与性格》《中国艺术能手》的图片版,构思精巧,增加了画报的趣味性。《唇齿与性格》从一个新角度诠释了嘴唇、牙齿与人的性格特点的关系;《中国艺术能手》展示了国剧大师梅兰芳、小提琴家马思聪、“标准美人”徐来、摄影家郎静山、漫画家叶浅予和钢琴家沈雅琴等各具特色的手。
《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蜀道难》《牧游生活》《华北风光》《云贵摄影集》等名胜摄影,不仅让读者领略了中国名山大川的英姿挺拔和波澜壮阔,而且还纪实了当年那里的风土人情。
梁得所在主编画报的同时,经常自己动手亲自撰稿,“每月谈话”的题材涉及人生与社会多个视角,如《读画偶得——向心的民族性》《毕业与失业》《再谈医理》《读书杂记》《与孔成德君书》《谈及音乐》《广告与思想》等。一期不落的“编辑后记”搭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提供了读者最想知道的东西,今天看来,又是宝贵的史料。
梁得所在《鸦片流毒》一文中大胆地写到:“中国危机很多,病根很多,其中‘鸦片流毒’一项,便够亡国有余。这句话不用注释,读者亦必认为一点不过火。中国拒毒之难,难在禁烟者往往兼任烟贩。据统计,美国鸦片毒者约50万,其中占半数是由医生私贩鸦片教人上瘾,借以图利。社会上表面救人的往往实际杀人;中国社会更虚伪,禁烟者往往是贩鸦片,街上招牌却叫做戒烟药膏。贪官污吏不良军有的罪恶,没有大得过贩烟发财。民间拒毒运动,贵乎发起自动的决心。戒毒在生理上并无大困难,现代医学精进,能用打针方法助人断瘾;可是戒烟后精神生活有什么补充,意志能否坚持到底才成问题。中国如果要亡,宁可亡于炮弹还算自己敌不过;亡于一朵软软的罂粟花下,那才叫人不能甘心。让我们看那花朵照片而认识那妖美而凶残的民族大敌罢。”
因经济支撑不下去,《大众》画报于1935年5月出版第19期后终刊。而大众出版社创办的《小说半月刊》《科学图解月刊》《文化》《时事旬报》四种刊物也相继停刊。梁得所只得转投邵洵美的《时代》画报,只编辑了几期,《时代》画报也停掉了。事业受挫,积劳成疾,梁得所潜伏的肺病发作,几度休养几度复发。1938年8月8日,梁得所在老家连县,在安睡中再没有醒过来,年仅33岁。
有关上海老画报的文章
民国第一画报《良友》1926年2月15日,上海街头报童手举一册崭新的大型画报高声叫卖,画报封面是手捧鲜花、笑靥迎人的妙龄女郎大幅玉照,她就是日后红极一时的影星胡蝶,这本画报就是享誉海内外的民国第一画报《良友》。......
2024-10-30
《上海画报》为综合性刊物,三日刊,8开本,道林纸,每期4版。《上海画报》记录了徐志摩、陆小曼从结婚到徐志摩早逝的整个感情旅程。《上海画报》一直在维持陆小曼的美好形象。1930年2月6日刊出的特写照,差不多是陆小曼在《上海画报》上的最后亮相。......
2024-10-30
唯美主义的《时代》画报“我们要从宇宙的残忍的手中,挽回这将被摧残的一切,使时代的青华,永远活跃在光明美丽的园地中,不再受到转变的侵蚀。”《时代》画报的创刊词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它的办刊宗旨是追求美、留住美、弘扬美。而办刊人漠视利润,无视发行量,一味追求艺术美,甘愿赔本赚吆喝的唯美主义风格,在当年的画报中更是独树一帜。追求艺术美的风格使得《时代》更像是一本艺术画册。......
2024-10-30
重要抗战史料《生活画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了对东北三省长达14年的黑暗统治。1932年12月16日《生活周刊》被国民党政府查封,《生活画报》也随之停刊,约出刊50期。《生活画报》为时事类刊物,16开,初为4页,后增至6页,蓝印影写版。......
2024-10-30
中国近代著名画报《点石斋画报》自1884年5月8日起,上海《申报》的读者,发现送来的报纸多了一份轻薄短小的画册。它就是风靡全国达14年之久的、开启中国近代雅俗共赏画报体式的《点石斋画报》。自1884年迄1898年,中国历经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至戊戌变法前,《点石斋画报》以刊登社会新闻画和战事新闻画为主,具有强烈的新闻特质。《点石斋画报》除在上海随《申报》附送兼零售外,还在全国的点石斋石印局发行。......
2024-10-30
侧重体育、电影的《娱乐周报》1935年7月,《娱乐周报》画刊在上海创刊,社址在上海南京路138号,发行人包德,主编梁桐,三和出版社出版。初名《娱乐半月刊》,每月1日、15日出刊,自1936年第2卷开始更名《娱乐周报》,每周六出刊,至第2卷第37期停刊。同年10月24日的第1卷第17期《娱乐周报》专门出版了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专刊,以8版图片、11版文字详细报道了运动会盛况,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之全国运动大会”。......
2024-10-30
“海上杂志之冠”《紫罗兰》画报1925年12月,《紫罗兰》画报在上海创刊,主编为鸳鸯蝴蝶派的杰出代表周瘦鹃,大东书局出版发行,撰稿人有朱瘦菊、郑逸梅、范烟桥、王小逸等。日常生活化的叙事是《紫罗兰》的主要风格,偏向于女性定位的格调,成为一份女性时尚画报。张爱玲早年在上海成名,就是从《紫罗兰》画报起步的。随着《沉香屑》在《紫罗兰》与读者的见面,张爱玲的名字首次引起上海文坛瞩目。......
2024-10-30
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秉良教授徐秉良,女,汉族,1962年2月生,浙江桐乡县人,中共党员。现任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植物病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植物病理学科专业分子生物学在植物病理学中的应用、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方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目前指导在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目前主持和参加在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
2023-12-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