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中华》:开创上海老画报绘画封面先河

《中华》:开创上海老画报绘画封面先河

【摘要】:开画报绘画封面先河的《中华》1930年7月,继《良友》《时代》的成功出版发行,上海滩又出现了一本名叫《中华》的画报,它虽从内容到形式多有模仿《良友》《时代》的痕迹,但却又有它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在中国画报史上最先采用彩色绘画作品作为封面。稍晚出版的《大众》的绘画封面则又有抄袭《中华》之嫌。《中华》画报为综合性刊物,8开本,40页,影写版印刷。

开画报绘画封面先河的《中华》

1930年7月,继《良友》《时代》的成功出版发行,上海滩又出现了一本名叫《中华》的画报,它虽从内容到形式多有模仿《良友》《时代》的痕迹,但却又有它的独到之处,那就是在中国画报史上最先采用彩色绘画作品作为封面。稍晚出版的《大众》的绘画封面则又有抄袭《中华》之嫌。《良友》《时代》《中华》《大众》这四种风格特点极其相似的画报,并称为中国画报史的“四大名旦”。

《中华》画报社址在上海海宁路北四川路口825号,经理陈露衣,总编辑胡伯洲,编辑周志静、许和、严独鹤等,由中国照相版印刷公司承印,上海中华杂志社出版,新中国图书公司总发行,国内各大书局均设代售处,并且远销新加坡、日本、朝鲜及欧美等国家。画报约于1941年8月停刊,共出刊104期。

《中华》画报为综合性刊物,8开本,40页,影写版印刷。封面多为阳光健康、充满生机、憧憬未来的鲜亮东方美人,但它一改传统的摄影作品,以丹青妙手胡伯翔的绘画作品取而代之。除每期两篇的长篇小说为文中插图外,其余部分均以图片为主,且简要的文字均为中英文对照。画报的“名画”专栏,刊有徐悲鸿的《雄鸡一鸣天下白》《枇杷图》,黄少强的《朱门积雪》,郑午昌的《山水》,刘狮的《战后之闸北》,王石谷《仿宋人雪霁图》等;“科学拾零”、“世界科学”栏目,介绍近代博物院、美国洛杉矶新事业飞机、有声电影收音情形片等;“电影”、“银幕新影”专栏,介绍中外影片和明星;“漫画”专栏,刊载漫画家胡同光、陶忠澄、孤鸿等作品;“长篇小说连载”刊载谷兰的《人伦》和张资平的《人兽之间》;另有“风景”、“石刻”等栏目。

每期多达近20家的广告和高达3万份以上的销量,是画报成功运作的根本保障。画报在刊登广告上也是大有讲究,据其广告部称,他们要对“所登广告均经过严格审查,凡滑头商店、不道德营业等广告,悉加拒绝”。这样,“不仅不致薰莸杂混,且使刊登广告之商家,无形中提高地位,增加信用”,更让读者认为,凡能在《中华》上刊载广告的主顾必定是信得过的厂家和商家。画报刊登的广告图案、样式均经专业人士设计,“优美雅致,异常名贵”。(www.chuimin.cn)

《中华》画报出刊之际,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山河欲坠之时,时事内容是画报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一组纪念照片展示了“秋瑾生前佩带之短剑”,“纪念‘九一八’五周年”的一组照片记录下“东北流亡学生与上海各界举行纪念活动,沿途法租界巡警进行监视”。

爱国思想渗透于画报的每文每图。“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上海闸北及杭州等地,惨遭日军飞机蹂躏,有识之士恍然于航空建设之不容迟缓,一时航空救国的声浪嚣然尘上。为此,画报特搜集了有关航空方面的大量材料,出版了一期“航空专号”,内有《飞机种类》《空中通讯》《演习》《防空》《跳伞》《爆炸机、战斗机》《飞机构造简图》,并请航空第六队黄毓沛队长撰写文章。试图以这期专号,引起国民政府对航空的重视,“把对航空的觉悟变成有组织有计划的持久行动,为国家前途带来一线新希望”。第14期刊载了孤鸿的《苦乐悬殊之秋夜》两幅漫画,一图是虽经“一·二八”事变重创,而不减当年的灯红酒绿、脂香粉腻、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的娱乐场;一图为赤土千里、哀鸿遍野、草根树皮罗掘净尽,秋风秋雨之夕,正处饥火中烧、辗转待毙中的贫民。第15期别出心裁地登载了一版《蟹》图,在说明文中写到:“持螯赏菊为秋令韵事,想到强暴侵凌,‘看你横行到几时’的诅咒不觉浮上心头。这里刊载了几帧蟹的照片,想可以引起读者各自不同的观感吧!”

崇尚英雄、蔑视败类是画报爱憎分明的立场。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卢作孚,1927年春曾任四川北碚出任江(北)、巴(县)、璧(山)、合(川)峡防团务局局长。他在清剿匪患的同时,对峡区进行乡村建设实验。在这里修公路、开运河、办农场、建工厂、辟公园、盖医院、设图书馆,建成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组建了当时四川最大的煤矿——天府煤矿;创建了当时西南最大的纺织染厂——三峡织布厂;创立了当时中国唯一的民办科研机构——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四川率先架建成乡村电话网络;开辟了被誉为重庆北戴河的北温泉公园。画报在创刊号上就曾介绍过峡防团务局的大略情形,当时卢作孚刚刚从四川来到上海,“同行者10余人,相约每人实习实业一种,回川后即预备在峡区实施”。1932年底,卢作孚因公来上海时,画报主编胡伯洲在青年会再次采访了他。卢作孚详细介绍了北碚的近况。记者撰写了访谈录,并配发了四川北碚里模范村的10余图片。文章在最后慨叹道:“卢先生在内战最多的四川居然能建设这样组织完善的新村,实属难能可贵;在战事纷扰的中国,这里倒像是世外桃源了!”而画报刊登的1932年9月15日清逊帝溥仪,为建立伪满洲国与日本特使武藤签订《日满议定书》后的两张图片《傀儡登场》时,文字说明则写到:“在日人包围指使之下的溥仪,与郑孝胥垂头丧气,神色沮惨,犹如大祸将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