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股市春天:揭示财务成功的秘诀

股市春天:揭示财务成功的秘诀

【摘要】:3-1股市春天,就在不远处提到理财,股票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品种,它几乎是资产配置中必不可少的进取性资产。笔者认为,这一结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虽然A股作为新兴市场的股市较成熟市场的波动大这是不争之实,然而,虽几经起落,长期年化回报率一点不低。请看下图:图3—1A股的长期走势资料来源:彭博资讯上证指数从设立到2012年4月底的二十多年间,年均回报率为14.73%,远高于以标普500为代表的美国股市同期9.21%的平均年回报率。

3-1 股市春天,就在不远处

提到理财,股票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品种,它几乎是资产配置中必不可少的进取性资产。对于整体的投资理财配置而言,缺失了股票型资产,就如同一支足球队中缺了“前锋”般不完整和缺乏战斗力。相信不少读者都有投资A股的经验。然而,尽管我们都熟悉股票这一“让人欢喜让人忧”的投资品种,我们有必要在此再问问自己:我们真正了解它吗?我们真的能有效驾驭它吗?

生活中,每天的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上都充斥着数不胜数的股市行情报告、动态分析、预测宝典等等。股市也是门槛低的投资品种,我国深沪两市的交易以“手” (100股)为最小买卖单位,便宜的股票1~2元一股,因此要成为股民只需一两百元即可。

股票投资的预期收益主要有以下两部分:

(1)收入收益。收入收益是指股票投资者以股东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额,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红利的收益。

(2)资本利得。资本利得是指投资者在股票价格的变化中所得到的收益,即将股票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得到的差价收益。

国内投资者大多只关心后者。绝大部分的国内机构和个人投资者,都是以取得价差为目的。

股票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因此在我们的理财组合中,股票类资产(包括基金、类基金资产),通常是平衡型和成长型配置(追求潜在回报高于无风险收益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理性的股票投资过程,就应该包括确定投资策略→做个股分析→建立投资组合→定期评估投资表现→持续修正投资策略等基本步骤,并且综合考虑交易费用、税金等资金成本,以及因投资股票而不得不放弃其他产品的机会成本。这些步骤和成本因素实际上并不为多数股市投资者真正地正确掌握。

长期以来,投机风浓、交易活跃、大幅上下等这些新兴市场的特征在我国股市都非常明显。而且,我国股市还有“非典型”的熊长牛短的周期性特色。长期以来,股市二级市场的参与者们在多数时间是在漫漫长夜中等侯黎明,对于大部分投资者而言,实际战果很不理想,这一点,我们看看网上股民的怒骂、创意人士的调侃、学者们关于如何拯救股市的研讨就可得知了。

笔者希望透过对多数投资者股市认识上的常见误区、操作上的常见毛病、以及策略上的常见偏差进行剖析。以期广大投资者能尽快脱离“总是受伤”的境地,取得与其承担的风险相称的长期收益。

A股真的十年原地踏步吗?

2012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下跌至低于2001年6月的最高点2245点。“10年零涨幅”一时引起股评人士的广泛口诛笔伐。他们认为,市场“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这表明不仅长期价值投资理念是错的,而且中国股票市场根本不值得投资,因为持有股票10年是零收益。笔者认为,这一结论并不符合客观实际。

为什么投资十年没有回报?因为投资的时机不对!其实,十年来不光是上证指数没涨,世界各大股市(法国CAC40指数,英国FTSE100指数,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指数等)在2012年无一例外地都曾探出明显低于十年前峰值的低位。更不用说曾经疯狂的日经指数和纳斯达克(NASDAQ)指数了,因为它们现在离十多年前的高峰还远着呢!记得十年前,恰好是高科技泡沫的巅峰状态,世界各大股市大多在彼时创下大牛市峰值的疯狂“盛宴”。当然,当时的泡沫就要由十年不涨的代价来买单了。

相比之下,因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填充泡沫的能力较强,与世界股市十年的表现相比较,中国股市表现还是“中规中矩”的。

再看长期投资是否无效吧:我们不妨选取上证指数六年前与现在比较,2006年的指数水平多数时间在1500点左右,当时买入持有到现在,回报也有40%左右!如果我们更激进点,选取2005年中上证指数1000点时作比较,七年来还涨了100%哩!

那为什么六年前买入是时机而十年前不是?价值使然。十年前是牛市顶峰而估值超高,六年前是刚走出低谷而估值偏低。顺便提一下,我们不难估计,2007 年底在另一个牛市巅峰买入的“投资者”又会面对另一个“十年不涨”的尴尬局面。

那么我们看看当前该如何吧。已“十年不涨”不表示中国股市没有投资机会,而恰恰相反地表明下一次机会的来临(就和六七年前一样)。

表面上看,目前的指数又回到10 年前的位置,点位相仿但估值有天壤之别:10 年前上证综指在2200 多点时,处于当时的历史高位,存在过热之嫌;而如今的2100 点(2012 年12月数据),则是市场低迷状态下的相对低位。静态市盈率在2001 年6 月是55 倍而2012 年9 月仅为11 倍,动态市盈率则更低。从市盈率角度来看,目前,上海证券市场的风险得到有效释放,市场投资价值已经接近成熟资本市场水平。

虽然A股作为新兴市场的股市较成熟市场的波动大这是不争之实,然而,虽几经起落,长期年化回报率一点不低。请看下图:

图3—1 A股的长期走势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

上证指数从设立到2012年4月底的二十多年间,年均回报率为14.73%,远高于以标普500为代表的美国股市同期9.21%的平均年回报率。也就是说,如果某投资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时以1万元买入一篮子的指数成份股,任凭指数在二十多年间起落而岿然不动,则即使是在市场非常低迷的2012年4月底结帐,总的账面净值也变成了20多万了。回报不也很可观吗?

此外,与10年前相比,现在投资者得到的分红回报更加稳定可观。根据相关数据,从2001年至今,上海证券市场的整体股息率呈现显著上升态势。以上证综合指数为例,股息率从2001年的1.01%上升至2011年11月的3.74%,上升幅度高达270%,市场分红总额从2001年285亿元增加至2011年11月的3215亿元,增加幅度达10倍。因此,从上市公司分红角度来看,上市公司质量也在上升,股票投资价值是有明显提升的。诚然,中小板和创业板的结构性泡沫犹存,但也看到了消退的趋势。一旦这些“高价板”的价值回归完成,国内股市的走强就指日可待了。而偏低的整体估值将为投资者获得长期投资回报提供坚实的基础。

投资者们如果此时对低迷的股市避之大吉,真难算得上是价值投资。莫非又要等股市若干年后走强到下一个巅峰时再“满腔热情”地投入,然后再无可避免地陷入下一个“十年不涨”的泥潭?2001年和2007年的覆辙,难道还要重蹈一次? 这不是智者之举吧。

多余的“阴谋论”,稀缺的胸怀

每逢市场表现不佳时,我们总要“揪出”一小撮“别有用心的阴谋家”(国际板、新股发行、国际投行操纵等),然后对它们“打压股市”的恶行加以痛斥。高盛、平安、中石油、甚至以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为基本功能的股指期货都曾被痛斥为这类打压股市的阴谋家。

其实,如果认真思考和分析一下,这些“阴谋论”均不靠谱:

例如,说国际板会让老外来圈钱,有害无益!事实上,没有哪个国际金融中心不欢迎外国公司前去上市融资的。笔者宁愿相信运作规范的国际大企业,会少一些忽悠和造假,而且愿意真正给投资人长期分红和回报! 世界级的大蓝筹们如到A股上市,迫于遵从国际规范不能过度粉饰报表,最后被迫低价发行。这反而可能有助于解决我们新股发行的“三高”问题。

再例如,说国内股市被国际投行玩弄于股掌,实际上谈何容易?国际资本要想操纵中国股市,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其一,中国股市向全球投资者开放,国际资本可以自由进出;其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没有外汇管制。这两条都不具备之时,唯一的“阴谋”动作就是唱空而已!如果说A股表现不佳也是国际投行的阴谋,那也太妄自菲薄了,也太神化国际投行们了。

站在承受了亏损的投资者的角度看,喜欢听阴谋论可以理解:“投资失利时,不是我看错了。而是被阴谋害了,自己依然光荣正确!”然而,以此心态进行投资,永不能进步。试想大凡初学游泳者,难免要呛几口水。这时候抱怨“水”错了,不思改进自身技术,能学会游泳吗?

至于大力鼓吹“阴谋论”的“砖家们”,其动机就真是不那么纯正了。按理说,他们应该有足够的专业水平(我们姑且假设他们有吧)知道阴谋论不靠谱,但却以大力鼓吹“阴谋论”来大获其利。这是典型的“屁股决定思想”的做法。

几年前,某位“宋代经济学人”以连篇阴谋臆想出根本经不起推敲的“货币战争”类书籍名利双收。笔者认真对照了此君成名前后对市场的众多预测记录,与事实相符的却绝无仅有。显然,投资者如追随此君做投资,几年下来,一定是赔本买卖。此公一直吹嘘在书中精准预测到了2008年始于美国、几乎席卷了全球的每一个国家的金融风暴,笔者刚好家里就有一本该书,于是认真从头到尾再读了一遍,却根本找不到关于这场危机的半句预言!在2009年,他更是反复强调当年美国一定还会有一次金融海啸,而且这一次海啸的浪高,比2008年要高上整整三倍。看来他的“精准预言”到“世界末日”都未成现实。(www.chuimin.cn)

“某狼教授”是位经济学大腕, 每次讲座均大谈“美帝国主义”阴谋掠夺我们的财富,并因此受到“愤青们”的追捧而达到了出场费六位数的境界。最近此人更推出“美国利用高盛等财团搞垮中国股市,这就是我国股民去年巨亏的秘密”这一惊人高论。以笔者看,与其花数千元买张入场券去听此公不带任何解决办法的“阴谋揭露大会”,还不如花同样价钱买张去美国的机票到华尔街去高呼“打倒XX”解气,而且还可以顺便到美丽的“万恶之源”—美国旅游一趟呢。

此公长期以“美帝国主义时刻在阴谋搞垮中国”、“中国政府无能”、“中国在最危险的边缘”等惊人之语把自己包装成不折不扣的最爱国者。他如此看空中国,但为何不“用脚投票”拂袖而去?他本在海外,不看多中国,他为何而来?

其实,他是靠唱空中国而致富的一个特殊群体的代表。与在投资上做空须风险自负相比,他们这种非投资的“做空中国”的方法稳赚不赔。

事实上,此公所列举的美帝国主义时刻在搞垮中国的阴谋根本不值一驳,我们可以简单地想一想:美国不希望中国尽快强大的心态可以理解,但如果认为美国在想尽一切办法搞垮中国,那就很奇怪了。试问如果中国垮了,美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不是血本无归吗?美国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中国的市场还有吗?美国还能指望中国去买美债去为其度难关?“美帝国主义”真是那么笨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公认为中国在最危险的边缘,那为何他还每天排满满地到处宣讲去赚取六位数一场的出场费,这不是趁火打劫“发国难财”吗?

说白了,此特殊群体致富的秘密只有一个:靠宣讲阴谋论赚巨额出场费、书籍版税……仅此而已。

对于此公的信众,我倒是想提醒一下:如大家以娱乐的态度来听其言行,倒乐也融融。但要命的是,花钱听此公演戏的人都往往以为寻到宝典并据此做投资决策。那就确实误人呀!

对于股市中的投资人来说,应具备“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宽阔胸襟,股市的涨跌有市场自身的因素,好似人会健康也会生病一般自然。在股市上涨时不能头脑发热而忘乎所以,在下跌时也不能焦虑不安而归罪于“阴谋”。否则,凭意气用事,只会一事无成。

当然了,在信仰自由的社会中,您也可以真地相信这种不靠谱的“阴谋论”。不过如果您认为市场中遍地坏人,到处陷阱,又何必前赴后继地趋之若骛?市场如此险恶,您不如远离就是了。

此时不入市,更待何时!

最近新闻中经常有XX年的老股民“宣告”退市、XX万投资者退出股市的报道。也经常有投资者向笔者咨询:手头持有股票、股票型基金、或投资连结保险(这些都是荣辱都与A股直接相关的投资品)已多年,实在是没兴趣等下去了,是否应该退出而改投其他“低风险”产品?

别在熊市的风暴前上船,别在牛市的门槛前离开

2007年5月,在A一再创下新高,从1000点已经飙升5000点左右的时候,A股当月开户数却创下了560万的高峰。在当时进场的这数百万股民,其最后收益会如何呢,大家可想而知。

2012年10月,A股的开户数创下了五年来的新低(不考虑假期等极端情况),A股单月开户数五年来首次低于30万。这一情况上次出现是什么时候呢,是在2006年年中,也就是上一轮牛市暴涨前的黎明时分。

我通常反问他们:难道您们真地认为A股从此就再起不来了吗?他们往往说:现在看不到希望!A股走强?做梦!

我想,这些新闻反倒提醒了我们,进军股市,正当其时!因为我们记得,2005年转势前夕“远离毒品, 远离股市”,其后可就是2006—2007年的“百年不遇”大机会呀。实际上,每次都是重演着历史:当大量新股民入市时,市场的涨势往往到尾声,还记得2007年间不少人甚至辞职来专业炒股吧? 而当越来越多的老股民退市时,市场的跌势也近尾声了。

难道在漫长的寒冬已尽尾声之际,我们还不相信春天的脚步最终要到来吗?

如果您问,股市何时是底?何时转势向上?对不起,我不知道。而且我可以告诉您,没人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将来回头看,目前的总体价位一定是在山脚般的低位。

不是总是说:投资就是低买高卖吗?现在是山脚般的低位了,为什么不买?

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都应该感觉到A股的春天正在来临:

(1)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近期,低风险或是无风险的投资品销售异常火爆。国债的发售更通常是被“秒杀”一空。据前期的报道,2012年中有两期国债发售,其中,第三期国债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58%,最大发行额为210亿元;第四期国债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6.15%,最大发行额为90亿元。结果,在发行国债前一天晚上已经有人相关银行门口前等候。第二天一早,许多网点从开卖到卖光只用十来分钟。

曾几何时,5%~6%的年收益率、3~5年期限的投资品根本为投资者所不屑!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正在发行的股票型基金销售情况甚为艰难。

国债、保本基金等低风险品种销售当日告罄的现象的确似曾相识,在2005年和2008年股市低迷之际,基金销售普遍艰难而国债和保本型基金热销的现象曾经发生。然而,根据经验,这显示当前投资者的风险意愿非常低,并接近股市下行最后阶段的水平。

有必要再次提示大家一下这样的一个历史规律:当某个市场低迷至人人谈及色变而惟恐避之不及时,其实,大的长线机会已悄然而至。当无人敢轻言底在何方时,底其实就在脚下。这次也是不会例外的。

(2)市场估值较低,安全垫子增厚

沪深300指数在2300点一线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1倍左右(根据彭博资讯2012年9月中的数据),已经与2005年的1000点、2008年的1664点接轨。这一与增长率接近零的发达国家市场保持一致的估值水平,令股市的长期投资机会已出现了。而蓝筹们(以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为代表)按目前市盈率,折合年化投资回报率超过8%。而且得益于经济的高速成长,它们的未来盈利是继续整体看涨的,应该说,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了。

(3)宏观趋势有利,政策环境正面

尽管国内经济增速有所下滑而国际市场因欧债问题不稳,这表面上看对国内股市不利,然而我们不应对国内宏观财政政策(“稳增长”的基调)和货币政策的转向视而不见:2012年以来央行已两度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并两度降息(截止到2012年11月中);而发改委方面,2012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审批投资项目的数量和金额一直稳步提高。9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批复的24个轨道交通建设项目、13项地区公路工程项目,9月6日发改委再批10个环保投资项目,财政政策转向“非常积极”已是不争之实了。周期性的政策放松不可避免,这是支持A股牛市的重要因素。

更为重要的是,证监会主导下的关于发行、上市、退市等方面的新政正在接踵而来,将逐步改变过去由于发行、上市、退市制度的扭曲而令原始股东占有绝大部分利益,从而让二级市场投资者成为天生弱势群体的格局得到改变。一、二级市场之间利益的蛋糕得以“重切”,这将是支持新一轮牛市的最根本因素。顺便提一句,在2006年初的上一次重切蛋糕,即针对中国特色的股权分置的改革就曾引发了上一轮的大牛市。这次的变革估计同样会带来一次可观上涨。只不过,与2006—2007年间的那一次相比,在全流通的背景下,这次总的涨幅应该不如上次高,但预期时间跨度会比上次长。

现阶段,大家似乎对国内股市丧失了信心,具体表现上就是弃风险而寻保本。然而,对于本来就希望通过承担风险而获取高收益的投资者,为什么不从另一个较为正面的角度来看最近股市的下跌呢?股票普遍便宜了,以后回升的空间大了,同样的资金可以买更多的股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