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理财“醉拳”打不得:吹响纪律集结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守纪律是关键。被称为A股“国家队”的社保以及保险资金,因紧跟政策和严守纪律而每每成功地执行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时候,纪律的执行力度将决定是否买入。等确定要大跌时再卖。然而,这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决策”了,因为买卖的决定不是通过科学分析得出,而仅是凭心理暗示而已。“知”与“行”显然不一。......
2024-10-29
2-2 理财正道自己走
第一章我们讲过,理财常见三种毒素,第三种就是以“走捷径”为目的而盲目偏信,跟风盲从砖家们的所谓预测、分析。我们已经说过,理财要“认识你自己”,同时也认识理财产品。别人的经验可以成为我们分析判断的参考,但是照搬别人建议就不可行了。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的收入、家庭等各种情况,所以没有人可以代替你做出选择,理财的正道,要自己走。
我们应该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着手筹划财富的蓝图:根据家庭的收入预期、年龄、资金需求,选择不同的理财产品进行组合配置。有蓝图在手,我们的投资理财才能做到“成竹在胸”;沿着理财正道,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不听“砖家”听自己
听“专家”、“名家”或“股神”推荐有错吗?根据各类有实力的机构的预测报告来做投资决定不妥吗?我们应该根据他们的对点位、价格的判断来做出投资理财的决策吗?
在此,有必要请投资者看看以往的“点位竞猜”与实际答案的距离:在2007初普遍预测上证指数的极限在4000~4500点之间;而实际2007的最高点为6124点,远超预期。2008年初万点论大有市场。然而,上证指数却单边向下调整到1664点;2010和2011年初普遍预测股市将呈“窄幅区间震荡上行”之势,而我们看到的股市却都是“宽幅震荡下行!”
据相关媒体统计,无论是出场费高达六位数的经济学大腕,还是被奉若神明的民间神人,近年来他们对中国股市、楼市的预测几乎全部失准。据此来投资,结果当然会不如理想了。实际上,这种跟风盲从的“走捷径”行为,不仅不是投资,甚至连投机都算不上。读到这里,您一定会说:作者你太偏激了吧!那么,我们还是回到本原看看投资和投机的定义吧。
点位竞猜,无一命中
2007年底,20多家知名券商预测2008年股市走势,大多预计2008年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4 500~7 000点,“黄金十年才开始”“奥运行情”一时甚嚣尘上,更有券商以“过度悲观将犯战略性错误”作为标题坚决看多A股。极端低位的预测是某券商给出的3 800点,某知名券商给出的高点为10 000点。
而实际上:奥运开幕当日,A股下跌4.47%;A股下跌至1 664点,10 000点猜错了,3 800点—也错了。
什么是投资呢?“投资是通过财产或资源/资金的投放,在未来得到回报收益”。相对于投机,投资涉及的时间较长,为在未来获得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累积。这与预测走势显然无关!
即使是投机,也应该运用风险博弈。那就是经过精心计算过胜算概率后,判断出相对大概率的高回报事件,然后才做出参与的决定。所有投机都是有系统、有计划目标、有风险管理,以求取得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对合理的高回报。
否则,就是赌博了。何为赌博?是指对一个事件与不确定的结果,下注钱或有物质价值的东西,其主要目的为赢取更多的金钱或物质价值。
因此,盲目照搬“专家”的意见,有时候和参与赌博(甚至算不上是投机)无异。在这样的一场赌博中,其本质是由投资者支付赌注,别人的意见决定如何下注,亏了虽可以怪“专家”,但损失的钱可是自己的真金白银啊。最终取得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不成正比(风险大而取得回报的概率却不高)。
而且,我认为有必要让您知道:“专家”们自己的投资成绩单,往往并不是您可能想象的“亮丽”。
股评家真相
最近,与一位证券界的老朋友一家久别重逢。这位老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就是南方的“知名股评人士”,一直以为投资者指点迷津为生;已经爬升到某证券公司分公司副总的位置。然而,这位金领老兄家也不尽和谐:在家照顾幼儿的妻子重新以较低的职位进入职场,收入低而压力大;整天忙碌的两口子经常为由谁来照顾幼儿一事发生口角,一家人闹得很不愉快。我尝试劝解他们道:以老兄您今天的实力,让夫人在家当个全职太太不就好了吗?友人无奈地摇了摇头:家庭经济压力大呀!妻子则抢白道:当年嫁你是因为您是“知名股评人士”、“投资专家”,以为从此衣食无忧;谁知今日……
以上故事看上去更像一个冷笑话。从这个真实的故事,大家至少从表面上领悟到以下两点:
(1)由于市场连年低迷,“靠天吃饭”的证券业员工的日子虽不至于回归2003—2005年的“三年困难期”,但“金领”已大大褪色了。
(2)不光是证券公司和从业人员“靠天吃饭”,股市投资人更是深刻体会“世态炎凉、市场冷暖”,不论是普通小散户、机构投资者,又或是专业投资人(如知名股评人士)在市场低迷之际显然都面临生存压力。
除了上述两点显性的启示外,我还想通过“知名股评人士”的不同命运,来探讨投资的正确理念和成功之道。
我觉得,友人妻子的期望其实是合理的,作为“知名股评人士”即使不是都能挣大钱,但令家人衣食无忧是轻而易举的。君不见,名嘴们无论到哪里都被大批粉丝簇拥着,文采好一点的可以写一些“股市百战百胜攻略”之类的畅销书来取得可观的版税收入,文笔稍逊一筹的也有办“股市实操培训班”之类的生财之道。
实际上,笔者认识大批长期活跃的“知名股评人士”,都懂得华丽转身而充分利用其名气,写书、办培训、开讲座、卖软件而财源广进。最低限度也可以成为各大论坛、商业活动的宠儿而赚取可观的出场费。可千万别小看这些“区区”的出场费,有心人从一家专业财经公关策划公司拿到的一份“报价清单”上看,去年开价比较“亲和”的出场费在4~5万元左右,善于出惊人之语的大腕,10万以上是“行价”。我们可以粗略估计一下,在过去一年中,轻易地出场十次,这笔收入也在百万元。这就是“知名股评人士”致富的秘密了。(www.chuimin.cn)
然而,我从来没听说我认识的这些“股市专家”中有任何一位能确切地证明因股市投资成功而致富,并真正过上好日子的。顺便再提一下,我所认识的所有人中,也从来没有听说谁因为聆听了某专家的教导,又或是投资了专家推荐的个股而致富的。
只可惜我的这位老朋友,身为资深的“知名股评人士”,却没有与其他名嘴一道走上致富的阳关道,他走的独木桥却是自己的投资。此公的投资的结果如何?从前面所述的家庭不和谐的故事,大家不难做判断!
因此,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得出结论:无论是普通小散户,或是机构投资者,又或是专业投资人(如知名股评人士、经济学家),都难以通过“预测”“捕捉牛股”在股票市场短期致富。
我个人建议不看那些评点股市、推荐个股的电视节目,也不必聆听类似的讲座、报告会。试想,这些“股评家”既然对股市如此了解、有把握,自己早就能通过投资成为超级富豪,然后悠然享受财富,何需到处抛头露面赚取“蝇头小利”一般的出场费呢?
资产配置大棋局
写就《堂吉诃德》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说:“聪明的人懂得为未来做好准备,而且不会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中国的经典《战国策》中,冯谖也建议孟尝君“狡兔三窟”。
前面的章节提到,单一产品配置令风险和收益都高度集中,是投资理财套餐中常见的一种毒素。事实上,对许多人工薪阶层而言,除了存款之外,唯一的理财方式就是股票;或者在股票之外再买点股票型基金,并以为这样就是分散风险。殊不知股票型基金的涨跌是几乎完全跟随股市,这又岂能分散风险。
在投资渠道相对有限之际,如何实现财富保值和增值的目标?
首先,从基本理念上必须承认:参与有风险的投资,基于市场的波动,短时间的盈亏都是正常。投资者必须承担风险来换取更高的回报,要更高的回报就必须承担更高的风险,至于能承担多大的风险则因人而异。
其次,在具体操作策略上,须坚持投资的分散化和资产配置的多元化。这是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投资成功和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目标的关键。
投资的分散化和资产配置的多元化,不仅指理财产品种类的分散和多元,也可以包括地域的分散和多元。最近的国际投资市场确实风云变幻:美国在争论沉重的债务负担是否会把政府逼下财政悬崖;欧洲在争议债务危机的蔓延;新兴市场又面临通胀和紧缩的压力。然而,也正是这些争议和不确定性令无论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都远低于平均的估值水平,反而形成了长期投资的机会。
只要坚持投资并做到多元化配置,并且避免集中投资,长期的财富保值和增值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在象棋搏弈中,我们都知道既要利用勇往直前的车马炮,也必须利用虽然前进空间不大,却颇能捍卫家庭的“相”和“士”,我们的资产配置大棋局也大抵如此。
在这里,有读者可能会说,你不是说要了解产品再投资理财吗,我炒股十年了,只了解股市、最了解股市,当然只投资股市,不投资我不懂的领域啊。笔者确实上文提出,理财前要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产品。但是熟悉产品只是投资这项产品的必要条件而已。而且,投资十年的您也不应该就停留在“只了解股市”这样的水平吧?
每一个人都会自己相对熟悉的投资领域,也会有不那么有把握的领域。许多人为了避免亏损会把投资集中在他们认为“熟悉和可靠”的个别地方,这可理念是否可取呢?
如集中投资股市,风险也不容忽视。因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精通资本市场的产业资本处于食物链上端,也有资金实力和产业协同关系的PE紧随其后,这两者分享了大部份的蛋糕,到了普通投资者能涉足的二级市场,整体获利空间已非常有限。
又如,许多人认为国内房地产是“熟悉和可靠”的,而集中投资在这个领域,甚至出现了专门投资房产的“房虫”。不错,过去十年房价年年大涨,但房子绝不是无风险而高收益的投资品种。我们不妨把视野放远一点:古今中外,任何的泡沫都不可以长期持续。 想想20年前的日本、十多年前的香港地区、又或是几年前的美国,这些房地产泡沫的兴起与破灭,都离我们不是很久远。而我们的房地产投资的盛宴已持续了十年了。天下间哪有不散之宴席?此时集中投资房地产的风险是不言而喻。
一般而言,读者更容易了解股票和房产等等“车马炮”般的“进取”型资产,毕竟大多数国人理财的目标还是致富。虽然读过了第一章,您也未必能克制住这种冲动。因此,笔者想详细谈谈为您看家护院的“相”和“士”:
以各类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型品种,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依然不失为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有效理财工具,这些工具是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较有保证的受益的。例如,当前国内债券市场是低风险甚至无风险,又是收益较高的市场。目前国债的利率合理,是很好的投资品种,而且作为金边债券,可以认为是没有风险;企业债和公司债收益率较国债更高,风险不高。
外汇也可以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考虑到人民币的总体单边升值趋势不可能永远持续,就能够起到分散风险和改善回报的作用。一般来说,活跃的外汇币种的价格走势与主要的股权和固定收益类资产没有多大的相关性,因此,把外汇作为一个资产类别加入到投资组合中,其效果除了通过为投资组合增加无关联性资产来获取多元化收益外,外汇资产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降低资产组合总体波动性的机会。
有趣的是,股票、债券和商品价格同时下跌在理论上是可能的,然而,所有外汇货币同时下跌在理论上却是不可能的。因为货币的价值是以其它货币来表示的,一种货币贬值,另一种货币必然会升值。因此外汇此类资产对整体投资组合的稳定作用显然易见。
总而言之,投资理财的具体方案,还是要读者结合自己实际进行全面筹划的。其出发点是对自身年龄、收入、现有资产、资金需求的了解和分析,并据此确定自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然后,又在充分了解不同种类的理财产品的特性、回报率、风险等的基础上,再做好具体产品选择和组合配置的计划,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我们为幸福而描绘理财蓝图的大业了。
有关淡定,才能富足:带你捍卫幸福的理财正道的文章
7-2理财“醉拳”打不得:吹响纪律集结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守纪律是关键。被称为A股“国家队”的社保以及保险资金,因紧跟政策和严守纪律而每每成功地执行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时候,纪律的执行力度将决定是否买入。等确定要大跌时再卖。然而,这就根本谈不上“科学决策”了,因为买卖的决定不是通过科学分析得出,而仅是凭心理暗示而已。“知”与“行”显然不一。......
2024-10-29
07淡定,才能富足Stupid is as stupid does.—阿甘调查问卷1. 您觉得您在理财中最有可能是?□ 阿甘,简单,但更接近真谛,自有其幸福与幸运。□ 我心中会有忐忑,但是可能会硬着头皮坚持。□ 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做出客观评估,如有需要,果断调整。□ 我已经不再工作,需获得稳定现金,因此我需要让我的投资组合更趋稳健。□ 稳健至上,全部换成定期存款。......
2024-10-29
1-1盲人摸象,难识理财关于理财,似乎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懂得挺多。面对CPI,不理财不行;想想我们获得财富的艰辛,同样也要感叹不理财不行。从人生阶段来看,积累到一定财富之际,往往是人到中年之时。统计表明,95%的创业都以失败告终。其实以上这三种毒素不难辨别,只要我们对理财的真正作用能有正确的认识、对投资理财的预期的回报率能有正确的理解,我们就具备了辨别和解除上述毒素的能力。......
2024-10-29
8-1幸福首选—指数基金本书的前面章节已为各位读者分析了投资理财应有正确的理念和心态,并展现了投资理财配置中可应用的不同资产类别及具体特征。指数基金ABC指数型基金是一种以跟踪目标指数变化为原则,以实现与市场同步增长为目的的基金品种。指数基金的投资根据指数的权重按比例分散投资于目标指数的成份股,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与所跟踪目标指数的收益率一致。可见,在交易成本方面,指数基金也比主动型基金更有优势。......
2024-10-29
8-2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要您积累了一定可观的资产,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就几乎必然会被提到议事日程。报告显示,中国富人投资国内房地产的热情逐渐冷却,投资移民意愿强烈。其中拥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人民币的人群中,27%的人已经完成投资移民。另外,就投资者的国内投资计划而言,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是主要的风险,由其导致的政策变化也是市场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
2024-10-29
03最熟悉的陌—生人A股如果您认为您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您合伙做生意,但我希望成为您的股票经纪。□ 新股上市圈钱吸血。□ 发行、上市、退市制度的扭曲令原始股东占有了绝大部分的利益。8 您会跟随“国家队”的策略投资股市吗?□ 我不相信“国家队”,他们太保守了,买的股票“又大又笨”,调整策略也不够灵活。......
2024-10-29
3-2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每当股市低迷,投资者“被套”其中。在香港地区、美国等成熟的投资市场,从来没有人会因为市场低迷而要求交易所有或是监管机构停发股票。浙江世宝以2元多发行时,吸引了巨额资金前往抢购,结果中签率创下新低。事实上QE3推出后,世界各地股市与商品期市的明显上涨。更有甚者,美国的QE3带来商品价格的上涨,加剧输入性通胀压力,反而可能延缓中国宏观政策的放松进程,反为有对国内股市起反作用的可能。......
2024-10-29
5-2外汇理财,正当其时笔者上一节中提及的以各类债券为代表的固定收益型品种,在利率走低的背景下,依然不失为具备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的有效理财工具。在国际上,外汇市场起步于1974年,当时的全球日交易量仅为10亿美元,几乎没有任何衍生品交易,30多年后的今天,外汇市场现货日均交易量数万亿。投资者可在额度内自由买卖同等价值的即期外汇,操作所造成的损益,自动从上述投资账户内扣除或存入。......
2024-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