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孩子学习成绩起伏原因解析

孩子学习成绩起伏原因解析

【摘要】:7.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起伏“上次考前三名,这次才考第十一名,你怎么搞的!”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进,不能退。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起不可伏,许多家长都持这种心理,要求孩子拼命一路领先,进步一分都会高兴,但退步一分就不能容忍。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虹虹觉得非常疲倦,大脑迟缓,思维阻抑,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好。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孩子考试成绩的起伏,有其合理性。

7.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起伏

“上次考前三名,这次才考第十一名,你怎么搞的!”

“你的学习成绩退步了,连前十名也进不去。”

“有进步!学习成绩排到全班第三名,上次还是第八名呢,照这样下去,你肯定能考上大学。”

这样的谈话我们很熟悉。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能进,不能退。学习成绩上升了,老师表扬,家长奖励,孩子高兴,同伴羡慕,皆大欢喜。学习成绩下降了,那可不得了,老师批评,家长训斥,孩子紧张、自卑,同学瞧不起,悲歌一片。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起不可伏,许多家长都持这种心理,要求孩子拼命一路领先,进步一分都会高兴,但退步一分就不能容忍。家长要求孩子积极上进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于看重分数,学习成绩只能进不能退,这对孩子未免太苛刻了。在我们大人成长的一生中,事业上有成功、有失败、有徘徊,也许还会进一步退两步,一直保持成功的人并不多见,更何况是一切从头学起的孩子?

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孩子学习成绩起伏的原因,这样家长可能会对孩子多一份理解。

第一,人的大脑活动存在误差,这是任何人也无法避免的。对每天从事计算业务的职业人员,都规定有一个允许范围的误差比率,孩子的大脑活动误差则更难免。有的家长死死追问孩子:“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孩子说不知道,家长便大发雷霆。其实,孩子的确不知道。大脑误差的原因很多,连科学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孩子又如何知道?你可以对此做一实验,看看自己是否会出现误差。比如,你连续做几组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题,要求每组十道题,做完之后检查一下是否有误差,如果有误差,你对此做一分析,看看你能否找出原因。(www.chuimin.cn)

第二,孩子考前或在考场上的情绪、心态对考试也有很大的影响。枫枫在考试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他生怕自己考不好,考试前三天就紧张得吃不下,睡不着,到考试时,身体已极度虚弱,考场上不能正常发挥,结果没有取得好成绩。在考试前那个晚上,虹虹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很晚才走,影响了虹虹的休息。因为睡得太晚,虹虹怎么也睡不着,这使虹虹很烦躁。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虹虹觉得非常疲倦,大脑迟缓,思维阻抑,考试成绩自然不会好。芳芳在考前接到一位男生写的纸条,他说他喜欢芳芳,约芳芳到校门口见面。芳芳并不想接受这位男生的感情,也根本不想去赴他的约会,但这个小小的纸条,使她心烦意乱,难以平静。考试前一天的晚上芳芳失眠了,结果,考试时注意力恍惚,没考好。……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孩子在考前可能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但由于情绪不好,考场上他们不能将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结果不能取得好成绩。

第三,考试本身会导致孩子分数的起伏。考试本身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如考题、考场、监考情况等,包括考试细节。如看惯了铅印字体的学生一旦碰上了手刻油印试卷,就可能看错题而丢分。不同的考题内容,会影响学生的分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弱项。有的孩子长于记忆,有的孩子长于思考,有的孩子长于重复,有的孩子擅长发现,有的孩子学习机械,有的孩子则很灵活。所以不同的考试内容可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孩子的长处,也可能碰巧限制了孩子的长处,因此,同样的考题,有些孩子可能考得很好,有的孩子却成绩不佳。上次的考题可能正好考的是孩子的强项,这次的考题可能恰恰相反,孩子的学习成绩当然也就下降了,结果出现了让我们不愿看到的起伏现象。

由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孩子考试成绩的起伏,有其合理性。当我们看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时,不要急于训斥孩子,我们应取的态度是:首先要承认孩子学习成绩起伏的正常性,允许孩子的成绩有起伏,甚至有很大的起伏,然后帮助孩子分析起伏的原因,寻找改进的有效方法。

考试是检查学习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孩子通过考试检查出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哪些方面还没有掌握,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找出试卷上的错误,目的是去纠正错误,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再犯类似的错误,而并不是由此揭示孩子的无能与失败。

有些家长不能容忍孩子的学习成绩起伏,是因为他们不仅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总是盯着别的孩子的学习成绩,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哪怕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仅差一分,也要苛责自己的孩子。由此看来,家长为孩子设立的学习目标,不是重在发展能力,而是意在压倒别人。这会助长孩子为保住名次,在学习上寻找捷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事实证明,有些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学习方法不灵活,对问题的探索性及创造性不强,在他们后继的学习中将无潜力可挖,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

学习成绩只是评价孩子学习情况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唯一的方面。教育的长远之本在于素质,我们不能目光短浅地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孩子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我们家长应持的长远性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