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家长如何应对任性孩子,恋爱婚姻家庭心理学给你解答!

家长如何应对任性孩子,恋爱婚姻家庭心理学给你解答!

【摘要】:4.家长如何面对任性的孩子孩子任性,是家长深感头痛的问题。患病期间得到家长悉心照料,而病好后,这种照顾减少,孩子似乎感到了冷落,因而任性哭闹表达他不愉快的情绪,试图得到家长的关心和陪伴。如何避免孩子任性孩子的任性主要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孩子的任性,首先应从家长做起。家长要敢于拒绝孩子,千万不能对他有求必应。有些家长不忍心说“不”,生怕失去孩子的爱。

4.家长如何面对任性的孩子

孩子任性,是家长深感头痛的问题。孩子“拗”劲上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说东,他偏往西,轻则消极对抗,叫你无所适从,重则逆反心理加强,产生反抗情绪和敌对态度。有些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你非得满足他,否则他又闹又哭又跳,甚至满地打滚,你气炸了肺,他仍是我行我素坚持到底。

(1)孩子为什么会任性?

①孤独

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伙伴,自己在家往往感到生活单调、枯燥,所以,他故意打搅父母,干扰父母的工作,以此消除寂寞。你越是急着上班,他越是抱着你的大腿不放,哭闹不停。

孩子任性有时表现在病愈后。患病期间得到家长悉心照料,而病好后,这种照顾减少,孩子似乎感到了冷落,因而任性哭闹表达他不愉快的情绪,试图得到家长的关心和陪伴。

②溺爱

大多数孩子的任性是由于家长对他百依百顺的溺爱造成的。家长无原则地迁就孩子,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孩子在家里成了颐指气使的“小皇帝”,稍有不顺心,他就发脾气、哭闹、摔东西、不吃饭,这时家长往往心软,不得不去满足孩子的要求,反复多次,赢家每次都是孩子,于是他学会了用任性来要挟父母满足他的种种不合理要求。

③教育不一致

家庭中父母之间或爷爷奶奶之间教育不一致,一方管理过严,一方则护着孩子,这就让孩子感到家庭中没有统一纪律标准来约束他。谁顺着他,他就认为谁爱他,在护着他的一方面前,一味地任着自己的性子,不能自控,甚至会粗暴无礼,无理取闹,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当另一方管教他时,他自知有“后台”撑腰,表现为“顶着干”、“不怕”的思想,为所欲为。有些孩子怕管教他的一方,于是在家庭中同时扮演“老虎”和“老鼠”的双重角色,孩子不仅是任性,而且还会为逃避惩罚作“两面派”——在管教一方面前老实乖巧,在袒护一方面前放纵自己。这种家教的不一致,比单纯的溺爱、娇惯更糟。

(2)如何避免孩子任性(www.chuimin.cn)

孩子的任性主要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形成的,因此,要改变孩子的任性,首先应从家长做起。如何去做呢?以下建议供你参考。

①冷处理

当孩子任性时,家长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态度,暂时不理睬他,孩子哭闹久了自感没趣,自然会收场。等他冷静下来,再给他讲道理,孩子往往易接受。不要在孩子撒泼时,采取压服的方法,压而不服,孩子会与你疏远,甚至反抗。

在公共场所,比如说商店,孩子要什么不给他买时,任性的孩子常常会旁若无人地就地耍赖、打滚儿哭闹,这往往会令你尴尬,如果你这时迁就孩子,等于肯定他的行为是对的,以后他只要想得到什么,就会故伎重演,他学会了用任性控制大人。改变孩子的任性,需要家长克制自己软弱的情绪,当孩子耍赖、哭闹时,千万别心软,立刻把孩子带离商店,告诉他,你必须停止胡闹,不许任性,否则就带你回家。如果他真的不听话,还是任性折腾的话,那就带他回家。

②暂时隔离

任性的孩子爱发脾气,摔东西,为了使孩子很快平静下来反省自己的行为,可以使用“暂时隔离”手段。在家里,可以准备一间屋子,最好是利用孩子自己的房间。在“隔离”时将孩子关起来,但门不要锁上,要将房间内的电视和危险物品移开。不要把孩子关在厕所里。如果家里没有多余的房间,也可以在大房间或选一个角落,以供对孩子进行“暂时隔离”使用,角落周围的环境安排要有利于孩子很快安静下来,避免分散他的注意力。

当孩子任性的时候,你只要说声“去隔离”,就不要再做其他解释,也不要总是煞有介事地威胁或警告孩子:“一会儿就将你隔离起来。”当孩子在被隔离时,家长也不要总是喋喋不休地对孩子说:“你好好想想你对不对吧!”因为孩子被隔离时,他们会反复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被剥夺了活动的权力。

如果孩子能够按照家长的要求完成“暂时隔离”,那么,当孩子安静下来以后,就可以宣布“隔离结束”。一般来说,5岁以下的孩子可隔离5分钟,6岁以上的孩子可隔离10~15分钟。如果孩子完全能够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要对孩子进行口头表扬,以巩固孩子的良好行为:“你这样做很好,很安静,以后不要再发脾气了,要学会控制自己。”

③注意爱的分寸

孩子的任性,多是家长溺爱所致,因此,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必需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两句千古名诗,道尽了慈母的爱心。但是,爱不能没有限度,“寸草心”有它的分寸,做父母的一定要掌握好分寸,慈严适度,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家长要敢于拒绝孩子,千万不能对他有求必应。有些家长不忍心说“不”,生怕失去孩子的爱。其实,对孩子真正的爱,并不体现在给孩子一时的满足快乐和娇宠顺从,体现在是否给孩子终身受用的知识、立足社会的本领和良好的个性。要知道,假若你今天不去拒绝他的不合理要求,明天,就会有更多的人拒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