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堂东片区正面外围墙内,沿墙翻建一系列三层楼房,分别设立经书流通处、念佛堂,以及住僧宿舍寮房等。......
2024-10-26
第四节 西序楼堂建筑
西序片区向来为丛林主持及诸大德长老住修、弘法、及引导僧众修行的活动场所。因此相应建有方丈楼、侍者寮、西堂、后堂、班首等各堂主的寮房,闽南佛学院建筑群,接待外来诸山长老的上客堂,供僧人修行的禅堂,慈善大楼以及功德楼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普陀西序片区所有的院舍先后得到全面的翻修和拓建。
方丈楼 位于寺院主体院落西序,座于五老峰脚下。两层楼阁建筑,九脊歇山绿琉璃瓦屋顶,玲珑剔透。为一寺之主方丈和尚禅居之处所。
方丈楼两边分别为正定楼、正业楼,是寺院僧众住寮。
方丈楼
闽南佛学院 民国初年,南普陀改制为十方丛林后,民国十四年(1925)开办闽南佛学院(简称闽院)时,即就西侧禅堂和法堂的旧址上,辟建闽院校舍,建有讲堂、教室及教授、导师住宿的二层楼房,此外,还分别修建两排学僧宿舍,上下共8间。由是当时寺中常住师生及大众骤增至一二百人,原靠后山竹笕引泉的日常用水不足供应。民国二十二年(1933),在太虚法师住持下,于后山辟建蓄水池,称“阿耨达池”。为保护水源的洁净,又于池边山地上兴建“兜率院”,作为寺院退休长老静居安养的处所。民国二十六年(1937),日寇南侵时,闽院校舍被炸毁,师生分别疏散内地,闽院就此停办。民国三十年(1941)沦陷期间,曾拟复办闽院,修复被炸院舍,后因师生俱缺,复办不久又再停办。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战胜利后,重新修复院舍,复办佛教养正院。1950年初,就养正院的设施开办“养正义务小学”,免费招收附近农村的学生入学。随后,厦门大学附属小学停办,并入“养正义务小学”,小学增设4个教学班级,归属地方经办,称“东沃小学”。不久学校迁出,旧院舍就此闲置30多年,直至1985年闽院复办,方又重新翻建。翻建后的闽院校址与西庑廊隔墙紧连,有几道小门可通主殿,前向为西外围墙,围墙西端即为闽院正大门。(见插页图66)
综合教学楼 20世纪80年代闽院复办时,就旧院址新建一栋综合教学楼。楼高二层,作“凹”字形,一二层各设两间大教室和两间综合办公室。(见插页图69)
太虚图书馆 楼新建于1990年,系由知名居士蔡吉堂往新加坡募资捐建。图书馆与教学楼前后对齐,立于教学楼之后,高2层半,顶层采用砖石结构的平台式建筑,平台右内角另建一间台阁式的楼房,以供主管办公起居之用。(见插页图68)(www.chuimin.cn)
学僧寮房 居西楼右侧,高二层共三栋42间,楼房均以八“正”道的“正念”、“正见”、“正精进”冠名。(见插页图67)
佛教协会办公楼 在西外围墙之内,高二层,下为办公室,大小共6间,上为会议大厅,右侧即闽院门楼。
禅堂 紧靠后山,三层高,底层为云水寮,二层为讲堂,三层为禅堂;建筑呈八角形九脊歇山重檐,覆以黄瓦皇冠式大屋盖,造型新颖,气势非凡,系由香港著名居士南怀瑾的学生李素美、李传洪捐资40万美元,于1993年建成。(见插页图28)
禅堂左右两旁分别为各三层的法主楼和班首楼,九脊歇山黄色琉璃瓦屋顶,与禅堂建筑格局呼应。法主楼是法主禅居之所,班首楼是寺院班首居住之所。
慈善大楼 建于1994年,高三层,“慈善”牌匾为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所题。(见插页图27)
上客堂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普照楼同期修建,后做为寺院客人挂单之处,名之“上客堂”。因修建年代较早,设施陈旧,2007年寺院将之拆除改建,在原址上修建一座高五层、设施齐全的新楼,以迎接四方宾客,将于2009年底正式启用。(见插页图98)
功德楼 原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在寺院东区,用来寄放僧俗历代祖先牌位。此功德堂也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故2007年寺院在西区另外辟地新建了一座功德楼,将于2009年底使用。(见插页图99)
有关南普陀寺志的文章
今本寺已次第植树造林以期为厦市培成一名胜形胜之山林区域!民国二十二年二月一日,南普陀住持太虚谨记南普陀寺寺考虞愚五老山拱隔江太武而峙,为厦门八景之一,寺奉观音为主,弥勒罗汉天王亦与焉。南普陀寺建筑物沿革释寄尘(一)佛殿及走廊天王殿此殿五间,中三间供奉弥勒如来。其左右各一间,则供奉四天王相。有私院一,自成院落,后面有披厦多间;为常住重要执事及小厨房工人宿舍。水池区此水池区,为本寺之最新建筑。......
2024-10-26
第一节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南普陀慈善会由南普陀寺已故方丈妙湛长老于1994年12月14日创立,原名“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后更名为“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南普陀寺慈善会标慈善会设立了三处一院,以便于广泛开展慈善活动。目前,慈善会拥有海内外会员45000余人。每年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慈善会都......
2024-10-26
第五节其他建筑南普陀寺规模宏大,至2008年底,全寺总占地25.8公顷,建筑总面积21270平方米。高耸的双塔俯览全寺,成为南普陀寺崭新而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清乾隆五十三年,厦门奉敕在南普陀寺天王殿前兴建乾隆皇帝御书碑文的“御碑亭”,厦门官员及各界人士,咸认为此举乃厦门之殊荣,特从各地聘请能工巧匠精工雕造,并建四座碑亭庇护。斗拱结构的无梁殿阁,因其工艺庞杂繁细,紧密榫合的精密度要求极高,历来都用于宫廷无梁殿阁的建筑。......
2024-10-26
毓秀钟龙象,丛林第一家。高年石骨坚如铁,列坐霄中不怕寒。顾影自联翩,云开时纺绋。论年多甲子,阅世几荣枯。石笕〔清〕胡建伟山石易苍莨,蒙泉泄真宰。爽籁天然至,无劳展动工。为问文殊诗集未,漫披诗稿乞加删。和答前韵释太虚诗入荣杖叩禅关,几度行吟曲径间。南普陀题石释太虚南海普陀崇佛刹,虎溪白鹿拟匡庐。......
2024-10-26
第二条本慈善会的性质为地方性联合性社会慈善团体。第五条本慈善会的住所在厦门南普陀寺寺内慈善大楼。第二十四条本慈善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第三十二条本慈善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常务理事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市民政局核准后生效。......
2024-10-26
第二节南普陀寺实业社一、创办与发展1978年2月,企业依据厦门市革委会批准成立的“南普陀管理处”大集体所有制编制而创办,1982年更名为“南普陀寺管理委员会”,1990年12月,由厦门工商局注册变更为“厦门市南普陀寺实业社”。......
2024-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