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南普陀慈善会由南普陀寺已故方丈妙湛长老于1994年12月14日创立,原名“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后更名为“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南普陀寺慈善会标慈善会设立了三处一院,以便于广泛开展慈善活动。目前,慈善会拥有海内外会员45000余人。每年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慈善会都......
2024-10-26
第二节 中轴线上的殿堂
南普陀寺的主要殿堂和楼院,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除作过一些局部的整理外,一直没有进行过比较全面的重修和翻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地方政府和海内外佛教界缁素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对寺院主要殿堂及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翻修扩建。
天王殿 天王殿在中国传统佛寺建筑中,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殿正中供奉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像后供韦驮菩萨,东西两侧奉四大天王。(见插页图11)
四大天王
此殿面阔5间,原系民国十五年(1926)由时任方丈的会泉和尚募化重建,采用歇山式重檐的建造模式,与御碑亭互相辉映,极为庄严雄壮。近年因遭白蚁蛀食,木构柱梁损毁严重,屋面筒瓦变形,伴有渗漏雨水现象。南普陀寺于2006年对该殿按历史原貌进行全面重修和防护加固,重修后的天王殿依旧保持古朴典雅的闽南风格的建筑模式。(见插页图12、13)
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 此殿位于天王殿后,面阔5间,系民国十年(1921)由时任住持的转逢和尚募化重建。近年遭白蚁蛀食,损毁严重,于2007年按历史原貌重建。为防蚁蛀,本次重建的木构件采用缅甸进口的柚木材料,地面采用苏州传统工艺的青砖,建筑形式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木石结构。(见插页图14、15、16、17、18、19)
大雄宝殿建筑风格
重建的大雄宝殿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历史原貌,体现了闽南佛殿的特点:屋脊呈弯月起翘,紫燕凌空,另有剪瓷彩塑成“九鲤化龙”、“麒麟奔走”、“凤凰展翅”等图样。大殿前后门屏增设细木精雕的佛教故事,佛教故事请厦门知名书画家绘制书写,油漆装金,庄严美观;殿中供奉释迦如来、弥陀如来与药师如来,并塑阿难、迦叶两尊者及梵天帝释立像,大殿后供奉西方三圣立像。
大雄宝殿佛像
大悲殿 大悲阁位于大雄宝殿后,面阔一间,高三层,是八角亭阁式的建筑。殿阁底部为石砌八角基座大平台,台高约2米,前后有扶栏石阶上下,在基座平台上,对角耸立内外相沿的八对圆木大台柱,内沿八支大台柱之间的八面四方,正向正面四方分别各立一道雕花刻木的大门框,向四面开放四道大门。(见插页图20、21、22)
大悲殿内观世音菩萨(www.chuimin.cn)
大悲殿建筑风格
斜向四面,各立一扇镂窗刻木的木隔墙,八扇门窗之内,为殿阁主体,殿阁中供奉四尊观音圣像,正面为一盘座莲花的观音圣像,左右后分立三尊千手(实为四十二手)、手持不同法器的观音圣像。内外相沿的八对十六支大圆木柱,凌空支架一顶三层重檐八角塔尖结顶的大屋盖,每层八道翘角,分别饰以剪瓷彩雕,腾空飞脊,层层叠架,直至宝塔结顶,屋盖覆以绿色筒瓦,整体结构气势磅礴,壮丽非凡。殿阁内部支撑如许沉重的屋架,不立任何横梁支柱,仍采用与御碑亭一样的斗拱结构形式叠架,运用数个方斗构件和无数横通檩条,上下参差榫合连结,构成一整套覆鼎式的藻井,以支撑如是超重的大屋盖。利用千百计的斗拱连结成为大屋架的整体,不用任何钉件钉合,全靠木榫互相契合,使整体十分紧密牢固,虽遇强烈的地震或台风也绝不动摇、脱落。由于榫合要求的精密度极高,加上构件繁杂,工艺高超,故历来此类工艺建筑,大都用于皇家宫廷所建的殿阁,民间少数受命敕建的名山巨刹,偶有所见。据查考,泉州府属各地,历史上曾采用斗拱结构的无梁殿阁,包括南普陀寺的大悲阁在内,仅3所,即泉州大开元寺的戒坛与泉州孔庙的魁星阁。令人遗憾的是三座殿阁,均因年代久远,损毁后,再也找不到工艺高超的良工巧匠按旧样恢复。开元寺戒坛,只好采用短梁斜叠向上支架,并巧妙地利用短梁封口,精雕飞天伎乐群像,朝拜主坛,成为别具一格、构思精巧的艺术殿堂。至于文庙的魁星楼,塌毁后竟未能复建,只用残余的斗拱,在百源清池上勉强叠造一顶简易的斗拱小亭榭,以作记念。南普陀寺的大悲阁,一百多年来虽遭受无数次的地震及台风,仍然结构严坚,完好如新。
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因遭火灾,尽被焚毁。时住持太虚大师、都监转逢和尚随即组织募捐复建,并委任对寺院古建筑深有研究的转岸法师负责复建工程,遗憾的是因多方聘请不到斗拱榫合的巧匠,最后只好摹拟斗拱结构支架的整体外形,采用钢筋水泥模架浇注成型,饰以木构原色漆绘,竟可与原作乱真。由于采用钢筋水泥结构,内外两沿的圆木柱,也一律改用石雕大柱,外沿八柱作六角形,内沿仍用圆柱,柱上支架三层翘角重檐,仍如旧貌,并更加雄伟壮观。重修历时4年之久,费金5万余,定名曰“大悲殿”。大悲殿以精巧独特的雄姿耸立于大雄宝殿后的高台上,不仅成为观音道场的标志性建筑,更成为丛林整体建筑群的中心坐标。
法堂(藏经楼) 民国二十四年(1935),厦门著名大善士蒋以德用为母治丧节余的巨资在大悲殿后营建一座两层的楼阁,底层作为讲经法堂,上层作为珍藏法宝、佛像、大藏经等珍贵文物的藏经阁。楼阁高雅、壮丽,为寺院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增添了一道风景。近年因遭白蚁蛀食,现已正在翻修之中,预计在2011年翻建完成。中轴线上三大主殿两侧,建有东西回护庑廊,通过两道庑廊,将独立分散建筑的三殿连成一个整体。故庑廊的建筑,往往与三殿建筑同步进行,是三大殿建筑不可或缺的附属建筑。其建筑形式,与诸殿堂严格保持一致,都是翘脊飞檐大屋盖,覆以绿色筒瓦。(见插页图26)
两廊宽约4米,铺以红色地砖,自天王殿至大悲殿,可分两段,首段与大殿并立,廊端东西,分建钟楼、鼓楼,楼各高三层,上层高悬钟鼓二法器,中层为守望钟、鼓执僧住处,底层分设地藏殿和伽蓝殿,分供地藏王菩萨和伽蓝菩萨。钟鼓楼为与崇殿配套必具的佛寺重要设施,结构形式与佛殿保持一致,同样以四角飞脊两层、重檐结顶的绿色大盖,巍然雄立,与天王殿鼎足而立。
钟楼
鼓楼
寺院的晨钟暮鼓,自古以来,不仅有报时的作用,更有晨昏发人深省、利乐众生的说法作用。与大雄宝殿并立的两侧庑廊,分别设立十八罗汉堂,雕塑不同神态的十八罗汉瑞像,栩栩如生,令观者一看,顿生欢喜信受之心。
罗汉殿
罗汉堂以上的两廊墙上,分设墙报栏以及佛学常识介绍专栏专刊,由专人负责按期编辑出刊,主要内容有南普陀寺宗教活动动态新闻,南普陀寺环境报道,以及佛教故事和佛学常识等。墙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文彩绚丽,吸引广大游客驻足围观。
除中轴线上的主体殿堂建筑外,寺院其他楼堂馆舍,分为东西两大片区。
有关南普陀寺志的文章
第一节南普陀寺慈善会厦门南普陀慈善会由南普陀寺已故方丈妙湛长老于1994年12月14日创立,原名“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后更名为“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南普陀寺慈善会标慈善会设立了三处一院,以便于广泛开展慈善活动。目前,慈善会拥有海内外会员45000余人。每年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慈善会都......
2024-10-26
第五节其他建筑南普陀寺规模宏大,至2008年底,全寺总占地25.8公顷,建筑总面积21270平方米。高耸的双塔俯览全寺,成为南普陀寺崭新而醒目的标志性建筑。清乾隆五十三年,厦门奉敕在南普陀寺天王殿前兴建乾隆皇帝御书碑文的“御碑亭”,厦门官员及各界人士,咸认为此举乃厦门之殊荣,特从各地聘请能工巧匠精工雕造,并建四座碑亭庇护。斗拱结构的无梁殿阁,因其工艺庞杂繁细,紧密榫合的精密度要求极高,历来都用于宫廷无梁殿阁的建筑。......
2024-10-26
毓秀钟龙象,丛林第一家。高年石骨坚如铁,列坐霄中不怕寒。顾影自联翩,云开时纺绋。论年多甲子,阅世几荣枯。石笕〔清〕胡建伟山石易苍莨,蒙泉泄真宰。爽籁天然至,无劳展动工。为问文殊诗集未,漫披诗稿乞加删。和答前韵释太虚诗入荣杖叩禅关,几度行吟曲径间。南普陀题石释太虚南海普陀崇佛刹,虎溪白鹿拟匡庐。......
2024-10-26
今本寺已次第植树造林以期为厦市培成一名胜形胜之山林区域!民国二十二年二月一日,南普陀住持太虚谨记南普陀寺寺考虞愚五老山拱隔江太武而峙,为厦门八景之一,寺奉观音为主,弥勒罗汉天王亦与焉。南普陀寺建筑物沿革释寄尘(一)佛殿及走廊天王殿此殿五间,中三间供奉弥勒如来。其左右各一间,则供奉四天王相。有私院一,自成院落,后面有披厦多间;为常住重要执事及小厨房工人宿舍。水池区此水池区,为本寺之最新建筑。......
2024-10-26
第二节南普陀寺实业社一、创办与发展1978年2月,企业依据厦门市革委会批准成立的“南普陀管理处”大集体所有制编制而创办,1982年更名为“南普陀寺管理委员会”,1990年12月,由厦门工商局注册变更为“厦门市南普陀寺实业社”。......
2024-10-26
第二条本慈善会的性质为地方性联合性社会慈善团体。第五条本慈善会的住所在厦门南普陀寺寺内慈善大楼。第二十四条本慈善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第三十二条本慈善会修改的章程须在常务理事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市民政局核准后生效。......
2024-10-26
后果灵应得子,遂将水田交付住持了蕴和尚。池显京居士池显京,字致夫,号念苍,中左所人。明天启二年福建巡抚南居益莅临中左所督军抗荷,对显方人品才学十分赏识。与同安蔡复一尤称莫逆。施琅居士施琅,清初著名将领。后施琅又为郑成功设计诱杀厦门暴虐守将郑联,从而取得金、厦两岛为抗清义师根据地。由是威名大振,内陆各地抗清义士纷纷渡海来归。......
2024-10-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