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产业的地点(下)商业地理的基本原则商业地理研究的课题是土地如何影响商业。随着产品每一次的易地和易手,它的价值也不断增加。但是,德川政府规定,除了指定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禁止使用车轮工具。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快速地与日本国内的人,而且还可以同样快速地与欧洲的人通讯。对于这三方面的不同程度要求,由被载的物体决定。......
2024-10-26
第二十三章 产业的地点(上)
地区和消费欲望
每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过程:生产,交换或分配,消费。生产和交换是建立在人获得商品和消费商品的欲望基础之上。因此,如果我们要理解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重要性,那么理解人的本性和人的欲望的不同水平是很重要的。
人的欲望的种类
人的认识和智力活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相应地,社会中个人欲望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增加。经济学家们提出各种欲望分类方案,但是没有一个是最完美的。德国经济学家罗斯切尔(Roscher,1817—1894年)①,提出欲望的三类分法,包括自然的欲望、与生俱来的能力中滋生的欲望和奢侈的欲望。人类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所以不可能进行完全的分类。不过,我认为罗斯切尔分类令人满意地包括了物质的欲望,一般来说,物质欲望既和人们居住的地理条件有关,也和人们的文化发展水平有关。
地理条件和欲望
我们可以观察到,处于同样文化水平的人,其欲望因气候的不同而不同。在气温变化较大的气候带,很自然地,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气温极端的地区,那么人们对商品产生欲望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所处的地形位置是山脉还是平原,是海岸还是陆地,是高地还是低地,交通方便还是不方便。
产业类型
任何一种产品都包含两个基本要素:自然力和人力。经济学家则区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资本是自然力和人力的结果,而自然力在前面的章节已论述过,所以,在此我主要涉及人类的生产活动。
生产的含义
我们谈论“生产”,但实际上,人类没有创造物质的能力。当我们说生产某种东西时,我们真正的意思是指增加某种东西的功用。比如说,木工用木头做了个书桌,农民耕种几个月后收获稻谷,伐木工砍树取得木材,他们似乎都在生产东西,但事实上他们只是改变所用材料的形态,或者只是将材料从甲地搬到乙地以便更好地使用。换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增加其价值。按照这样的理解,交易只是作为商品的交换机或交换网,也只是增加其效用。在这个方面,农业和工业没有差别。
劳动分工的发展
当我们观察产业的范围时,很多劳动分工变得显而易见,一个社会的劳动分工就是这样。劳动分工的产生,是因为人们的能力各不相同。当存在交换的手段,或交换手段发展到物品交换时,社会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从事自己所适合的活动。显然,随着交通的改善,交换商品的可能性增加了。但是在古代,运输工具发展以前,甚至现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人们也不得不自给自足。这样的情形对我们来说可能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我们对别人的劳动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利益已经习以为常。今天,交通业几乎已发展到顶峰,我们可以进入全世界的所有市场,所以,无论世界有什么,我们都可能获得。在这样的情形下,劳动的分工已经逐步稳固,而且会更加稳固。
基于劳动分工之上的职业分类
虽然难于建立一个包括所有职业的分类系统,但是,下面的分类包含了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最重要的10项职业:此类工业改变自然资源的位置和形态,称为“集聚业”。此类工业包含自然的创造力,帮助并利用自然,叫“材料生产业”。此类工业改变自然资源的形态和品质,称为“材料加工业”。
此类工业改变商品的地点,叫“运输业”。前六项行业称为“第一产业”,后四项是后来发展的,称为“第二产业”。
产业的发展
经过很长一段时期有步骤有阶段的发展进程,工业逐渐出现了。每一个产业都有特殊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具的特征,特别是有关获得食物的方法。按照历史时期的划分,我们还有另一种自然分类法。
基于获得基本必需品手段的分类
◆狩猎渔业时代
要了解最古的人类怎样生活,可依靠世界各地发现的石器工具进行推测。据说,人们是靠用手、石头和棍棒来获取食物。发明金属工具之后,早期的人们用弓箭狩猎、抓鱼和海贝等。那段时期,人类受周围环境的限制,因此人口很少。人们可能暂时聚集成群,就像鱼或海里的哺乳动物一样,但是,如果一个群体过于壮大,它的成员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又不得不分散。在如此不稳定的社会中,社会活动不可能发展到更高形态。
◆游牧时代
随着认识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人们意识到如果仅仅靠狩猎和捕鱼获得食物,就不可避免会产生食物短缺的情况,于是,他们开始饲养各种动物,如牛、羊、猪和鸡等,以保证更多稳定食物的供给。然而,这种通过饲养动物的新的稳定生活也存在缺点。因为,人们靠饲养牲畜为生,所以不得不随身携带牲畜,当居住区的草叶植物等被吃光以后,人们又不得不搬迁到有水有草的地方生活。
◆农业时代
一些牧民和渔夫在饲养牲畜时,发现牲畜吃的草叶植物中有可食用的谷物,并发展了适合耕作土地的方法和工具,于是,人们开始转变把农业作为食物供给的主要来源。
我们可以想象,从自然界能获得充足食物供给的人们,不会自发地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除非他们受到因人口增加或其他群体竞争的压力。因此,转变成农业生活方式,一定要经历很长一段时期。日本北海道阿依奴族的转变过程就是这样的例子。
但是,一旦转变成农业生活方式,同一面积的土地能养活的人口数比牲畜饲养时代就可能多得多了。这就消除了继续搬迁的必要,使一群人能在固定地方居住下来,建造永久居住的房屋,形成村庄。这也为复杂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一群人慢慢地安居下来,过着更加稳定的乡村生活后,他们开始有了为将来因干旱、暴风雨等引起的食物短缺而储备食物和供给的念头。在某种程度上,这就产生了现代的个人财产制度。
作为人类心理学的研究者,我们认识到每个人天生都有不同的能力和技能,每个村庄也因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和区域,出产不同的产品,而且人们不再满意于自给自足,开始在个人与个人之间、村与村之间进行产品交换。但是,在这个发展时期,生产者和消费者二者是等同的。交换是直接进行的,交换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所以这个时代也称为“物物交换时代”。
◆商业时代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交换的出现,计算商品价值和实现交换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变得艰难,而且日益复杂。不久,人们发现有几种经常交换的商品,价值高,受人欢迎,人们拥有这几项商品,就能快速地交换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商品。于是,这几项商品慢慢就变成货物交换的媒介。
在不同的时代,牛、谷物、盐、铁、铜、宝石和贝壳等都充当过货物交换的媒介物,然而,贵金属却被证实是最方便的媒介物,体积小,又合乎人们迅速交换其他物品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正如我们所知,也就产生了货币的使用。一旦出现货币,一个新的阶层——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人阶层,也就产生了。这样一来,生产者把商品卖给商人,消费者从商人那里买到所需的物品。这就是商业时代的开端。
◆工业时代
商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使商品交换更容易,交换范围更广泛,交换种类更多。现在,人们不再自己生产很多东西,而只生产能够换回货币的产品,用货币再购买其他的生活必需品。这种发展为一个新的阶层,即将原材料加工成产品的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这就是工业的产生,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
随着时间的流逝,货币得到广泛接受和使用,开始出现资本积累。不久,随着商业中心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现代都市。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全世界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在日益增加。(www.chuimin.cn)
基于工具和能源之上的分类:
◆石器时代
◆陶器时代
◆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职业对身心的影响
物竞天择的理论,很适用于分析职业。虽然一定的职业确实需要一定的个性和体质,但是,职业对个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是因为一个人从事某一职业的经历是直接、持续和永久的。体力的发展,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和环境。精神的发展——也就是智力、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取决于人们在工作中的观察、受影响的程度和生产竞争的严酷性。
教育的发展、运输工具的改善和印刷业的发展,有可能弥补不同职业导致的人们身心的不平衡发展。即使如此,对于特殊的职业,还是会有特殊的需要,存在特殊的问题。在研究人类与土地的关系时,进行这些方面的思考是很重要的。
就身体的发展来说,商业和其他职业之间,如农业、工业、林业和采矿业等需要充分利用全身的职业,存在重大的差别。从事商业的人们,主要是智力活动,体质一般较差,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也是如此。在所有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职业中,产业工人的体质受到最大的挑战。
即使在过去的手工业中,工人工作时也不需要使用全身肌肉。但是,到了近代,问题变得日益严重。随着职业分类日益专业化,劳动分工空前精细,出现了要求只使用身体局部肌肉的劳动。与其他体力劳动者,如每天靠全身体力劳动的农业、林业和采矿业的工人相比,产业工人在身体的发育方面比较差。就总的身体健康方面而言,产业工人也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主要从事室内工作,空气有尘埃的污染,不利于身体健康。不过,采矿工人的工作条件最恶劣,每天在黑暗而危险的环境中劳作。久而久之,这些工人的身体状况一般比室外作业的农民和伐木工更差。
与伐木工人相比,农民的身体较好。因为他们在空旷的田间劳作,稳定而有规律;伐木工人则在稠密、黑暗和潮湿的树林间作业。我们的研究结果使我们作出结论,对人们身体最好的职业是农业,接下来依次是渔业、林业、采矿业、工业和商业。
商业与精神的关系
在智力和知识方面,商人和那些从事与商业类似职业的人都有优势。他们住在城市,那里是人和商品的聚集地。他们可以到处旅行,这样一来就可以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了解到世界各地的很多地区,获得的知识超过定居于固定地方的人。他们讨价还价时需要全神贯注,这使他们变得敏锐。他们的情感也反映到他们扩大的知识和与人交往的关系上,并使他们乐观和振奋,在国际场所勇于开拓。
然而,他们发达的智力和激动的情感只是表面现象,他们的兴趣主要在如何赚钱。他们多数靠直觉而不是靠逻辑推理判断事物,更确切地说,他们一般满足于记住他人的成功或失败,并且只限于对成功的模仿,而不能探究其普遍抽象的原理。由于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国际信誉变幻莫测对贸易机会的影响,他们具有民族主义的倾向。
即便如此,商人较其他行业民族主义倾向较少,因为他们一般能较早解脱卑俗的迷信,而对人的活动感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一般缺乏崇高的信念,容易放弃传统的宗教信仰而皈依新教。例如从长崎、横滨和札幌等商业城市进入日本的基督教徒即是如此。
农业和精神的关系
在某些方面,农民的精神与商人正好相反。商人冒险谋生,一生中命运多次沉浮,而农民继承祖先传下来的土地,沿用相同的熟悉的耕作方法,并且很少改进,因此很少使用脑力劳动。他们一般只注意天气和收成。他们的生活受祖先的传说、迷信、谚语和有限的经验支配。
农民一般安居在一小块土地上,偶尔到附近的城镇去出售其收获的作物,所以生活观比较狭窄。与充满刺激的商人生活相比,可以说他们是住在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一般反对改革。很多农业改革家悲叹农民的这一特性。
虽然农民的生存竞争不如其他行业那样剧烈,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辛勤劳作,这养成农民勤劳节俭的特点。与商人相比,农民朴素而诚实。他们不轻易动情,一动情就会非常强烈。他们还具有深厚的爱国热忱,不过,他们的爱国心只限于他们的家乡或者府(县),对于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则毫无兴趣。这种地方色彩的爱国精神意味着民族主义不能快速而容易地在农民中传播。但是,一旦农民的爱国精神发展到把全国看作是一个整体,他们的爱国精神就非常强大,会极大地加强国家的力量。另一方面,农民自满且保守,如果社会某些方面的进展使他们不高兴的话,他们有时会不顾后果地起来反抗,历史上无数次农民暴动就是证明。
由于农民住在城外,生活比较接近自然环境,如天气、季节的变化等,他们对自然有很多感知和意识,因此而变得虔诚笃信宗教,而且一旦宗教信仰确定,就不会轻易改变。新的宗教的传教士对农民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例如,在日本的多数农村地区,佛教已传播了几个世纪,尽管部分基督教徒作出了重大努力,但是还是无法取得进展。
林业和精神的关系
住在森林地区的人,其视野比农民更加狭隘。像农民一样,他们也十分虔诚,但是,森林里的生存竞争更剧烈。因此,林业工人的意志比农民更加坚强。在森林里,能供食、穿的东西很少,也不容易获得,而且,他们总是携带武器打猎或者和熊、狼搏斗,因此,虽然美丽的森林使人类灵魂变得成熟,但是,林业工人一般野蛮、好斗,缺乏创业者的精神。
渔业和精神的关系
渔夫每天冒险出入大海,除了能看见同伴和海鸟之外别无他物。而且,他们通常住在偏僻的海岸地区,不能与外界联系,也没有拓宽视野的经历。因此,渔夫一般比农民和林业工人更加保守。另一方面,渔夫比农民更接近自然界,他们的生活极其依赖自然环境,如季节、风浪的变化以及鱼群的位置等。他们每天的工作,主要限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漂浮的小船里,常年以水为家,如果遇上暴风雨,就必须作好死亡的准备。像农民一样,他们也有强烈的宗教信仰,将一切托付给上苍,从而激发和养成他们的冒险精神。这些以航海为业的人漂泊无定,有时会漂移到其他国家,成为新殖民地的开拓者。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渔夫像猎人一样的敏捷和强壮,他们必须为争夺渔场而搏斗,久而久之养成了勇敢、野蛮和好战的特点。日本海盗原来是渔夫或者是渔夫的后代,是很自然的现象。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观察到渔夫具有有限的意志,他们不能如农民一样稳定而持久地劳作,他们习惯于在短暂的捕鱼时节收获全年的生计,不能理解农民的小气。因此,当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历史时,我们会发现,渔夫曾是新殖民地的开拓者,但是,获取利润的是以后到来的农民和商人。日本最北面的北海道的开拓模式就提供了最好的实例。
工业和精神的关系
工业是利用人力将原材料加工成人类需要的产品的职业。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工人在人类事务上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勤恳工作和忠于职守的工人,能成为训练有素的熟练工人。有些工人掌握了灵巧精确的技能,生产的物品巧夺天工。
总之,工业有助于人们认识到自身的能量,使他们思想进步、对前途充满希望,但是,由于劳动范围比较狭窄和专业,工人比其他劳动者更加顽固不化和心胸狭窄。在近代的机械工业,这种倾向日益严重,劳动分工更细,工人更限于从事某一局部的工作,具有高超的技能,但对其他部位的知识一无所知,而手艺工人则是自己完成一件产品。这种机械化高超的劳动技能,使工人无暇独立思考或独立活动。
职业和精神的关系
因为具体的职业以具体的方式影响工人的性格,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产业对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的特性进行判断和分类。健康的社会只有在其所有的产业和谐发展时才能有所发展。每个产业都有其特有的利弊,多数的弊害都是由从事某项职业的人们的无知和偏见而产生的。于是,我得出结论,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通过教育,推进全社会成员的大众教育。
注释:
①威廉·乔治·罗斯切尔(Wilhem Georg Roscher),是重视经济学思想的德国历史学校的创建者之一。
有关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的文章
第二十五章产业的地点(下)商业地理的基本原则商业地理研究的课题是土地如何影响商业。随着产品每一次的易地和易手,它的价值也不断增加。但是,德川政府规定,除了指定地区之外,其他地区禁止使用车轮工具。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快速地与日本国内的人,而且还可以同样快速地与欧洲的人通讯。对于这三方面的不同程度要求,由被载的物体决定。......
2024-10-26
第二十四章产业的地点(中)初级产业与土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例如,某一地区特定工业的发展,可能是由于其地质或气候等原因。采矿业和土地的关系毫无疑问,采矿业依赖于土地所含的有用矿物。与此同时,因为水产品容易变质,不堪远距离的运输,所以,正如瑟恩假说的那样,水产业的发展被局限于相当孤立的地区。......
2024-10-26
第二十二章社会的功能社会的各种活动我们在社会内部的日常生活是既定的。因此,在早期社会的生活中,每个人必须从事能获得生活必需品的职业,并在遇到敌人时,全力保护共同的社会。这使得社会需要一些成员,时刻准备参战,保卫社会的安全。也就是说,政治组织的功能是加强国家的统一,促使内部的团结。只有内部团结,国家才能专心致力于富国,在生存斗争中与他国竞争。......
2024-10-26
第二十九章生存竞争竞争的本质生存竞争是一切物种都共同具有的。在前几章,虽然已经提及生存竞争适用于各种社会现象,可是,竞争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因此,当今世界生存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每个人都处于多层竞争中。那时,具有在战争中取胜的军事艺术和军事能力是生存的根本,毫无疑问,战争的获胜者被认为是社会的主人和统治者,而成为武士被看成是个人最高的荣誉。......
2024-10-26
完美的简历就是能达到面试这一目标的简历。当简历能使你的大名被收入面试候选人的名单时,就已大功告成。1.简历制作基本原则要围绕一个求职目标;把简历看作一份推销你自己的广告;陈述有利信息,争取成功机会。2.简历写作基本结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就读学校、专业、毕业时间等。3.撰写简历的常用语简历中人格特征描述用语例。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并以上机100分、笔试96的成绩获得优秀。......
2023-08-28
2.无敌风火轮项目介绍:提供的只有报纸,剪刀,胶带。7.鳄鱼潭项目介绍:利用三个油桶、两块木板,所有人不得落地安全通过一个个的鳄鱼潭。8.时速极限项目介绍:下达开始的口令后才可以采取行动。项目过程中,不能有队员讲话或发出其他声音。9.毕业墙项目介绍:团队在没有任何器材的情况下共同努力翻越 4m高的墙壁。10.钻电网项目介绍:面对高压电网,参加者必须同心协力,尽量避免伤亡,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2023-08-28
1.上海财经大学根据各省(区、市)的生源情况和招生计划确定调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在各省公布计划的105%。3.上海财经大学在提档时原则上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政策性加分。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外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上海财经大学2020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注:数字后带△为预科计划;带☆为综合评价;带▲定向西藏;带★限物理。......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