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社会行为解析:个人利益与社会尊敬

社会行为解析:个人利益与社会尊敬

【摘要】:第二十一章社会什么是社会?经过初步观察,我们可以讨论社会“行为”。例如,如果一个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社会将裁决他违法,并给予适当的惩罚;相反,如果一个人舍弃个人利益,而为了社会利益冒险,那他将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乡村、城镇和国家是自然形成的,应该确定为真正社会。真正社会不完全处于同一水平,大社会包括小社会,上级社会支配下级社会,一个社会支撑另一个社会。

第二十一章 社  会

什么是社会?

没有一个词语能像“社会”如此包罗万象,表达如此众多的含义。想想这些词句,“为了社会”、“社会惩罚”、“社会主义”、“社会党”等。这些单词、表达方式和其他大量的表述,使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报纸中。但是,当我们仔细反省这些单词的意义,会发现由于这些词语的自由恣意使用,使我们对于言者或作者真正表达的意思感到疑惑。如今,社会学开始发展并承诺提供所有社会科学发展的基础,这或许会对我们获得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社会含义的界定有一些帮助。

经过初步观察,我们可以讨论社会“行为”。例如,如果一个人获得不正当的利益,社会将裁决他违法,并给予适当的惩罚;相反,如果一个人舍弃个人利益,而为了社会利益冒险,那他将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的行为是由社会来评判的。大多数人都关心这一点,并在某种程度上,以他们对社会期望和评价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为。

那么,评判的主体是谁呢?我们无法看到具体的人,我们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团体,团体中的个体之间保持或多或少的永久性的关系,我们则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们可以靠这种认识来解决这个疑问。

“团体”的范围是怎样的呢?举例来说,一场重要演讲的通知发出后,大讲堂坐满了对演讲主题有兴趣的人们,如果一个醉汉引起一阵骚乱,干扰了演讲,观众就会愤怒起来,并想把此人逐出会场。成百,也许上千的人们因为同一个目的集聚在会场,也就形成了一个有着共同兴趣的暂时结合在一起的小社会。

或者,试想一个家庭,由很多成员组成,彼此之间有关系,如父母与孩子、妻子与丈夫、兄弟与姐妹、主人与仆人。每一个人在家庭生活里都扮演几个角色,几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如果其中的一名或几名成员忽视了他们的角色,那么家庭就会受损,家庭的和谐就会被破坏,家庭的幸福也就会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分裂瓦解。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

再想想一个学校,可能有成百上千的学生,施教的老师,管理事务的校长、处理常规活动的职员,和负责学校物资设备保养和清洁的管理员。学校同样地也可以看成一个小社会,其所有成员在一起工作,达到教育年轻人的同一目的。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山村、城镇、城市以及其他的地方团体等,也可以看成是社会,而国家则是最大的、最完整的社会。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这个词,有时用来指种族团体,最近甚至更多地指整个世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使用“社会”一词来形容的团体的范围和性质是很广泛的。但是,它们一定有某些相同的要素,现将这些要素列举如下:

◆社会由各种个体构成,恰如生物体由各种细胞组成一样;

◆社会成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具有一个共同的目的;

◆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精神上永久的关系,如生物体各细胞之间的关系;

◆社会成员在某个特定的地理区域一起生活;

◆由此,社会成员结成一个与生物体细胞统一的方式相类似的团体,各成员在维持社会财富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就如身体的器官一样。

社会的定义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把社会定义为“一个具有共同的目的,个体之间存在一种永久的精神联结,并共同居住在一定地区的团体”。为了阐释得更加准确,可将社会分成两大类,即“真正社会”和社会派生出的“社会团体”。乡村、城镇和国家是自然形成的,应该确定为真正社会。但是,学校、集会、组织和其他的社会集团等,是在真正社会的最初团体之后形成的,就如维持社会的器官,各有其目的。

社会团体内部的专门化

社会学家把这些派生出的团体称为“社会组织”、“社会团体”或“功能集团”,以区别于更广泛的社会,在更广泛的社会中它们只是一些专门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社会及其专门的组织,个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承担所有工作。然而,在发达社会或发展中的社会,每个人只承担整个社会生活的一小部分职责,可是,在只付出一点贡献的同时,却能获得所有的生活必需品。

这种劳动分工的一个极好例子可见于当代家庭中。丈夫在外工作挣钱,承担保护家庭和领导全家的责任,妻子呆在家里,料理家务,缝衣做饭,照顾孩子,使丈夫在外工作不为家务事担心,如果丈夫和妻子的父母也一起生活,那父母亲就会凭着多年的经验,发挥监督、指导所有家务活的作用,或帮助照顾孩子,为家庭的兴旺发挥余热

婴儿,表面上完全依赖他人,对于家庭似乎毫无用处,但实际上却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家庭作出极大的贡献。单身男女的生活很自由,没有责任感,一旦结婚并组成家庭,就有了责任感,孩子出生,责任感就更加强了。父母照顾孩子,为子孙后代将来的幸福辛勤地工作,父母所体验到的那种快乐,是没有孩子的人无法想象的。即使那些冷酷的人或对他人不太负责任的人,你也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格外热情、温柔。在这点上可以说,婴儿和孩子们,使父母的道德人格得以升华。

孩子被看作是家庭的社会生活的中心,被称为“和平的圣灵”。没有孩子的家庭是一潭死水,就如没有产生代谢的细胞一样。正如山上憶良(Yamanoue-no Okura)所说:“与孩子的价值相比,金银珠宝一文不值。”

如果家庭成员分开居住,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处理一切事务。即使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人,也会发现,独自过一种完美有益的生活,是不容易的。持这种想法不只是因为偏见或社会舆论,而是对身边独身者和已婚者的观察,已婚者都认识到他们婚后的情感与困难与独身时完全不一样。

全体社会和部分社会

前面我已论述过社会的两大类:真正社会和由其派生的社会团体。真正社会不完全处于同一水平,大社会包括小社会,上级社会支配下级社会,一个社会支撑另一个社会。例如,国家下设府、县,府、县下辖城镇和乡村,家庭又在这之下,是最小、最自然的社会单位。

社会的精神生活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社会是有情感的。人们害怕受到社会的责难或惩罚,而对社会的称赞或表扬感到高兴。这就像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一样。这种想法使我们认为,社会如人一样,过着有智力、情感和意志的生活。(www.chuimin.cn)

智力生活

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知识看作是几乎所有的社会财富。语言是最好的例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各地也都有方言,每个专业团体或家庭有偏爱的术语或表达方式。在任何情况下,语言不是为个人所有,而是为社会所有。语言不是任何个人的发明创造,所以没有一个人可以认为语言是个人的财富。

人们只有学习语言才能在社会上生存。通过语言表达和交流的思想和信念也为社会所有,人们为了在社会上生活,必须学习这些思想、知识。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教给孩子们社会的语言和知识,让他们为成为社会的一员而准备。

除了语言和思想之外,生活方式,如农业、渔业、商业和其他活动诸如烹饪、缝纫、服装设计、制作工具等,也是社会的财富,是任何社会独特的财富,所有这些都是人类的智力成果。所以,在这点上我们可以说,社会有智力的生活。我们所谓的“常识”,就是社会特别知识的浓缩,成为人们行为的评判准则。

感情生活

每个社会或团体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情生活,正如人的感情一样不断变化。

情绪化行为的出现最具戏剧性,往往出现在大范围的恐慌、叛乱、骚动和变革中,这些情形恰如个人恐惧、生气和愤怒的经历。智力的作用在强烈情绪冲击下被抑制了,应该控制情感的理由被压制了;行为变得极端、暴力和毫无方向,结果是社会的骚乱如流行病般蔓延,虽然开始人们能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是碰上许多人歇斯底里,人们的行为不知不觉就松懈了。例如政治集会中观众拍手欢呼的热闹场面,其实只有少数人真正感动地抒发他们的感情,很多人都是不假思索地模仿别人。或者人们偶然遭遇一场意外,心烦意乱,稀里糊涂就退缩了。还有众所周知“风声鹤唳”的例子。这些都是情绪混乱的例子。

人一般最容易受这种情绪的传染,特别是年轻人。近来,学校里发生的暴力和骚乱事件,几乎成了一种时尚。学生看不到希望,没有耐心,人一多就没有责任感,他们认为集体应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会做出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情。

社会意志

我们已经看到,社会既有智力生活,也有情感生活,那么,我们很自然地期望能从这两方面派生出社会意志。法律法规、政策、战争宣言、缔结条约等都是社会意志的表现。有些社会优先管理本国的事务,有些则完全沉溺于外交或军事行动,其他社会则使商业支配社会生活。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其主要活动和关心焦点也会随时间的迁移而发生变化。

正如我们通过反省和沉思,能清晰和具体地理解我们的精神生活那样,社会的精神是能被认识到的,它既不是凭空想象的,也不是抽象的。那么,它起源于什么呢?它来自于每个人的思想,个人思想被统一成人际精神实体,影响和形成每个成员的意志。

人际精神实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当一个人模仿别人,或者对他人感到怜悯,并在人们之间逐步形成,然后这种情感传遍整个社会。正如个人的精神活动来自于很多细胞构成的大脑,大脑在创造精神生活或社会的精神时,也起着“细胞”的作用。语言、书籍、报纸和杂志等等,构成连接社会的个体细胞的通讯渠道。

社会的进化

人体的每个部位总是服从于全身的新陈代谢。部位发生变化,但身体继续存在、生长和发展。社会也是如此。虽然个人和团体不断产生、消亡,但是社会本身,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智力生活上,继续存在、发展。社会历史中某个特定时期取得的成就,没有随着人们的死亡而消亡,而是以口头的传说或记载的文献保存下来传给后代。随着一代又一代人将新发现的财富补充到社会发展的智力生活中,社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广博。

当我们谈到社会的“扩展”,主要是指其规模上的扩大,“发展”则意味着社会质的进步。这就是说,社会内部组织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其智力生活就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精细。从生物学借来的“进化”概念,包含了这两方面的涵义。当社会进化了,社会的各部分更加分化,在个人和团体中劳动的分配和合作更加广泛、密切。最后,社会变成一个混合体,每个部分都很和谐。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导致原因。我们今天的社会,是历史进化的结果,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

社会是有机体

作为一种生命体的社会,规模不断扩大,随内部组织的分化和增殖而发展。简言之,社会的进化就如其他有机体一样。部分不能脱离社会,社会也不能没有部分。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我们可以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

宇宙可以分成两种物质:一是无机物,如金属、石头或黏土等无生命的东西;一是有机物,即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前一种情况下,当不同的物质标本正好在同时同地存在,分子之间没有关系;但是,后一种情况下,每个成分与其他所有的成分都存在密切关系,如果其中一个成分发生改变,那就会影响其他成分。每个成分都有不同的功能,与其他成分的合作是为了所有成分和整体的存在。例如,从一个生命体中取出胃或大脑,那这个生物也就死亡了,变成无生命的东西,就像金属或石头那样没有反应的分子材料。

假定正如上面所提出的那样,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分成无机物和有机物,那么很自然地,我认为,社会是有机物。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年),观察到动物有三种不同的系统:营养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斯宾塞提出的这三种系统模式也可以用于描述社会体系。因此,每个社会都有为全社会提供营养、促进循环和管理自身的系统。

◆商业起着营养器官的作用。

◆贸易和运输构成循环器官。

◆政体或行政组成神经中枢。

如果把社会看成有机体,那么必须记得社会与其他生物之间的重大差异。例如,移动动物的脑或胃,动物就会死亡。而在社会里,如果一个或甚至几个组织瘫痪了,别的组织会接替它们继续发生作用,社会本身也就恢复如常。动物的生命有限,而社会的生命却是持久的。

注释:

 虽然牧口完成本书的写作以后,日本的家庭结构发生极大变化,但是,今天依然有很多人按照传统的思想方法看待男性和女性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在男性看待女性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时候。但是,有趣的是,年轻女人比年轻男人更希望出现角色转变。这给年轻人及其组成的家庭带来了新问题。与此同时,帮助承担家务活和照顾孩子的年轻男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