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山东港口业整合发展的保证措施

山东港口业整合发展的保证措施

【摘要】:第五节山东港口业整合发展的保证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山东沿海港口群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城市的众多港口,因此它不单是一种企业行为,还是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这不仅要求各沿海港口做出努力,更需要山东省整个半岛城市群和港口群的参与。

第五节 山东港口业整合发展的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正确定位政府职能

山东沿海港口群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不同城市的众多港口,因此它不单是一种企业行为,还是一种政府行为和社会行为。这不仅要求各沿海港口做出努力,更需要山东省整个半岛城市群和港口群的参与。要完成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省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作用,将港口资源整合上升到全省、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互相配合,形成合力,保障山东沿海港口群资源整合的顺利进行。

首先,一定的管理职能必然与相应的管理机构相适应。21世纪是海洋世纪,实施黄蓝战略将成为山东强省建设的主战场,而且陆海统筹发展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省港航局现有编制已难以适应在上述场合充分履职的要求,理应充实扩编。

其次,成立港口群资源整合协调委员会。鉴于目前的行政区划不利于实现跨区域港口间的资源整合,山东省应借鉴浙江、上海、广西等省市的成功经验,成立由省领导任主任,由省发改委、国土局、海洋渔业厅、交通厅及各市政府和相关部门等组成的山东省沿海港口群资源整合协调委员会,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或非定期地举行由协调委员会成员,主要港口企业、航运企业、货主企业、港口协会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沟通情况,互通信息,协调解决跨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事宜及港口与铁路、土地、海洋、“一关三检”等资源整合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有效推动山东沿海港口群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

山东省各城市之间存在较高的行政壁垒,港口城市之间多是“一城一港一政”的管理模式,造成了跨地区的港口资源整合力度较低、整合难度较大等问题。通过共同组建协调委员会的方式,可以协调港口之间的利益关系,突破地域行政壁垒制。委员会拥有对港口群进行总体规划的基本权利,同时负责对各港口进行差异化功能定位、稳定费率、引导港口之间共同揽货及整体宣传以提高港口群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维护港口群的总体利益时,委员会不宜直接参与各港日常业务,应注重港口经营的自主性,保证港口的自由竞争力。另外,委员会还应负责港口的安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提供必要的技术咨询和资金支持,主持相关的研究工作等。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应认真履行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的职责,在港口规划上遵循国家港口总体布局,争取港口间错位发展、避免群内无效竞争;在岸线资源、水资源利用方面,各发展规划相互协调、统筹兼顾,实现有限资源的集约利用、有效衔接。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效率,完善法律法规,支持港口群整合系统的发展。

二、完善港口规划机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www.chuimin.cn)

港口的整合要建立严格而科学的港口规划审核机制与程序。建议借鉴香港港口建设的成功经验,即只有港口的实际通过业绩达到设计通过能力的70%时,才能启动新一轮的泊位规划和建设程序,以改变目前主观随意规划和建设新泊位的粗放机制。同时,这类新泊位的规划还必须有一个严格的审核程序,要切实加强能充分反映民意和专家意见的审核环节,做到科学论证在前,不能总是走先建设、后整合的老路。此外,还要建立港口规划和建设的长效问责制。应在与港口相关的行政法规中,明确制定对港口规划和建设决策人的长效问责制,一旦在今后的一定时限内(比如10年左右),实践证明该港口的运行对国家资产和环境保护构成重大损失时,应由其相关当事人(而不是机构或部门)承担主要的法律责任。建立此种问责制,可令今天的港口规划和建设更加客观公正,符合科学规律。

要完善港口规划机制,切实发挥港口规划在实际港口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目前,我们国内的“组合港”并无实质性的行政管理权限,仅是一种对组合港范围内的岸线和码头规划、建设及管理进行协调与平衡的协调机构;而“整合港”也是由上一级行政领导挂名牵头的联盟型松散机构,二者均缺乏对港口的人、财、物的具体管理职能,因此难免出现“组而不合”、“整而不合”的情况。鉴于此,为有效整合港口资源,可参考纽约—新泽西组合港的模式,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从港口规划到建设以及经营都有实质管理权的港务管理机构,切实加强“组合港”和“整合港”的行政管理功能。另外,要注重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是要突出港口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报率、环境影响度及其对所在城市和经济腹地的综合拉动能力与服务能力。上述种种建议措施应尽可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规范,要通过法律法规来调整中央与地方、城市与港口、港口与港口、港口规划与建设经营之间的关系,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发展和完善港口业中间性经济组织

要加快港口产业中间性经济组织的发展。以港口物流企业为例,它不仅能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还要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全面展开活动。因此,要重视港口物流专业协会、信息咨询、策划设计、会计、律师、审计、税务等中间性经济组织对于港口之间的直接和间接协调作用。完善的中间性经济组织在改善港口软环境服务、提升港口综合服务水平、延伸港口业价值链的同时,还能够打破空间限制将港口业各门类有机结合,并形成专业化分工明确的港口生态群落。

【注释】

(1)*本章作者:张卫国(负责人)、郝艳萍、谢京辞、邵文慧、颜培霞、王圣、任肖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