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北美洲经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北美洲经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摘要】: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经济得到了跳跃性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世界经济地位空前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同第一次大战时一样,美国在第二次大战中仍长期执行中立政策,大做战争双方的生意,从而使经济又一次获得了大发展。

第七章 北美洲经济

本章要点

1.北美洲经济的特点

2.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原因

3.巴哈马国经济的特征

4.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5.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6.美国新经济的基本含义

第一节 北美洲经济概况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北冰洋,南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与南美洲分开。北美洲除包括巴拿马运河以北的北美洲外,还包括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全洲面积为2 422.8万平方公里(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3大洲。

北美洲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商品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采矿业规模较大,主要开采煤、原油、天然气、铁、铜、铅、锌、硫磺等,而锡、锰、钴、铝、金刚石、钽、铌等重要战略原料几乎全部或大部分靠进口。主要工业品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铁、钢、铜、锌等均占20%左右,铝占40%以上,铅占26%左右,汽车约占37%。北美洲中部平原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稻子、棉花、大豆、烟草为主,大豆、玉米、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

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农、林、牧、渔业也极为发达。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

一、美国经济发展概况

美国具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有较为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体制。美国自然资源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钾盐、磷酸盐、硫磺等矿物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工农业生产门类齐全,集约化程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汽车工业和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近年来,在信息、生物等领域科技进步推动下,美国产业转型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被淘汰或转移到国外。与此同时,信息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日益加快,利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也取得进展。主要的工业产品有汽车、航空设备、计算机、电子和通讯设备、钢铁、石油产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闻纸、机械等。农业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大豆等均占世界领先地位,粮食总产量占世界的1/5。而且,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和服务贸易国。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9 952亿美元,约占世界GDP的30%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37 610美元。

(一)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中心已开始从英国向美国转移。在1870~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了8.1倍,英国工业仅增长1.3倍。英国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在这43年间一直在下降。如前所述,187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第一位;19世纪80年代被美国超过,退居第二位;美国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由1870年的13.3%上升到1913年的16%。主要原因是美国的技术革命和革新的浪潮,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电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它提供了可以远距离传输的强大动力,引起了动力革命,带动和促进了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而且还在于它使信息传递的速度日益加快,缩短了世界各地区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把整个世界经济联成一体,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所以,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的技术成就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一个工业部门。电的发明和使用使生产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次技术革命具有如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技术革命的重心从上次技术革命的纺织业和采掘业转到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二是技术领先地位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三是由于这次技术革命扩展到材料、信息及运输技术的革新,形成了以电能为中心的技术体系,从而使其技术革命成果更快更多地向国内和国外扩散。这次技术革命,使美国经济得到了跳跃性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横财,世界经济地位空前上升。由于长期推行中立主义政策,既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又借世界大战对商品和资金的巨大需求,获得了百年难逢的经济扩张的机遇。而英、法、德的经济实力却因为战争而遭到了严重削弱,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度地向美国转移。从1914年6月到1917年6月的3年里,美国商品出口达69亿美元,外贸顺差由1914年的4.3亿美元激增至1917年的35.6亿美元。出口的迅猛扩大带动了生产的急剧增加,从1915年起美国出现了5年之久的“战争繁荣”。与此同时,美国的对外投资从1914年的35亿美元增至1917年的7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约45亿美元)集中到美国手里,美元上升为最坚挺的世界货币,国际金融中心由伦敦逐渐向纽约转移。战争结束时,世界共有20个国家欠美国债务,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其中英国达41亿美元。美国由欧洲(含英国)的债务国一跃而成为欧洲(含英国)的债权国,由国际负债者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20年里(1918~1937年),美国虽遭受了30年代特大经济危机和特种萧条的严重打击,但其经济继续有所发展,仍占居绝对优势。据统计,1938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为735.7亿美元,已等于德、英、法、日4国之和。应该指出,在工业生产领域,英国除在商船建造上领先于美国,其他领域都大大落后于美国。不过,英国在资本输出上仍保住了头把交椅的位置。1938年,英国资本输出累计额为229亿美元,美国为115亿美元。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开始受到苏联的挑战。自1917年始,苏联依靠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和集中精力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经济增长很快。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2.6%提高到1937年的13.7%,由世界第五位跃居第二位,把德、英、法抛在后面,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大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同第一次大战时一样,美国在第二次大战中仍长期执行中立政策,大做战争双方的生意,从而使经济又一次获得了大发展。而其他国家的经济却都遭到了严重打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仅就工业而言,如以1937年的工业指数为100,战争刚刚结束的1946年各国的工业指数是:美国为150(战时最高点的1943年曾达到),英国为88,法国为69(1945年曾降至39),德国为31,意大利为72,日本为24。这表明,二战时只有美国工业生产出现了大繁荣,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均因战争而大大减缩。1937~1948年,各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如下变化:美国由42%增加到53.4%,英国由11%稍增为11.2%,法国由5%降为3.9%,德国和日本的则分别由12%和4%猛降为3.6%和1%。

(2)在对外贸易、资本输出和黄金储备等方面,经过大战同样发生了方向相同的变化。1937~1945年,美国的出口额由33.1亿美元剧升为99亿美元,英国由26.3亿美元降为18.2亿美元,法国由9.6亿美元降至2.3亿美元,德、日两国分别由23.8亿美元和12亿美元大幅度降为1.6亿美元和1亿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中,美国从1937年的13%上升为1946年的22%;同期,英国从16%下降为13%,法国保持在5%的比重上,德国和日本分别从9%和4%均跌落为占不到1%。

(3)在资本输出方面,1938年美、英、法、德4国各为115亿美元、229亿美元、39亿美元和40亿美元。到大战末期,美国上升为168亿美元(1945年),跃居第一位,而英、法两国分别减至140亿和15~20亿美元(1944年),至于德国的国外投资几乎化为乌有。

(4)在黄金储备方面,美国从1937年的127.9亿美元增加到1947年的228.7亿美元;同期,英国从41.4亿美元减至20.2亿美元,法国从27.2亿美元减至5.5亿美元,德、日两国分别从战前的0.3亿美元和2.6亿美元几乎均降为零。

以上情况表明,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极度地扩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增强了自己的国际经济地位,成为唯一的超级经济大国。1944年7月,美国以联合国名义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使美元拥有了等同于黄金的特权,并成为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树立了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同时,苏联虽然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其经济实力遭到了削弱,1945年的国民收入仅为战前83%,因而美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统治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总之,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半个多世纪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最终独占鳌头,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二)二战以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概况

从1948到195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平均3.9%,工业生产平均每年递增6.6%,是主要发达国家中速度最快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西欧和日本等国家经济先后进入成长时期,这时,美国的国内外市场条件开始恶化。这个时期年平均增长率仅为2.5%,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2.7%。

1961年3月到1969年12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后长达106个月的繁荣。形成这一“黄金时代”的原因在于:第一,美国政府加紧推行凯恩斯主义,不断扩大政府开支,扩大了总需求,刺激了经济发展。第二,发动和扩大侵略战争,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从而对缓和市场矛盾起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美国的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航天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将这些军事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到民用产业,从而带动了各个领域科技的较快发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新兴工业部门。第三,加速推广和应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活动中心转变为为物质生产部门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第三产业。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美国从事技术管理事务的白领工人人数超过蓝领工人,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半数,并且持续上升,而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则开始出现下降趋势。纺织、钢铁、造船等传统工业处于衰落境地。科技进步使美国国民经济的地区结构发生变化,以前经济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由于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出现,已经接近或赶上原来比较发达的东部和中北部地区。以上这些因素都极大地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整个60年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保持着4.3%、劳动生产率保持着3.6%的年平均增长率。1970到1973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高达4.7%。

1970~1982年美国经济出现了“滞胀”的局面,即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经济衰退次数再度密集,在这13年中发生了四次衰退。1973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美国从1973年2月至1974年4月陷入了二战后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这次危机后美国经济还未恢复到1973年的水平,接着1979年4月至1982年底爆发了更为严重的经济危机。1973~1983年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同样陷入了滞胀的局面,在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生产也出现了停滞或缓慢增长,失业率居高不下,并且这对矛盾贯穿于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导致“滞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凯恩斯主义的反周期政策失灵。二战后以来,美国各届政府基本采取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用增加政府开支的办法扩大社会需求,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但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由科技进步导致的供给过剩日益转为供给不足,加上财政赤字带动需求增长,使供给不足愈加明显。此外,由于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应量猛增,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二战后科技革命逐步走向低潮,除微电子工业继续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外,科学技术别无重大突破。这使得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投资率的增长都显著放慢,从而使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第三,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加强了南南合作,成立了各种初级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和减少初级产品供给,给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廉价石油和原料基础上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以沉重的打击。美国在这段时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率仅为2.5%,是二战后经济发展最慢的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从1973年的3%下降到1980年的0.3%,整个70年代的失业率为6.2%,高于50年代的4.5%和60年代的4.8%,消费物价指数平均每年上升8.4%。

从1983年2月~1990年7月美国经济出现了达92个月的繁荣。主要归因于经济周期的作用和高新技术引起的结构调整以及美国国内及国际宏观经济调节思想与方式转变的作用和影响。1983年美国率先走出了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困境,经济增长率达到3.5%,高于日本和西欧主要国家。1984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6.8%,1985年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仅为2.3%。通货膨胀率从1982年到1985年连续4年控制在4%以内。1986年美国经济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进展,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长率达到3.8%,劳动就业状况显著改善,通货膨胀也得到制止。但是这次经济回升很不稳定,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为5%,成为1983年以来经济增长最慢的一年。1989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石油价格上涨打击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服务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似乎进入了一个以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高逆差为特征的所谓“新经济”时期。1994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幅度达到4%,失业率从原来的6%下降到4%。1999年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在内的通货膨胀率只有1.9%,是34年来的最低。2000年美国贸易逆差4 446亿美元,贸易赤字已经占GDP总量4%。如果不考虑贸易赤字,那么美国处于经济学所说的最佳经济状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创新为主的信息革命为美国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信息产业改变了传统产业衰落导致的增长颓势,成为美国经济新的推进器。失业率逐渐下降。2001年到2006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平均为是3.2%。目前,美国经济依然活跃,但仍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

二、加拿大经济概况

加拿大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它的国土面积997.6万平方公里,人口3 727多万(2005年)。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矿产品的产量和品种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其中,铀、锌、镍居世界第1位;石棉、钾碱、硫、石膏居世界第2位;金、铝、铂、铜、福、铅、银分别居世界第3至第6位;钦、钻、石棉、钾盐等居世界前列,煤和铁矿的储量也很丰富,短缺的只有锡、锰、磷酸盐和铝土矿。加拿大还拥有3.6亿公顷的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达到39%。森林工业产值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新闻纸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

加拿大的工业化开始于1867年自治建立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起飞的态势已经形成。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是开发自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出口资源性大宗产品。进入20世纪以后,矿产品的采掘和加工、石油天然气以及现代化农业成为它的主要生产部门。制造业、源工业、初级制造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二战后初期,加拿大经济在经过一个短期复苏之后,随后便进入了经济的较快发展阶段。1950年至1976年,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4%,高于美国和英国,不及日本和西德。从1983年到1988年,加拿大GDP的年增长率都在3%以上,最高的年份为1984年,达到6.3%,1985年、1987年和1988年也分别达到了4.8%,4.2%和5.0%,这在西方工业国家中是比较少见的。1989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但尚能维持2.4%的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经济基本呈现“两高一低”的特征,即高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自1990年第一季度开始,加拿大经济在经历了21个月的衰退后,1992~2000年一直呈增长势头,尤其是进入9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较快,平均GDP增长率为3%左右。这一时期加拿大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加拿大经济扩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二是“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加拿大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据统计,目前加拿大高新技术公司与电信和计算机相关行业的增长占加总体经济增长5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通货膨胀方面,1991年加拿大政府和中央银行达成了一项中期通胀目标协议,即在2006年前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1%~3%的水平。在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政府通过适度提高利率,抑制消费支出,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治理。自1993年通胀率降到2%以后,加拿大通胀率一直很低。就业方面,由于新移民的不断涌入和社会福利保障支持,加拿大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1995~2000年年均失业率为7.3%。从90年代后半期开始,加拿大政府从各个方面紧缩财政开支,逐步改变了过去财政赤字的窘境,在1998年4月结束的财政年度中联邦财政实现了28年来的首次盈余。到2000~2001年财政年度,联邦财政已连续4年实现盈余,使联邦政府偿还了337亿加元的公债,将公债占GDP的比重从1995~1996年度的71.2%降至2000~2001年度的53.9%。财政状况的明显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从2000年到2006年,加拿大经济平均增长率为2.5%。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三、墨西哥经济的现状

墨西哥国土面积195.8万平方公里,人口9 000万。墨西哥的自然资源丰富,90%的国土下面蕴藏着矿产资源。它的石油产量居世界第6位,天然气产量居第10位。墨西哥石油储量达到了6 000亿桶,几乎相当于海湾沿岸国家的总储量。墨西哥石油产量的近60%用于出口,是主要的创汇产品。

墨西哥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30多年中,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6%~7%。虽然其人口年增长率高达3%,但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可保持3%~3.8%的增长率。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950年的20%降至1980年的9.3%,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比重大幅上升。1980年,制造业所占比重已由1950年的17.8%上升到24.1%,从而使墨西哥由二战后落后的农业和矿业原料生产国和出口国逐步变为经济结构多样、门类比较齐全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和技术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城市化和商业及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墨西哥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目前,在全国2 800万劳动力中约只有600万人从事农牧业,城市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72%以上。商业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十分发达。

然而,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墨西哥的经济衰退和艰巨的经济调整。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无力偿付到期外债本息,全国经济陷于长期的停滞或下降的危机之中。1980~198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人口增长率的水平。通货膨胀持续上升,1987年达到创纪录的159.2%的比率。沉重的外债支付负担和本国资金外逃的加剧使投资资金枯竭。企业倒闭和失业增加诱发的各种经济和社会问题迫使政府进行一系列应急性和结构性经济调整及改革。通过紧缩财政、控制通货膨胀、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刺激私人投资、扩大对外开放和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使墨西哥的经济逐步趋于稳定,开始走出衰退和危机的困境,出现恢复和增长的良好势头。1995年,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达到34.7%,其后稳定在15%左右,经常项目赤字有极大的减少,全年经常项目赤字预计为17亿美元的水平,公共支出减少10.2%。从1996年开始,金融市场持续好转、货币市场稳定、公共财政实现平衡并出现盈余、外贸大幅增加、外汇储备明显增加。从1996年到2006年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平均大约5%。2007年墨西哥经济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经济增长率预计为3.6%,表现出稳定的增长和低通货膨胀率的经济发展态势。

四、加勒比国家的资源及产业结构

狭义的加勒比地区指加勒比海及墨西哥湾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包括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及巴哈马群岛等三部分,面积约23.5万平方公里。目前已有13个国家独立。此外,还有11个地区仍在美、英、法、荷统治下没有完全获得独立。加勒比地区1996年总人口为3 600万。在24个国家和地区中,人口超过100万的只有6个。加勒比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3人,是拉丁美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农业与旅游业在加勒比各国经济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甘蔗、咖啡、香蕉、烟草、棉花、肉豆蔻与蔬菜等种植较多,粮食不能自给。古巴是世界甘蔗的主要生产国之一,蔗糖的出口量居世界首位,有“世界糖罐之称”。格林纳达的肉豆产量居世界第二,被称为世界“香料之岛”。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葛根生产国。加勒比许多国家和地区均用甘蔗生产朗姆酒,并大量出口。近年来,旅游业成为加勒比地区发展最快的经济部门,这些国家和地区充分利用各自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紧海港和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旅游业成为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加勒比地区有丰富的铝土、铁、镍、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且分布较为集中。牙买加的中部、北部有丰富的铝土矿,其储量约为19亿吨,仅次于澳大利亚、几内亚居世界第3位。古巴是铁、镍的主要生产国,镍矿还可出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是拉丁美洲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国,也是世界天然沥青的主要产地之一。加勒比地区的制造业水平较低,大部分国家只有制糖、纺织、酿酒等轻工业,但古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波多黎各(美)有一定规模的重工业。(表7-1为一些主要的加勒比国家的经济状况)

表7-1 部分国家和地区产业状况

续表7-1

资料来源:根据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3年世界经济年鉴整理而成。

五、巴哈马国的经济概况

巴哈马国是加勒比地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人口28万,国内生产总值3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 720美元,是一个自由经济港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旅游收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巴哈马政局稳定,距离美国近,电信业、航空业、海运发达,巴哈马政府给投资者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不征收房地产税,不再征收企业和个人所得税,规定不住在巴哈马的外国业主开设的企业可以不受外汇管制条列的约束。因此许多国家的海外银行纷纷在这里登记营业和开设账户,进行非居民交易,从而使它成为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全国设有350多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仅美国就有100多家,有“西半球瑞士”之称。制造业主要有小船制造、水泥、酿酒、制盐和炼油等部门。政府为了发展工业,使生产部门多样化,专门辟出两万顷土地建立出口加工区,积极引进外资。农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种植甘蔗、西红柿、菠萝、香蕉等。巴哈马交通发达,目前有两个国际机场和5个国内机场。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

一、北美贸易协定的产生历史背景和内容

1992年12月7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该协议于1994年1月1日开始生效。从此,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缔结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目的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平等竞争,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解决贸易争端以及促进三边、区域性和多边合作。

NAFTA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先河,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传统的区域经济组织,其成员国均是经济水平相近的国家。从国际产业分工的角度分析,成员国之间实行的多是水平分工方式,以达到较高层次上的竞争和互补关系。如欧盟,由清一色的发达国家组成。而且传统的区域经济组织是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均相对接近的机制,是大多数国家共同推动的,没有一个国家能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在NAFTA成员国中,既有当今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和发达工业国家加拿大,也有发展中国家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迥异。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南北型区域经济集团。

(一)贸易协定产生的国际经济背景

(1)首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为适应激烈的竞争,更多的国家组成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者加入原有的一体化组织中。1985年欧洲统一市场的建议提上日程,构成了对北美的挑战。亚太地区也早就存在一些次区域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联盟、澳—新联协定等,日本也提出有关东亚经济圈的设想。

(2)多边贸易体制的作用受到削弱。WTO主持的七轮多边关税和贸易谈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但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则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此外,WTO主要是关于商品贸易的,对于重要性日益突出的劳务、投资及知识产权问题未涉及。这样,就使得美国等国认为,与其在多边方式下就新问题达成协议面临困难,不如争取以区域或双边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反过来,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对于在NAFTA中起主导作用的美国来讲,其积极寻求地区性联合的主要原因如下:首先,随着欧洲、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作为绝对超级大国一家垄断天下的地位发生了动摇,1971年美国在维持了80多年的贸易顺差之后出现逆差。其次,美国国会通过了《1974年贸易法》,这一法案授予总统两项权力,一是授权总统开展新一轮多边自由贸易的谈判,二是授权总统进行双边自由贸易的谈判。第三,美国与加拿大在经济贸易方面有异常密切的联系,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保持着长期的同盟关系。对美国来说,墨西哥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具有很大吸引力,在墨西哥投资可使美产品成本降低;而且美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南移,可加速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美国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3)美国和墨西哥在经济巨大的互补性。从战略上考虑,成功地将拉美大国墨西哥纳入以自由为主的贸易体系,无疑将为美国与其他拉美国家的经济合作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符合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利益。对加拿大而言,首先,加拿大经济历来严重依赖美国,为了使其商品更多地进入美国市场,加拿大与美国已于1989年1月开始实施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其次,为了维护在美加自由贸易协定中能获得的既得利益,如果加拿大不加入三方谈判,则加拿大企业在与美国企业争夺墨西哥市场中将处于劣势。加拿大可以借助墨西哥的力量,达到在美加自由贸易谈判中未能达到的一些目的。例如,更多地进入美国政府采购市场和更严格地限制美国的反补贴税、反倾销税调查申请等。墨西哥作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曾发生严重的经济恐慌,比索大幅度贬值,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债务累累。冷战结束后,墨西哥调整对外政策,坚定地推行经济改革措施,实行经济全球化战略。在美加两国签署《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后,为了扭转经济持续恶化的困境,墨西哥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降低关税,紧缩货币,实行自由贸易,消除关税壁垒,加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为墨西哥成为美国贸易伙伴奠定了基础。墨西哥在经济上历来与美国有较深的关系,同美国的贸易占全部对外贸易的65%,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70%;美国是墨西哥最大的投资国,在墨西哥投资总额占墨外资的2/3;此外,美国还是墨西哥最大的债权国,占墨全部外债的35%。因此,美加自由贸易区扩大到墨西哥,对墨西哥也是十分有利的。此外,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有助于墨西哥经济的稳定增长,从而有助于缓解长期困扰美国的墨西哥非法移民涌入美国的问题。同时,美国把墨西哥纳入北美自由贸易区,也是为了吸引拉美国家效仿,推动南北美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1.减免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协定规定,对来自北美的大部分产品立即取消关税,有些产品的关税在5至10年内逐步取消,某些敏感的产品关税可在15年内取消。为了取消关税,美、加、墨三国同意采用1991年7月1日已在美、加生效的税率。三国还将取消边境进出口中有关配额许可证的禁令与限制。该协定还规定,在过渡时期内,如进口国从其他成员国进口了大量纺织品及服装,致使本国纺织工业面临严重损害时,可以暂时提高关税率或强行采取进口配额,在货物符合协定规定的情况下,进口国只能采用关税进行保护。另外,协定对海关手续费、退税等作了详细规定。该协定还不允许征收出口税,不准阻碍正常的出口供应渠道,不可对成员国采用高于国内价格的出口价格。

2.确定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为了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享受优惠关税待遇,从而使北美地区制造的产品进入自由贸易区可以享受优惠,而在其他国家制造的产品不能享受优惠。原产地规则规定,凡全部在北美地区制造的商品即为原产地产品。凡非该地区原料所制造的商品,只要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任何一个成员国内加工,也可视为原产地产品。有些商品难以按税目分类确定是否属于原产地产品,则须按商品在当地生产增值的比例加以评判。例如小轿车的成本应有62.5%的本地含量才视为原产地产品。大部分纺织品实行“纱以后”规则即用该协定成员国内生产的纱进行加工的纺织品和服装可享受优惠待遇。对某些纺织品还制定了“纤维以后”规则。为了保护上述规则的执行,海关做出了统一产地证书、简化手续、解决意见分歧等一系列规定。规定只有获得原产书,该商品才能在成员国之间免征关税,实行自由流通。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商品,都可以获得原产地证:

(1)商品全部是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地区生产的。

(2)含有自由贸易区以外原料的商品,如果这些原料在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加工后,足以改变其原有关税类别的,也可以获得原产地证。

如果商品中自由贸易的生产含量达到一定的比例,以这种比例净贸易额或净成本方式计算,如客车、卡车中的自由贸易区的生产含量的比例要达到62.5%,其他车辆为60%,也可以获得原产地证,或者只要其外来材料的价值低于商品总成本或价格的7%时,也应给予原产地证。

原产地原则实际上体现出该组织对组织外成员的歧视,暴露出该组织排他性的特点。

3.取消投资障碍

协定规定,美、加在对方新建、收购、经营或出售企业时,可享受与所在国投资者相同的国民待遇。而且任何一方不得阻止投资者转移其投资合法获得的利润、利息、使用费及出售商品的全部或部分收入。同时也规定了美、加企业可在墨西哥建立公司并享受墨政府给予本国企业的待遇,但外资在墨市场所占份额在过渡时期内有一定限制。

4.农业

协定规定,美、墨农场主可以自由地向对方出售农产品,但在15年内要受到数量限制。加、墨之间将单独订立农业贸易协议。

5.金融和服务业

协定规定,各成员国要对在农、林、矿、建筑业,保险、房地产、商业批发与零售、旅游、电脑和通讯等领域,互相提供服务者国民待遇;设在本自由贸易区的金融机构,可以享受与成员国本地的金融机构同等的待遇;在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领域,墨西哥逐渐放弃限制直至最终取消限制。除上述内容外,协定还对环境保护、专利和知识产权以及争端的解决作了相应的规定。从上述主要协定内容可以看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三边协议,它不仅涉及贸易,而且涉及生产、服务、投资、环保、劳工标准等方面,几乎是一个全面的经济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打破了理论上所论述的自由贸易区只局限于贸易领域合作的内容,也树立了一种由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结构不同国家组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模式。

二、贸易区的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鲜明,主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达和发展共存

地区性贸易安排或区域经济集团,一般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接近的有关国家组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实际运行中的调整成本。如欧盟,尽管各成员之间在经济发展程度上也存在一定差异,但大体上都可以归于北方国家的范畴。北美自由贸易区则不然,其中既有当今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有在七国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和作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创始成员国的发达工业国家加拿大,也有尽管已经跻身于新兴的工业化的行列,但从总体上看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迥然相异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处在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中。因此,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存在着美加之间的水平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又存在着美墨与加墨之间的垂直形态的经济合作与竞争。而且此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别于欧盟或其他区域经济集团。南北共存性的特点决定了美、加、墨之间既有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和基础,又客观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

(二)一国占统治地位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一个超强经济大国美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美国既是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挥主导作用,居于支配地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员国中,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国力最强。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等诸领域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拿大虽属发达国家,是七国集团的一名成员。但它的总体经济实力远不能同美国同日而语。墨西哥则是一个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美国和加拿大、墨西哥之间,尤其是美墨之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当然这种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也正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既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构成是一个大块头带着两个小个子,那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和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利益与意愿。从贸易区内部的实力来看,根据世界银行2003年的统计,美国占有68.6%的人口和88.4%的GDP,加拿大仅有7.5%的人口和6.2%的GDP,墨西哥虽拥有23.9%的人口,但GDP仅占5.4%。在NAFTA成员国中,美国对贸易的依赖性较小,贸易仅占GDP的25%左右;而加拿大的贸易占GDP比重最大,超过了80%;墨西哥的比重则略低于60%。而且,加拿大和墨西哥超过80%的出口与绝大部分的进口都依赖于NAFTA伙伴国,而美国只有约30%的贸易依赖于NAFTA伙伴国。

(三)成员国经济互补

无论各成员的经济实力存在多大差异,也无论由此带来多少利益上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与矛盾,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性始终都是地区性贸易安排得以建立的现实基础。北美自由贸易区亦不例外,美加墨的经济互补关系在三国的经济运行中随处可见。如墨西哥和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美国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三国在能源领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墨西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则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墨西哥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与技术含量,加快振兴经济的步伐,就需要大量引进资金、进口技术。这为美国和加拿大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美墨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农业生产本来就各具特色,加之墨西哥每年要进口大量肉制品、奶制品和粮食,美国又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加拿大与墨西哥之间的传统贸易关系虽然较为薄弱,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两国的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加拿大的能源技术和畜产品在墨西哥很有市场。墨西哥的农矿产品和价格低廉的制成品在加拿大也受到普遍欢迎。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协商制度比较健全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南北双方首次组成的典型制度性的经济集团。三国所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法律形式规范着三国的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另外,北美自由贸易区还有一套固定的运行机制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定期协商机制,包括:①“贸易委员会”;②该委员会下设的不同的特别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③秘书处;④咨询机构;⑤仲裁法庭;⑥保护仲裁法庭的程序特别委员会。这些机构具有相应的职能,对三国的争端冲突进行多方位和多层次的协调。

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就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三国合作的初衷,给三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实惠,这是直接目标成果。另一方面,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南北国家的区域范围内的合作开创了先河,谱写了南北关系的新篇章,从而给世人以巨大的启示,这是示范效应成果。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用GDP来衡量的话,NAFTA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目前GDP为14万亿美元,约占全世界总GDP的32.7%,比欧盟的25.8%高出约7个百分点。NAFTA制定了一个非常开放的贸易框架,有着清晰规则,且由易操作机制进行管理,目的是为了实现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由于取消贸易壁垒和开放市场,三个国家都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1993~2003年,美国经济增长为38%,加拿大为30.9%,墨西哥为30%;美国生产力提高为28%,加拿大为23%,墨西哥为55%。

具体到美、加两国而言,贸易区巩固了美、加世界贸易强国的地位并使之有能力与欧洲抗衡,几年来美、加、墨三国合计,无论在商品进口总额还是出口总额方面都保持雄居国际贸易地区份额之首位,远高于排名第二位的欧盟国家的相应总额。对墨西哥来说,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后,成功克服了经济衰退、金融债务危机、失业率高等问题,经济一直朝着喜人的方向发展。墨西哥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实现优势互补,三国经济水平、文化背景、资源禀赋等各方面的差别,使得区域内经济的互补性很强,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化生产和协作的机会,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一)直接目标成果

1.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很容易从规模经济中获益,降低平均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取得竞争优势。NAFTA区域内的贸易发展根据IMF的数据,经过10年的发展,NAFTA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额增长迅速,三边贸易额翻了一番,从1993年的3 06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6 210亿美元。加拿大向NAFTA伙伴国的输出在价值上增加了87%,加向美国的出口从1 136亿美元增长为2 139亿美元;加向墨西哥的出口则达到16亿美元。美国向加拿大的出口从96亿美元增加至1 529亿美元;美向墨西哥的出口则从511亿美元增至1 072亿美元。墨西哥向美国的出口增长了234%,达到了1 361亿美元;墨向加拿大的出口也从29亿美元增加至88亿美元,几乎增长了203%。不过NAFTA对三国贸易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相同。NAFTA成立后,美加贸易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加拿大在美国进出口的比重,为美国出口的23%和进口的18%左右;美国在加拿大进口的份额基本保持稳定,为63%,占加出口的比重上升较大,从78%上升到88%。而墨西哥与伙伴国的贸易则增长迅速,从1993年至2002年,墨西哥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都翻了一番。变化最明显的是墨西哥在美国贸易中的比重,其出口占美全部进口的比重从9.0%上升到13.5%,进口从6.8%上升到11.6%。墨西哥与NAFTA伙伴国的贸易(进出口总和)占其总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上升到2000年的51%;2000年后,墨西哥外贸增长放慢,尽管如此,2002年其与NAFTA成员国的贸易占GDP的比重仍超过38%。2002年,墨西哥向NAFTA伙伴国的出口约占其总出口的90%,而进口则占其总进口的65%以上。可见,NAFTA对于墨西哥的贸易发展作用尤为显著。

2.对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影响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规定了从行业惯例到贸易服务、投资规则等各项基础政策,这些政策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不变,有利于增强在北美地区的投资人的信心。NAFTA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以确保长期投资所需要的信心与稳定性。在一个强大、确定且透明的投资框架下,NAFTA已经吸引了创记录的直接投资(FDI)。2000年,NAFTA三国之间的FDI达到了2 992亿美元,是1993年1 369亿美元的两倍多。同时,从NAFTA区域外国家吸引的投资也在增长。目前,北美地区占全球向内FDI的23.9%和全球向外FDI的25%。与贸易类似,NAFTA实施以后,美、加之间FDI增长基本比较稳定;而美国和加拿大在墨西哥的投资增长迅速,美加在墨西哥外资中的比重也有所增长。墨西哥在1991~1993年期间的FDI流量为120亿美元,而到2000~2002年期间则增长为约540亿美元,FDI占其国内总投资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6%增长到2002年的11%,而这些主要是由其NAFTA伙伴国提供的。到2001年,墨西哥的年均累积FDI已达到1 119亿美元。与商品贸易相比,NAFTA成员国之间的服务贸易的发展成果相对较小。在NAFTA的服务贸易自由化方面,商业服务和旅游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运输和政府服务则没能完全开放。根据统计,NAFTA对北美服务贸易额的总体影响还不大。美国和加拿大的服务贸易从1989年的260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660亿美元,增长了93%,而同期美国和非成员国的服务贸易增长了129%。美国和墨西哥的服务贸易从1993年的180亿美元增长到2001年的260亿美元,增长了43%,同期墨西哥和非成员国的服务贸易增长了66%。

3.成员国福利的提高(www.chuimin.cn)

自由贸易协定提高了各参与国的福利。在NAFTA生效后的10年里,美国制造业产值高涨,就业率上升,制造业工资有了很大增长;美国通过利用墨的廉价劳动,增加了其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NAFTA的实施也有利于美国资本进入墨的能源、货币、电信和服务领域。而加拿大通过NAFTA,使产品顺利进入美国,不仅确保了市场,还获得了新的市场。由于美加同属于经济发达国家,且在NAFTA之前已于1989年1月开始实施了美加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基本上没有什么争议。而墨西哥的加入,使得NAFTA成为第一个由一个发展中国家与两个发达国家所组成的非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墨西哥因此成为NAFTA中的亮点。NAFTA带给墨西哥经济社会的影响是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政治、社会制度上,特别在自由贸易方面,墨西哥较加入NAFTA前更为成熟。NAFTA对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失业下降、进出口增加、政府收支改善等经济指标的贡献显著;而在物价上涨、最低工资下降和外出移民增加方面影响较小。NAFTA的实施促进了墨西哥贸易和投资的迅速发展。10年间,墨西哥向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都增加了两倍;墨西哥与NAFTA伙伴国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也有了很大增长;同样,流向墨西哥的FDI也大幅度增加。出口和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有很大提高,特别是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在1996~2002年间达到了3个百分点,投资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8.5%。研究表明,NAFTA使墨西哥的总要素生产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GDP增长率从1980~1993年的年均2%增加为1996~2002年的年均4%,10年的年均GDP增长率为2.9%。贸易和FDI的增长使得贫困率缓慢下降,并对就业机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积极影响。NAFTA的实施也使墨西哥的商业周期有了重大改变。从1996年起,墨西哥的产出波动几乎减少了30%,而投资波动则下降了40%。随着宏观经济总量的跨国相关性的显著增加,墨西哥与美国的商业周期更为同步,墨西哥的制造商应用美国科技创新所需的时间削减了一半。除了对宏观经济的促进,NAFTA也有助于墨西哥的体制改革。NAFTA作为一个约束机制,确保了墨西哥继续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改革进程,因而减少了墨西哥经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吸引了更多地外国投资。另外,在竞争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上也有了改进。

(二)示范效应

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很难结成经济集团,因为两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民族经济利益矛盾尖锐,很难实现真正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即使达成某种经济或贸易协定,发展中国家也会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难以摆脱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对这一传统理论认识的突破。如前所述,与欧洲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其他类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最明显的特点在于它是典型的南北合作型、大国主导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表明,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当代国际领域内的基本矛盾发生着重大变化,各种经济关系发生着新的组合,经济的区域一体化与多极化交织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当代世界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也已发生变化,即由过去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政治上和军事上争夺的“中间地带”,转而成为发达国家争夺贸易、投资场所和经济势力范围的战略要地。这种多角色的转变,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下,NAFTA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订立的自由贸易协定,相对于在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近的国家之间的一体化更有意义,可以看成是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的成功范例。NAFTA10年的发展,促进了成员国的经济繁荣,提供了更多更好地就业机会,也使各国都决心要进一步深化区域和多边贸易自由化。NAFTA成员国已达成共识,多边贸易体系对所有参与国来说,都将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良机。

美国除了把NAFTA看作增加成员国贸易的手段外,还把NAFTA看作其外交政策的一部分,以及向美洲和全球贸易自由化扩展的过渡阶段。因此和墨西哥签订的协议在很多方面都是样板性的,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从知识产权到投资协议,从服务贸易到劳工和环境问题等,就像一个区域和多边谈判的试验场。随着“9·11”之后美国贸易政策变得更加外交化,NAFTA已成为美国实现区域贸易对外扩张的样板,开始向FTAA扩展。由NAFTA南扩形成的FTAA,将形成北起加拿大,南至智利,人口8.5亿,GNP达18万多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这将有助于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形成美洲、欧洲、亚洲“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可改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将极大地改变世界经济格局,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可为发展中国家的增长与发展提供良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较低,发展中国家很难直接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组织进行抗衡,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可使它们争取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发达国家开展经济贸易关系。当然,对于大部分国家来说,要抓住这个机遇,就必须进行重大的政策和制度改革,特别是要减少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改善投资环境和制度框架,建立能激励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教育创新体系。另外,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必须与单边、双边及多边贸易共存,以最大化自由贸易的所得及减少贸易转移可能产生的成本。

其次,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是推动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NAFTA的实践表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总体经济实力差距大的区域之间同样也可以实现平等互利的合作。与水平分工相比,垂直分工的最大优点是有利于合作各方发挥各自优势,能从互补性极强的合作中取得合作利益。因此,通过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与市场配置,通过各成员国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整合发展方面的有机分工与密切合作,可将成员国之间经济上的互补性发挥到极致,使各成员国都能够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中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

第三,南北型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各成员国之间所存在的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决定了发展中的成员国势必承担较大的“调整成本”,甚至要冒国内经济与市场结构受到外部冲击的现实风险。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和支配地位,但它也不能不考虑其他两国,特别是墨西哥的经济利益和承受能力。为此NAFTA为墨西哥安排了过渡期和差别待遇。在关税减让的第一阶段,墨西哥只需对来自美国35%的商品取消关税,而美、加对来自墨西哥的80%的商品实行免税。此外,NAFTA还为墨西哥缺少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安排了10~15年的缓冲期,使墨西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经济强国和大国需要做出一些利益让步,向发展中成员国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它们降低“调整成本”,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发展中成员国的具体实际,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和照顾,给它们安排适当的过渡期,这样才能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取得成功。

最后,从总体上说,南北型区域经济集团的各成员国间的根本利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再完美的合作也不可能避免贸易投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具体运行来看,自1994年以来,美、加、墨三国间各种形式的“贸易战”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尽管如此,三国都能够将它们之间的纷争置于NAFTA专门设置的贸易冲突仲裁协调机制的框架之内,保证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相对稳定的运行。因此,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相对完

备的协商制度,为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作用。

第三节 美国新经济

1991年3月各项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开始好转,根据经济周期的谷—谷划分法,新一轮经济周期开始了。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波动的主要特征

美国本轮经济扩张阶段起始于1991年3月,结束于2001年3月,整整历时120个月。美国官方把这轮衰退期定为2001年3月~2001年11月,但在2000年底美国经济就已经出现衰退现象。此轮经济衰退是新经济环境下发生的衰退,并呈现出新经济的特点,自2001年11月开始,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期。从历史的角度看,二战后美国经济周期史上的第十轮即本轮经济周期可以看作是新经济时代美国经历的第一个经济周期。本轮经济周期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了区别于以往经济周期波动的一系列新的特征,因而成为美国经济周期发展史上的一轮新经济周期。所谓新经济周期,指的是信息时代的经济周期波动,信息技术是经济周期运行的基本推动力量,因而区别于以往工业经济时代的经济周期。

(一)扩张期延长

首先是扩张期延长。根据本文的时间界定,本轮周期扩张阶段持续120个月,这是美国二战后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二战后到1991年以前,美国经济经历了9次经济周期,扩张期最长的是106个月,其次是92个月。二战后平均扩张期约为50个月,收缩期大约为11个月。这次扩张期超过120个月,成为美国有经济周期记录以来最长的扩张期。纵观美国经济周期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周期的扩张期在逐渐加长,而在新经济条件下,扩张期更是延长。扩张期的延长与新经济本身的发展状况有关,与政府政策的适当调控也是分不开的。

(二)高增长、高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经济被认为有其自身固有的增长“速度极限”,在2.5%到3%之间,但是自1997年开始,美国经济增长加速,并持续多年超过4%,并且多次出现5%以上的高速度。9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的不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一般被认为在5%左右,但是在未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情况下,1996到2000年美国失业率不断降低,处于4%左右,且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较高的增长率和低失业率二者并存而未引起通货膨胀率上升,这也是以往的经济周期中所没有的特征。

(三)衰退来势凶猛,但时间缩短而且总体比较温和

像新经济繁荣期出现的“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一样,新经济的衰退也体现出了新的特征。此次衰退GDP的下降速度之快,时间之短,幅度之大,前所未见。在短短一年内,GDP增长率从2000年第二季度的5.7%下降到2001年的- 1.6%。另外,美国历次经济周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周期的收缩期在明显缩短,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种变化更加明显。而本轮的衰退历时8个月,小于二战后美国经济衰退期的平均值11个月。另一方面,经济调整对于经济状况的影响相对比较温和。程度总体比较温和主要表现为:衰退期间,失业率虽然上涨,但上涨有限;快速下滑之后,在政策刺激下,出现了两次反弹;经济衰退与生产率增长并行,失业增加与雇员实际工资增长同步;企业库存调整速度加快,损失较小;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主要发生在以网络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

(四)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调整

高新科技产业在美国经济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迅猛发展的信息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汽车、钢铁、建筑三大产业,成为美国的最大支柱产业。美国商务部官员说:“1/3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高科技产业,38%的新就业机会由高技术产业创造,高技术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同时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高技术也是美国应对全球挑战的后盾。”这是美国新经济周期的重要特点之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科技产业率先兴起,推动了新经济的长期增长。同时,也是由于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科技产业率先陷入危机,并对整体经济走向衰退起了推波助澜作用。并且,本轮周期一个明显的特征是,生产过剩或危机主要发生在以网络、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尽管传统行业也受到影响,但不像以往危机中那样所有行业全盘崩溃。

在上述情况下,美国经济的这种情况不仅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难得一见,而且也是各种经济学说难以解释的。在正统经济学中,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即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是很难同时实现,几乎所有的经典模式都假定,经济增长会导致工资提高,工资引起物价上涨,从而通货膨胀率上升。而现在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同时处于最佳状态。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将当前的美国经济称为“新经济”,表示美国经济已进入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时期。

二、“新经济”内涵及形成的机理

(一)新经济的内涵

对新经济的定义仍然存在很多争论,但是,把网络、信息技术作为新经济的象征或主要内容,人们还是认同的。美国新经济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四部分。首先,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主要是从生产要素重要性的角度来看新经济的。这就是说,知识和技术已超过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次,信息经济,即信息技术产业成了新经济的主导产业。这主要是从信息技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新经济的。信息技术生产产业占GDP比重约8.3%,但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信息技术应用产业占GDP的48%。再次,全球经济,即经济全球化。这是从经济活动的范围和空间来看新经济的。最后,网络经济,主要是指电子商务。这是经济活动从实物化转向虚拟化的角度来看新经济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因特网进行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网上向顾客销售产品和服务。新经济的核心是知识与信息。

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有:第一,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胀、低失业率并存构成新经济的突出特征。新经济突破传统上经济增长与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率不能同时存在的连动关系,再加上商业繁荣、利润增加、金融市场活跃等一系列的有利因素,美国经济状况处于其历史上最健康的时期。第二,美国新经济是用信息技术带动而形成的知识型和技术型经济。从增长方式上看,它以知识为基础,通过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生产的各环节。从增长源上看,知识和技术成为真正的财富之源。第三,美国新经济是一种面向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不同,不存在边际递减规律的限制。第四,经济周期阶段性越来越不明显。由于受到科技迅速发展和国家干预经济日益加强等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衰退、萧条、复苏和高涨)越来越不明显,而且增长阶段延长。

关于新旧经济的区别与联系,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基本上达到了充分就业;产品周期大大缩短,需要的原材料减少。然而,由于旧经济也在“拥抱新经济”,采取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新经济与旧经济之间的界限已越来越模糊。新经济与旧经济之间互动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两者兼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新经济形成的机理

新经济是一场数字技术推动的经济革命。这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以数字技术的不断创新为推动力、以开放的知识为基础,从制造领域、管理领域、流通领域的数字化扩展到包括政府宏观调控的一切经济领域,逐渐形成一个经济体系。

1.新自由主义思潮是美国新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解决凯恩斯主义所遗留的滞胀问题,新自由主义思潮逐渐抬头,并呈现占主导地位的趋势。美国传播学者丹·席勒指出,以“应该让市场自己遵循其自然的逻辑”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新被奉为美国国内的正统理论。80年代的里根时代和90年代的克林顿时代都在很大程度上遵循新自由主义思潮的理念。最近几年,新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美国新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之一。

首先,作为新经济重要技术推动力的因特网本身就是自由思想创新的产物。一方面,因特网的设计思想避免了垄断集中,体现了分散自由;另一方面,因特网为数字化的信息提供了自由流动的空间。因此,因特网不仅是流通领域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支持,更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美国新自由主义思潮为因特网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孕育了新经济的发展。

其次,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自由市场观点和理念渗透到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中,特别是渗透到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电信和传媒业发展的政策中,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通过一系列程序对电子计算机业、电脑业和电信业的界限一再进行重新划定,将蓬勃发展的网络业中越来越多的部分划到电脑行业,以促进电脑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该委员会主张把政府的控制管理降到最低程度、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原理作用的思想,在美国电信和传媒业决策中逐渐占据优势。1980年,在《有关计算机的第二次调查》中,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决定,作为美国电讯基础设施的核心部分,受政府管理的电讯公司也可以成立分公司,不受制于现有管制措施。这一措施使得被赋予特别市场自由权的专业化网络行业向整个电信市场扩展。1996年的《电讯法》,消除了电信行业的垄断,开放了所有的电信市场,放松了对不同种类的电信和媒体公司相互进入业务领域的限制,允许不同的媒体市场相互渗透,促使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从电信运营到硬件制造、软件开发、网络通信、互联网服务、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展开新的竞争和重组,从而推动高速“宽带”网络的建设。由此可见,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广泛渗透,为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市场环境。

2.信息技术是新经济产生的基石

信息技术在经济部门的广泛应用,是新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信息化为先导的经济结构大调整,扩大了投资,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并培育出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革命,主要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为主线。这一信息技术革命,首先经历了一个技术发展的长过程。从二战结束时起,经过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到70年代的30多年,技术本身的发展尚未达到创新“蜂聚”的程度。二战结束时,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开始问世。在此后的30多年里,计算机本身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大型到微型、从慢速到高速、从专用到通用、从低性能到高性能、从高价格到低价格的不断更新与不断升级的演进过程。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问世,是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革命性”转变。由此,使80年代出现了一个以个人计算机发展为中心的创新“蜂聚”时期。20世纪80年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PC时代”。在此基础上,90年代又进到了一个以互联网发展为中心的创新高峰期。互联网的发展,是整个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又一个更重大的“革命性”转变。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这两个创新“蜂聚”时期,与历史上铁路、电力、汽车等的创新情况相比,其规模与影响更加空前。特别突出的是,一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迅速诞生与崛起。这与信息技术产业本身的特点有关。首先,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链很长,其相关产品的生产可以分解出许多更细的、独立的新行业。由计算机整机的生产,分解出集成芯片的独立生产(芯片业);由计算机硬件的生产,又分解出各种软件的独立生产(软件业);由单个计算机的生产,又分解出与互联网有关的硬件、软件的独立生产及服务(互联网业);由互联网的发展,又分解出新的商业形式,如电子商务等等。其次,这些新分出的独立行业,一般不需要巨大的建筑厂房和机器设备,新企业很容易创建,特别是由互联网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虚拟企业形式。最后,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应用性极广,且易于操作,购置成本低,使其能迅速大众化、普及化、社会化,迅速渗透到或融合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包括传统工业与商业部门,由此,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新兴中小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总结起来,信息技术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成为美国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993年和1996年,全美投入信息产业的资本分别占资本总量的36.2%和40%,远远超过其他产业的投入。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的规模,构成新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二,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最后,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就业的发展。

3.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新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保证新经济的健康发展,美国政府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而且还积极通过政策支持、保障新经济健康高速发展。首先,美国政府增强网络的安全性,提高消费者对网络的信任度。美国政府通过《关于信息系统保护的国家计划》构建联邦政府的信息安全模式,推动公众与民营之间的自愿合作,保护信息基础设施。美国商务部企业服务局与产业界、消费者代表和政府部门共同合作,开发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密码系统,专用于网上消费者的保护。另外,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采用网上冲浪的方法,对网上的违规行为进行调查。对于网上的欺诈行为,司法机构按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其次,美国政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1999年10月,美国通过了《域名权保护法案》,规定域名与商标保护统一,不得冒用、非法注册或使用与他人域名十分相似的域名进行网上商业活动。在域名的管理上,将过去的政府负责注册登记改为由因特网域名定名公司(ICANN)和网络解决方案公司(NSI)代表政府负责域名的注册登记,大大降低了域名的注册管理费。第三,积极发展电子商务。1996年底,克林顿亲自倡导成立美国政府电子商务工作组负责制定有关发展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并协调督促相关部门实施。1997年颁布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具体提出五项原则:

(1)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2)政府应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

(3)政府必须参与,并致力于支持和创造一种可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

(4)政府必须认清因特网的特性;

(5)应该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因特网上的电子商务。

200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球和全国商务电子签名法案》,使在线合同或在线交易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进一步方便企业和消费者的电子商务。

4.“官、产、学、公众”创新模式是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新经济之所以在美国兴起和繁荣,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特网演化处在官、产、学、公众各类主体组成的创新网络之中。正是这一网络机制促成因特网的迅速普及发展,带动整个美国经济向新经济的转变。美国新经济是数字化技术在经济领域创新以及渗透的结果。创新包括了技术、制度和产品服务方面的创新。单单市场需求的存在或者技术机会的存在都不能促成技术革新。单独看来,这两者都是技术发生革新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有他们同时成立的时候,技术革新才成为可能。也就是说,脱离了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单纯技术创新不会促进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以美国苹果电脑为例,就可以清楚的认识这一点。苹果在PC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过去10年,苹果获得了1 300项专利,相当于微软的一半,几乎相当于戴尔的115倍。但是,创新能力并没有使苹果公司置身于食物链的顶层。1981年该公司营业利润率高达20%,而目前仅有0.4%,远低于行业平均的2%。目前该公司在全球PC市场的份额仅有2%,无法与戴尔和IBM相匹敌。苹果公司充分说明业务模式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戴尔、亚马逊、E-Bay等公司都是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模式,迎合更多的消费者。因此,美国新经济时代的创新是由技术创新需求和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相互推动的。

事实上,传统的“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仅仅提供美国新经济技术创新的需求。美国科研体系的特点是政府、企业和大学单独或联合资助进行研发活动,促成了美国产生大量的创新成果,并得以产业化与商业化发展。因特网正是在这种政府、企业和大学创新体系中由国家投入基础技术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企业积极支持和参与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这种建设新的创新环境的过程中,机构和国家的界限被打破。相反,原来互不联系的三类机构,即公共(官)、私人(产)、学术(学)三方面逐步适应共同工作,相互交织作用,进一步在创新进程的各个阶段建立了相互联系,形成了“三线螺旋体”。但是,“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忽略了产品服务创新的市场需求,还不能够完全成为新经济的创新源泉。结合苹果电脑失败的教训,可以看出产品、服务等业务方面的创新同技术创新同样重要,而且这些归根结底取决于对公众偏好的满足。公众的偏好需求驱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创新方向,引导政府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在进一步满足公众偏好的基础上,公众积极广泛地参与在线购物、虚拟社区、数字学习、数字娱乐等都构成推动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坚实动力。而且,当前美国的部分研究机构在统计新经济发展状况时,都对公众的上网比率、上网时间等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兰德公司在加强美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议中同样认识到,设法让民众了解创新活动的重要性以及民众通过什么方式来支持创新。这些都说明公众是推动美国新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公众与“官—产—学”三线螺旋体创新体系相互作用,形成“官—产—学—公众”创新模式,为新经济发展提供了所必须的技术创新、产品服务的业务创新,成为美国新经济发展的内在源泉。

5.制度创新是美国新经济的革新力量

制度创新。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例如,在生产领域小型初创公司(Startingup)的兴起,大公司与小公司在创新上的协作关系;在流通领域各种金融创新,如二板市场和风险资本的出现;在分配领域股票期权的盛行;在企业管理领域,层级制被水平管理和对基层的授权所取代,都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而进行的制度创新。应当说,在美国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因素要比单纯技术因素更为重要。总的来看,美国新经济得以发展的制度前提或基础,主要有两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微观层面的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

这种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知识入股来清晰界定知识的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所有权由“资本家”和掌握知识的“知本家”共享的产权结构。“知本家”与劳动者在主体上的统一促成了劳动收益权与资本收益权的统一,并使利润与工资具有相互激励性质。在这种激励相容的企业制度下,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获得了与其成本相对应的收益,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知识拥有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第二,以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制度。

大批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的兴起对美国信息技术创新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而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短期内同美国独特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正如OECD在关于美国新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金融系统的有效性对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金融制度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以创业板(二板)市场为主要推出机制的风险融资制度;其二,以股权融资为主的宏观金融体系与微观企业所有权结构。

首先,新经济产生与风险融资制度的关系。知识产品的大量涌现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知识产品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的排他性都很低;二是知识产品的市场竞争具有“赢者通吃”的特点,这是由于知识产品几乎不存在运输成本,从而市场是很难被分割的,只要有一个竞争者成功了,其他竞争者便必然会遭受失败的命运;三是由于与传统产品不同,知识产品的投资对象不是机器、厂房等,而是一种创意或想法,这意味着对知识产品进行投资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正是由于这三个特征的存在,为了克服来自知识产品难以排他而产生的“搭便车”风险、投资失败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必须导入风险投资制度来帮助创业者分散风险。在1993年前,美国风险资本公司为投资筹集的资本惊人地稳定,每年都在30亿美元至50亿美元之间,但在此后的6年里却急剧增加,1999年已达250亿美元。1999年的管理基金超过800亿美元,而1993年只有310亿美元。可以说,没有风险融资制度的发展就不会有美国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就不会有新经济的形成。

其次,股权融资与新经济的关系。从微观企业的角度来看,股权融资可以为企业创新提供所有权的激励。只有在股权融资的企业制度下,知识才有可能与资本分享企业的所有权,知识劳动者享有企业所有权既可以激励知识创新,又能够化解传统企业中的劳资冲突。这对于新经济的发展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制度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以股权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对于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是非常有利的。风险资本投资的运行特点包括三方面:一是投资面向新兴产业(主要是信息产业)中的初创企业;二是风险资本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企业创业;三是风险资本具有良好的退出机制。正是这三个特点使得风险资本能够通过独特的创新机制和风险分散机制,把资本、技术和知识联系起来,赋予美国经济支持技术型初创公司发展的优越环境。因此,新经济是由创业板股票市场与风险基金相互结合的产物。

三、新经济的影响

(一)在全球掀起了巨大的扩散效应

新经济不仅在美国得到巨大发展,而且也在向世界其他国家扩散,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示范效应。目前,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了信息化所带来的巨大好处,纷纷加快了本国发展信息技术的脚步,发展新经济。

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列。欧盟国家,尤其是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的信息化水平较高。1 9 9 9年1 2月,欧盟通过了“电子欧洲——全民参与信息社会”计划。2000年欧盟15国领导人在里斯本的峰会上,提出在未来采取“新经济”发展战略,以经济改革配合新技术,缔造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及降低会员国的失业率。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也纷纷制定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本国的信息化和鼓励新兴技术的发展。另外,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已经观测到了信息技术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也起步较早,相继建立了自己的信息化方案。2 0 0 1年1月,日本政府制定和发布了今后五年信息化建设计划——《E- Ja p a n战略》,其宗旨是实现“知识创造型社会”。为此,日本将大力建设超高速因特网;制定电子商务交易的规则,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电子政府。日本政府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使民间企业按照市场经济原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在5年之内跻身世界最先进信息技术国家行列。韩国立志成为信息技术强国,于2000年公布了《信息通信技术开发5年计划》。根据这一计划,韩国将集中资金开发下一代因特网、光通信、数字广播、无线通信、软件、计算机等6个重点领域的技术。韩国情报通信部还表示,这项计划的实施将使韩国信息通信产品的出口额从2000年的30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 000亿美元,并创造22万个就业机会。新加坡发展局制定了“21世纪产业发展计划”和《信息技术2 0 0 0——智能岛设想计划书》,力图建立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一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也及时跟上了此次发展信息技术的大潮。

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在投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我国也建立起了世界第二大的互联网络,并积极投资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最近10多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年产值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以3倍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速度发展。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1%,其中信息产业的贡献约占一个百分点。我国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印度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软件生产国,加格班达省也被称为亚洲的“硅谷”。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在实现工业化中加速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加速工业化,从而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望未来,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进一步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对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及其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

(二)引发了理论思考

新经济的出现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争论,经济学家对传统经济理论和当今的主流经济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提出了许多挑战。这些理论反思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菲利普斯曲线是否已经失效。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的是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它的关键命题就是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有一种替代关系,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时,通货膨胀率将比预期的要高。1996年以前,学术界还认为,只要失业率降到5.5%~6%以下,就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美国新经济依靠网络技术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失业率达到历史最低即4%以下,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通货膨胀率却在2%以下。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不能并存的理论,在新经济条件下被打破。

(2)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受到挑战。美国经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失去了原有的强劲增长势头。从2001年第4季度起,美国经济进入了低迷状态,似乎表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尽管如此,长达10年之久的经济高速增长,仍足以使人们对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产生怀疑。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新经济已经使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过时了。但更多的学者认为,新经济并没有改变经济周期规律,新经济主要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是经济的永无止境地增长;同样,即便是一场经济衰退也改变不了新经济本身,更否定不了它的存在。总供给周期性地超过总需求并因此出现社会总供给的周期性调整,是现代经济周期的内涵,新经济并没有这一点。因为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会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因而都会造成一段时期的经济繁荣。蒸汽机、电动机、无线电讯等发明,在历史上都曾导致了经济的空前繁荣和发展。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也不会例外,它为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却没有改变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当然,考虑到新经济主要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信息和通讯技术方面的创新使技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使商业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因而传统的以实物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周期波动,可能将逐步让位于以知识和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周期波动。

此外,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还对信息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以及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提出了挑战,有待人们进行更加深入与专门的思考与探索。

(三)数字鸿沟

新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从总体上培育出一个更加富裕的社会,但由于它是在原有生产关系的框架中发展的,产生了很多新问题。数字鸿沟(Digita1 Divide)就是问题之一。数字鸿沟是信息化带来的新问题。它是指由于存在着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的差异以及网络技术应用水平的差异,在信息社会中所引起的不同机遇、不同地位,乃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差别和心理失衡。它不仅存在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而且存在于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甚至同一组织的不同人群之间。根据联合国的资料,全球收入最高的国家中的20%的人口拥有全球GDP的86%,其互联网用户总数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3%;而收入最低的国家中的20%人口则只拥有全球GDP的1%,其互联网用户总数仅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0.2%。在2000年,美国年收入在75 000美元以上的人进入互联网的可能性是低收入人群的20倍;前者拥有计算机的可能性是后者的9倍。即使在同样的收人水平上,如年收入在15 000~35 000美元,白人的计算机拥有量为32%,而黑人和西班牙后裔只有19%。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数字鸿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并可能继续扩大;由于“新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大多数贫困国家还没有能力发展“新经济”,更享受不到“新经济”为人类所带来的好处。

上述问题只是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部分。它们并不能掩盖新经济发展的成就,但它们的消极影响应当同其积极影响一样,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新经济问题是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北美洲经济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经济学依据和现实意义,研究了美国新经济的内涵以及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主要结论和启示是:

(1)美国和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能力巨大、科学技术先进。农、林、牧、渔业也极为发达。尤其是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产业领域里具有超凡的实力和地位。加拿大是技术密集型的国家,工农业的技术装备比较先进,劳动生产率高。加拿大的经济实力在工业化国家中居第7位,国民的年人均收入2.5万美元,也属高收入国家之一。但经济总量只是美国的1/12。

北美洲其他国家除墨西哥有一些工业基础外,多为单一经济国家。

(2)美国新经济是以网络、信息和高新技术为新经济的象征或主要内容,建立在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经济现象。新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运行的模式和路径,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周期,对传统的经济理论提出了挑战,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NAFTA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三国的经济增长,并且使三国的经济增长更为平稳。经济增长率的提高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①NAFTA成立后产生的投资促进效应:正如Wy1ie(1995)所指出的,由于区域内市场的扩大而产生的促进效应导致投资和就业增加;区域一体化会使区域外投资和就业发生转移,因而会吸引外部投资和就业,导致经济增长加速。②区域内贸易的扩大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刺激作用。③由于市场的扩大,竞争的加剧而产生的动态效应对经济增长带来的积极影响:这包括,与规模经济有关的效应、给定生产要素在企业内得到更有效利用所产生的技术效率效应、在一体化过程中由于竞争加剧而产生的价格和成本效应、市场扩展影响了生产力增长率和技术发展等。④经济增长率提高应该和美国1992年以来所经历的二战后最长的经济增长有关,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经济增长受其带动也出现了加速增长。

(4)NAFTA对墨西哥具有特别的意义。墨西哥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一向比美、加两国大。NAFTA成立以后,墨西哥在美、加两国的带动下,出现了经济波动趋同和经济波动减弱。墨西哥在经济福利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利益。如果对墨西哥加入NAFTA前后经济增长所发生的变化加以扩展,以探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结成经济一体化组织对经济增长和波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建立经济一体化组织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会提高,经济波动将会减弱。特别地,经济波动的减弱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结成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另一个非传统收益。

(5)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经验表明,在当前的形势下,南北关系应是一种双赢而不是零和的关系。由于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组建的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甚至超越意识形态的障碍的区域经济集团,这有助于突破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超越意识形态障碍,改变过去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歧视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北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能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种平等的竞争环境。我们正面临着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的大好时机。此外,在经济合作中,要在协商制度的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形成定期的多层次的协商制度。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相对完备的协商制度。最完美的合作也不可能避免纠纷的发生,因此协商解决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最主要的是超行政区的协调政策、投资政策、产业结构与布局政策等的制定和实施监督,这在克服我国目前盛行的行政条块分割、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方面意义尤为重大。况且,协商制度并不完全就是为解决纠纷而设,它还可以负责公布有关合作进展的信息、对合作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评估、对合作经验进行交流等。成功高效的协商制度是合作走向完美的主要保障。

关键术语

北美洲 贸易自由化 自由贸易区 新经济

思考练习题

1.分析加拿大和美国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和差异性。

2.分析加勒比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

3.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是什么?

4.新经济产生的制度基础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