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封存自然魅力,玻璃艺术与日本匠心

封存自然魅力,玻璃艺术与日本匠心

【摘要】:日本手艺中,除了传统的瓷器、漆器,还有一些携带着现代基因的门类,比如玻璃器。荒川尚也的玻璃器,流畅、生动又前卫,但骨子里却是与自然、与日本文化紧紧相连。初识荒川先生的玻璃器是在京都街角的一家小画廊。而荒川先生的师父已亦先生则开始另辟蹊径,制作民艺风格的玻璃器。荒川先生对玻璃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严格的提纯技术,提纯出的玻璃器皿通透得融化人心。

日本手艺中,除了传统的瓷器、漆器,还有一些携带着现代基因的门类,比如玻璃器。荒川尚也的玻璃器,流畅、生动又前卫,但骨子里却是与自然、与日本文化紧紧相连。

撰文/林勋  供图/林勋、往常

● 荒川尚也的作品“线与水”方盘,采用了玻璃熔铸技法。

初识荒川先生的玻璃器是在京都街角的一家小画廊。陈列着林林总总商品的架子上,几只充满着气泡和线条肌理,如山涧溪流般清澈的玻璃水杯直击内心,我当下决定非要去诞生它们的工坊一探究竟。

出产这些玻璃水杯的工作室名为晴耕社,由荒川尚也先生创建,它安静地坐落在京都北部的林地间。一路从京都古城中心驱车往北,需要穿过山岭,越过溪流,在山间窄道曲折迂回才能够到达。

寻访当天正值秋日,田边的彼岸花映着金黄的稻田盛开着。寻着火红的花影走去,有一处小树林在远处默默吸引我前往。小树林只有一处开口,一条小路仅能走一人。行至入口,见树荫环绕下是块静谧的空地,生长着疏朗的蕨草,有一些散落的石块,似人为有意却又无意地摆放其中。傍晚的天光从树叶上方透下,一阵风吹来,传来树叶抖动的声音。

我好奇这一个不起眼的小荒地,怎有宗教的威严令人心生敬畏。询问过先生,才恍然回忆起赤木明登先生(漆器匠人,作家)在介绍晴耕社的文字里曾提及过这个神秘的小树林,是过去安放逝者灵魂的土葬场地。而文中说这里“四下氛围并不阴森,微风徐来,一片清净”。此刻我便有了深刻的感受。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绿树环抱,田野开阔,风卷云舒,溪流潺潺。工作室坐落在山前守护着这里,精灵般的玻璃器皿便诞生于此,也或许只有在这样一个富有灵气的场域才能诞生出这样打动人心的作品。

我们喜爱鉴赏美之器物,并将之与作者的生平联系。手工的最大魅力,我想是材料和技法的综合表现能忠实地传达作者在一定时期的心路历程,而随着时间和生命的延续,作品也必然随着生长变化。

荒川先生在助理协作下正进行创作。

傍晚的工作室展厅,窗台上、桌子上是林林总总的荒川先生的作品。

荒川尚也先生1978年毕业于北海道大学的农学部,毕业后进入北海道丰平玻璃工房学习并师从已亦进治先生。当时正值日本工业化快速进程的时代,机械化的玻璃生产线逐步占领市场。试管、烧瓶、玻璃杯、电灯泡等生活常用品,渐渐脱离了手工作坊的生产走上了机械批量产的道路。

为了与机械生产比拼,像丰平玻璃工坊这样的小作坊的匠人们日夜磨练自己的技术,试图制作出能超越机械的技艺精湛的产品。荒川先生说工匠们虽然是为了做出和机械一样甚至更为精确的产品,但这些产品最终呈现出远超“机械美”的美感。

历经这样一个特殊时代的荒川先生对人工机械化制造出来的产品有着特殊的情感,而这些机械美学也成为一直以来先生创作的灵感。在这一次人机的激烈竞争中,手工最终不敌机械的廉价,许多小作坊都败下阵来倒闭收场。而荒川先生的师父已亦先生则开始另辟蹊径,制作民艺风格的玻璃器。这是一种不追求机械的标准化和精确度,更自由随心创作物品的尝试,而这样创作出的物件自然天成慢慢被人们青睐。

荒川尚也先生在玻璃工房学徒时正是工房转型时期。不仅要学习严谨的作法生产精密的器具,也要学会听从内心的声音自由创作,而两种截然不同却有紧密关联的制作方向,造就了他独特的眼光和思想。从仿机械制造中感受到的理性智慧,以及来自于自由创作发挥中的感性情绪融合在一起,造就了荒川先生对玻璃之美的诠释:

砂石里含有石英,提纯之后可制作玻璃器。就如白水也有不同的味觉,透明的玻璃器也有着不同的个性。当一个个玻璃器被吹制成时,它们都是特别的个体,就像这个世界瞬息万变的本质。然而也并不是多么巨大的转变,表象上每日我们在重复着同样的生活和制作,却又不可能经历完全相同的一天,在此间有着深刻的美之痕迹。每日重复使用的玻璃器皿中渗透着光影,光影变幻、时过境迁之美呈现其中。

1995年,荒川先生将工作室晴耕社搬迁到现在的地址,这里位处京都丹波地区山脉深处,水源纯洁润泽四方。夏季在溪流中可以钓到对水质要求很高的小鲇鱼。冬日积雪于山林,溪流则蒸腾起雾气,黑白的世界里水墨的意境跃然眼前。这些都是水之造化之美,“与水一样玻璃也有变幻的表情。吹制时玻璃因为千度的高温呈现液态,自然流动的同时受到人工道具的规制形成各样的造型。”(www.chuimin.cn)

火红的窑炉。

●“流星”香水瓶。

● 荒川先生的工作室晴耕社安静地坐落在京都北部的林地间。

为了更忠实地表现水,或者说为了令玻璃器更忠实地反映光影和周遭的自然,必须得到完全透明无色的原料。一般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玻璃中多少含有铁份或其他金属离子,会呈现出微微的色偏。荒川先生对玻璃材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制出严格的提纯技术,提纯出的玻璃器皿通透得融化人心。

接着便是一道道工序的展开,高温中玻璃熔融成金红色如凤凰涅槃。荒川先生神情专注,手法娴熟,气息平稳地通过吹制棒控制着玻璃熔块的状态,通过人之气息将其吹出各异的造型。窑炉边是高温,先生身着短袖也是汗如雨下,可想这若是在夏日必定更加艰辛,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吹制成型后,便是荒川先生独特的技法时刻。在光洁的玻璃面,加入了裂纹,混入空气泡,再加热令其变形歪曲。刻意将物品做坏的过程一定会让许多人不解,但重复数次后,如泉水倾泻般的器皿渐渐诞生眼前!

这费尽了心思的复杂过程,整体看来却犹如书画泼墨的即兴。我安静地观看创造的过程,玻璃窑炉边火热的场景充满了能量的涌流,我似乎看到山间的飞瀑溪流在一刹那封存进各式各样的玻璃器皿中,成了永恒的诗篇。

结束了手头的创作,先生拿毛巾擦了擦汗,招呼我到草坪上走走。

“先生您毕业于农学院,怎么会想开始成为玻璃匠人呢?”我好奇地问道。

荒川先生轻松地笑了:“也不知怎么的就开始了呢。”

“来看看展厅吗?”

傍晚的风有些大,一阵树叶涛声过后,阳光穿过玻璃窗映照在工作室展厅,琳琅满目的玻璃作品忽然开心起来,欢乐地折射着阳光似乎在畅谈着些什么。

荒川先生兴致勃勃地招呼我过来,掀开一个椭圆的白色玻璃盒子的盖子。“哇!”我惊叹到:“这是多么可爱的一团嫩嫩的苔藓啊!”“是吧,它是这里的宠物,我们叫它‘毛毛君’,当时我只是无意把一块小小的苔藓放到这个盒子里,怎想有一天打开盒盖把我自己都惊喜到了,它竟然悄悄长到和盒子一样大!”荒川先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赞叹着这一件关乎生命的小事。

此刻的我恍然大悟,之于荒川尚也先生与他的玻璃创作,还有晴耕社周围四季流转的自然。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