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宋美龄与布鲁克·阿斯特:笑看百岁人生,幸福财女计划!

宋美龄与布鲁克·阿斯特:笑看百岁人生,幸福财女计划!

【摘要】:笑在百岁人生之最后 ——宋美龄与布鲁克·阿斯特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纽约寓所逝世,享年106岁。2007年8月13日,布鲁克·阿斯特在纽约郊区的私人庄园逝世,终年105岁。1919年,17岁的布鲁克在母亲的撮合下,嫁入豪门。在朋友家的聚会上,布鲁克认识了第三任丈夫,62岁的文森特·阿斯特。他们的婚姻生活还算风平浪静,但主要是布鲁克迎合文森特。1959年,67岁的文森特心脏病发作过世,没有亲生子女的他留给布鲁克大笔遗产。

笑在百岁人生之最后 ——宋美龄与布鲁克·阿斯特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纽约寓所逝世,享年106岁。在随后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虽然出于政治原因,没有政要名流蜂拥,但是来自世界各地、她生前主持的“国军遗族学校”(也就是阵亡将士孤儿学校)的学生们——他们大多已届不惑之年——纷纷向他们的“妈妈”致敬,让旁观的《纽约时报》记者也感动不已。

2007年8月13日,布鲁克·阿斯特在纽约郊区的私人庄园逝世,终年105岁。守候在床边的是她的管家、两位护士以及临时监护人、时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的夫人。唯一的亲生儿子托尼布鲁克马歇尔此刻正官司缠身,没有在场,而这场官司正是由布鲁克的亲孙子、也就是托尼的亲生儿子发起的,控告托尼虐待并欺诈性侵占布鲁克的财产。[7]布鲁克的葬礼非常冷清,因为布鲁克的朋友们不愿意捧主持仪式的托尼的场。据布鲁克下葬的墓园看护人说,从来没有看见过托尼来母亲墓前献花。

两位都是出自名门,活了超过百岁的“有钱有势”老太太。她们坐拥丰厚资产,享尽荣华富贵,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呼风唤雨,令众生仰视。可是,宋美龄经历了战火、落难、失去权力等人生大起大落,最后得以在家人的簇拥之下平安辞世,没有子嗣的她却充分享受了天伦之乐。而布鲁克则做梦也没想到亲生儿子会背叛她,酿出家人反目的丑闻,引发轰动一时的豪门恩怨。

在我们比较这两位不平凡的女人,从她们的经历中寻找启发之前,先来介绍一下布鲁克的生平及她背后的故事。

1919年,17岁的布鲁克在母亲的撮合下,嫁入豪门。布鲁克的第一任丈夫约翰·库塞的父亲是新泽西州商业大亨,约翰本人正在普林斯顿大学念书,外貌英俊,风度翩翩。可是约翰有着酗酒和玩女人的毛病,最糟糕的一次,约翰醉酒后揍布鲁克,把她的下巴都打得脱臼了。1924年,布鲁克生下了她唯一的儿子,就是让她晚年生不如死的托尼。1930年,共同在“豪华的地狱里”生活了11年的布鲁克和约翰离了婚,布鲁克得到相当丰厚的赡养费以及儿子的监护权,但如果她再婚,赡养费就不再付给她,而转归托尼名下的信托基金所有。1932年,布鲁克再次结婚,嫁给了查尔斯·马歇尔。第二位丈夫虽然在华尔街当股票经纪人,收入不错,但远远不如布鲁克前夫家那么富有。但他对待布鲁克非常忠诚,布鲁克也一直说,查尔斯是她这辈子的最爱。托尼也很喜欢这位继父,并且把自己的姓也改成了继父的姓——“马歇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布鲁克50岁那年,查尔斯突然中风过世,其乐融融的家庭破碎了。更要命的是,布鲁克这才发现,查尔斯与前妻的离婚协议中规定,假如查尔斯过世,他的遗产的1/3要归他的前妻所有。布鲁克总共只拿到50万美元,虽然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是对没有任何其他经济来源的布鲁克来说,前景非常暗淡。她不得不第一次正式进入职场,加入了《家园》杂志成为一名编辑。

在朋友家的聚会上,布鲁克认识了第三任丈夫,62岁的文森特·阿斯特。文森特性格古怪阴郁,脾气暴躁。布鲁克对于文森特的习性有点不安,但是经不住文森特每天一封情书的攻势,而且考虑到现实,布鲁克答应了文森特的求婚。他们的婚姻生活还算风平浪静,但主要是布鲁克迎合文森特。文森特的控制欲很强,从一开始就不喜欢托尼,坚决不允许托尼使用阿斯特的姓。布鲁克只好尽量不和托尼见面,包括托尼生日这样的日子。文森特不允许布鲁克在家里和她自己的朋友打电话聊天。布鲁克对丈夫百依百顺,忍气吞声。她曾经评论自己的“阿斯特太太”生涯说:“我在休耕。”不过文森特非常热衷于赞助文化机构,而且出手大方。临终前他对布鲁克说过:“整个阿斯特基金会都交给你了,你会觉得好玩极了!”

1959年,67岁的文森特心脏病发作过世,没有亲生子女的他留给布鲁克大笔遗产。 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布鲁克没有再婚,而是全身心地投入慈善事业,成为美国最有名、德高望重的慈善家之一,她的名言是:“财富就像马粪一样,只有把它撒开才有用。”她因为慈善活动获得了“纽约非官方第一夫人”、“纽约活地标”、“老百姓的贵族”这样的昵称。1998年,克林顿总统还给布鲁克颁发了代表美国公民可获得的最高荣誉的自由勋章,以表彰她的贡献。

可是,布鲁克与唯一的儿子托尼之间的关系却问题多多。其一,托尼的存在,让她忘不了她与第一任丈夫之间梦魇一般的婚姻岁月。其二,她总觉得托尼不够出色。托尼没有固定职业,以写作为生,但是没写出什么名堂。其三,也许是最致命的一条,就是托尼的第三任妻子夏琳的存在。夏琳原来是布鲁克夏日别墅所在的缅因州小镇上牧师的妻子,后来,他们俩背着布鲁克私奔,来了个先斩后奏。布鲁克觉得儿子自私自利,破坏别人家庭,给自己丢尽了颜面,非常生气。虽然后来勉强接受了事实,但是布鲁克对夏琳的态度一直全无热情。而个人修养没怎么到家的夏琳也常在人前人后犯各种忌讳,越发地让布鲁克失望。布鲁克曾经对好友说过胖乎乎的夏琳“既没有品位,也没有脖子”。根据布鲁克的遗嘱安排,布鲁克过世后,托尼将是她最大的遗产继承人,但是假如托尼在夏琳之前去世,布鲁克的遗产将全部转赠给托尼的两个前妻以及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等家人,夏琳什么也得不到。

布鲁克多年来保养有方,驻颜有术,身体健康,90多岁时她还频繁出席社交活动。很有意思的是,有一次布鲁克参加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筹款晚会时,得知蒋夫人宋美龄也会出席,并且不坐轮椅,便也坚持不坐活动举办方提供的轮椅。布鲁克后来因为老年痴呆症病情日益严重,便退出了社交场合,只偶尔与关系亲密的朋友吃饭时才出门。而托尼则已经有过两次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可能出于时间上的紧迫感,托尼开始“动手脚”。托尼先是把跟随布鲁克多年的忠实管家和私人秘书都给解雇了,又把自己在母亲名下的信托基金的职务工资加了2倍,把布鲁克的夏日别墅的户主改成夏琳,还借布鲁克身体不好为由,把布鲁克在纽约郊区的庄园关闭了,然后带了自己的律师上门,让老太太签了各种各样的文件。同时还有人拍到夏琳在公共场合戴着布鲁克著名的由367颗圆形钻石做成的雪花项链!直到托尼的双胞胎儿子之一菲利普有一次经过纽约去看望祖母,发现祖母的处境跟囚徒一样,不能出门,沙发上还有狗尿味道,而且祖母最喜欢的一幅挂在门厅的油画也不见了(被托尼私下卖掉了),且重复说害怕穿黑色西服的人,怕他们要抢劫她的东西,还一个劲地央求菲利普带她去纽约郊区的庄园,菲利普这才知道问题很严重。

2006年7月,菲利普向纽约最高法院递交了起诉书,控告他的父亲托尼·马歇尔虐待和欺诈老祖母。法院指定布鲁克的忘年交、时装设计师奥斯卡·德拉伦塔的夫人阿妮塔为临时监护人,摩根大通银行全权代理布鲁克的财务,派会计师事务所核实过去几年里布鲁克的账本,结果发现有约1 400多万美元的现金不知去向。过了不久,纽约检察长办公室宣布所谓的布鲁克遗嘱上的签名系伪造,而且在向夏琳转移布鲁克房产时没有缴纳应该缴纳的税款,涉嫌逃税,对托尼提出刑事公诉。消息一出,托尼和夏琳成了纽约人人喊打的对象,在纽约社交界变得空前孤立。法官下令托尼如果要与他母亲见面的话,必须通过临时监护人事先约定时间。

相比之下,宋美龄的最后岁月则舒适美满得多。对于宋美龄在中国的历史,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很熟悉,但她在蒋介石去世后移居美国的生活,可能了解的人并不多。1975年9月,蒋介石去世5个月后,她带着十来位侍从飞抵纽约,之后很少再回台湾。在旅居美国的早些时候,她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孔家纽约长岛的蝗虫谷一处面积约37公顷的庄园内。有时她会驱车到曼哈顿,参观画廊和艺术馆,自己闲时,还搦笔作画,她的画还参加过多处画展。虽然她已经很少过问政治,但是她还十分关心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形势,坚持每天阅读台湾“外交部”专门为她发来的新闻剪报。后来因为行动不便,于1998年搬到纽约曼哈顿上东区高级公寓居住,直到2003年过世。在此期间,她与外界交往不多。除了亲近的家人,还有几位美国友人有机会进入她家中,包括曾写出了《宋氏三姐妹》的美国作家项美丽和宋美龄就读威尔斯利学院时的同学艾玛。另外,她还定期接待台湾妇女团体的访客,以及她创立的“国军遗族学校”的学生们。24位侍从人员三班倒安排她的生活起居、衣着、车辆,还替她整理文牍,处理书信。每次进出都有美国政府提供的保镖护卫。自1991年后,宋美龄更是深居简出,除了会见,很少在公众场所露面。她参加的最后一次大型公开活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50周年纪念日(1995年),98岁的她作为特别嘉宾应邀来到美国国会,出席庆祝仪式。《华盛顿邮报》不无惊讶地观察到“蒋夫人仍然不用搀扶,自己走进了会场”。在宋美龄的葬礼上,为她主持了40多年礼拜的牧师周联华说:“我们都是上帝创造的,但宋美龄是上帝的杰作。”

布鲁克与宋美龄这两位女人丰富的人生经历有不少值得人们回味思索的地方。她们的财富和权力太过耀眼,往往让人看不到她们的内在力量。

布鲁克和宋美龄除了都是“贵族”之外,还有两个突出的相像之处。

首先,她们俩优雅的身影为人所乐道,但是优雅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两位都是非常自律的女人。在美国求学的青少年时代,宋美龄曾经因为喜爱冰激凌和奶昔而体重升至130磅。但是自1917年19岁的她从美国回到中国,一直到过世,她的体重始终保持在100磅。布鲁克娇小但苗条有致的身材则得益于她每天坚持在游泳池划水1 000下。以她们的生活条件,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口福齐天,如果不是严格自律,很容易发胖。很多人在年轻时还可以靠虚荣心管住自己的“嘴巴”,然而到了老年就不再那么约束自己。她们俩的意志力之强因为她们的长寿而更显突出。严以自律一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严以自律。

有钱人的身材

老妈来美国,总结了很多条观感。其中之一是:美国越有钱的人越瘦,越穷的人越胖。

我每次回国,也颇有感慨:中国和美国对女人身材的审美观已经统一,一概追求三围性感外加整体苗条。女同胞们,特别是都市职业女性,都在为减肥而孜孜不倦地奋斗。然而中国的男人们,尤其是成功人士们,却没有一点瘦身的压力,再水桶粗的身躯,众多美女都趋之若鹜,一点也不嫌弃。呜呼!男女之不平等,无出其右!

没有权威统计表明美国阶级胖瘦分明从何而始。有人说,有钱人操心的事情多,工作忙,所以胖不了。穷人生活简单悠闲,吃饱了就睡,所以心宽体胖。然而据我的偏听偏信,财富和胖瘦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绝对有高度相关性。

胖子在美国受到歧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研究说超重的人平均工资比正常体重的人低6%左右。近年来也有多起胖子因为身材臃肿而不被提拔重用,把雇主告上法庭的案子。其实,很多时候胖子被人贬低不仅仅因为审美因素,而是胖给出的信号是你这个人缺乏自律,因而让人怀疑你是否胜任工作。一旦被戴上缺乏自律、没有毅力之类的帽子,胖子的前途就日趋暗淡。

到底保持身材有多难?在美国这样一个商品丰富、食品成本尤其低廉的地方,到处都是卡路里炸弹,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喂过头。我带老妈去牛排店开洋荤,指给她看菜单上有一道很受欢迎的20盎司级“给正牌勇士的牛排”,价格是25.95美元。将近一斤半重的一块肉!她老人家过了老半天才说,我们那时候,全家一个月才半斤肉票。在国内属于高级消费品的哈根达斯冰激凌,在美国超市里两三美元就可以买一大盒。身处这样的环境,确实需要很强的毅力来控制自己的口腹之欲。

要瘦除了少吃之外,坚持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到处都是自动扶梯,做什么事情都可以不下车,日常生活中消耗能量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那些在事业上颇有成就的人大多很瘦,多半是因为他们在私人生活中的自律也潜移默化地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作用。

不论男人女人,永远保持着好身材,是一个非常能够反映个人毅力的侧面。而坚强的意志力又是成功的必要元素。下次你要考察某个人,不妨从外表形象开始。

其次,她们俩的社交和交流能力也是 一流。在抗日战争初始的1937~1938年期间,宋美龄一共写了100多篇文章、演讲稿、新闻发布稿、公开声明等,发往美国各界人士手中,寻求美国公众舆论的支持。1943年宋美龄的美国之行是她一生中的华彩乐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初始,美国隔岸观火,连丘吉尔都说服不了美国参战,最后日本偷袭珍珠港,才把美国拖下了水。罗斯福总统认为蒋介石政府不配做号称是“民主的灯塔”的美国的盟友,因为其更像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法西斯政府——蒋介石的头衔在英文中是“Generalissimo”,就是墨索里尼的头衔之意大利语——所以迟迟不肯开展大规模公开援助,正式把中国纳入盟友阵营。宋美龄聪明地走了“基层群众路线”。她走遍美国各地,呼吁美国各界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她以她的魅力打动了美国各个阶层的心,美国人对中国的同情心高涨,捐助像雪片一样飞来。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更是轰动一时。除了荷兰女王在1942年访问美国时在国会发表过演讲之外,宋美龄是第二位来到这个世界的权力中心发表演讲的女性。一位娇小优雅的东方女性,操着流利的英语,稍微带着一点美国南方口音(宋美龄曾经就读于佐治亚州的卫斯理女子学院),以美妙的嗓音讲述着动人的故事,不是直接开口要援助,而是呼吁美国人扪心自问他们的价值观,强调中国虽然不幸饱受战乱折磨却仍在追求自由、和平、民主(很契合西方所谓的“高贵的野蛮人”之概念),看似弱不禁风,却隐含着力量和决心。再加上她的演讲技巧一流,轻重缓急拿捏得恰到好处,即兴应对也灵敏自如,精彩智慧,不太关心外面世界的美国人哪里想得到这世界上除美国人之外还有这样的人才?她深深地打动了听众,即使是自始至终保持着怀疑态度的罗斯福总统也不得不承认她的公共沟通能力。

布鲁克虽然不是政治家,没有背负起国家存亡这样的重担,但是作为当年“镀金时代” 唯一一个历史偶像,稳坐藏龙卧虎的纽约社交圈第一把交椅40多年也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她的幽默伶俐也是有口皆碑。凡是有布鲁克参与的慈善筹款活动,总是非常成功。她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从奢华的第五大道上名流云集的鱼子酱松露水晶杯酒会,到哈莱姆区用装着便宜碳酸饮料的一次性纸杯来庆祝黑人社区项目启动的仪式,她都打扮得一丝不苟,神采奕奕,机智风趣,让受惠于她善举的人们着迷她热爱她。她和洛克菲勒、里根总统等是亲密朋友,她也乐于和图书馆的勤杂人员、社区养老院的护士、公交公司的司机等聊天。每一个慈善项目她都亲自过目,亲自到访勘查,亲自审计善款开支,而不是光写支票,图省事用钱买个虚名。她虽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她阅读无数,绝不是腹中空空的花瓶。她出版过两本小说,为杂志写过专栏(她98岁时还为《时尚》(Vogue)杂志专栏撰写文章)。纽约公立图书馆是她最钟爱的慈善事业,她本人一直到去世都是纽约公立图书馆董事会的名誉主席。从布鲁克的这个选择上可以看出她珍惜知识、看重教育的价值观。她的性格非常开朗,在她90多岁时,曾经有人问她,这么美丽的她总共有过多少个情人?她回答道,太多啦,假如哪天夜里她失眠,她就开始数自己的旧情人,总是还没数完就睡着了!曾经担任过纽约公立图书馆馆长的瓦坦·格里高利说过:“她主要关心的事情可不是那些社交明星们关心的事情。她没有那些社交明星的态度。她做事很用心,也很讲规矩。她博览群书,靠以身作则或者引用比喻指点你,从不教训你。如果你和布鲁克在一起度过了一个晚上却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么你的接收天线可能出了问题!”她就是这样发挥着自己的魅力 ,她的行动给上流社会和慈善事业下了新的定义。

可以说,宋美龄和布鲁克最大的财富不是她们的物质所有,而是她们的无形资产——人格魅力,一种金钱无法打造的东西。她们俩虽然都很富有,但是比她们富有的女人有的是。她们会成为历史上值得一书的人物,是因为她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出了对这个世界有影响的事情。这是她们留给后人最有意义的遗产。(www.chuimin.cn)

古希腊政治家梭伦有一句名言:“任何人直到死之前都不能算幸福,只能算幸运(Call no man happy until he is dead, but only lucky)。”

人生句点是否圆满,往往取决于钱权光环背后的东西。

幸福财女智慧

• 生活不该只是攒钱买房。

• 资产不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 “蜗牛居”很安全,但那里是死水一潭,生活效益很低。

• 聪明的生活包括恰当使用金融工具。

• “嫁得好”与“干得好”不必对立,也没有先后。

• “嫁得好”与“干得好”都需要智慧。

• “嫁得好”助女人安身,“干得好”助女人立命。

• 光顾着积累物质财富,人生很容易倾斜翻船。

• 在“快车道”上放慢一点脚步,离“最有效益生活曲线”反而可以近一些。

• 挫折也是人生财富。

• 用心待人,往往是生活中最好的投资。

•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钱买不来的东西。

• 钱和权都有代价。

• 任何人直到死之前都不能算幸福,只能算幸运。

【注释】

[1] 举例说明,假如房贷名义利率是6%,借款人的收入所得税率是30%,那么实际债务成本只有 6%×(1–30%)=4.2%。

[2] 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著名美国基金经理,他非常看好美国的几个亚裔社区银行,一直重仓持有这些银行的股票。他说,这些亚裔社区银行的主要客户都是亚裔移民,而亚裔移民(尤其是华裔)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储蓄传统和借债必还的观念,因此这些银行的贷款都很优质,变成坏账的比例非常非常低。

[3] 中间值(median)是统计学中的概念,指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它与平均值最大的不同是,它不会受到“界外值”(outlier)的影响。如果一组数据中有一两个偏大或者偏小的数据,平均值就会“失真”,变得要么过高,要么过低。

[4] 很惭愧,我从来没有荣幸见过邓文迪本人,只是听她曾经的同事们讲过一些她的点滴(几乎没有什么负面的内容)。她所在部门的秘书给我看过她和同事们的合影,她看起来充满活力,即使是在平面的照片上,你都能感觉到她的突出。

[5] 以下刘晓庆采访内容转引自2007年12月13日《中华文摘》杂志。

[6] 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2009年年底宣布将于一年后退出主持舞台,专心经营自己的有线电视频道。随着带宽的不断增加,有线电视频道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具有最大潜力的内容传播渠道。很多富有远见的企业家都已经开始增加这方面的投入。

[7] 两年后,法院认定85岁的托尼有罪,其被判入狱监禁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