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惊惧与不信任

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惊惧与不信任

【摘要】:《地洞》中的小动物,《审判》中的K,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惶恐中,这种灾难终于在《变形记》的葛里高尔身上降临了,表现了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惊惧、不信任。

《变形记》:人的异化

“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卡夫卡

卡夫卡被尊为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率先发现了现代人的精神痼疾——异化,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卡夫卡式的艺术世界。

卡夫卡1883年7月3日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父母均为犹太人。他的父亲性格暴躁专横,母亲性情忧郁温良,卡夫卡与其父不和,性格类似母亲,内向孤僻、优柔寡断。中学毕业后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国文学,后从父命改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在保险公司做小职员。个人生活十分平淡,有过两次婚约,终身未娶,1924年6月3日因肺病去世。

卡夫卡的思想倾向:早年受尼采、达尔文、易卜生等人影响较深,又对存在主义哲学、佛学和老庄哲学有浓厚的兴趣。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关于世界荒诞的观点,佛学“色、空”观念,老庄出世思想,在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中奇妙地组合在一起,加上家庭、时代、社会、民族命运、个人遭遇所造成的精神压力,造就了卡夫卡苦闷、压抑、孤独、绝望的思想性格,形成了他悲观厌世的世界观。可以这样说,卡夫卡是个脆弱的人。卡夫卡的创作是弱者无奈的呻吟。用卡夫卡自己的话讲:“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写着: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共同的是‘一切’。”

卡夫卡的创作概况:三部长篇《美国》《审判》《城堡》。中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中国长城的制造》《平常的困惑》等。生前发表的作品很少,去世后由朋友布洛德整理成文集。

《美国》:写16岁少年流落美国的见闻和不幸遭遇。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形式上受流浪汉小说影响。卡夫卡特征不明显。

《审判》:卡夫卡式小说形成的标志。写银行经理约瑟夫·K于30岁生日早晨被秘密法庭宣布逮捕,但并未剥夺自由,仍然可以照常上班,生活。但从此,K的心理安宁被打破了,精神上失去自由。他四处申诉,毫无结果,最后被两个黑衣人带到采石场处死。这个荒诞、怪异、神秘、恐怖的故事,开创了卡夫卡式的寓言,其寓意有多种的诠释:

其一,谴责法律(显)或命运(隐)的荒谬、邪恶、不人道。其二,表现小人物在强大而又神秘的外在力量的控制下无能为力的悲惨处境。其三,揭示在社会法则压迫下人的尊严的沦丧,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瓦解。其四,“道家暴力”(海子)对生命的摧残。其五,“生命无常”的喟叹,表现人的渺小、脆弱,对厄运、死亡的恐惧。其六,对“原罪”说的演绎,人生来有罪。K的申诉毫无意义,所以K最后不再反抗,当他被害时,反而帮黑衣人“干得利索些”。

“秘密法庭”象征“道”,“天命”,即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象征生命的束缚和局限;“黑衣人”象征厄运、灾难、死神,人生的悲惨结局,即海明威笔下的“鲨鱼”。约瑟夫·K是个体生命的象征。“审判”意味着每个生命冥冥之中都将受到某种神秘力量的裁决和处置。

《城堡》:最典型地体现了卡夫卡风格。写土地测量员K奉命前去城堡报到,他来到城堡附近的村子里,却无法接近城堡。城堡主人C伯爵的威力、影响,控制着整个村子,但谁也没有见过他。K临死前终于得到城堡的通知:他可以在村子里居住、工作,但不许进入城堡。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其一,“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它高高在上,时时处处影响控制人们的生活命运,却不可接近,难以理喻。这说明政治机构、官僚体制作为一种人类文明,已经异化成与人自身毫不相干的可怕的怪物。

其二,“城堡”是专制统治、权威、规则、真理、上帝或某种强大的外在力量的象征。这种力量对人不友好,但人却必须依赖它。

其三,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类似于“淑女”、“伊人”、“马林鱼”,但不再美丽迷人富有诗意,而是一种令人感到困惑绝望的残酷无情的异已物。富于悲剧意味的是,它是那样虚幻邪恶,人却不得不去追求它。

其四,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其五,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其六,是卡夫卡人生体验的总结。“村子”是混乱无序的荒诞现实、人生困境的象征,是另一个小“城堡”。“城堡”是对现实的超越,是人的理性的象征。K想进入城堡的执着,表现了卡夫卡摆脱现实困境的渴望,尽管“城堡”并非乐园,说明人的奋斗、作为、对现实的抗争,无非是从一个较小的“城堡”走进另一个较大的“城堡”,即从陷阱到陷阱,从牢笼到牢笼。川端康成认为人生是美丽的徒劳。卡夫卡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徒劳。人生目标是痛苦的,过程是痛苦的,结局也是痛苦的,人生毫无乐趣、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但即使这样毫无意义的追求也不可能实现。

《地洞》:表现人的灾难感。

《中国长城的制造》:表现人的荒诞感。

《平常的困惑》:写甲到丙地去会乙,谈生意,平常10分钟,竟走了10个钟头。到丙地时,乙不在,前去找甲。甲返回,在门口遇见乙,乙要求谈谈,甲说没时间,甲醒悟,追乙,摔倒在楼梯上,乙拂袖而去。

寓意:表现人与人之间可怕的隔膜感;人生愿望使人异化,反而导致愿望落空。

“卡夫卡式”小说:既是寓言,又是自传。

第一,“异化”主题:是作家生命体验在艺术世界中的投影。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分裂出其对立面变成异已力量。

孤独感。《卡夫卡日记》:“从外部看我是硬的,我的内心是冷的。”他说即使在自己家里,“我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作品中的人物无一例外是现实世界的局外人、孤独者。

灾难感。他说:“安宁永远都是不真实的”,“我的本质就是恐惧。”《地洞》中的小动物,《审判》中的K,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惶恐中,这种灾难终于在《变形记》的葛里高尔身上降临了,表现了现代人对外部世界的惊惧、不信任。

荒诞感。卡夫卡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认为现实世界不可理喻,混乱无序,毫无逻辑。人在现实中无所适从,到处碰壁,所谓“一切障碍都在粉碎我”。人与这个世界彼此为敌。《审判》中的K,就在莫名其妙的荒诞审判中丧生;《城堡》中K的进取、执着,在荒诞的环境里变得毫无意义,不了了之。葛里高尔更是经历了一场从心灵到外表的荒诞变异,默默死去。

罪恶感。卡夫卡本人有着宗教般的负罪意识,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一个罪恶的时代”,他说:“我们都应该受到责备,因为我们都参与了这个行动。”换言之,人类之所以陷入悲惨处境,是人类自身的过错,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是牺牲品,又是刽子手。因而在面临不幸时,很少反抗,都带着一种殉道的恕罪的顺从态度接受命运处置。(www.chuimin.cn)

绝望感。正如鲁迅翻译的裴多斐名言:“绝望之虚妄,正如希望同。”否定希望的同时,也否定了绝望,等于又肯定了希望。“希望本无所谓无也本无所谓有,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又如王小波小说里写的:“我经常崩溃,又经常缓过来。”卡夫卡式的绝望是万劫不复的沉沦,甚至是对“道”(自然法则、社会法则)的破坏,自然界的日落日升,月缺月圆,草木枯荣,四季轮回,都有“复活”的希望;人类社会的兴衰荣辱,也都具有否极泰来的可能,但在卡夫卡的世界里,人类正不可救药地走向毁灭,没有得救的可能和希望。在卡夫卡笔下,没有一个强者、成功者和幸运者。

第二,寓言色彩,或象征手法、隐喻手法:寓言指用一个故事寄托某种道理;象征和隐喻指通过一个具体的形象或故事,寄托某种道理,该道理往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普遍性,即哲理。任何作品都可当寓言解读,任何事物可以用来象征。庄子所谓“宇宙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佛典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卡夫卡惯用象征和寓言手段,或者说,现代派作家都喜欢用象征和寓言手段。他们往往把故事简约成一个梗概,把人物、地点、场景、时间、背景模糊成一个超越现实的符号,以激发读者思考。“人变甲虫”的故事,“平常的困惑”,没有背景,不枝不蔓,所有的故事既平常又令人费解。“城堡”、“黑衣人”、“秘密法庭”、“甲虫”、“K”都是某种哲理或“道”的化身,是超现实的代码。

第三,悖谬与荒诞手法:悖即反动、悖逆,谬,即错误,悖谬指阴差阳错,事与愿违,常指人物命运。荒诞指荒谬怪诞,虚妄离奇,不合逻辑,不合情理,不合常规,不真实,常指故事情节。比如《城堡》中的K,千方百计想办户口而不得,却在临终得到允许。城堡通知他报到,他却至死无法进入城堡。《平常的困惑》中的甲和乙因为过于渴望与对方见面,反而因此擦肩而过,这是愿望与事实的悖谬。《饥饿艺术家》中的主人公把饥饿作为艺术表演,饥饿程度越强,表示艺术水平越高,“饥饿艺术”登峰造极之时,便是亡命之际,这是灵与肉的悖谬。再如葛里高尔变作甲虫,“秘密法庭”对约瑟夫·K的审判,K在村子里被监控的种种遭遇,看似荒诞不经,而又与现实有种种内在联系,所谓“神似”。荒诞比真实更真实。

悖谬源于荒诞,同时加剧了荒诞,它们都是上帝的恶作剧,神与人类开的玩笑,是开在命运藤蔓上的恶之花,是命运之神的狞笑,是黑色幽默。

第四,神秘、恐怖、愁惨的末日氛围:卡夫卡的每部小说,都是一场噩梦,远远胜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噩梦,陀氏人物在痛苦中接受洗礼,因而得到救赎。卡夫卡的人物拒绝救恕,因为绝无可能得到救赎,是无辜而悲惨的受难者,但是不知道“谁是凶手”、“谁是上帝”。卡夫卡的作品是人类伴随着自己创造的文明整体走向毁灭的寓言。在这个寓言里,人是奴隶、囚徒,是受难者、牺牲品,是理性、尊严、价值被愚弄,被彻底解构的可怜虫。正如波德莱尔《恶之花》所描述的:“我是伤口又是刀!/我是耳光又是面颊!/我是四肢又是车轮!/我是牺牲者,又是刽子手!”卡夫卡渲染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末日氛围。

第五,“圣经笔法”:一种冷峻、素朴、类似神明的简约风格,有似于“春秋笔法”之“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的“微言大义”。例如《旧约·创世纪》:“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简单的叙述,具有一种创世的庄严与神秘。越简单的越神秘,越美。卡夫卡的《变形记》有类似风格:“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举重若轻,以寻常口吻讲述惊心动魄的重大变故,读之令人心惊!只有海明威的“电文体”文风堪与之媲美。

《变形记》赏析

《变形记》既是卡夫卡的精神自传,又是人类生存处境的寓言,既书写了作家本人的生命体验,又提示了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命运。

小说写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夜之间变成甲虫之后的境遇:父亲气恼又嫌恨,母亲悲伤而无奈,妹妹同情却惧怕,格里高尔因此失业,变成家人的累赘和耻辱,于是,怀着对家人的深爱绝食而亡。

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是个典型的卡夫卡式的人物。

其一,悲怆的殉道者。“道”指人道,“人”在此缩略为家人——父母和妹妹。父母是生命之源,妹妹是不同性别的自我。人道在此示现为人自身无法选择的血缘关系和孝悌亲情,是生命个体无法规避的自然之道。卡夫卡的小说历来对“道”们驯服顺从,文本中的人物常常是个良善的“卫道士”,往往牺牲自我而成全不可逆转的道。他之所以拼命工作挣钱,既不是为了个人事业,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而是为了给父母还债,供妹妹上音乐学院。

其二,忘我的异化者。自身变成了甲虫而不自知,不自忧,担忧的仍然是工作、赚钱、养家。如此之“敬业”是现代人生存处境的写实。人被职业支配,实则被生存支配;心灵被肉体奴役,实则被欲望奴役。小说写格里高尔作为旅行推销员“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车次的颠倒,不定时的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也总是些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尽管如此,格里高尔仍然不屈不挠,只到超负荷压力把他变成“甲虫”,他仍然无暇顾及自己的“异化”。按说格里高尔的“欲望”属于养家糊口的“天理”,而非骄奢淫逸的“人欲”。可是,世上有多少人的“异化”是超乎天理之上的贪欲造成的。

其三,绝望的自弃者。生活的巨大压力下,表面上格里高尔一直保持着平和乐观的心态,幻想攒够了钱还清父母的债以后自己“时来运转”。他为能够让家人“在这样一套挺好的房间里过着满不错的日子”而“心里感到自豪”,他感叹此前“我们这一家日子过得多么平静啊”。可是,灾难却在一夜间降临,他丧失了赚钱能力,他变成了一只无用的令人厌恶的“甲虫”。接着,丧失了作为“人”的一切特征,丧失了家人的爱,最要命的是亲人因他的变形而受连累,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于是,他以独特的方式最后一次向亲人表达了他的爱:不再进食。实际上,格里高尔的“自弃”来自“他弃”,他不进食,是因为妹妹端给他的食物太差,家人和房客在丰盛的餐桌旁大快朵颐,而他却悲哀地自嗟:“这些房客拼命往自己肚子里塞,可是我却快要饿死了!”

其四,温馨的仁者。格里高尔是个好职员、好儿子、好兄长。他并非没有个性和脾气,小说里格里高尔对自己的生活也颇有抱怨:“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谨小慎微,我早就辞职不干了,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但是为了家人,他选择了忍辱负重。变成甲虫,这是多大的灾难,但格里高尔对自己处境的变化一句都未提及,反而对自己给家人造成的灾难心怀歉疚,对家人他一直都心怀爱意,直到妹妹要求父亲“把他弄走”,父亲希望他“懂得我们的意思”,他才心领神会,“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呢,只要这件事真能办得到”。

《变形记》的主题探讨:

第一,表现了人的异化,即人的异已化、非人化、物化。异已化指失去自我,变成“非我”,成为一个陌生人。葛里高尔没有自己的爱好、乐趣和属于自己的事业,整天为赚钱养家奔忙,身不由己。变形,说明葛里高尔终于异化成一个连自己也吃惊的异已形象。

非人化指人的尊严的丧失。变形不仅指人变甲虫,更指葛里高尔精神的异化:变形之前,他早已过着非人的生活,在老板眼里,他等于一只会工作的甲虫,在家人眼里,他等于一只会赚钱的甲虫。变形不过是这种精神异化由量变引起的质变,由内在变成外在,由会赚钱的甲虫变成不会赚钱的甲虫。

物化指葛里高尔完全是一架赚钱的机器,变形之后,他成了一个没有存在价值的废物。实际上,葛里高尔的父母、妹妹、老板……整个现代社会的人都是异化者,只是他们不自觉而已。从这一点上讲,美好人性遭到异化的倒是其父母、妹妹,葛里高尔倒是保持了纯真善良的人性。《变形记》的意义在于,在文学史上,卡夫卡第一个把人的内在精神的异化形象化、外在化,从而达到令人震惊的效果。

第二,表现人的灾难感,渺小感。人变甲虫,这一荒诞情节的原型事件,可以是失业、疾病、破产、失败种种生活的重大变故,总之是失去赚钱能力的一场灭顶之灾。它猝不及防,一觉醒来,灾难已降临了,说明现代人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往往是某种灾难的牺牲品。

变异后的葛里高尔丧失了人的最基本的能力:起床、开门、与人交流、工作、赚钱,丧失了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完全成了一个低等生命。为什么作者不让他变成老虎、狮子这样的凶猛动物,而恰恰变成最无用、最低能的甲虫?这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里人的渺小,脆弱。说明随着文明的进化,人这一种族的日益退化。又为什么不是毛毛虫,而是甲壳虫?因为即便变形,也不忘自我保护,体现了异化者对外界的恐惧。这实际上是卡夫卡这个“被一切粉碎了的人”现实体验的艺术写照。

第三,表现人的孤独感。变形后的葛里高尔虫形人心,深爱着家人,渴望亲情,但是一旦变形,异化,失去赚钱能力,他与家人的情感纽带就被割断了。异化的人是最孤独的人,被抛到了正常生活秩序之外。因为他成了一个非人的异类,不被人类所认同,最疼他的母亲,一见他的样子,“哦!”的大叫一声,“先是双手合掌瞧瞧他父亲,接着向葛里高尔走出了两步,随即倒在地上,裙子摊了开来,脸垂到胸前,完全看不见了。”从此不敢再见他。他妹妹由同情伤心最后变得无法忍受,要求父亲弄走他。他父亲一开始看见他的样子,就“握紧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葛里高尔打回房间去”,最终他怒不可遏,用苹果投掷儿子,其中一颗砸中了葛里高尔,永远镶嵌在他脊背上。变形后,葛里高尔丧失了语言功能,但却保持着人的思维和情感,有着和人交流的强烈愿望而客观上决无可能实现。这意味着,一个人一旦异化,他的孤独就是注定的。

《变形记》在艺术上表现出典型的卡夫卡特色:

寓言色彩和荒诞手法:作品寓严肃于荒诞,借虚妄写真实,将人的精神的异化用触目惊心的外形的异化来表现,撕破一切伪饰,将现代人的真实处境暴露给人看,达到惊世骇俗的效果。从而引发人们对现实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人变甲虫是荒诞的,人的精神异化却是真实的。这是卡夫卡小说惯于采用的手法。

简约、客观、冷静的“圣经笔法”:变成甲虫,这在葛里高尔的人生中,是一件惊心动魄的悲剧事件,但作者却不事铺陈,以简约、平静、冷漠的语气来叙述,仿佛他早就知道要变甲虫或者早已变成了甲虫,说明人变甲虫,人的异化十分寻常普遍,不足为奇。面对家人的绝情,文本对葛里高尔的反应也只是轻描淡写。

对比手法的运用:主人公“虫形”与“人心”形成对比;异化后外表的丑恶与内心的美善构成对比;他对家人的挚爱和家人对他的厌憎情感产生对比:他越是对家人显示亲情,就越引起亲人憎恨;葛里高尔的“虫形人心”与世人的“人形虫心”构成对比;葛里高尔惊人的变形异化与他自己对此变形的漠然形成对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