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是指歌剧、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欧洲的歌剧一般包含有序曲,歌剧中的序曲指歌剧开幕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主要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序曲》《意大利随想曲》,钢琴组曲《四季》等。......
2023-11-01
《叶甫盖尼·奥涅金》:永远漂泊的“多余人”
俄国文学的太阳——普希金
普希金被尊为“俄罗斯文学的太阳”,“俄罗斯诗歌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普希金的成长和创作都有着不同凡响的历程。
家学渊源: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于1799年5月26日诞生在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伯父瓦西里·普希金是诗人,与茹科夫斯基等当时的文学大师交往频繁。生活在浓厚文学氛围中的普希金,8岁时开始用法文写诗,同时又从保姆阿林娜·罗季昂诺芙娜那里学到丰富的俄罗斯民间语言,生发了对民间文学的兴趣。
少年才俊:1811年普希金进彼得堡皇村学校读书,接受启蒙思想熏陶,开始写诗。1814年,他朗诵诗歌《皇村回忆》,受到著名诗人杰尔查文的极大赞赏。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供职,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写了许多广为传诵的政治抒情诗,如《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等,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声名,也随即召来了祸患。
流放南俄:1820年5月普希金因写政治抒情诗,被沙皇政府流放到南俄,南方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十二月党人的思想,激发了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情,创作了4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同时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这时期的创作成果有:《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的喷泉》《茨冈》等。
领地圈禁:1824年,沙皇当局截获一封普希金的私人信件,以“冒犯”上帝为由,将普希金圈禁到他父母的领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后被新沙皇召回莫斯科。两年幽禁期间,普希金与外界隔绝,于是接近农民,收集民间传说,创作上也收获不菲。这时期的创作成果有几十首抒情诗:《囚徒》《致大海》《致凯恩》《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叙事诗《努林伯爵》,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叶甫盖尼·奥涅金》前六章等。
在波尔金诺:1830年9月,普希金到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办理财产过户手续,因霍乱流行交通断绝,在此滞留了三个月,这三个月里普希金造就了创作的丰收期,文学史称之为“波尔金诺之秋”,创作上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波尔金诺普希金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写作;创作了《别尔金小说集》(包括《射击》《暴风雪》《棺材匠》《村姑小姐》和《驿站长》);四部小型悲剧;几十首抒情诗和一些评论。
短暂的婚姻:1828年,普希金在舞会上遇见贵族少女娜塔莉娅·冈察罗娃,求婚未允。1830年,再次求婚成功。1831年与冈察罗娃结婚。婚姻生活并不美满,夫妻性格和志趣迥异,常有冲突。普希金在政治上也很压抑,是沙皇的监视对象。但仍有杰作问世。这期间创作的小说有:《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杜勃罗夫斯基》;另有叙事诗《波尔塔瓦》和《青铜骑士》;抒情诗《致诗人》《秋天》和《纪念碑》等。
永久的遗憾:普希金人生的最后几年,生活很不如意。思想上与专制统治格格不入,感情生活也受到干扰。法国流亡贵族丹特士公开追求冈察罗娃,普希金于1837年2月8日和丹特士决斗负重伤,两天后去世。38岁的诗人成了政治阴谋和卑劣人性的牺牲品。
短篇小说佳构《驿站长》:塑造了第一个“小人物”形象。情节:写“我”三次到小驿站的见闻。题材:写小人物的生活烦恼,十四等文官驿站长维林的悲辛。主题:通过驿站长维林的人生遭遇,表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寄予作者同情;维林顷刻间失去女儿杜妮娅,表现了人生幸福的短暂、脆弱,不堪一击。
“小人物”系列:普希金《驿站长》中的维林;果戈里《外套》中的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什马奇金;陀斯妥耶夫斯基《穷人》中的杰符什金;契诃夫《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切尔维亚科夫……
《叶甫盖尼·奥涅金》评析
《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写贵族青年奥涅金厌倦上流社会生活,到乡下继承伯父遗产,遭遇地主拉林的长女达吉雅娜,次女奥尔加,另一地主少爷连斯基,演绎了一场豪门恩怨。文本通过奥涅金形象,表现贵族阶级苦闷、彷徨的精神现实;通过达吉雅娜的形象,表达作者真诚、坚贞、富于理性的生活理想。
19世纪20年代的三类俄国贵族青年:十二月党人;沉湎于骄奢淫逸生活的保守者;中间人物——“多余人”。(www.chuimin.cn)
“多余人”形象系列: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彼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多余人”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从主流看,是优秀贵族青年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叛逆性。在平民革命时期,被平民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新人”所代替。
奥涅金形象分析:体现了“多余人”性格的一般特征。
特征一,叛逆的不彻底性。奥涅金是优秀的贵族青年,是彼得堡上流社会的佼佼者,“他的法文是/完全的能说而且能写;/玛朱加舞跳得灵活,/鞠躬也鞠得从容/……社交界都认为,他聪明而且很是可爱”。他不愿与腐朽堕落的贵族阶级同流合污,而又不能割断与本阶级的联系,彻底站在平民立场上,尽管有过减租减息的土改想法,却没有彻底实行的决心和作为,所以是个游移于中间地带的边缘人物。多余人的叛逆性充其量只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他们的不彻底性在于,他们对任何人、对任何事缺乏负责到底的决心和魄力。比如他对爱情不敢负责,当达吉雅娜的真情袭来时,他如此推脱:“我不是为爱情而生的;/我的灵魂对它没有缘分;/您的完美是徒然的:我完全配不上它们。”
特征二,追求的盲目性。“盲目”即丧失目的。奥涅金一生只为追逐而追逐。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恋爱上,他对达吉雅娜的前倨后恭,对奥尔加的游戏态度,最多只是虚荣。达吉雅娜揭穿了他爱情游戏的真相:“是不是因为,我现在该当/现身在上流社会,/我有钱而且显贵,/……是不是因为,我的失足/现在会受到所有人的注目,/并且会在社会上/带给您善于诱惑的荣誉。”人生本无目的,但人必须赋予它一个目的,否则就活不下去。多余人的可悲就在于盲目地寻求刺激代替对生活目标的定位和追求,他们的时代、阶级局限了其认知能力和行动能力。
典型意义:揭示了贵族阶级没落腐朽的悲剧命运。实际上,不仅是奥涅金,也不仅是俄罗斯社交界患上了“残酷的忧郁病”,英国也有类似的“脾气郁结症”,整个人类似乎都传染上了末世情绪。
其一是厌倦感。奥涅金对彼得堡社交界的享乐生活厌倦了:“情感早已在他心里冷却了;/社交界的骚扰使他厌烦;/美人做他心思的对象这个时期并不长久;/多次的变心使他疲劳;/朋友和友谊也使他厌倦……”厌倦源自单调的重复和过剩的满足,贵族沙龙里总是牛排、斯特拉斯堡馅饼、香槟酒和尖刻空洞乏味的语言,总是无意义的争斗、刀剑和枪弹,没有堂·吉诃德式的梦想,没有哈姆莱特式的使命,没有浮士德式的求索,这样的日子谁能忍受?
其二是孤独感。社会之于个人,犹森林之于独木,大海之于滴水,是一种归属。马斯洛认为人有“归属和爱的需要”。奥涅金自愿脱离了他所属的阶级,丧失了社会感,成为一个孤苦伶仃的“个人”。有厌倦就会有疏离,远离了社交界的奥涅金陷入阴郁和孤独,他想过当诗人,可是受不了写作之苦;他读书,但是不求甚解;他甚至想过在自己的田庄里进行土地改革:“一个人住在自己的领地中间,/只是为了消磨消磨时间,/我们的叶甫盖尼首先想起了/创立一种新的制度。这位隐居的贤人在自己的偏僻的乡下/用轻的地租来代替/古老的徭役的重负。”结果,农民们因为这个不靠谱的决定认为“他是一个危险的怪物”。
其三是漂泊感。为了排遣孤独,奥涅金四处漫游。厌倦了城市生活的奥涅金来到乡村,但是美丽的大自然也不能救他,“虽然这里没有大街,没有府邸,/没有纸牌,没有舞会,没有诗文。/忧郁病像守似的等待着他,/并且紧紧的跟在他的后面,/好像影子或是忠实的妻子一样”。“多余人”都丧失了精神家园,没有人生归宿,都是心灵漂泊者,精神流浪汉。奥涅金背离了精神故乡——彼得堡上流社会,四处漂泊,最后又回来了,但已不再是其主人。他是一个外乡人,一个游子、浪子,一个匆匆过客。
其四是虚无感。奥涅金最终厌倦了漂泊,又回到了彼得堡。但是,他仍然一无所有。捷克作家孔德拉在其小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经典地描述了人类另一种精神负荷:虚无感。“轻”之痛苦,表现为对生活没有责任感,没有使命感,没有挚爱和眷恋。“奥涅金……/在决斗里打死了朋友,/活着没有目的,没有工作,/一直到二十六岁,/在闲暇无事里苦恼着,/没有职务,没有妻子,没有事情,/无论什么都不会做。”
达吉雅娜:既浪漫又现实,既热情又沉静,既多情善感,又富于理性。封存在乡村纯朴少女心底的爱情类似宗教情感,她心里的奥涅金有如神祗,完全不同于“上流社会的女怪们”的逢场作戏,但却是尘世最浪漫而热烈的情感。达吉雅娜写给奥涅金的信绝似《旧约·诗篇》里的赞美诗:“我知道,你是上帝派到我这里来的,/你是我的终身的保护者……你在我的梦里出现过,/虽然看不见,你在我已经是亲爱的,/你的奇异的目光使我苦恼,/你的声音在我的心灵里早已就响着了……”甚至刹那间触动了惯于游戏人生的奥涅金:“我读过了诚恳的心灵的陈述,/纯真的爱的流露:您的真挚在我是亲爱的;/它使我早已沉静了的情感,/重新又激动起来……”
但达吉雅娜更可贵的却是她的诚实、深情、沉静和理性,当倦游归来的奥涅金热烈地追求成了公爵夫人的达吉雅娜时,达吉雅娜这样说:“您应该,我请您,离开我;/我知道:在您的心里是骄傲和光荣。/我爱您(为什么掩饰?)/但是我嫁了别人;/我要永远对他忠实。”达吉雅娜由此成为俄罗斯妇女的最高理想和典范,也是一切民族、一切女性的最高理想和典范,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和归宿。
作为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艺术上也有与散文体小说迥然不同的特征。
特征一,指诗性与叙事性的结合。诗性首先指抒情性,是“作者的声音”,作品中有27段“抒情插笔”,用来评议时事、人物,或者抒写作者情感;其次指诗性语言,造语奇特精妙绝伦,如:“爱情里的残废军人”,“被童真的火温暖着的灵魂”,“习惯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它是幸福的替代品。”“我抓住幸运的足蹬……/感觉到小脚在我的手里”,等等。叙事性指小说特色,用来塑造人物、叙述情节、描写环境。
特征二,塑造人物的特色。首先,《叶甫盖尼·奥涅金》开“多余人”形象系列先河,为俄罗斯文学贡献了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丰富了俄国文学人物画廊。其次,以对比手法塑造人物性格,如热爱生活的连斯基,与厌倦人生的奥涅金构成对比;直率单纯的奥丽加与深沉多思的达吉雅娜形成对比;作为现实写照的奥涅金与作为理想化身的达吉雅娜形成反差等。
有关外国文学名典释读的文章
序曲是指歌剧、清唱剧等的开场音乐。欧洲的歌剧一般包含有序曲,歌剧中的序曲指歌剧开幕前,由管弦乐队演奏的音乐。主要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12年序曲》《意大利随想曲》,钢琴组曲《四季》等。......
2023-11-01
对此,史密斯并无太多担心,因为这个月的成绩让他看到了希望,他想:只要自己能够不辞辛苦去工作,没什么完成不了的。又过了一个月,史密斯仍然达到了公司的要求,可是业绩却比上个月下降了。史密斯感到了压力,在新的一个月,他更加努力,然而到了月底,他完成的业绩仅能达到规定的指标,差点就面临下岗的危险。......
2024-01-22
唱片里一开头,这个叫李君甫的人物念四句出场诗:“春游芳草地,夏赏荷花池,秋饮菊花酒,冬吟白雪诗。看今日天气晴和,不免去荡湖船上游逛游逛。哟,那边有人来了,闪在一旁。”这出《荡湖船》也有个扩大的版本,叫《五湖船》。那船娘手执船桨,上面系两条彩绸。她上场说苏州话:“从小生得伶俐,人人看见中意。我啊,荡湖船上龙德官便是。”她自报家门后,李君甫过来雇船。唱完一段后,骗子和被骗者来了,站在湖边。......
2023-07-03
大学的英国外教Morris Mathews同时也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顾问,于是大一的听力口语课就多了每天听写Radio Beijing早新闻这项功课。广播的魅力已不局限于某座城市特定频率每天线性排列的24个播出小时,成为多媒介和多空间表达的动因,推动着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群体活出自己、鉴别同好、与世界沟通对话。CRI轻松调频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广播人创造了一个个口碑和奖杯兼具的栏目。......
2023-11-22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托斯卡尼尼是举世闻名的指挥家。当他80岁时,他儿子有一天好奇地问他“在您一生中,一定有过很多重大的事,您觉得您做过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托斯卡尼尼回答说:“我现在正在做的事,就是我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不管是在指挥一个交响乐团,或是在剥一个橘子。”“可是,你用哪副面孔来注视最有意义的现在呢?”原来,也就是因为没有把握住“现在”,罗马城才被敌人攻陷,他也因此被视为废物,遭人丢弃在这废墟中的。......
2023-12-02
无论你是游子还是观光的游客,无论你是短暂地居住还是长期地生活,只要你来过这里——苏州,她总会留在你的心里,总会成为你 的精神家园和永远的故乡!今天,我有幸再次代表苏州,参加中央电视台“中国魅力城市”的颁奖盛典,感到无上的荣光。苏州,一个2500岁的东方水城,总能够在不经意间引起世人的注目。一个城市,活力与魅力兼具,古风与今韵共在,这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个城市的607万人民和380万新苏州人的荣耀与福分。......
2024-01-28
教育活动永远是行动过程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要素的集合,而是过程集合。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属于教育实践主体,教育实践主体经由教育过程而获得收获,产生各种各样的教育影响,从而使教育世界永远充满过程教育中的行动元素。教育过程承接过去的行动,驻足现在的果实,走向未来的筹划。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实践的行动过程。......
2023-11-30
托斯卡尼尼于1867年生于意大利的帕尔马市。托斯卡尼尼在经过了他的初期指挥活动后,于1898年担任了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托斯卡尼尼认为,指挥家应该忠实于作曲家的原作,根本就无权删改作曲家的作品。但托斯卡尼尼确实具有非凡的天才。......
2024-08-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