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甘肃哈萨克族源流及体育概况

甘肃哈萨克族源流及体育概况

【摘要】:第一节哈萨克族源流及概况一、甘肃哈萨克族源流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秦汉之际的乌孙、奄蔡等古代游牧民族。甘肃的哈萨克族是20世纪初由新疆东迁而来的,起初人数较少,属于自然迁徙。哈萨克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最常用的乐器是“冬不拉”。

第一节 哈萨克族源流及概况

一、甘肃哈萨克族源流

哈萨克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秦汉之际的乌孙、奄蔡等古代游牧民族。经过一千余年的沧桑岁月,在先后融合了游牧于中亚广袤草原的月氏、赛种、匈奴、阿兰以及可萨、乃蛮、钦察等操突厥语和蒙古族语的部族后,至迟在15世纪,哈萨克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最终形成。

甘肃的哈萨克族是20世纪初由新疆东迁而来的,起初人数较少,属于自然迁徙。自1936年开始,为了摆脱盛世才的残暴统治,寻求新的宁静安定的家园,居住在新疆阿勒泰、巴里坤、哈密一带的哈萨克族民众,掀起了有组织东迁入甘的浪潮,到1939年,约2万余人东迁甘肃境内。到1947年2月,甘肃境内的哈萨克族人口共计近6000人,其主要分布在当时的酒泉(今酒泉市肃州区)、张掖(今张掖市甘州区)、安西(今酒泉市瓜州县)、玉门(今酒泉市玉门市)、敦煌(今酒泉市敦煌市)五县。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妥善安置甘、青、新三省(区)边界地区的哈萨克族同胞,1953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共西北局、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区)边境哈萨克族头人联谊会暨各民族团结会,经过充分协商,最后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团结、安置边境哈族协议意见》,划定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区域。随着党和政府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全面落实,1954年4月27日,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宣告成立,自此,甘肃境内的哈萨克族人民有了自己真正的家园,甘肃哈萨克族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www.chuimin.cn)

二、甘肃哈萨克族概况

哈萨克族历史悠久,是我国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其中对诗歌尤为重视。哈萨克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最常用的乐器是“冬不拉”。饮食以肉食品和奶制品为主;毡房是牧民的主要住房;传统节日和礼仪有开斋节、古尔邦节、骑马礼、割礼等。男子喜穿皮衣、皮靴,妇女喜穿下摆多褶、衣袖上绣花的连衣裙;赛马、叼羊、姑娘追等文体活动,扣人心弦,妙趣横生。

甘肃的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河西走廊西陲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有人口近3000人。有本民族语言和文字,哈萨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种。哈萨克先民曾使用过鄂尔浑——叶尼塞文、回鹘文。伊斯兰教传入后,1959年又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方案,但推广条件不成熟,1982年恢复使用原有文字,将新文字作为音标保留。经济生产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