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甘肃蒙古族传统体育简介

甘肃蒙古族传统体育简介

【摘要】:二、那达慕每年8至9月间,广大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载着蒙古包,从四面八方聚集一起,参加蒙古族的传统盛会——那达慕。

第二节 蒙古族传统体育

蒙古族传统体育,是蒙古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遗产中一簇灿烂的花丛。它包含了蒙古族历史文化中许多精彩的内容,是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形式。甘肃蒙古人喜爱体育运动并且内容丰富,开展体育运动也比较早,蒙古族历史上以善骑精射闻名遐迩,素称“男儿三技艺”的赛马、射箭、摔跤成为“那达慕”的比赛项目。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智力、体力类体育游戏。经常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祭敖包、那达慕、博克、赛马、赛骆驼、射箭、拔河、夏尕、代力登、太平鼓舞、盅碗舞等。

一、祭敖包

蒙古族传统的祭祀仪式中,最隆重的是一年一度的祭敖包。地境界敖包多由旗王官方建造,路标敖包多由族人自行垒起。牧民祭敖包是祭祀本部落的中心敖包,其他敖包则不祭。过去,肃北蒙古族中较大的敖包有色尔腾巴隆敖包、大道尔盐池湾敖包和大泉托萨克敖包等。

祭敖包的含义最初是祭天地、山川、水草之神,后来演变成祭祀家乡标志,以后又成为群众性集会、体育、游艺、祈雨活动。祭敖包时本部落的僧侣、吏民都要全部参加。祭敖包的时间一般为农历五、六月间牧草返青时节。祭祀时,先由喇嘛在敖包附近的泉旁扎房念经,部落头人带领部分全副武装的青壮年男子乘马巡视地疆域界一圈后集中到敖包附近。翌日,全部落的青壮年男子及童女都身穿节日盛装来给敖包上插柏枝、挂彩,在木架上拴挂各类牲畜、连绳串起来的羔羊耳记等,然后开始祭祀仪式。其仪式先是由头人代表部落献牲洒血,叫血祭;喇嘛诵经吹海螺,众人绕敖包从左向右走3圈。绕圈时将带来的鲜奶、酥油、奶茶、炒得半熟的青稞等食品洒在敖包上,祈求平安幸福。此时,远离敖包的青壮年妇女在远处朝敖包磕头,这些叫洒祭。青壮年武装男子全部骑上马,绕敖包10多圈,有两人再到高处朝山鸣枪数声,声震山岳,交混回响,意在祈雨,还在显示本部落武力强盛,团结自卫。

祭祀仪式结束后,继续进行验武、射击、摔跤、游艺活动。验武是由部落内管武器的官吏对全部武丁的乘马、鞍具、武器、弹药进行检查验收。验收过的弹药作为战备弹药,装入带囊,打上印记铅封,然后进入武备档册。另外还要进行老武丁退役,成年男儿顶替入丁仪式。射击是所有持枪武丁依次进行实弹射击,分地面卧射和乘马射击,射击优秀者群众给予赞誉,没有取名次受物质奖的习惯。摔跤是蒙古族最平常、最喜爱的游戏。此时的摔跤不搞竞赛,也不搞仪式,一名摔跤手若连续摔倒数名,则为优胜,长时间受到人们的称赞和尊敬。游艺活动多集体串房子,串到各家,人们都像过节一样高兴,男子多比赛喝“其改”(发酵马奶),女子们唱歌助兴。除上述活动外,非武装的壮年男子多进行一些小型牧具、物品交换活动,年轻的媳妇们互相参观,交流自己的华丽衣服、刺绣品及装饰品。青年们尽兴周旋交际,外地商人也赶来敖包会做买卖,大家都不愿意失去集会的良机。建国后,随着蒙古族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认识的进步,人们祭敖包的礼仪逐渐消失。县、乡的传统盛会“那达慕”却更加兴盛。

二、那达慕

每年8至9月间,广大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载着蒙古包,从四面八方聚集一起,参加蒙古族的传统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在蒙语中译为游艺、娱乐的意思。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民就利用每年气候宜人、水草丰美、牲畜膘肥的夏、秋季节,欢聚一起,举行赛马、射箭等比赛和物资交流活动,庆祝牧业丰收。后来,逐渐成为传统的民族节日。

蒙古语“那达慕”这一名词是来源于蒙古族传统的三项游艺(摔跤、赛马、射箭)活动。据考证,大约在匈奴时代,摔跤、赛马、射箭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这是与北方古代游牧民崇武善战、精骑善射和从事狩猎游牧分不开的,到辽代时,对“三项游艺”的优胜者奖赏货币、财物便形成了制度。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和活跃,在举行大呼拉尔、庆祝成功、祭旗点将、军民联欢和头人子女结婚时均举行“那达慕”。在元朝或更晚的15世纪中,开始出现了“三项男儿”这一名词。清代“那达慕”的范围,内容又有新发展,从宫廷宴会到地方上的盟旗集会、敖包祭典、官员升迁、活佛呼因克图坐床等,都举行以“男儿三项游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此外,“那达慕”大会除“三项游艺”外,还增加了蒙古象棋、马球项目的比赛和民歌演唱、民族乐器的演奏等,但多被王公贵族所操纵,使其消遣娱乐。在民间以小片的活动形式世代流传,从未间断。一年一度的宗教法会(又称诵经会上),青壮年男女从蒙古包汇集会场,自发组织“三项游艺”活动,使“男儿三项游艺”不只是盛大集会中的必定体育项目,而且成了王公贵族为公主选配驸马,良民百姓为闺女择偶定亲的主要条件。

现代“那达慕”,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骑马、摔跤、射箭)外,还增加了群众拔河、体育比赛、各类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和乌兰牧骑文艺演出等活动。今天的那达慕大会,在肃北县三个基层乡镇牧民聚集地区广泛开展,群众自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经成为包括广大蒙古族群众在内的各族群众每年举办传统庆祝活动的一项重大盛会。

三、搏克

“搏克”为蒙古语,意即为摔跤,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是蒙古人男儿三项技艺之一,是蒙古族群众热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牧民们平时利用参加草原建设、擀毡、剪羊毛等集体劳动的机会,选择松软的草地作为场地,开展摔跤活动。甘肃蒙古人的历史上曾出现过著名的摔跋手“阿腾拉吉布”。据传19世纪初,“阿腾拉吉布”到色尔腾地方伊肯西尔格(泉脑滩)无法拴马,将色尔腾南山上的一块白石头抱回来拴马住了马,那块白石头直到20个世纪30年代还在伊肯西尔格地方,许多人想把那块石头挪开,从未能挪动过半步。甘肃蒙古青年男子历来喜欢摔跤,他们放牧、出外打猎有空时摔跤,在陶海聚会或者剪马鬃、拔牛毛、剪羊毛、擀毡的劳动之余也常常进行摔跤比赛。据色尔腾陶海八十五岁的老人道布青加说:色尔腾陶海每年夏季在陶海西庙举行诵经会。那时,青年人几乎都要去膜拜敬神。同时,在庙会上进行摔跤赛,有许多男子参加摔跤,到会的人围着看摔跤、优胜者由“胡雄章给”(章京)奖赏哈达。他还说:“色尔腾陶海摔跤最著名的人是典白,还有党青等人。”近年来,甘肃蒙古族的摔跤活动更加完善,一般在喜庆节日都进行有组织的摔跤活动,先后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摔跤手,他们在多次重大摔跤赛上为甘肃省争得了荣誉。

摔跤参加人数不限,但须成偶数,少则二至四人,多则一千余人,比赛胜负采取单淘汰法。摔跤比赛时,摔跤手穿着特制的摔跤服,由几名有威望的长者带队,搭起双臂,一面唱着雄浑深沉的摔跤歌,一面跳着舞,进入赛场。摔跤服的上衣是用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短袖背心,上面钉有数行铜钉和银钉,背面有圆形眼镜或“吉祥”之类字样,蒙古语称“昭达格”。下身穿一条绣有各种动物和花卉图案的肥大套裤,用十五六尺长的白绸子和各色绸料做成,腰间系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短裙,蒙古语称“希力布格”(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腰扎花皮带,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

摔跤手进场前所跳之舞据说是模仿一种飞鸟名叫“海青”的野生动物的原始舞蹈,“海青”在古代蒙古人眼里,它是勇敢、凶猛、敏捷的化身。摔跤健儿临战前跳起模仿海青的舞蹈,也具有鼓舞士气和向战神祈祷胜利之意。歌舞过后,裁判员发出号令,一对摔跤手握手致意,然后摆出虎踞架势,弓腰低头,双眼瞪着对方,步步逼近。顷刻间就像雄狮扑上去,扭在一起。使出浑身解数,设法摔倒对方。此时,比赛场上掌声大作,对阵双方的群众欢声雷动,呐喊助威,摔跤手越发精神抖擞、争战激烈。每当双方势均力敌时,人们或敛心静气,或连喊加油;当一方把另一方摔倒在地时,整个赛场一篇欢腾,显示了蒙古人欢度盛会的快乐心情。蒙古族的摔跤技巧有扑、拉、扯、推、压、甩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可以抓住摔跤衣、腰带、裤带,但不许抱腿,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只要使对方膝盖以上的部位着地就算取得胜利。摔跤手每获得一次冠军,就在颈前挂一个彩色布条,布条越多则标志以往获胜的次数越多。比赛获得冠军的摔跤手,被称为“赛音布赫”(优秀选手),一般都要给以重奖。

在搏克运动中,公平竞争精神在其社会文化价值的作用下,得到了正直完美的体现。搏克裁判与其他同类项目的同行相比,可称得上是轻松而愉快的。因为,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很少需要裁判行使其权利去干预比赛的进行。每当比赛中出现了意外情况,如对手的跤衣,腰带,跤靴松脱或坏损,或发现将对手逼入不利于充分发挥的场地时(地面不平,有障碍物等)运动员都会自动暂停,以使对方能够及时调整。即使时机明显有利于自己,也绝无乘人之危之意。当一方处于劣势时,优势一方也绝无恃强凌弱之举,总是以取胜为度的安全摔法,以“点到为止”将对方摔倒,并马上将其扶起。偶尔有个别的运动员,在这方面表现欠佳,立即就会受到公众舆论和谴责。如果将“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获胜”作为公平竞赛精神基本内涵的话,那么,蒙古族搏克比赛中的这种风尚,堪称是一种“超水平发挥”的公平竞赛精神了。辽阔无垠的草原给了蒙古族同胞宽广的胸怀,散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淳朴、坦荡的性格。觊觎别人的财务会被大家所唾弃,光明磊落的弱者比阴谋诡计的“强者”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这就是他们社会生活的价值准则。公平竞赛精神在搏克运动中的体现,也正是他们社会生活价值准则在体育领域中的一种投射。蒙古族搏克运动中,人们实质把取胜放在了第二位,因为搏克规则虽有约束,但只要与他们的价值准则相抵触,再好的取胜时机,他们也会自动放弃的。这在一般认识中,似乎近似于迂腐,然而在搏克运动中它都是清醒的、明智的。因为这符合社会文化价值判断的结果。

四、赛马

赛马,早已经成为蒙古族男子的三项竞技之一,是衡量草原上蒙古族男子有无本领的重要标志。

赛马对于培养人们的勇敢、耐劳、机智、灵活的优秀品质起着积极的作用。甘肃蒙古族很久以前就有赛马的传统,到上世纪初时,有组织的赛事少了,而大量的是结合祭敖包、各陶海民众聚会、念经祭神时群众自发地进行竞赛。如一年一度祭敖包、祭泉水、祭山川时,驮上“甘珠尔”(大藏经)绕牧场一周。此时,有许多青年人跟随前往,他们在路上比马的速度和耐力,进行赛马。赛马的过程中自然涌现出许多好马,大家公认夺魁的马为骏马(冠军马的意思),大加称赞,由此,那匹马在全陶海出名。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色尔腾、夏尔郭勒金两陶海赛马活动从未间断过。赛马时还进行一些特殊竞技,如纵马疾驰中拾盘置在地上长约八丈多的绳子、拾石子等。同时赛马又有了新的内容和要求,每逢大的喜庆活动,如那达慕大会等,必须有赛马,而且对得冠之马和主人给予重奖。体现了庆丰牧、鼓励牧民发展生产、发展传统体育运动之意,真正恢复了本来的传统体育赛事上,赛马越来越呈现出了民族体育运动的气氛。

参赛的马,要从马驹开始训练,所以甘肃民谚有“骏马从驹就训起,做人从小就教起”之说。赛马根据马匹的体质和速度,分为远距离、近距离和走马赛三种类型。古时候有“晌午之赛马”之说,是赛半天的路程。地区赛速度马最远15公里,最近10公里赛程。赛走马一般情况下有8~10公里赛程。赛马前对参赛的马必须细心照料,水草要适宜,清晨饮水,白天少吃草,不让马吃饱,拴在松软的地上吊劲,参赛的马不宜过胖;参赛的走马,在吃草、饮水方面除注意调节外,主要是严格训练比赛的马在赛中不失走样,始终保持走的速度,不乱步为主;如果走马在赛事中乱了步子就会被淘汰;参赛的走马要备全套鞍具,一般由主人亲自骑上进行比赛。赛马时,为了马跑得轻便,一般不备鞍,只戴漂亮的马嚼子,搭一布面毡垫。骑手多为十几岁的青少年,手持马鞭或缰绳,身穿单衣。两腿不能用力碰撞马胸,以防马因碰胸闷气,绝不能用鞭子狠拍马身,提防马胆怯后而跑不快。

赛马这天,起点和终点都插上鲜艳的彩旗。牧民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赛马场上,熙熙攘攘,显得特别热闹。男女骑手身穿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个个洋溢着青春的活力。骏马也打扮得格外英俊,马鬃剪得整整齐齐,扎着红绸,尾巴挽起,鞍鞯和笼头收拾得结实好看,人和马融为一体。信号枪一响,骑手们策马扬鞭,骏马便如箭矢齐发,风驰电掣般向前飞奔而去。一时红巾飞舞,观众欢腾,声震原野。终点是赛马场上最热闹的地方。最先到达终点而没有犯规的骑手,成为草原上的优秀健儿,人们欢呼着称他为“巴特尔”(英雄)。他所骑乘的骏马,也成为草原上被人称道的好马。善于辞令的祝赞家,这时口若悬河,唱起“马赞”,以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用美好的语言,赞美骏马和骑手。赞颂过后,在场的领导和有威望的老牧民,按照蒙古族的礼节向骑手献哈达、敬酒,为得胜的骏马披红戴花,以示祝贺。赛马结束,一般按照参加骑手的多少,对前5至10名给予物质奖励。按照传统习惯,还要给最后一名发纪念奖品,表示鼓励。

五、赛骆驼

赛骆驼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充满浓郁的牧区生活气息。旧时,牧民在放牧和驮运等生产活动中多骑骆驼,后来骑骆驼逐渐发展为民间的一项体育活动——赛骆驼。每逢那达慕大会的时候,便举行这一活动。参加赛驼的人,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在赛前半个月就开始“吊”驼,少给其水,吃些富含蛋白质的精料以备战。吊驼非常重要,它关系到骆驼的赛跑速度,而且影响到牲畜的健康,如不提早吊驼,牲畜参加比赛后就会脱毛、生病。

赛驼有赛跑和射箭两项内容。赛前,要在高处点燃一堆火,由参赛的主人牵着骆驼向火堆焚香,并绕香顺着太阳运动的方向走三圈,目的是为了求得吉祥如意。比赛时,赛手不分男女,身着艳丽的参赛服骑在驼背上,在起跑线排成一行。裁判员发令后,众骑手挥鞭驱驰骆驼疾跑。赛程一般为3~5公里,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对优胜者要进行奖励。也有的在赛途中置靶进行射箭比赛,以中靶的多少定胜负。儿童参加比赛,多挑选两三岁的小骆驼。别看骆驼形体笨拙,一旦奔跑起来却是疾如飞马,引人入胜。近年来,蒙古族牧民们开始采用现代体育的比赛方法,跑圈赛速度,增强了比赛的观赏性。

六、射箭

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活动之一。甘肃蒙古人中很早以前就有射箭的体育比赛,家家男子备有弓箭。到了清末民初,原先用弓箭进行的射箭比赛被骑马用猎枪射“索尔”(在每年诵经时的一项射某驱鬼物)、“沙仁牌”(把马粪蛋堆在地上作靶)所代替。在聚会场的草滩上每隔十步或一定的距离堆上“沙仁牌”,射手骑马由一端开始在疾行中射靶,谁射准得多谁取胜。射靶的过程中还要演示几种马背上的动作,如把枪从背上拿下后绕自身三圈,再将枪从马脖子下面拿起,然后射靶。此种高难度的动作,只有训练有素的射手才能做到。因此,射“沙仁牌”确实能够考验一个射手的高超骑艺和枪法。甘肃蒙古族各陶海每年都进行此项活动,对取胜者由陶海章京或“将军”(陶海主管兵役的官)献给哈达以示奖赏。近代,此项体育活动日趋完善,每当盛大的节日,“那达慕”集会上成为必须有的竞技项目之一。

射箭比赛一般分为静射和骑射两种。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三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胜负。静射是射手站在距箭靶数十米之远的地方,引弓射之。骑射是射手骑在马背上沿跑道边跑边射,射箭的场面非常壮观。比赛前,射手身着彩色紧身蒙古袍,背荷弓箭,跨马立于起跑线。听到发令后,立即策马疾驰,同时抽弓搭箭,瞄靶劲射。到了近代,枪支逐渐代替弓箭成为打猎的武器,射箭比赛也就逐渐被射击比赛所取代。射击比赛的内容有立射、跪射、卧射、骑射等。按照军事射击比赛的规则进行比赛,对优胜者给予奖励。

七、拔河

拔河,在甘肃蒙古人中主要是结合生产劳动进行的体育活动。其比赛时间和方式一般有以下两种:一是新毛绳搓成后进行。新绳搓成后拧力还很不均匀。因此,由两人将绳两头抓住用力往各自的方向拉,此时使的力比较大,也能看出谁的力气大。这样一方面把新绳拉匀,另一方面也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二是新毡擀出后进行。当每一块新毡擀成后,由几人将新毡的两头抓牢,对坐地上用力拉平新毡,这也是一种拉绳(拔河)形式的体育活动。

八、夏尕

连接牛羊后蹄和小腿的地方,有一块游离的骨头很特殊,汉语称为“踝骨”,俗称羊拐。蒙古语称为“夏尕”(羊踝骨)。这种骨头有宽有窄、有凸有凹、有正有侧,六面六个形状,正如老人们所说“高高山上绵羊走,深谷岩石山羊过。向阳滩上骏马跑,背风弯里黄牛卧。倒立起来叫骡子、正立站的是骆驼”。牧民很喜欢把羊拐收存起来,孩子长到3至4岁,让其辨认哪面有什么牲畜。孩子再大一点,把羊拐染上各种颜色,让孩子玩羊拐游戏。

“夏尕”的玩法:几个人围成一圈,每人出五或十枚羊拐,互相混合起来,然后将其抓起,抛散而下,看上面出现的形状,在相同者之间用指头划一下,将一枚弹击另一枚,弹中者取其一归己。如弹不准或弹到别的子儿上,则算失败,须交到下一位再抛再弹,这是一种玩法。还有的只出四枚老子儿,让在座的轮流抛掷。如果四枚落下,出现“四只绵羊”则是“四个一样”,向在座的每人要四枚羊拐。如果四枚落下,出现“两只一样”,则向在坐的每人要两枚羊拐……如此这般按规则进行。甘肃蒙古人玩羊拐,大人小孩都玩,而且各陶海的玩法略有差异,但把存放羊拐当做一种吉祥物则相同,民间有“存的羊拐多为牲畜多”之说。

九、查干木都哈亚乌呼

查干木都哈亚乌呼可以翻译为“白色的木头在哪里”。这个游戏也称“扔白木头”。在聚会时,男女青年集聚在一起,先选一个主持活动的人,称为“诺颜”。把参加游戏的人按人数、力气、男女分为大体相等的两组,然后指定地点各自站好。游戏的道具是一根白色小木棍或用手巾拧成的棍状物,称为“查干木都”,即白色木头。游戏开始,由扮诺颜者尽力将“查干木都”扔向远方,甩的远近无法知道,所以找到“查干木都”比较费时。每队同时出一个人去找,先拿到手者为赢,输了的一组就要给赢了的一组一个人。然后再扔再找,反复进行。一般情况下。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人数往往变化不大。就看哪个组的人机敏,看得准、跑得快。经过数番比赛后,如果双方人数变化悬殊,人数少的一组就算战败,然后重新分组。

“查干木都哈亚乌呼”游戏儿童一般不参加。该游戏循环往复,通过扔“查干木都”、“寻找”和“要人”的次序玩起来甚是热闹,很受青年人的喜欢,通过这一游戏也能起到年轻人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感情的作用。

十、布拉和宝图格

“布拉”(种公驼)“宝图格”(驼羔)的游戏,主要在青少年中进行。游戏前指定一人为公驼、一人为母驼。充当母驼者站立,其余人站在母驼后面排一纵队,用手抓住前面一人的腰带充当驼羔,当公驼之人站立在当母驼人的对面。一声“开始”令下,这时,当公驼人就往前冲来,要抓走母驼后面站立人的最末一人(宝图格)。母驼尽力保护驼羔不让被公驼抓走,这时母驼后面的人紧抓前面一个人的腰带不松手,尽力避公驼的强攻。但往往公驼把母驼后的驼羔一一抢走,这时此游戏就结束,重新选定人继续玩。(www.chuimin.cn)

十一、鲁额尔格呼

鲁额尔格呼也称“要龙”、“拔金桩”。参加游戏的人排成一路纵队,后者以双手抱住前者的腰,另有一人在队外。游戏开始时,队外的人左扑右抓,想从队尾一个一个拉掉队里的人,而队里的人则手不能松开,左躲右避不让队外的人抓住,即使被抓住也要用劲抱紧前面人的腰,以免被拉开。在一定时间内,能拉开队伍就算赢,拉不开就算输。然后,另外换人在队外去拉。直到最后比出谁拉开的次数多,就算谁的力气大、机灵,他就是“巴特尔”(英雄)。

十二、扔手巾

这种游戏用的是“阿力求尔”(即手巾、头巾之类)。青少年们聚在一起时,先选定一人为甩手巾之人,其余人坐一围,甩手巾之人将手巾揉做一团藏在袖中,在圈外转着走动。乘人不备时在某人背后地上把手巾扔下,就虚张声势转圈,然后进人圈里坐下,这时候坐在圈里的人都在各自的座位周围寻找手巾,如果很快找到,立即起来绕圈用同样的方法甩手巾,若哪一位未及时找着手巾,而手巾就在他身边,他就要进入到圈内中央站立,然后出一个节目,唱一首歌或猜一谜语都可以。如此循环往复进行拾手巾游戏。

十三、藏手巾

参加游戏的人选一个主持者,也叫“诺颜”。由“诺颜”把游戏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面对面围坐成半圆形。“诺颜”把手巾藏在衣物里,在其中一个队的每个人面前,都做了一个把手巾放入他怀中的动作,但另一队的人不知道他究竟把手巾放在了谁的怀里。这时,“诺颜”向另一队的人问:“手巾在哪里?谁能猜中?”另一队就有人举起手来要求猜。经“诺颜”同意后开始猜,猜对时就可向对方要一个人;猜不对就要给对方一个人。然后“诺颜”给另一队放手巾。这样轮流猜,最后哪个队的人多,就算哪个队赢。

十四、呼力也照格苏呼

呼力也照格苏呼可以翻译为“围圈”,这是一种充满草原情趣、类似于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参加游戏的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圈内有一个大人扮演骆驼,一个小孩扮演驼羔。圈外也有一人扮演骆驼。游戏开始,圈内扮演小驼羔者想跑出圈外吃草,圈外的大骆驼跑着追小驼羔,想抓住它。但圈内的打骆驼尽力保护不让小驼羔被抓去。只要小驼羔被抓住,就算一局结束,另外换人重新开始,游戏十分热闹。

十五、代力登

代力登(即做长耳朵)这种游戏主要在蒙古族青少年中进行,中老年人一般不参与。青少年聚在一块儿时,由一人充当种公山羊,翻穿山羊皮袄,头上扎两只长耳朵,走入人们中间,说着“毛色发光,身段苗条,怎么这样好看”等调皮的话,抓紧某一人身子,学叫几种山羊的叫声,这时其他人不能笑出声音,如果那一个人笑出声来,就把他抓住挠胳肢窝,然后换人再继续玩。

十六、达力根巴雅尔

“达力根巴雅尔”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种“招福致祥”的民间祭祀仪式。多于丰年或战争凯旋时举行,以示感恩,祈求康乐太平。祭祀完毕,所有参加者便开始在草原上尽兴欢歌起舞,往往跳至深夜不止。主要动作有甩臂击鼓、跪蹲请安、拧身跺足、横摆漫步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真挚地表现了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人民欢乐时的情感和豪迈的精神气质。

十七、查玛

“查玛”(俗称“跳神”或“打鬼”)系蒙、藏宗教文化交流的产物。于16世纪后半叶随同格鲁派(黄教)喇嘛教传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并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它是一种以演述宗教传经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人物繁多,形态各异,分“大查玛”(主要神祇)和“小查玛”(泛指鸟兽及侍从)两大部分。有殿堂舞、米扩佛传舞、寺院舞、大场舞四种表演形式,独舞、双人舞、多人舞、大群舞一应俱全,亦可穿插即兴表演。表演程式化、规范化。舞蹈语汇的运用多以所表演人物的个性划分。一般是“大查玛”动作沉毅坚定,庄重徐缓。“小查玛”动作乖巧多变,灵活敏捷。表演时二者相映相衬,各具特色。如却吉勒(阎王)舞动作强劲犷悍,举手投足都极富雕塑性;鹿神舞动作矫健奔放而有气势,技艺性颇强,带有竞赛性质;好扣麦(骷髅)舞动作灵活洒脱,时而随鼓声颠跑跳跃,时而故作威风状进行戏谑表演,身体的起伏,头部的昂垂,手的绕动舞步的踏跳配合融洽,很有韵味。“查玛”舞在蒙古族地区流传十分广泛,绝大多数寺庙均于宗教节日时表演。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十八、育呼尔

“育呼尔”于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体动作自然和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倒。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另有表现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习俗的舞姿,亦有特色。

十九、太平鼓舞

“太平鼓舞”系用铜圈驴皮制成,呈圆形或椭圆形,鼓皮涂绘山、水、花或人物,饰以绒球、花穗,柄部小圈处系有小铁环。多于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动作名称有“拜鼓”、“跑走马”、“拉大锯”、“扑堞”、“弹棉花”、“滚元宵”、“赶鸟”、“串门”、“滚绣球”等。顾名思义,这些名目繁多、变化多端的击鼓动作,与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开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亦有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杂技色彩。

二十、灯舞

“灯舞”系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它的形成与元代《倒喇》戏不无关系,《历代旧闻》注云:“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瓯灯起舞”,足见其历史悠久。对此,清陆次云在他所作“满庭芳”一词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汀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卉,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其温雅婉约的技巧,可见一斑。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凭借手、腕、臂、肩的托、挑、拉糅合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二十一、盅碗舞

盅碗舞又称顶碗舞,蒙古族的传统舞蹈之一。这是一种在欢庆节日里由女性表演的独舞。表演者头上顶碗,双手各拿着一对酒盅翩翩起舞,时而扭肩游臂,时而甩手击盅,使酒盅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那头顶叠碗的技巧,柔如柳枝的双臂,急速抖动的双肩,富有韵律的身姿,表现出蒙古族少女勤劳朴实、美丽娴静、纯洁活泼的性格和欢快的心情。细腻含蓄的舞姿刻画出好客的蒙古族妇女在欢宴时忙碌的形象。这个深受蒙古族喜爱的舞蹈,经过文艺工作人员的整理编排,现在已经成为乌兰牧骑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

二十二、安代舞

“安代”为蒙古译音,意为“抬头起身”。“安代舞”是一种在节日、宴会和聚会的欢乐气氛中跳的集体舞蹈。其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以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艺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神志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车拉上女儿前往他乡求医。行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哭。歌声引来附近百姓,见此状无不潸然泪下,皆随老阿爸身后甩臂跺足,绕行哀歌。不料姑娘得到安慰,病马上就好了,抬头起身,悄然走下牛车,尾随众人奋力而舞。待发现时,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消息不胫而走,以后,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逐步发展成为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含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二十三、筷子舞

“筷子舞”是蒙古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之一,因以筷子为道具而得名,原是一种在喜庆宴会上由男子表演的独舞。伴奏者在周围席地而坐,唱着喜庆歌曲。表演者在中间,手握一把筷子,两臂松弛流畅地忽上忽下用筷子快速敲击肩、手、腰、腿等部位,并不时敲打地面,一会儿旋转,一会儿跪地,继而绕圈行进或直线进退,两肩和腰部随着相应扭动。舞姿洒脱利落,轻快欢乐,击筷动作灵巧多变。至高潮时,边舞边呼号助兴。现在,已经发展为男女共同表演的形式,一般由四男四女集体表演,男子右手持筷子一把,女子双手各持筷一把,基本动作大体保持原有形式,也是乌兰牧骑经常演出的保留节目之一。

二十四、敬酒舞

敬酒舞是在宴会上男女共同表演的舞蹈之一。表演者拿着酒杯边歌边舞,一段歌词将完时把酒敬给在座的客人。有时被敬酒的人接杯后继而起舞,动作简单,气氛欢快热烈。

二十五、响铃舞

是一个艺术性较强的表演舞蹈。演员身着民族盛装,手腕、脚腕分别带着清脆的响铃,随着演员旋转身体,抖动双肩、双腿,响铃发出节奏的、悦耳的声音。舞蹈气氛欢快热烈,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热爱新生活的愉快心情。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编演的《快乐的响铃舞》,在1983年荣获国家文化部和国家民委颁发的舞蹈和音乐创作二等奖。此后这个舞蹈不但成为肃北乌兰牧骑的保留节目,后来还成为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的演出节目,并被许多文艺表演团体吸收,广泛传播。

二十六、鹰舞

在蒙古人眼里,鹰是勇敢、凶猛、敏捷的象征。表演者平伸双臂,抖动手腕,曲膝碎步,惟妙惟肖地模仿着雄鹰的种种姿态,表现了雄鹰时而展翅飞翔,盘旋高空;时而敛翅回首,理喙羽毛;时而高居山岩,傲视苍野的情景。气势英武豪迈,仿佛雄鹰翱翔在蓝天绿草之间。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乌兰牧骑编演的舞蹈《草原雄鹰》,1986年12月曾在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二等奖。

思考题

1.当代那达慕的主要形式。

2.简述蒙古族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