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武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有:木球、赛马、惯牛、踏脚、拔腰、夺腰刀等。(七)牧羊鞭牧羊鞭又称猎鞭,是回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武术前辈根据劳动人民牧羊、自卫发展整理而成的一种软兵器。(十)投沙袋投沙袋是回族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
2024-10-19
第二节 藏族传统体育项目
藏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几乎与这个民族的历史一样久远。它源于人们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藏族各种体育项目是世代相传的,这种传承性对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藏民族中许多流传至今的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口授身传的方法保留下来的,落后的经济水平和封闭的自然环境使藏民族传承下来的体育项目表现出原始的粗犷、质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民族体育曾与各民族体育彼此渗透、相互交融,使传统的藏民族体育得以丰富和发展。甘肃藏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传统体育项目有锅庄舞、赛马、赛牦牛、射箭、押加、北嘎、知合则、日则合、果尔考儿、跳绳、踢毽等。
一、锅庄舞
(一)锅庄舞历史源流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卫藏通志》说它是围着支锅石桩而舞的意思。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西藏舞蹈概说》载:以前的康定一带,有一种商业性组织叫“锅庄”,这类商行收购土产,代办转运,设有客饯,沿途过往的藏族商贾常骤宿其中。晚上,他们往往茶余饭后在院内空旷地围着火塘歌唱跳舞,以驱除一天的劳累与疲乏。
学术界关于锅庄历史的研究主要有《锅庄考略》、《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康定锅庄的历史与特征》、《明清陕西商人与康藏锅庄关系探微》等几篇文章,体现出了藏区锅庄舞总体考证与局部探微相结合的特点,并把锅庄舞的发展历史与当时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联系了起来。在青藏高原上流行千年的锅庄舞,是西部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藏民族优秀的文化遗存,锅庄舞在青藏高原上神话般流传,并与西部其他民族舞蹈交融、吸纳、共生。锅庄舞从公元7世纪到18世纪,在藏文化的发源中心西藏地区经历了千余年的孕育、萌生、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后又传到甘、青、川、滇以及不丹、尼泊尔等邻邦。清人李心衡所著《金川琐记》中称,藏民“俗喜跳锅庄嘉会”,其舞蹈形态是“男女纷沓,连臂踏歌”、“携手成圈,腾足空……”根据从丽江石鼓轿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画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测,锅庄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二)锅庄舞特色意义
1.艺术特色
锅庄舞有“擦尼”(古旧锅庄)和“擦司”(新锅庄)之分。擦尼相传在吐蕃祖孙三法王时就已流传于甘肃藏区,反映了奴隶制社会和原始宗教形态,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年人大都喜爱擦尼,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莲花生大师的诞生》、《建立桑耶寺》、《金碧辉煌的寺庙》、《银光闪耀的王宫》、《福气财运降此地》、《丰收呀丰收》等。跳这种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新锅庄的歌词内容、舞姿等都比较灵活,反映生产劳动,歌颂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经商贸易的歌词比较多,如《北方大草原》、《白瓷碗里聚三色》、《在金坝子的上方》等。新锅庄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青年人通过擦司歌词中的比喻配对来表达相互爱慕的情意。如檀香树与孔雀鸟配对,松柏与鹦哥配对,杨柳树与布谷鸟、雪山与马鹿、森林与獐子、草原与花、鱼与水配对等。
锅庄舞(特别是擦尼)的歌词,有一套比较严谨奇妙的排比和比喻规律。唱词规律是唱天必唱日、月、星,唱人必唱帝、佛、智者。这种固定式格式在擦尼歌词中最为突出,擦司歌词亦采用这种固定格式,但可以灵活运用,即兴编唱,任意发挥。锅庄舞有许多舞蹈名称,亦即曲牌和词牌,如半步舞、六步舞、八步舞、索例哆、猴子舞、牧羊曲等。在擦尼舞中,它既是舞蹈名称,又是歌词的词牌。若领舞者唱起“孔雀舞”的曲调,舞伴们也只能跳“孔雀舞”的舞蹈,唱“孔雀舞”的传统歌词。
锅庄边跳边唱,多为问答对唱比赛。在传统式的对歌比赛中,谁掌握的传统歌词全面,谁就能取胜。在即兴问答比赛时,谁想象丰富,思维敏锐,就能获得胜利。歌唱时歌声嘹亮极具穿透力,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叫,又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搓步跳起,挥舞双袖,奔跑跳跃,不断变化动作,男性动作幅度较大,女性动作幅度较小,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
甘肃藏区各地的锅庄舞因地域不同而又各具特色。玛曲一带的锅庄舞曲调低沉典雅、浑厚豪迈、凝练深沉,拖腔多而长,犹如巨浪起伏。夏河一带锅庄舞舞姿舒展洒脱、豪放稳健,犹如雄鹰展翅,轻快活泼与豪放相济。跳舞时,参舞者皆弯腰搭肩,舞蹈始而平稳缓慢,临近结束时动作小巧迅速,变化较快,歌舞都在欢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合作、夏河一带的锅庄舞自始至终有严密的顺序,一般程序为:仪瓦(锅庄序歌)、央卓(招福锅庄)、思卓(迎宾锅庄)、堆卓(赞颂锅庄)、宗卓(相会锅庄)、主卓或彰卓(辞别锅庄)、卦卓(挽留锅庄)、扎西巨(锅庄结尾歌)。其中除序歌和尾歌外。每个程序的锅庄都有数调或数十调曲子,但跳唱必须按程序来进行,跳完这道程序后再跳下一道程序。
藏区各地的锅庄舞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差异,风格不一,但有它的共性。锅庄舞的动律上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下肢颤动、三步舞(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舞以及“一顺边”动作,动律节奏由慢板到快板的共同规律。在此基础上产生出不同的动作变化,再加上手臂的随意性、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锅庄舞风格。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颤、拖、屈、踏、蹉、点、踢、吸、跨、扭等10种基本步法。上肢动作可归纳成拉、倾、悠、甩、摆、绕、推、升等8种变化。技巧主要有:辗转、踢腿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平转等。它揭示了藏民族在历史演变中不能用文字与语言表达的民族个性和内在气质。
2.价值意义
锅庄舞在中华民族舞蹈艺苑里别具一格,是华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光彩夺目的瑰宝之一。它是藏民族生活的缩影,其中也蕴含着高原人特有的生命与情怀。其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形式完整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有较高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锅庄舞是典型的自娱性群舞,每逢重大节日、庆典、婚嫁喜庆之际(包括乔迁之喜),或遇收割完毕农闲之时,男男女女在庭院里、旷地上相聚。几人到几十人不等,人数多时可达二三百人甚至千余人。男子身穿肥大筒裤,女子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肩后,英姿飒爽。舞者互相牵手,围着篝火,男女分列,自右而左,边歌边舞。也可男女分别各排成弧形或圆形、内外圆形,也可男女混合活动,一曲一舞,先慢后快,或由慢到快又以慢结束。舞与歌(或舞曲伴奏)的节奏紧密配合,舞者伴和着歌曲做甩手颤踏步“沿圈走动”,当歌词(或伴奏曲)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哑”的一声呼叫,并随着曲的明快节奏,顿时加快速度,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步跳跃起来。男性多以踏步为节,女性以擦步为节,蹲、踏、顿、擦步相互交替。这种舞蹈顿控感强,上身动作犹如刀斧劈物“喀嚓”有力;蹲踩步时双手胸前交叉拉开,又有拨开蔓枝寻找食物的直观感觉;蹲踏步时两手胸前交叉拉开,形象栩栩如生,最典型的是蹲步和射箭步,有似张弓瞄准猎物之感,模拟狩猎的动作很突出。舞者身躯微躬脚下踏地为节,虎视眈眈作射箭状,形象十分逼真。曲调既歌唱生活,也歌唱自然,歌唱家乡。青年男女更是借助歌舞倾吐彼此的爱情。大家手拉着手,臂连着臂,边唱边跳,以脚顿地做节拍,舞动时尤以男性动作幅度较大,伸展双臂有如雄鹰盘旋奋飞。女性动作幅度较小,点步转圈有如凤凰摇翅飞舞,具有体育运动的健美、明快、活泼等特点。锅庄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热情奔放、剽悍的民族性格,而且有一定的力度和奔跑跳跃变化动作。不论从表演者的装饰上,动作节奏上,还是从表演时的舞姿变化上,都能体现出藏区民间体育的风格,其动作幅度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训练价值和锻炼价值,健身作用显而易见。
锅庄舞气势磅礴,技巧性强,舞蹈动作带有强烈的劳动气息。各种锅庄舞蹈共同的规律和特点是:依然以屈伸为主要动作,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调缓慢,由慢开始,逐渐加快,表现出热情奔放,欢快有力,有连续,有停顿,上身动作以胸前绕手,体后仰,以臂屈肘上举摆动为主,躯干,上肢随步而动,动作幅度大,上下挥动着双袖,激荡有力,动作奔放、洒脱,舒展;脚步特点以点、抬、跳、跺、跨、踏、擦等动作为主,具有整体运动感,表现出藏族舞蹈中一种憨厚,深沉的个性特征。
锅庄舞的很多动作要求同手同脚,能够充分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其舞步由慢到快,快的过程可以持续十来分钟,增加呼气频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单位时间内人的氧摄入量,对锻炼人的心肺功能非常有益。通过锅庄舞蹈的运动,可使人体外形更加匀称和谐,体形更加刚健、优美。另外,锅庄舞的群体配合、男女互动、位置变换、队形变化,使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在情感上进行调整梳理,相互欣赏又自我欣赏,构成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以锅庄舞为原型的民族体育舞蹈的开发研究,向大学生及大众揭示和传播藏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转变为一种社会力量、民族精神,而且其以集体配合的形式出现,有助于增进友谊,增强凝聚力,进而能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利用民族地区地域优势,民族院校学生特点,挖掘、整合藏区锅庄舞并将其规范、合理的引进体育课堂,对构建民族体育舞蹈的体育文化教学模式,具有极为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三)锅庄舞种类划分
锅庄舞可分为大锅庄(藏名达尔嘎底)和小锅庄,大锅庄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为“小锅庄”(藏名达尔嘎薏依)。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
大锅庄属礼仪性舞类。多为寺庙念冬经或迎宾时跳,内容多为礼赞寺院、活佛,它要求严格,如预先指定领舞者(多为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者);要求服装统一等。这种舞具有一定的舞蹈程式,舞步稳重,舞姿端庄、含蓄,表达真诚之情。
小锅庄属于娱乐性舞类。它不拘形式,随时随地都可以跳,房间里、院坝里,甚至劳动场所。更多的是寄物言情描绘山川景色,依恋家乡,倾吐爱情,歌颂幸福生活等。如歌词中有“雪山啊,快闪开,雄鹰要展开翅膀;森林哟,快让路,青年人要迈步狂舞……”的豪情奔放。其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显示了藏族人民的剽悍气质。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表演时无任何乐器伴奏,场地选择在空旷地或院坝,男女自成两排,围圈携手共舞。小锅庄领舞者可男可女,不受限制。
在甘肃藏区香格里拉,有的地方称锅庄为“擦拉”(意为玩意),在部分地方称锅庄为“卓”(意为舞蹈)。它是随着藏民族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而产生变化的,因此,锅庄舞有了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歌舞,有颂扬英雄的歌舞,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等歌舞。
根据出现的时间,锅庄舞又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古旧锅庄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人大都比较喜欢此调,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走舞)和“枯卓”(转舞)两大类。“郭卓”的步伐是单相的朝左起步,左右两脚共举七步为一节,这样轮回起动,由慢转快,步数不变,舞步比较简单,参跳人易学,故人数甚众。“枯卓”的舞姿多样,种类较多,常跳的有二步半舞、六步舞、八步舞、六步舞加拍、八步舞加拍、猴子舞等。年轻人喜爱新锅庄,舞时一般男女分列,左手搭肩,成圆圈。人数不限,顺时针舞动。上身前俯,颤膝幅度较大,踏跺动作较多,脚跟击地或击靴。男子两胯向左右晃动,手只随身摆动,女舞者左臂扶腰或拉手,右臂随动作前后摆动。有顺圈走步、压脚跟、猴子对脚、三步一翻身、三踢一勾掖、孔雀吃水、山兔蹦跳等十多套动作。
锅庄舞形式多样,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杂以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庄”(有模仿醉汉神态,显示身体灵巧的嬉戏动作)。锅庄舞舞姿顺达自然,优美飘逸,不但体现了藏族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而且具有明显的体育舞蹈训练价值和锻炼价值。不论从表演者的装饰上,动作节奏上,还是从表演时的舞姿变化上,锅庄舞都体现出藏区民间体育的风格。
甘肃藏区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待客时以锅庄歌舞形式表现系列礼仪程序,有“祝福锅庄”、“赞颂锅庄”、“相会锅庄”、“辞别锅庄”、“挽留锅庄”、“送别锅庄”、“祈福锅庄”等种类,在全国各藏区十分罕见。其曲调分“吆”、“卓金”、“霞卓”、“卓草”四个部分。香格里拉锅庄分古、新两种,“擦尼”是古锅庄,歌词内容、舞步形式都较古老,具有浓厚的祭祀性质,有专门的动作和歌词,多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爱;“擦司”是新舞,是随着不同时代而新编的歌舞。甘肃藏区藏族锅庄的歌、舞、词都很丰富,唱词以三句为一段。凡遇喜庆佳节、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个通宵,表示欢庆和祈福。
甘肃藏区藏族锅庄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形式完整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有较高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流传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一带的藏族锅庄舞有40多套组合动作,现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原生态锅庄舞与乐曲5例。
1.拉卜楞锅庄(1)
拉卜楞锅庄1动作组合及练习方法
(1)1拍:右腿向前上步(顺时针方向),左腿抬起,右臂从后向前挥臂,左臂后上举大拍,右腿不动,左腿落地。
2拍:右臂从下向上挥至上举,左臂从上向下摆动,右腿提膝膝盖外开,1大2拍×4次。
(2)1—2拍:右臂上举,右腿提膝,跳转(向左转)180度。
3—4拍:左臂上举,右腿提膝,跳转(向左转),180度。
(3)1—2拍:右腿抬起,膝盖外开,双臂向左摆,3—4拍左腿抬起,膝盖外开,双臂向右摆。
2.拉卜楞锅庄(2)
拉卜楞锅庄2动作组合及练习方法
(1)退踏步:1×4次(面向圆心),双臂从右摆向左再摆至右方。
(2)1—4拍:右脚原地下踏4次(面向圆心),1拍:双臂摆至左下方。2拍:双臂摆至右下方。
3—4拍:同1一2拍。
5拍:右腿后退一步左腿紧跟后退一步双臂从右摆至左下方。
6拍:右腿后退一步左腿紧跟后退一步双臂从左摆至右下方。
7拍:右腿原地下踏一次双臂摆至左下方。
8拍:右腿原地下踏一次双臂摆至右下方。
(3)1拍:右腿向圆心上(面向圆心)步,双臂下摆(大拍:左腿上步)。
2拍:右腿继续上步下踏,双臂从下方摆至上方。
3拍:右腿后退一步,双臂在上(大拍左腿后退一步)。
4拍:右腿后退下踏双臂从上方摆至叉腰。
(4)1—8拍:从右腿开始走八步(右转90度成逆时针方向),右臂侧平举掌心向上。
1—2拍:右腿开始走两步(左转180度成顺时针方向),双臂摆至左下方。
3—4拍:右腿开始再走两步,双臂摆至右下方。
5—6拍:右腿原地下踏一次(右转90度面向圆心),双臂摆至左下方。
7—8拍:右腿原地下踏一次,双臂摆至右下方。
3.拉卜楞锅庄(3)
拉卜楞锅庄3动作组合及练习方法
(1)1—3拍:左腿开始向前走3步(顺时针方向),手臂自然摆动。
4拍:右腿,右臂同时撩起。
5—8拍:同1—4拍动作相同(逆时针方向),方向相反。
(2)1拍:撩起的右腿向逆时针方向上步(右转180度逆时针方向),右臂放下。
2拍:左腿并右腿脚尖踮地,左臂盖至上方。
3拍:左腿上步(右转270度面向圆心),左臂放下。
4拍:右腿并左腿脚尖踮地,右臂盖至上方。
(3)1—2拍:左腿撩起(面向圆心),双臂右摆。
3—4拍:同1—2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4)同(1)+(2)+(3)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4.拉卜楞锅庄(4)
拉卜楞锅庄4动作组合及练习方法。
(1)退踏步1×5次(面向圆心),双臂从右摆向左再摆至右方。
(2)1拍:右腿上步脚跟擦地后铲出抬离地面(顺时针方向),右臂从下向上铲出掌心向上。
2拍:同1拍左腿上步脚跟擦地后铲出抬离地面,左臂从下向上铲出掌心向上。
3—4拍:同1—2拍。
5拍:右腿向右侧(圆心)上步,双臂体前交叉。
6拍:左腿后交叉脚尖踮地,左臂上举,右臂侧平举。
7—8拍:同5—6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5.拉卜楞锅庄(5)
拉卜楞锅庄5动作组合及练习方法。
(1)1拍:右腿上步(顺时针方向)(颠步),右臂从下向上铲出掌心向上。
大拍:左腿跟步(颠步)。
2拍:右腿上步(颠步),右臂前45度方向举起掌心向上。
3—4拍:同1—2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5—8拍:同1—4拍。
(2)1拍:右腿向右侧(圆心)上步,双臂体前交叉。
2拍:左腿后交叉脚尖踮地,左臂上举,右臂侧平举。
3—4拍:同1—2拍,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四)锅庄舞开发实践
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体育舞蹈同属于人体艺术文化,传统体育主要是以强健身体和在竞技中取得胜利为目的来支配身体动作。而民族体育舞蹈则主要是以表达情感为出发点,以情感需要来支配身体动作,即传统体育所要张扬的是一种雄健的人体美,民族体育舞蹈所主要表现的是一种相对讲求审美愉悦的艺术美,是为“娱人并自娱”。从生理学分析,它能使人增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提高身体各部位协调性,增加呼吸频率,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单位时间内人的氧摄入量,对大脑及肢体的正常发育有良好的作用。民族体育舞蹈和传统体育项目有着很多共同点,最突出的是他们都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对美的艺术追求。
锅庄舞作为一种民族文化性的舞蹈,其理念、价值、功能和文化意义,在经过科学化、规范化后,可以实现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完美结合。如何将其吸纳到现代体育文化、高校体育教育中,使其与高校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出适合当今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模式,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是我们作为民族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研究的课题。通过藏族锅庄舞课程的教学,看到它的体育特质与西方体育舞蹈相比同样能塑造人体美、讲求男女之间配合、增强心肺功能、节奏感及协调性,经过开发、整合,使其向规范、科学和竞技的方向发展,最终创编以锅庄舞为原型的民族体育舞蹈技术框架,探索民族体育舞蹈教学新路。
1.加强理论研究
对包括锅庄舞在内的原生态民族舞蹈挖掘整合研究,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的一个内容。利用人类学、民族学、体育学、运动生理学、舞蹈学的方法论与原则分析研究藏族锅庄舞与民族地区其他少数民族舞蹈之间的关系。全面考证研究锅庄舞的体育特质,在动律上的基本舞步、姿态、躯干动作、音乐的区别以及动律节奏快慢的共同规律及不同特点。初步整理开发出以锅庄舞为原型的不同风格特色的甘肃少数民族体育舞蹈。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民族体育舞蹈不断引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并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探索实践。
2.教学实践探索
(1)观看锅庄舞的课件,让学生对锅庄舞有深入的了解。
(2)观看老师、藏族学生示范跳锅庄舞。
(3)教、学结合进行:
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圈或几个小圈,老师来教,强调动作规范整齐、柔美、音乐欢快,动作统一,体现一种整齐的美感。
(2)锅庄舞在动律上存在着最基本的下肢颤动、三步舞(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舞以及“一顺边”动作,动律节奏由慢板到快板;
(3)上肢动作可归纳成拉、倾、悠、甩、摆、绕、推、升等8种变化。
(4)脚部动作可概括为颤、拖、屈、踏、垫、点、踢、吸、跨、扭等10种基本步法。
(5)技巧主要有:辗转、踢腿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平转等。
3.预设教学效果
将锅庄舞改编引进民族院校体育课堂,会产生以下几方面作用。
(1)锅庄舞取自民间舞蹈,能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体会藏族体育文化,突出娱乐性和对艺术美的追求,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紧张、兴奋、欢乐的运动气氛。
(2)跳锅庄舞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易于普及开展,可以启发学生将动作随意组合,以发挥学生的创编能力。
(3)跳锅庄舞对于锻炼学生的灵敏、协调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合作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等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图1 锅庄舞
二、弦子舞
康巴称“谐”,汉语称“弦子”,它是一种流畅圆润、优美抒情的歌舞。较之拟兽舞等,弦子舞产生较晚。一般认为,巴塘弦子流传到甘肃藏区,是五世嘉木样之时,1920年农历九月二十二日五世嘉木样大师从西康理塘来拉卜楞寺坐床时,随同带来了一批家乡能歌善舞的亲属随从,后来,在这批人的引导下,康巴的各种歌舞很快流传到拉卜楞地区,熔当地民间舞与巴塘歌舞于一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拉卜楞地区弦子舞。跳弦子舞时,男女各一排。围成圆圈。也有男女交叉和纯女子舞蹈。舞姿依其曲调。“袅纤腰以回翔。轻扬袖之翩翩”。女的上身微微前倾,双袖轻扬,踮脚扭胯。有时男女连臂踏歌,时而聚集,时而散开,潇洒自如。其动作幅度较大,长袖翻飞,腾踏跳跃,热情奔放,与巴塘弦子的轻歌曼舞风格有所不同。由于拉卜楞一带的地方风情,领舞的人虽不拉弦子,但也同样颇有风趣。在舞蹈中要求舞者膝部保持松弛、屈伸和颤动,手臂通常随脚下的节奏和甩袖、撩袖、抛袖等动作,形成流动的造型美。通常是由当地歌舞能手一至数人在队首拉响牛角琴,带动众人跟随起舞。一般是女性先唱,男女轮班唱和,从右向左,边唱边跳结成圆圈,翩翩共舞,顺手顺脚舞动彩袖。时聚时散,时而拖步扭腰拂袖绕圈而行,时而双手叉腰跳踏,时而“盖袖”点步旋转,时而左手叉腰右臂屈伸原地晃动。歌声悠扬,舞步雅秀,随着琴弦发出的阵阵颤音,舞蹈中出现种种“颤法”,长袖飘飘,挥、摆、盖、抛、托,动律明显,舞姿舒展,轻、柔、颤、顺,悠然自得,韵味十足。有如微波荡漾,心旷神怡,使人沉醉在琴音舞波之中。弦子舞的舞姿舒展圆润,线条流动感强,多模拟孔雀展翅的形态,在相似之间,已将孔雀的动态融入民间舞的愉悦情绪之中,它的《孔雀吸水》家喻户晓。主要动作有:“拖步”、“斜拖步”、“单撩”、“双撩”、“单靠”、“长靠”、“一步一点”、“一步一撩”、“三步一点”、“三步一撩”、“三步一撩退步”、“三步一靠转360度”、“踏步全蹲”、“八字甩手”、“顺风旗”等。
总之,弦子舞的舞蹈动作以双膝关节的颤扭和摆扬彩袖为特征。神情温婉恬静、舞姿轻盈柔和。曲调比较丰富,内容多为赞颂家乡,歌唱生活等。
三、则柔
“则柔”,盛行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和肃南一带,是一种双人或者群体以娱乐为主的歌舞表演形式。其典型的基本舞蹈动作,是一手在肩上,另一手在斜下方呈自然状。舞动时上体前倾,双腿稍弯曲。表演者肩靠肩、背靠背,舞蹈步伐较小。每逢喜庆节日,迎送贵宾亲友时,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舞时男女围成圆圈,左右移动,踏步蹲身,侧腰向前,轻挥双袖,边歌边舞。舞姿舒展、柔软、古朴、优美。在塔尔寺“天界勇士”舞蹈段落中,有一俗称“转磨儿”的舞蹈动作,也是两舞者背靠背舞蹈,略有互相嬉闹、玩耍之意,与则柔动作基本相同。这些类似的现象,说明藏区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娱乐性成分也可能被吸纳进寺院羌姆舞蹈中。
四、拉卜楞民间舞蹈
拉卜楞民间舞蹈它有一定的程式,无道具,无统一服饰要求。一般讲究的是藏式长袍和衬衣,腰系红绸腰带,脚穿藏式长筒靴,冬戴狐皮帽,夏戴礼帽。表演场地随意,人数不限,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就其表演内容而言,拉卜楞民间舞蹈一般都为祝愿亲朋挚友、新婚夫妇幸福美满、吉祥如意,赞美山川大地、草原河流、日月星辰、碧空穹苍的壮美风姿,怀念父母兄长、良师益友的恩德,歌颂佛祖的圣明、佛法的无量等。
拉卜楞民间舞蹈的表演时间通常在新春佳节、喜庆吉日。按不同性质的日子表演与其内容相适应的民间舞蹈,以表达恭贺、祝福、赞颂、拥戴的心愿。拉卜楞民间舞蹈的动作丰富,舞姿优美,已形成“左、顺、开、屈、颤、甩、俯”七种特点。整齐一致、节奏感强的脚踏步,轻盈敏捷的翻身辗转,飘逸大方的抛袖甩臂,其中,手指向大地并旋转“画圈”动作,构成拉卜楞民间舞蹈与其他藏区民间舞蹈相似而又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它的音乐旋律大多欢悦、明快、抒情、悠扬,与舞蹈形成统一和谐的艺术氛围。
具有代表性的拉卜楞民间舞蹈有以下类型:
1.“宗巴来赛查姆”:是男女都可参加的舞蹈,该舞蹈无专门伴奏乐器,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之一,舞蹈表达了人们期盼幸福永远长存的美好愿望。
2.“扎西,扎西”:与“宗巴来赛查姆”舞蹈不同之处是,它表达了生活中吉祥的征兆。音乐充满喜悦的情绪。
3.“西巴帕热帕肖”:为男性舞蹈,舞蹈表达了祝福民间歌舞中的歌手和领舞者吉祥如意的情感。
4.“丝浪拉姆杨丝杨”:舞蹈表达了人们怀念母亲的心情。
5.“尼玛夏例噢”:它有一定表演程式,右脚先起步,原地退踏3-5步后,再由左脚起步,面向圆心唱歌起舞。它的动作特点是,每一拍起步时,双膝上下颤动,双手左右甩动。
6.“来香噢”:它有一定的程式,先向左、右方向各走三步,再从左方向开始唱歌。它主要表达人们向往安乐和幸福之情。该舞在反复第二段歌词时,速度加快一倍,最后在节奏急促的旋转中结束。
7.“谐牙央罗”:与“来香噢”不同的是,每半拍踏一步。
8.“尕拉言卓若”:该舞蹈的特点是,每一步动作起步时,双膝上下颤动行进、双膝向外打开,上体前倾45度,双臂前后甩袖。
五、罗罗舞
在甘南州的迭部县的洛大、麻牙、腊子、桑坝乡和舟曲县的曲瓦、巴藏、憨板、立节、峰迭乡等地,流传着一种特殊的藏族舞蹈,名为罗罗舞。罗罗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也是某种仪式。有人说是出征仪式,有人认为是欢迎仪式。从男人不断变化的动作节奏和速度以及女人手持铜铃打出的点子分析,它可能是一种原始的祭祀仪式和肢体动作相结合形成的舞蹈。关于罗罗舞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吐蕃人进居这里时从拉萨带来的,有的认为是世居于此的古羌族的祭祀仪式。人们自始至终围绕圆圈舞动,众人连臂拉手或靠肩套臂,有人领唱后同时起舞,以平踏挪步、双脚蹿跳步、自由摆动步为主要动作。舞者一般以女性为主,男性在外围以铿锵有力的声调呐喊造势,不停地围着转,不断变化节奏,起劲助兴。舞到酣畅时,歌声委婉动听,步调整齐划一,圈内圈外,演员与观众互动,激情与真情交融,歌声、吆喝声不断,热闹非凡。其演唱内容极其丰富,涉及人文史、民族史及风土人情等,也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动植物自然生长规律、农耕及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授等,包罗万象。对今人而言,它纯粹是一种别具风格的原生态音乐舞蹈。
观看一场“罗罗舞”表演,你就会深切感受到白龙江流域的藏族人民奔放的性格与细腻的情感,同时也会有一种接受原生态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洗礼的激励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罗罗舞自然而然地成为旅游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大餐。罗罗舞不在限于一个村庄的范围,而是扩展到了一个乡镇,乃至更大的场合,场面也越来越大。一旦有什么节庆活动,临近乡村的人们就会蜂拥而至,争相目睹其盛况,可见罗罗舞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艺形式。
早在20世纪60年代,甘南州民族歌舞团汲取罗罗舞的艺术素材,创作了舞蹈“白龙江畔柿子红”,并赴兰州参加调演,以其优美的舞姿、悦耳的音乐、秀丽的服饰及别开生面的意趣,获得了广泛的赞誉。2003年,在庆祝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的文艺表演活动中,迭部、舟曲两县的文艺工作者分别从罗罗舞中提取精华,改编成了各具特点的上百人的大型锅庄,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白龙江两岸的人民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图2 舟曲罗罗舞
六、沙目舞
“沙目”是流行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的藏巴哇、洮砚、柏林乡一带的民间歌舞,是一种融说、唱、跳为一体的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因这个舞使用的舞具是羊皮鼓,集祭祀与娱乐为一体,颇具民族特色,所以又叫巴郎鼓舞。
巴郎鼓舞只在春节期间进行,平时不作专门训练。当地村民把表演巴郎鼓舞的年头岁首视为一年中最吉利的良辰佳时,称作“曼拉”节。届时,各个村寨组成“沙目”队,除在本村演唱外,还要到邻村赶“曼拉”节,相互拜访,祝贺节日喜庆,彼此切磋舞技,增进友谊。跳唱巴郎鼓舞没有年龄、性别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只是男女必须分开,不能一起跳,因为男女各有不同的舞蹈形式,其动作、歌词及曲调也不尽相同。
关于“沙目”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个神话。很久以前,卓尼一带连年大旱,庄家颗粒无收,村民们只得宰杀牛羊,祭祀至尊的天神,乞求神灵降下甘露,拯救万民。当地村民们虔诚地跪伏在地方保护神“拉卜则”前默默祈祷时,山中隐隐约约传出一阵鼓乐相伴的歌声。于是,他们记下了曲调鼓点,回去后便制作了一种带长把的双面羊皮鼓,两边各垂吊打结绳索,摇动时发出“咚咚”的响声。鼓制成后,村民们随即在村子中心的场地上点燃一堆篝火,凭记忆跳起来,将乞求神灵的心愿用歌声表达出来。这样连续跳唱几天几夜后,在村民们至诚的感召下,天上果然降下甘露。之后,人们为了庆贺当年庄家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每年春节期间都跳唱巴郎鼓舞,过“曼拉”节。
跳巴郎鼓舞分两个阶段:正月初二至初七在各自的村子里跳唱,初七以后村与村之间相互拜访。沙目队围着篝火、摇着巴郎鼓舞翩翩起舞,分主客两队,先唱序曲(吉桑),接着跳三圈舞,以一问一答的方式表演。接下来边跳边唱“沙娄梅楼”(当地民歌),然后依次跳唱歌舞曲调“春牙撒”、“春柱”、“尼给刀羊”等。该舞蹈的主要贯穿动作有踏步、平迈步、双舞蹲跳、单腿跳、前迈步、双腿颤动、左右摇摆等。吃饭、饮酒时还穿插唱酒曲、饭歌、敬酒歌等。最后跳结束曲,互相道安后告别。
沙目舞动作激烈,整齐划一,粗犷雄健,具有铿锵劲健的节奏感和浓郁浪漫的地方民族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七、押加
(一)押加运动简介
“押加”又称藏式拔河,安多藏语叫“浪青沙西和”,西藏藏语叫“浪波聂孜”,意为大象颈部技能。已有百年历史。在藏语里,押是“拉”的意思,加是“脖子”,顾名思义,就是“用脖子拔河”。“押加”是在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生活基础上产生的,并以独特的形式世代相传,深受广大藏族群众的喜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到今天。
“押加”——大象拔河。即在平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两名男子将一条长约10米的绳子两头打结,从各自胯下穿过,经腹部套在脖子上,背对背站在河界两边,模仿大象姿势,两手与脚尖着地,以脚、腿、肩、颈的力量发力向前,直至一名运动员把系在绳子中间的红布标志拉过自己的河界,比赛结束。在藏区,“押加”比赛开展得很普遍,它由一种带有娱乐色彩的民间体育运动逐步发展成今天对抗激烈的竞技比赛。在过去一到节假日各地都举行“押加”比赛,平日农牧闲暇时,在牧场上、在田间,人们相互把两条背带或腰带连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练习和比赛。由于“押加”的基本技术、比赛规则和场地设备比较简单,因此是一项比较容易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此项运动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男女老少都可以参与,因此可以吸引更多的群众参加这项运动。在民族院校,“押加”也是很受学生喜爱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生不仅组织各种规模的“押加”比赛,甚至在课外活动、课间休息的时间也经常进行“押加”活动。由于“押加”可单人、双人或多人进行比赛,对不同的参赛人数有不同的要求,但都要求参赛者要快速起动,用腿、手、腰、颈、及全身的力量将对方拉到本方一边。这些动作对于发展身体各器官机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对锻炼人的力量、速度、灵敏及耐力等身体素质都有良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参赛者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作风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押加”这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被第一届—第五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列为表演项目,第六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押加”被定为正式的竞赛项目。
(二)押加基本技术
1.动作要领
比赛时,两名队员将一条长绸缎带做成的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带子从两腿间通过,俯身双手十指分开撑地,脚前掌着地,两腿弯曲,两脚左右前后分开,略比肩宽,两脚尖向前,把绳拉直,绳子中间标志物垂直于中界,调整好身体重心。当运动员听到“预备”的口令后,运动员身体整体向前倾做好准备成预备姿势。听到“开始”口令后,运动员双脚快速发力蹬地,重心前倾,并借腿、腰、腹、肩、颈和手臂的力量向前爬进(如图3)。以一方降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
图3 押加动作示意图
押加运动基本技术包括:蹬、爬、拉、滑、压等技术组成。
(1)蹬:用前脚掌蹬地面使身体向前移动。
(2)爬:手掌腕关节和手指作用于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使身体向前移动。
(3)拉:用肩背牵拉绸缎。
(4)滑:双方队员在相互牵拉时,队员在前进或后退中出现脚步打滑,产生身体位移现象。
(5)压:双方队员在相互牵拉中,为保持向前的拉力,防止自己的力量过小而造成身体被对方悬空拉起,从而降低身体重心、沉肩低头、弯腰屈膝的一种技术动作。
2.动作关键
双脚蹬地角度适合,蹬地积极有力,滑步能保持身体平衡,悬空时能沉肩引体向前扑压。
(三)押加技术教学
在学校开展“押加”运动时,应分为多种形式进行,避免走回到单纯竞技的老路上,并且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可以按人数划分(分为单人、双人和多人),也可以按年龄划分、体重划分、方向划分(四人向四个方向)。总之,只要本着有利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娱乐为目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进取精神的原则,如何开展此项运动都是值得提倡的。具体教法步骤如下:
1.教师讲解各个技术动作要领,示范各个技术动作。
2.学生模仿教师示范做练习。
3.将学生分组练习各个技术动作,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并有针对性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模拟实战,练习运用各个技术动作。
5.分组进行对抗实战练习。
(四)押加训练
根据押加的技术特点,全面发展腿、腰、手力量,循序渐进,稳步提高。在训练中不断地总结发展押加运动员全面发展的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具体方法可采用多级蛙跳、深蹲、小肌肉群练习、跳台阶、俯卧撑、卧推、仰卧起坐等等。模拟实战,练习运用各个技术动作,分组进行对抗实战练习。
“押加”比赛已经成为甘肃省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竞争激烈,因此,在训练中除了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之外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运动员对抗能力训练的内容和方法:
1.力量训练:可利用杠铃进行上肢和腿部力量练习。主要方法有抓举、挺举和下蹲等形式。
2.爆发力练习:各种形式的速度跑、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等。
3.拉力练习:俯卧姿势的拖重物走、站立姿势的拖重物跑等。
4.拉力对抗练习:两人对拉、一人对多人对拉、多人对多人的对拉练习等。
5.对抗比赛练习。
(五)押加练习时注意事项
“押加”比赛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项目,比赛中运动员竞争激烈,因此,在比赛和平时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重相近的运动员一起比赛。
2.注意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
3.要熟悉比赛的规则要求。
4.参加比赛的运动员适当增加拉力对抗练习。
5.注意培养良好的练习和比赛习惯。
(六)押加比赛方法和规则
第8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押加竞赛规程规定,押加比赛只设男子项目,按体重分级别参加比赛,设有55公斤级、61公斤级、68公斤级、76公斤级、85公斤级、95公斤级以及95公斤以上级别。押加比赛是由2名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上,将一条长绸布带做成的圆环分别套于颈部(带子从两腿间通过),四肢着地并背向对方,向自己的前进方向用力,以一方降置于两者之间的坠条拉过自己一侧的决胜线为胜利。
1.比赛方法
(1)比赛礼节:比赛开始前和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应相互握手,并与场上裁判员握手致意。
(2)比赛姿势:手脚着地,带子两端的圆环分别套在双方运动员的颈部,带子经胸前和两腿中间经过。双方运动员身体距中线最近点的距离应该相等,运动员向各自的前方用力。
(3)比赛时间:每局比赛以一方获胜为结束,但在一局比赛中如遇双方相持达90秒仍不能决出胜负,则暂停比赛,休息一分钟后重新开始比赛。
(4)比赛胜负:带子中间坠条垂直于中线,裁判员发令后比赛开始,以坠条拉过一方的决胜线者为胜方。
2.比赛规则
出现以下情况者视为犯规行为:
(1)故意延误比赛者;
(2)双方运动员双手着地后,若未经裁判员允许,而自行站起者;
(3)运动员自行在比赛场地或鞋底涂抹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非大会提供物品者;
(4)比赛进行中,单手或双手离地超过3秒;
(5)比赛进行中,教练员或助手干扰比赛;
(6)比赛进行中,在处于不利情况下而要求暂停者;
(7)比赛进行中,运动员表现出不尊重裁判员的行为;
(8)比赛进行中,有意进行非真实比赛者;
(9)比赛进行中,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触及边线及边线以外地面者。
3.竞赛制度
(1)比赛采用淘汰制或循环制,无论采取什么办法,均采用每场三局两胜制判定胜负。
(2)比赛前,裁判虽召集双方运动员挑选场地,第二局互换场地。如第一局、第二局赛后双方成绩相等,第三局须重新挑选场地后继续比赛。
4.年龄和级别
(1)参赛运动员年龄不受限制。
(2)参赛运动员体重分6个级别:55公斤级、61公斤级、68公斤级、76公斤级、95公斤级及95公斤级以上级。
5.称量体重
(1)运动员在第一天比赛开始前2小时称量体重,称量体重工作应在1个小时内完成。
(2)运动员称量体重时,应赤身或穿短裤,如果运动员体重低于或超过原属级别的重量,并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重量的按弃权论。
6.场地器材
(1)押加比赛场地:比赛应在平整硬质地面上进行。比赛场地为长方形,长9米,宽2米。场地的丈量从界限的内沿量起。比赛场地应有明显的标线,两条长边为运动员比赛的限制线。线宽均为5厘米,场地四周至少2米以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连接两条边线的中点,画一条与边线垂直的线为中线。距中线两侧各1.2米处,各画一条与中线平行的线为决胜线。
(2)押加比赛器材:用长6.5米红色绸缎(幅宽1.2~1.6米)制成带子。带子两端呈圆环形,圆环周长为1.0~1.10米。带子中间系一条可移动的、并有适当重量的坠条,作为判定胜负的标志。护垫为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2厘米的海绵,以软布包裹后,固定在带子两端圆环处的受力处,用于保护脖颈。标志带是用于鉴别双方运动员的比赛绸带,标志带为两种不同颜色。
图4 大象拔河竞赛图片
八、格吞
“格吞”是藏语译音,即“颈脖拔河”之意。流行藏区民间,藏语音译,意为用带子套在脖子上拔河。比赛时,先在场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用布带两端打结套于双方颈部或肩部,在布带中间系一红布标志,悬于河界上方。比赛开始后,双方用颈部或肩膀力量猛曳,凡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一方为胜。比赛方式有面对面或背对背的站式和跪式等多种。
用两根彩色宽腰带,首尾打结连成一根圈带,比赛双方将带互相套到脖子上,双方向相反方向猛拉。一般采用三赛两胜制比赛。“格吞”比赛也分下列三种方式:
(一)也吞
“也吞”即仰身拔河,两人相对而立,圈带套在后颈脖,发令后,两人双手叉腰,奋力仰脖后退,以将标记拉到自己一侧者为胜。
(二)抵脚格吞
抵脚“也吞”,即双方面对面席地而坐,双脚伸直相抵,圈带套于后颈脖。发令后,双方奋力后拉,将对方身体拉离地面者为胜。
(三)背向格吞
将圈带套在后颈脖,二人背向四肢着地,带子穿过腋、胯下,将对方拉过标记线为胜。
除上述形式的比赛外,还有了“夫妻格吞”、“家庭格吞”等饶有趣味的新内容,深受群众喜爱。
九、万人拔河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原划分为新、旧二城),故称洮洲。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年的正月十四——正月十六晚上,在临潭县旧城都要举行一项历史悠久,至今仍盛行的活动——万人拔河。临潭县城的元宵节“万人拔河”赛(扯绳)已有六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已成为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春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命沐英移兵讨之,英军至旧城。”据记载“:英军将士之中多为江淮人。”唐·封演《封氏闻见录》云:“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此教战。”这里扯绳源于军中“教战”活动。当年,沐英将军驻旧城期间,在当地以“牵钩”(即拔河)为军中游戏,用以增强将士体力。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戍边,据《洮州厅志》记载“从征者,诸将所部兵,即重其他。因此,留戍”。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就是古之牵钩在临潭县城一直流下来的历史渊源。以致后来群众把扯绳作为“以占年岁丰歉”《(洮州厅志》)的象征。据考证,洮州“万人拔河”(扯绳)活动从明洪武十二年流于民间,距今逾629年,除“文革”期间中断十年外,一直传承至今。
最初临潭“万人拔河”是在每年正月初五、六日午后进行,《甘肃洮洲厅志丁未纂辑卷二·风俗篇》记载:“正月初五、六日旧城居民有拔河之戏,用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头牵扯之。”光绪版《洮周厅志》“风俗”中记道:“旧城民有拔河之战。用长绳1条,连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朋牵扯之。”似为唐玄宗时边防军士拔河比赛之遗风。据民间传说,胜方地区全年将会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李隆基在《观拔河俗战并序》中写道:“俗转此戏,必致年丰,故命北军,以求岁稔。”故而洮州民间形成习俗,年年岁岁如是,不惟历史久远,而且规模宏大,人数众多。后来由于春节期间白天人少,大部分人还要转亲戚拜年等,因此组织者为了能使这项活动开展下去,把比赛时间推迟到热闹的元宵节,夜有明月的十四至十六日之间。
“万人拔河”新中国成立前由县上的“青苗会”组织,凡是县城的居民都要缴纳钱物。富有的交钱,贫穷的交麻或绳子。用麻和绳制作拔河大绳,绳头直径20厘米有余,俗称“龙抬头”,向后逐渐减少并分成两股,俗称“双飞燕”,长达二三百米,两股之末又连小绳若干。
现在比赛绳做两根,一根为雄绳,一根为雌绳。如果绳长不够时,后一个人则抱着前拉绳人的腰部。
起初每条绳头由十几根约十几毫米的藤条扭在一起,外用麻绳捆缚而成。后来在比赛过程中往往由于人多而经常拉断,绳头改由六、七根直径10毫米以上的钢丝绳组成,在长达200多米的“龙抬头”上,用麻绳缠绕。连接“龙抬头”的“双飞燕”是由直径25毫米以上的钢丝绳制成,长约200至300米。
比赛按城南、城北居住区分队。以西城门为界城南居民叫下街队(包括城北乡下所有的乡村和牧区)。每次比赛开始时,首先把两条数吨重的绳顺街一次拉开,赛前半小时,不少人已握住了大绳。此时由两边群众推荐的“连头”和数名剽悍的小伙子负责连接绳头,双方“龙抬头”前的环对接时,雄绳的环穿过雌绳的环并折出,由“连头”用大锤将梭形的销子迅速楔入小环。两条绳连为一体,比赛即正式开始。每次比赛约三十分钟,如一方大势已去,败局已定,“连头”用锤子敲出销子,比赛便宣布结束。每次比赛少则七八千人,多则一万余人,观众三五万人不等。比赛从正月十四日开始连续进行三个晚上,每晚九时左右,正当明月当空,灯光灿烂之时连拔三局,三天九局定胜负。每晚比赛最后一场的获胜一方,要把负方的拔河绳拖出一公里以外丢在河滩或草地上,而在自己的“龙抬头”上,则用红色的绸布扎上大红花高高举起,众人欢呼抬回比赛地点以显示本方的胜利。而第一天的负方则在第二天上午,派人把本方绳拖回来,并派人从四面八方去自己所在的地区和乡村,发动更多的人来参加,表示再战到底的决心。
数百年来,每逢旧城举行拔河比赛,城里的青壮年几乎人人参加,周围村镇的乡亲们也扶老携幼,套上马车,身着节日盛装,从四乡八路赶来参加。近年来青年人每每骑着自行车、摩托车,甚至乘坐专用汽车来参加,且有城外卓尼县的牧民从数十公里外赶来参赛的,他们的父母、妻子、孩子也前来助威,观看。皓月当空,灯火通明,数万人涌向县城中心街道,人山人海,烟火闪烁,鞭炮齐鸣,几万人的号子声、加油声响彻云霄。群众有的站在街道两旁,有的爬上屋顶,喝彩声、鼓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比赛紧张而激烈,满城满街气氛热闹到了极点。因此“万人拔河”人数不限,所以运动员和观众是分不清的,虽然各队都有一批人组织和指挥,但是不时有许多人参加进去,甚至连老人和小孩也帮忙扯上一阵子。此刻,一种为集体荣誉感所驱使的竞争心可以说达到了高于一切的境界,有趣的是还有把力出尽后退出休息一会儿再加入进去的。
“万人拔河”除了参加人数多而外,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扯的距离长。比赛一般要拉过分界线一百米,使失力一方感到败局既定,大势已去,输得心服口服时裁判输赢。比赛在分界线五十米处的竞争最为激烈,双方可持续对峙三十分钟之久,此时如果一方指挥不当、号子不齐就会乱了阵脚,即使再加上一千人也无法挽回败局。
“万人拔河”如此宏伟壮观,声势浩大,且经久不衰,其原因是社会各界人士和农牧民都非常重视结局之胜负,认为胜的一方必然全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人口平安,万事如意。因此人们把不参加比赛的青壮年视为是可耻的,给家庭和本地区带来灾难的人,所以每当有青壮年不参加比赛时,父母训斥儿子:“你今年不吃饭么?”妻子劝丈夫:“为娃娃和这个家,你去扯绳吧。”当然也有利用春节农闲时,年轻人喜欢热闹,顺便逛旧城,转集市的。
在临潭县城周围的乡村也有类似的拔河运动,如离城十里的古战村,在拔河的组织形式、区域划分、拔河目的诸方面都与临潭“万人拔河”雷同,只是规模较小,时间与之错开。
临潭县“万人拔河”,从现在的地方志看,最早的记载是在清代光绪年间。《甘肃洮洲厅志丁未纂辑卷二·风俗篇》中对“万人拔河”做了形象的描绘:“每岁正月元旦之岁时,各节皆无异俗。惟正月初五日午后有扯绳之戏,其俗在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做两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两朋,两钩齐挽,少壮咸牵绳首,极力扯之,老弱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以西城门为界,上、下齐扯,凡家居上者上扯。胜者踊跃欢呼,负者亦颇为失意,其说以为扯势之胜负,即占年岁之丰歉焉!相传已久。”
拔河运动在临潭县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元宵节“万人拔河”活动在参赛人数,扯绳的重量、直径、长度上不仅是历史之最,也堪称世界之最,2001年7月该活动已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尤其在近几年的元宵节,其规模之大,场面之壮观,人数之众多,更加呈现了亘古未有之盛况。2007年元宵节举办的“万人扯绳活动”,绳长1808米、重8吨、龙头直径16.5厘米、龙尾直径6厘米,参加人数达15万人次,是世界扯绳史上绳之最重、直径最大、长度最长、人数最多的群体性体育活动。2001年,该活动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并于2006年积极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洮州拔河节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甘肃临潭冶力关2009年中国拔河公开赛新闻发布会暨洮州拔河节,于我国首个全民健身日——2009年8月8日在临潭县冶力关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拉开帷幕,这是在我国西部地区首次举办国际性拔河比赛。2009年中国拔河公开赛历时两天,产生女子520公斤级、男子600公斤级、男子640公斤级和混合600公斤级4枚金牌,此项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拔河协会、甘肃省体育局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办,临潭县人民政府、甘肃省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甘南藏族自治州体育局、甘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承办,甘南藏族自治州冶力关风景管理局、洮河林业局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协办。
此前,2008年临潭县以悠久的拔河传统、灿烂的拔河文化、丰富的拔河内涵以及广泛的大众参与性而获得了首个全国拔河之乡的殊荣。2009年,临潭县人民政府以传统的拔河运动为平台,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抓住首个全民健身日的契机,推出中国拔河公开赛,并决心将这一赛事做成品牌,形成传统,每年举办一届,打造我国全民健身日活动和西部全民健身的亮点工程。
目前,临潭冶力关风景区已经成功举办了2007年全国拔河锦标赛、2008年高空王阿迪力横渡冶木河大峡谷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冶力关2009中国拔河公开赛的举办,必将加快推动拔河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进一步继承2008奥运遗产、弘扬2008奥运精神,同时展现甘南临潭人民在全民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精神风貌,在国际体育交往中进一步提升开放、民主、文明、进步的形象,推动文化体育交流,展示临潭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十一、北嘎
(一)北嘎运动的简介
“北嘎”又名藏族式摔跤,是藏语中对摔跤的称呼。藏式摔跤与其他民族的摔跤法有所不同。摔跤不准脚踢对方或绊脚,也不准拉扯、撕拽。比赛时双方先用棉布或绸子腰带各自束紧腰身,由裁判检查松紧程度,一般腰带松紧控制在七成左右,双方各抓对方的身后腰带,由自己的左前胸紧贴着对方的右前胸,双方头颈错开,当裁判鸣哨后,竞赛者一鼓作气用猛劲摔到对方。一般为三局两胜取名次。
(二)北嘎运动产生的原因
“北嘎”是藏区最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源远流长,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产生于藏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并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渗透而不断传承与演变。“北嘎”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简单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藏族人民在宗教信仰、生产生活和阶级斗争的汇合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和传承下来的民间体育项目。从许多历史文物的考察中实证,在一千多年前乃至更远的年代,藏区就有了摔跤运动的出现。在雅砻河谷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原始的“角力”,吐鲁番时期建造的大昭寺、桑耶寺等处的壁画也对摔跤进行了详细的描绘。壁画中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摔跤手比赛时的连续画面、裁判的比分示意及摔跤手获胜后的欢快庆祝活动。
在原始的藏族宗教活动中,藏族人民对自然崇拜、灵魂崇拜,其活动方式为煨桑、血祭、祀神舞蹈、悬挂经幡。藏族的祀神舞蹈,藏语叫“羌姆”,一般称为跳神。它是藏族古老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不论是藏传佛教或是苯教在举行一些较大型(正规的)祭祀活动时都要举行祀神舞蹈,而且常常是伴随着煨桑、牲祭一起举行。在祭祀时藏族人民在跳神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力量为主的舞蹈,作为民间习俗传承下来,成为一种宗教色彩的节目,这就是原始藏族摔跤的产生。
“北嘎”运动不仅是藏族地区,也是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合理地开展这项运动,促进民族体育与国际体育进行更广泛地交流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现就藏族式摔跤产生的原因、文化特色、基本技术、简要训练方法及一些比赛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充分展示藏族摔跤(北嘎)的精神和实质。
1.生产劳动是北嘎产生的社会条件
藏族人民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由于海拔高,冬季多雪,且寒冷缺氧,藏族同胞生活在这样的地区经常趟着雪,翻山越岭,肩挑背负,人们意识到只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战胜自然。为了生存,在向自然界猎取食物时,还必须防御野兽对人类的伤害,就在这种生产和实践斗争中,特殊的生存环境使他们意识到必须发展锻炼自己的肢体能力,而在当时摔跤正体现了这种需要。藏族人民有了强悍的体魄和勇猛的身躯,才能应付严酷的自然界进而学会思索创造,与此同时也就孕育着“北嘎“(摔跤运动)的产生。
2.军事战争是北嘎形成的直接原因
进入阶级社会后,藏族人民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活动,诸如血亲仇杀,部落械斗,抵御外来侵略等。为了能够在频繁的军事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便有意识地创造了军事体育——摔跤。摔跤竞技活动在当时非常盛行,盛行时期,摔跤甚至成为定夺汗位和选拔部落首领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松赞干布时期,“角力”就用于军队的训练和作战中。《西藏志·兵志》就记载了“习武、跌扑”的内容。元代在西域还专设“校署”,统管各民族部落的摔跤竞赛活动。
(三)北嘎运动的民族文化特征
“北嘎”是藏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生活习俗的产物。它不但为节日、祭祀宗教大会或收获后的庆祝活动所必有,在平日劳作的间隙中也随处可见,它可不分地点场合,随时举行。在每年的藏历新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和望果节等,藏族人民都要积极组织、参加比赛,在这些藏族人民的节日中,大家穿着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穿山越岭,从各个村寨汇集到一起,来观看、参与摔跤比赛,大家载歌载舞,欢聚在摔跤场上,整个摔跤盛会成为欢乐的海洋。
值得一提的是藏族的女子摔跤运动,在藏族妇女中十分普及。从还没有读书的小女孩到中年妇女,无不好尚,尤其是菜地一带更是如此。凡路径牧区,无论在帐篷前的空地上,在学校的操场上中,甚至在并不宽敞的房屋里,随处可见小姑娘、女学生、牧牛挤奶的姑娘、剪羊毛的大嫂们相扑为戏。她们还经常与小伙子们对阵,被强壮妇女所摔翻的小伙子,羞得在嘲骂声中跳上马背一溜烟逃走的事也并不罕见。学者任乃强在《西康图经》中记载康地牛厂娃们的风俗中说:“当婚礼完成后,新郎须与新娘角力,互相推按,至新郎角胜,始得同宿。否则新娘逃去,更须另下聘礼。”这不但说明藏族女子的强壮,也表明了“北嘎”运动在藏族地区的普及程度。
(四)北嘎运动的种类及发展演变
由于藏族人民聚居区域的不同,摔跤的方法也各不相同。20世纪90年代以前,“北嘎”的比赛形式多种多样,无统一要求。90年代以后,进行了统一要求,将藏式传统摔跤分为固定式、自由式、背抵式和马上摔跤等四种比赛形式。
1.固定式:也称“死跤”,藏语叫“当啦握啦”。两名摔跤手相互交叉抓住对方的腰带或搂抱对方腰部以下的部位,用摔、拉、掀、提等方法将对手摔倒,并使对手背部着地就算赢得1回合,以连续3次摔倒对手为胜。这种摔法不能用脚踢或勾绊。
2.自由式:藏语叫“拉曾”。这种摔跤方法没有过多的规则,更适合民间随时进行。摔跤时双方互相抓住对方的肩膀,可以用脚勾、踢对手的脚,以智斗力,将对手绊倒即为获胜。(www.chuimin.cn)
3.背抵式:这种摔跤形式纯粹是比力量,其特点为双方背抵背站立,双手向后与对方双手相挽,同时用力,一方将对手背起双脚离地即为胜出。
4.马上摔跤:马上摔跤在其他民族摔跤活动中不常见到,在藏区也不是很盛行。马上摔跤是在急速奔驰的骏马上两人互摔,一方将另一方摔下马即为胜。以上几种摔跤方法中后两种摔跤形式更富有藏族特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把以上四种比赛形式逐步过渡到以固定式为基础的摔跤方法上来,其摔跤技术和规则也日益完善,并逐步形成现在的藏族式摔跤(北嘎)。其主要特点是通过两人在力量、技术上的竞争和较量分出胜负。一般采用摔跤选手必须抓住对方的腰带,只能用腰和手臂的力量将对方摔倒,不准抱脚,膝关节以上着地即为负。采用三局两胜制。1991年“北嘎”第一次以表演形式亮相于第四届全国民运会,1995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北嘎”运动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五)北嘎的基本技术介绍
1.北嘎从技术上有三个要求:
(1)不许抓握对方下肢;(2)腿不能用动作;(3)必须站立摔跤。
根据这三点及北嘎的竞赛规则要求,讲述攻守技术时,只讲它的基本技术结构要求、难点,至于它的变化是在练习或比赛中由战术决定的。“北嘎”运动对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有良好的爆发力,还要有良好的力量持久性,也就是说优秀的“北嘎”选手必须同时具备良好的绝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另外还要有良好的协调性、柔韧性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它的技术动作相对较少,在一局比赛中,一跤定胜负。这里我们把常见和常用的动作技术方法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2.推拉技术
当抓握住对方的腰带后,采用上步、撤步、或跨步动作,向前、后、左、右猛推(或猛拉)对手,使对手猝不及防,失去平衡而摔倒。
要点:猛推、猛拉。
难点:破坏对方身体平衡。
容易错误:动作不猛,易被对方防守。
3.抱腰技术
(1)抱腰折
两手抱住对方的腰部,一腿上步于对方两腿之间,将脸部紧贴对方的胸腹部,两臂环抱其腰部并用力向前勒腰,头先前下方用力,迫使其向后倒地。
要点:头部必须紧贴在对手胸部。
难点:上体前压及勒抱对方同时进行。
易犯错误:前脚位置不到,后脚没有跟上。
(2)抱腰摔(如图5)
图5
抱对手腰部,使其重心悬空,同时用自己腰部旋转并配合下肢力量拴倒对手的一种技术动作。
要点:一插、二抱、三转体。
难点:使对方身体悬空。
易犯错误:前脚上步时,没有到对手两脚之间的合适位置,蹬地与转体没有同时进行。
(3)过腰技术(如图6)
图6
①搭扣过腰摔:两手搭扣抱起对手,转体塌腰,降低身体重心,屈膝将对手背在腰上,然后扎头、伸膝、提臀、将对方从腰上摔下。
②抓带过腰摔:左(右)手抓住对方后腰带,左(右)手抓住对方前后带上提,然后用倒步或盖步、移腰屈膝进胯,以臀部抵住对方小腹、扎头、伸膝、提臀、将对方从腰上摔下。
要点:进胯、蹬腿、扎头、提、拉。
难点:转体后背部紧贴对方的腹部。
易犯错误:转体不到位,重心留给对方。
(六)北嘎的竞赛规则和设置
过去的“北嘎”比赛一直沿用“不分级别”,“三跤定胜负”的单淘汰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为统一和规范竞赛的方法和要求,1998年全国体育总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审定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表演项目规则》,就“北嘎”的比赛要求及比赛场地、服装要求、比赛礼仪、体重级别、裁判方法、胜负评分标准等,在尊重民族传统习惯的基础上,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规定,现介绍如下:
1.比赛要求:
比赛时,运动员必须双手抓好对方的腰带(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或双手在对方背后握抱)。运动员仅靠腰臂之力提起对方将其旋转摔倒,禁用绊或蹬踹对方。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肩、背、腰、髋、头、体侧在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负,对方即胜一局。
2.比赛性质
比赛设个人和团体两种比赛形式。根据个人的所属级别内比赛所得的成绩,确定个人名次。团体比赛。以每个团体所有被录取名次的运动员的成绩总和,确定团体名次。
3.比赛制度
比赛采用循环制和淘汰制。
(1)年龄、体重级别及比赛时间
运动员年龄不受限制。按体重分为5个级别,为52公斤级、57公斤级、62公斤级、74公斤级和90公斤级。每场比赛分3局,每局净摔3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每局中谁胜一跤即停止比赛,获胜者即胜一局,如运动员需连续比赛,场与场之间至少有10分钟休息时间。
称量体重
①全部比赛只称量一次体重,开赛前一天称量。
②运动员称量体重时,应持有效证件,核对运动员的资格,裁判员要保存好体重记录以备查询。
③运动员称量体重时,应赤身或穿短裤。如果运动员体重低于或超过原属级别,并在规定称重时间内不能达到原属级别,则按弃权论处。
(2)比赛礼节及服装要求
比赛开始前和比赛结束后双方运动员互相握手,并与场上裁判员握手致意。
穿民族服装,穿比赛用跤鞋,按规定系好腰带,除规定服装外不得穿戴其他服饰或佩带可能伤害运动员的其他物品。
(3)裁判方法
胜一局标准:在比赛中一方肩、背、腰、臀、髋、头、体侧任何一个部位着地即为失败,判对方胜一局。
比赛中双方运动员同时倒地分不出上下、先后则判平跤,都不得分。进攻着膝部着地,则进攻无效。
(4)评定胜负:
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取消平局)。胜一局得一分,根据得分确定一场比赛的胜负。
平局的处理:先得分者为胜;受罚次数少者胜;体重轻者胜。抛硬币决定。
(5)比赛场地
一般选择较平坦、松软的草地或田地(也可用摔跤垫)。比赛采用方形或圆形场地均可,方形场地为边长14米的正方形,圆形场地半径为7米,场地各线宽均为0.1米。
(七)基本技术与练习方法
1.基本手法
“北嘎”的手法比较简单,但抓握有严格的规定。一种是自己两手互握,抱住对手的腰以上部位;一种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抓住对手的腰带。练习时采用双人相互配合的方法,练习者轮流将对方抱起,以体会手的抓握和臂的用力。
2.基本步法
一般地说,双脚支撑比单脚支撑的稳定性要好,这就要求运动员在脚步移动时要快。练习时采用双人相互配合的方法,轮流体会主动和被动的步伐。
3.基本特点
(1)推拉技术:当比赛一开始,根据对手的站位情况,迅速移动脚步,大力地猛推、拉对手,使其失去平衡而倒地。
(2)转甩技术:当对方以猛推自己而占优势时,快速后撤脚步并转体以改变用力方向,同时借助对手向前的惯性顺势快甩将其摔倒。
(3)抱摔技术:抱摔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双手抱紧对方的腰部,一腿从对方的两腿间插入,同时上体向前顶压,将对方摔倒;另一种是抱紧对方腰部,将对方抱起,使其不能调整身体重心,同时撤步转体将对方摔倒。
(4)过腰技术:运用倒插步和转体,使自己的臀部抵在对方腹部,抓紧或抱紧对方,同时扎头、屈体、伸密、提臀,将对方从腰上摔过而倒地。
(5)过胸技术:当对方身体重心处于较高状态时,抓紧或抱紧对方,身体迅速后仰,两腿蹬伸,将对方抱起,当上体后倒至水平面时,迅速转体将对方侧摔于地面。
4.练习方法
(1)“北嘎”要先进行基本的倒地练习。因为“北嘎”是两个人的接触对抗,一人要将另一人摔倒,为了避免受伤情况的发生,就必须练习倒地的各种方法。练习者在完成了准备活动后,进行下面的练习:前倒、后倒、侧倒、各种滚翻,掌握了这些基本的倒地方法后,再进行下面的练习。
(2)学习抓握的方法。
(3)学习“北嘎”基本的站立姿势(又称跤架)。运动员双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一脚前出约半脚远,两膝微屈,上体微向前倾,身体重心主要在后腿上。两肩微屈,前臂在胸前平举;两手半握拳,一前一后置于胸前;目视正前方;全身肌肉处于自然放松状态。跤架分为右架和左架。右脚、和右手在前方为右架;左脚和左手在前方为左架。由于“北嘎”一跤定胜负的规则和场地条件的因素,在练习和比赛时要特别注意跤架和步法的正确性。
(4)学习基本的步法和身法。学习上步、背步、跟步与对手接触时要求要与对方身体部位合严。
(5)学习主要攻守方法。
十二、赛马
(一)藏族赛马起源
藏族早期的赛马,一方面是祭神灵祈求保佑天下风调雨顺,另一方面也是藏族人民纪念格萨尔王斗妖魔取得胜利的象征,同时,在历史的沿革中也逐渐蕴含了体育竞技的内容,现在的赛马比赛受现代体育的影响,体育竞技成分越来越多。像前藏的当吉仁木、后藏的江孜“达芒节”中的赛马、青海盘坡草原的赛马、甘肃甘南的赛马等,都是世代流传下来的盛会。公元641年藏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到拉萨时,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其中有一项就是赛马,松赞干布也亲自参加,不过他只得了第十三名,因此“十三”成了藏族的吉祥数字,在藏族赛马中多只奖十三名。1936年,甘肃省夏河拉卜楞地区举行了骑射演习大会,参加的赛马有800余骑,赛马场有2000多米长,第四世嘉木样大师(活佛)亲任总裁判长,寺院僧侣担任裁判。四川省康定地区每年举行赛马大会,1940年6月20日在康定跑马山,有数百名骑手参加了夺标,比赛结果,越野赛马前三名被藏族骑手罗桑五吉、扎西降措、赤日扎西分获。在阿坝地区一年一度的“嘛呢会”上赛马已成为传统,赛马者不分年龄、体重、级别。比赛结束后,获胜者都要把奖给的红绸和哈达拴在马脖子上以示荣耀。
赛马是甘肃藏区传统的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早在唐代赛马已发展成形,主要用来祭祀神灵,到了北宋末期,衍化为藏人纪念格萨尔王战胜妖魔的象征性庆祝活动而被沿袭下来。而今赛马已被正式列为群众性体育项目,并且有了竞赛规则。参赛前分男女组和年龄组,定距离和场地,划起点和终点线,终点线上插旗为标记,赛后按时间取名次,获胜者发给奖品以示鼓励。赛马,藏族人称“达久”。相传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的祖父帕巴白桑布。是当时萨迦王朝的内务大臣,又是江孜法王,在群众中颇有威望。他去世后人们每年都祭祀以示纪念。后因战乱,祭祀中断。至藏历火鼠年(1408)绕丹贡桑帕任江孜法王,才恢复祭祀。同年藏历四月十日至四月二十七日,绕丹贡桑帕为其祖父念经祭祀。二十八日开始进行娱乐活动,内容主要是展佛画、跳神等。除此之外,还有角力、跑马、抱石头等活动。这些活动全都由法王的部下、兵丁、佣人承办。从这一年开始,每年这段时间都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到了扎西绕丹帕(1447年)统辖江孜的时候,娱乐活动更为丰富,增加了跑马射箭比赛。正式形成了最早的赛马活动。藏族赛马活动,各地有同有异,其目的都是力求快速而争得优胜。藏族赛马,大都在婚嫁、喜庆、祈祷、圣祭、立“鄂博”之时。赛马有备鞍骑马和光背骑马之分。比赛时,到会观众均着节日的艳丽服装,藏族妇女精心打扮、佩戴各种精致的银制饰品,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前来观看赛马。
(二)藏族赛马形式
赛马有三种形式:一是短距离比赛。分组进行。各组优胜者再分组比赛,最后决出名次。赛程多因地形而定,一般通过协商确定赛程,也有以能见远处牛群的牛角为标记的。二是穿越障碍远程赛。也有人称之为“格萨尔王赛马式”。分有上下坡、泥坑、水塘、直路、弯道、复杂地形等比赛形式,有时还人为设置人圈、横杆等障碍物,赛程多在5公里以上,终点设在山顶上,以红旗为标志,人数不限。三是飞马夺红旗。在规定赛程内(一般为400米)插有数面小红旗,每面红旗相隔2—3米,呈曲线分布,众骑手飞马向前,各显身手,以夺旗多少决胜负。
比赛开始,骑手迅速用脚蹬稍夹马肚,扯紧缰绳,大喝一声,马就开始快速侧步走动,骑手的身子随着走马晃动的节奏摆动。行家们评出速度快、步子稳、耐力强、姿势美的走马参加复赛和决赛。
藏族有“让白马夺得第一”的习俗,因为白马象征幸福,草原安定。藏族崇尚白色,认为白色为善,黑色为恶,在比赛中如果黑马将要领先,个别人会采取用鞭突然惊吓的方式使其离道或有意叫骑手放慢速度,让白马超过。藏族赛马分走马和跑马两种。走马比赛难度较大。比赛一看马型,二看步态。三看骑手的技术。马型以体态匀称,四肢有力为佳。步态以行进有律,四蹄不同时腾空为妙。
赛马迎亲是藏族地区某些地方招婿上门的藏俗之一,为婚礼仪式的组成部分。女方请本家优秀骑手组成马队前往男家迎亲,男方组成马队送亲,当距女方村寨不远时两队相遇,女方马队的长者将一哈达拴在竹竿上迎风甩道:“吉祥如意,兴旺发达。”说完跃马回奔,男方送亲骑手也随之跃马扬鞭紧紧追赶。按惯例,送亲的一方不可以追上迎亲的一方。否则会不吉利,这就成了一场永远追不上对手的赛马。送亲的骑手到达女方楼前下马,赛马便结束。新娘家人以酒款待亲朋。赛马前,各处来的选手装束精干,马尾巴卷起绣球,马笼头挂着彩带。单等规定时间一到,德高望重的老骑手发出号令时,众骑手提僵夹腿,各色良马似群龙飞驰而去,奔腾在万里草原上;各种拍手雀跃,呐喊助威,欢声雷动,好个热闹的场面。
(三)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
玛曲县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全县4.3万人口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0%左右,藏族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玛曲县是河曲马的中心产区。河曲马是我国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对高寒、气候多变的恶劣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善走沼泽地而著称。当年,格萨尔王历经艰辛和重重磨难,最后在河曲之地寻找到马中之王——河曲马,在岭国一举赛马夺冠称王,并演绎出一部世界上最长的英雄史诗,成为藏族人民正义、智慧的化身。如今,赛马已成为玛曲传统体育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特别是连续举办四届格萨尔赛马大会,对于普及全民健身运动,增加生活激情,展现自己民族的伟大精神有着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玛曲格萨尔赛马大会是为了纪念格萨尔王千周年而举行的一次传统体育盛会。从2004年开始,每年8月13日至17日举办“天下黄河第一弯·中国·玛曲格萨尔‘河曲宝马杯’赛马大会”,到目前为止,赛马大会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赛马大会以“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为加强区域合作,拉动区域整体经济,增进友谊,促进民族团结,弘扬民族文化,提高玛曲知名度,打响“天下第一弯”,“格萨尔发祥地”,“亚洲第一天然草场”旅游知名品牌而举行的。连续四届赛马大会的成功举办,有力地促进了民族体育运动的发展光大,推动了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各县市的民族团结和睦邻友好关系,在广大牧区引起了热烈反响,进一步弘扬了藏族传统文化,推动了玛曲文体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经过四届的连续举办,玛曲县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开辟了小县城办大比赛的先河,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起到了领头羊作用,也为甘南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场地赛马规则
通则
第一条:参加比赛的马匹
1.马种不限,尽可能用母马和阉马。如用儿马,必须保证不扰乱赛场秩序,否则取消该赛马的参赛资格。
2.马匹年龄在4~12岁之间。
3.马匹健康,无疾病、疫症,并能担负起运动竞赛量者。
4.参加比赛的马匹最好安装蹄铁,佩戴大勒和小勒。马鞍垫要用绳固定好。
第二条:严禁佩戴伤害马匹的任何装备。在赛前不得给马注射或服兴奋剂性质的药品。
第三条:检录
1.运动员听到检录员点名后,应立即出场应点,两次点名不到者弃权。
2.运动员和赛马入场前接受检查,如发现号码不符、装具和蹄铁不符合规定或马匹有疾病、服用兴奋剂等问题,均不准参加比赛。
3.点名后,运动员必须听从检录员指挥,在规定地点牵上马匹等待入场比赛。
规则
第一条:场地
长1500米、宽30米较平整的草地或场地。
第二条:起跑
1.运动员抽签决定起跑位置(跑道顺序)。
2.发令前,运动员骑马站在起跑线后20米处,听到“预备”口令后,即漫步向前行进。发令员看到每个运动员(赛马马头)都和起跑线成一整齐直线时即鸣枪起跑。
3.起跑时,运动员第一次犯规(抢跑)给予警告,第二次犯规取消其比赛资格。
4.起跑后,运动员必须沿着自己的跑道前进50米后,方可抢道和超越,否则判为犯规,取消其名次。
第三条:途中
1.比赛途中,运动员落马或马匹跑出跑道,仍可由原地方上马,进入跑道继续比赛,但不得影响和妨碍其他运动员和马匹的行进。
2.比赛中不允许推人、拉人、撞人或阻挡其他运动员骑乘前进。
3.运动员扬鞭打马不得影响和妨碍其他运动员和马匹。
4.比赛中不允许曲折乘骑奔跑和蛇形骑乘奔跑。
第四条:终点
1.马匹头部任何部分抵达终点即算跑完全程。
2.快要到达终点时,运动员落马或马匹跌倒,要求人和马匹必须全部越过终点线才算跑完全程。运动员落马后牵马通过终点不能算跑完全程。
3.运动员乘马跑出终点后应减慢速度继续沿跑道前进一段距离后改为走步,待终点记录完毕,宣布离开方可退出场地。
第五条:成绩计算
每匹马至少用两个以上的秒表计时。如遇两名以上成绩相同时,则以运动员乘马体形低者名次前。如还分不出名次,则以所乘运动员体重者列前。如成绩还相等则名次并列。
第六条:运动员服装
1.赛马运动员要求着民族服装,整齐清洁。具体服饰由参赛者单位自定。
2.参赛运动员胸前和身后必须佩带号码布,并把马匹号码牌系于马头右侧。
3.运动员携带马鞭长不能超过50厘米(包括鞭把)。
第七条:裁判员
1.设总裁判长一人,起点裁判长、终点裁判长、检查长各一人。
2.发令员、检查员、计时员、报名员、记名次抓马人、联络员和检录员若干人。
赛马项目繁多,大部分为表演项目。乘马捡哈达、越野赛马、障碍赛马的有关规定和规则与场地赛马基本相同,下面只略提不同点:
越野赛马,场地要求起伏不平。
障碍赛马,在途中设几个障碍物。
乘马捡哈达,比赛场地是长1000米、宽10米的直线平地(可长可短),助跑区、冲刺区各为200米,中间设置五条哈达,间距150米,哈达设在右侧离地15厘米高的竹竿上,成绩以跑的速度和捡到哈达的多少结合评定。
十三、赛牦牛
(一)赛牦牛起源
藏族人民饲养牦牛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体壮力大,性格暴躁,难以驾驭。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牛类,牦牛既有黄牛吃苦耐劳、善于行走,又有水牛般力大负重的特点。牦牛不畏高寒,善于在险峻陡滑的雪坡上长途跋涉,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享有“高原之舟”的美誉。
赛牦牛活动,是广大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相传在唐朝初年,青藏高原上已经流行赛牦牛活动。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派遣了大批骏马组成的马队迎亲,娶亲队伍到青海玉树后。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欢迎仪式上,就有赛牦牛活动。文成公主及送亲官员见到黑、白、花各色牦牛比赛,异常高兴,忘却了离乡背井的忧愁。松赞干布便决定以后每年赛马的同时举行赛牦牛这一富有情趣的活动。赛牦牛活动也是在各种集会上举行的,一般由一部落发起,邀请临近部落参加。受到邀请的部落立即准备,选派优良牦牛和骑手,由长者召集众人研究对策、驯养调教赛牛、比赛选拔,力图在比赛中夺魁,以显示本地区、本部落的威武。这种基层的选拔赛,是推广普及这一项目的好形式,说明赛牦牛活动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在战争中有用“牦牛阵”多次打胜仗的故事。强悍骁勇的藏族人民几千年来在和牦牛打交道的过程中,完全掌握了它的习性,练就了一套训练、饲养牦牛的本领。过去他们劳动之余在无其他文化生活的条件下,激怒牦牛相斗,以此取乐。赛牦牛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赛前各部落精心选拔良种牦牛,积极驯养调教,同时召集有比赛经验的年长者研究对策,力求取胜。传说赛牦牛取胜可保本部落风调雨顺,人畜平安,故藏族人民把赛牦牛的胜负看得十分重要。
赛牦牛是藏族人民在利用牦牛做生产、运输工具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在喜庆、婚嫁及节目中,赛牦牛活动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赛前,骑手将牦牛精心地洗刷打扮。并在长而弯曲的牛角上系上各色彩绸。表示吉祥如意,夺魁在望。骑手头戴礼帽,身着藏袍。腰扎红带。足蹬皮靴,干净利落,他们多是十四五岁的少年,身体轻,手脚灵活,适于驭牛。比赛规则,类似现代的径赛。赛前,由仲裁集合骑手点名,区分各代表队队员,进行分组,同一队的一般不在一组,各组人数均等。先参加预赛,并从每组中选出同样数目的优胜者,进行决赛。决赛时,人、牛都不能更换,否则无效,或取消比赛资格。决赛中获胜的选手,被终点的观众举起上抛,赛牛也披红戴花,以示祝贺。大会还给优胜者以物质奖励,或牛、或马、或茯茶、布匹等;参加比赛的所有选手,都有纪念品,没有一个人是空手回去的。比赛时,观众分坐赛场两旁,跑道是二三十米宽的直道,长约一千米左右,短的有四五百米。比赛开始,裁判等所有骑手都骑上光背赛牛并已准备就绪时,就挥动红旗,或者鸣枪发令,众骑手蜂拥而动,驱牛疾驰,头头牦牛争先,个个骑手逞能,龙腾虎跃,欢声阵阵,别有一番情趣。
每年六、七、八、九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各地藏族同胞将自己的帐篷安置在赛场周围,准备好精美的食物,身着节日服装来参加和观看赛牦牛活动。比赛前后,你可以看到说唱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情景,听到优美动听的藏族民歌。雪白的帐篷一顶顶散落在绿草鲜花丛中,星罗棋布,似帐篷城市,蔚为壮观。
藏族民歌中唱到:“勤劳的牦牛啊/你只要经常锻炼追逐/是可以超过傲慢的母马/你只要下定决心/是可以到达在狡兔的面前……”以赞美牦牛的优秀品质,鼓励人们只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锻炼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赛牦牛规则
1.比赛形式
赛牦牛现在一般只有赛快。距离是在200米至500米之间,具体参赛方法、规定要依据竞赛规程。在个别地方也有乘牛捡物的比赛,如乘牛捡哈达、乘牛捡石块等。它的胜负是以捡到物件多少和速度两者结合评定名次。由于牦牛性格暴躁难以驾驭,目前这种比赛还很少见。现将常用比赛规定介绍如下:
(1)比赛分短距离和中距离两种——200米赛快和500米赛快。一般在平坦的草地上进行,起点和终点各划一条30米长的线,线两端各插一面彩旗,跑道两侧每相隔30米长的线,线两端各插一面彩旗,跑道两侧每相隔10米处插一面高1.5米的彩旗,作为跑道的标志。
(2)运动员必须身着民族服装,佩戴号码。赛牛鞍装一般不做具体规定,由骑手自定,但牦牛必须有披红戴花等装饰。
2.比赛方法
(1)根据参加人数进行预赛、复赛、决赛,按成绩录取奖励名额。
(2)起跑信号是鸣枪。抢跑三次者,取消比赛资格。
(3)比赛进行中,不能干扰妨碍其他运动员乘牛跑动,更不允许鞭打他人的牛头。否则不计名次、成绩。
(4)在比赛中越出跑道限制线三次者或终点冲刺是在限制区外者,因赛牛卧倒或不跑,骑手用牵赶的方法冲出终点,均不能计其成绩。
(5)骑手采取措施扶起赛牛乘上,可以继续比赛。但必须在10米以内,如超出10米则不计成绩、名次。
3.裁判工作人员职责参照赛马有关规定
赛牦牛是人与畜力量、速度和技巧的有机配合的较量,要想取得胜利是很困难的,所以比赛获胜的骑手要被观众高高举起上抛,并佩戴红花;赛牛也备受青睐。奖励极厚。
赛牦牛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能加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团结和友谊,抒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已成为藏族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射箭
射箭这一传统项目在很早以前是用来狩猎的,而后用来射杀敌人。近代,作为体育活动被列入比赛项目。在比赛时先定距离和靶的大小,然后射手站在划定的地点,开始射箭靶,按中靶次数决定名次。
射箭是藏族地区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甘肃藏区射箭的习惯和规则,受到西藏射箭风格的影响,有的方法类同。居住在甘南地区的藏族射箭形成传统,别具一格。
射箭比赛是藏族节日和祭祀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项目,藏族有“不射箭不能见英雄”的谚语。射箭比赛分步射与骑射。步射又分射远与射准两种。射远一般不射靶,较量射手各自的弓力。以不同的弓力分长、中、短距离比赛。射准即设立固定靶位,较量射手们的技艺。骑射分为马上射箭和马上射击两种形式。比赛都是根据距离的长短分为长距离、中距离、短距离三种。距离越长,难度越大。
骑射,藏语“大达潘巴”。《巴唐志略》记载:“柳林台阶二里,滨临溪河,平芜浅草,春时土司请台站文武校阅番兵骑射于此。”清末改土归流后“柳林较射”消失。但民间的骑射活动仍继续开展,这也是藏族至今还盛行的一项传统体育比赛项目。
每年端午节前后,藏族群众都要举行射箭比赛。赛前相互邀请,主方操办吃喝,双方要首先物色好各自“对摹子”(即对手)。射手持牛角弓,还有木杆铁镞和带羽毛的箭。靶子是用杨柳枝编成的,约一米见方。中间有碗口大的红心叫“月儿”。靶顶上插4至6面醒目小彩旗,用以辨别风向,起射线后面一二米处,分客主两方各摆放若干个茶碗大的河光石记分,俗称“羊儿”。不远处各挖一个土坑。为投放河光石时用。赛前。客主双方各选两名监靶人。手持杨柳枝,分坐靶子两边。比赛中,每射中一箭,以举杨柳为信号,坐在记分石旁的公证人在命中者的土坑里及时发放记分石一枚。即赶羊儿入坑。比赛时射手每射中一箭,本队的射手们大吼三声,以示庆贺及鼓励。射手本人随着吼声向前跑去,有的甚至跑到靶前才回转,一手举弓,一手叉腰,又呼又嘁,又唱又跳。有时,众人还将神箭手高高抬起,走回射箭处。射箭由客主轮流进行。每个射手射完两箭为一轮。在下午举行的第二轮比赛,也是当天比赛的高潮。比赛接近尾声时,神箭手上场盖靶。他让监靶人扶住靶边,进行难度很大的指靶点射。每射中一箭,全场欢声雷动。比赛结束后,主方射手邀请自己的“对摹手”到家中热情款待。
十五、打炮石
打炮石,藏语称“俄多”。其用具是盛石子的小皮垫,两端连有毛绳,毛绳一头倌有一环。使用时,绳环一头套在中指上,另一端折叠上来,夹于食指和拇指间。开始时,先绕头顶摔动两三次后,瞅准目标,然后用力摔动,撒开拇食指,毛绳一头脱开,石子即从皮垫中飞开,击向目标。比赛是在同一起点上,看谁掷的远或击中目标的准确程度来确定名次。这是藏族在放牧生活中创造出的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娱乐功能的传统项目。
十六、朵加与角乎
“朵加”,意即抱石头。“角乎”,意即举皮袋。两者均属举重一类,是藏族人民独有的一种体育活动。在这里不妨把它叫做藏族举重。
藏族举重在早期是不分重量和级别的。不论是抱石头,还是举皮袋,都是选用重约三百斤左右抹上酥油的椭圆形石头和装粮食用的皮袋(比赛时内装沙子)。不论其年龄,不分其体重,只要把石头和皮袋举到肩上就行。具体动作是先蹲下抱石或将砂袋置于大腿部位,然后换手将石头或皮袋落到到肩上,直立站起。凡获得优胜者皆称为“大力士”。但这样有时产生的大力士太多,出现了不尽强者意的情况,观众也未尽兴,究竟谁才是最大的大力士呢?观众想一饱眼福,强者要一决雌雄,这样才有后来抱石至肩,以把石头抛出远近确定名次和抱石至肩走圈圈多少定胜负的做法。近代的“朵加”与“角乎”受举重运动之影响,参照举重运动的规则把抱石头和皮袋分成若干重量,参赛者(现在还没分级别)依次从轻到重一一举下去,举不起的淘汰,成功者在下一个重量前继续比赛,直至分出名次为止。
藏族举重即受现代体育的影响,又注入了新的内容。现在把举重和走、跑相结合进行比赛,称为“负重赛快”。甘南藏区较为流行的有肩负皮袋往返赛快、抱石赛快等。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藏族妇女还有背水(日常家庭饮食用水是藏族妇女用木制桶从水源背往家中的)比赛和背水障碍赛等(台阶和上坡等)。胜负是以背回水的多少和速度决定的。
藏族举重鉴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物质条件、生活、生产劳动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格。虽然受现代体育的影响,规则越来越细,但仍保留了原有的民族特色。目前放牧在居住不定点的情况下经常搬家,而举重的杠铃又不好搬动,因此利用其装粮食的皮带和石头,这些随家携带和满地皆是的东西开展比赛,简单易行,是值得提倡和推广的。
(一)朵加的起源
“朵加”是藏族人民独有的一种体育活动,这项传统体育活动是藏族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传说这项运动的起源是一些青年男子在农闲季节、劳动之余用抢牦牛背上驮的盐袋和其他物品来显示力量,进行娱乐。
藏族人民非常崇拜大力士。纵观历史,有关这方面的记载比比皆是。藏书《贤者喜宴》记载:吐蕃赞部赤都松时,有大力士将一头牦牛举起。7世纪第三十四代藏王芒松芒赞时期(650—679年),国王和臣民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角力大会。在这次大会中,比赛产生了七名大力士。有把鹿皮囊(内装沙子)举过头顶的归一强(同现在藏族举皮袋);举起五百斤左右牦牛的努朗堪;努让纳拉保抬起了重千斤左右的小象;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有“手抓铁石练臂力,把大力野牛做对手”之句。甘肃夏河县拉卜楞寺院大经堂内有一组壁画,内有赛马、射箭、骑射、摔跤等画面。其中壁画中部的画面是四名举重运动员在比赛“朵加”(安多藏语叫“多交”,意为举起重石以较臂力),周围是围观的群众,和桑耶寺雷同。天水麦积山133石窟(佛教)北魏时期(412年)的浮雕中,有举石到肩,举石山到顶雕刻。虽有夸张,但也反映了当时就已有举重活动。而且和现在的藏族“朵加”相同。15世纪,达赖五世规定:藏族男子必须具备九术,其中体育方面就占了六术,即射箭、跳远、举石头、赛跑、游泳和摔跤。在民间还有举石求婚、求友的习俗,也有举石赌咒、求祥一说。
抱石头,是一项技巧性和力量型相结合的体育运动,源于松赞干布时期。松赞干布时期抱石头活动已经广为流传了。15世纪五世达赖规定男子必须具备的“九术”中,抱石头就是其中之一。著名中外的大昭寺、桑耶寺、布达拉宫等寺庙壁画中记载了抱石头的传统体育活动。抱石头者均为彪形大汉,威风凛凛,全身装束是:长发梳辫,身穿长袍,下着长裤,腰间系带,足穿翘头鞋,从起抱到石头上肩,全过程及人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十分逼真。
抱石头这项民间体育活动在藏族地区广泛开展,从城镇到乡村、牧区,劳动闲暇或赛马会上均要举行抱石头比赛,大力士们大显身手,试比高低,勇夺武士之胜。在草原牧区喜庆节日之时,将抱石头演变为抱沙袋石很有兴趣。在甘南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及香浪节上,已将抱石头列为民族传统体育表演赛项目。比赛方法基本上是沿袭以往,而略有革新,比赛的石头呈椭圆形,重量分150斤、200斤、250斤、300斤四个等级,采取先抱轻、后抱重,从易到难的办法,四个量级必抱。现在比赛所抱的石头一般不涂油脂,但在牧区比赛时扔用酥油涂抹石头,以增加难度。比赛时裁判员根据重量,打分评定成绩列出名次。
(二)朵加运动的特点
1.练习朵加时,人体总要负担重量,并且重量不断增加,甚至经常达到最大负荷。简单地说就是腰负重练习,这是朵加运动的最基本的特点。因此使得在用力方式、技术、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疲劳、恢复等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由于经常进行最大负荷训练,使得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变得强而集中;同时肌纤维增粗,肌肉体积增大;在呼吸方面则表现出了憋气用力的特征。因此,练习后不管是在骨骼肌中,还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均会出现比较深度的疲劳,恢复对时间较长。所以,必须注意加强恢复练习。
2.场地、器材、设备比较简单。朵加的场地、器材、设备,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特别是灵活性较大,因而比较容易开展。只要有一块地方,有石头即可进行锻炼或比赛。
(三)朵加运动锻炼价值
经常进行“朵加”运动,能有效地增强骨骼、肌肉、肌腱和韧带的运动机能,促进体格健壮;提高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中枢神经系统的技能也在运动中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特别能有效的发展力量素质。这些均提高了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增进健康,锻炼意志,增强体质,提高工作能力。一般人练力量,要反复举起或搬运较大的重量,特别是经常坚持力量练习,需要有坚强的毅力才能持之以恒。所以参加“朵加”运动可以培养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怕艰苦和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通过“朵加”练习,掌握提、举、负、运重物的基本劳动技能,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四)多加运动的基本技术
1.技术原则
(1)在抱石头或举装满沙子的皮袋时应接近垂直方向向上运动,并使石头或皮袋的中心和身体的中心的垂线尽量接近。任何物体都有重心,物体与身体越接近,两个重心也就越近。这样,肌肉工作的阻力臂短,就省力。但这两个重心还必须与两脚所构成的支撑面重心的垂线接近。因它既是重心的稳定点,又是力的作用点。离开这点就会重心不稳,甚至动作失败。
(2)在抱石头过程中应尽可能加快石头的运行速度,在发力阶段达到最大加速度。
(3)在抱石头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抱石头的距离。因为用同样的力量,抱石头的距离越短,抱的重量就越大。
(4)在抱石头的过程中肌肉用力应最有成效并具有最大的协调性。
2.抱举技术
抱举技术包括预备姿势、开始抱石、发力等动作。
(1)预备姿势
在做预备姿势时,两脚要注意近站,使小腿靠近或贴住石头,目的使石头和身体共同重心线接近支撑面中心,这样支撑稳固,抱石头才好用力。眼视前下方,两腿屈膝下蹲,两臂自然伸直打开,尽可能抱住石头,五指自然分开,扣紧石头,以免石头上涂抹酥油,容易滑落。臀部要低于肩而高于膝。臀位的高低是由伸膝、伸髋力量的大小和体型特点来决定,伸髋力量强而躯干又短的采用高臀位有利,而躯干长、伸膝力量强的人可采用低臀位,由于臀位低,上体前倾角度小,这对缩短阻力臂、减轻腰部的负担和充分发挥伸膝力量有利。
(2)开始抱石
在准备姿势中,整个身体是比较放松的。伸髋肌和伸膝肌都处于被拉长的状态,腰背肌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为抱石时更好地发挥力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调整呼吸,先呼气,然后再吸大半口气,在吸气的同时,开始收紧腰背部的伸脊柱肌肉,这样可使肩胛骨固定,加强抱石时两臂的牵引作用,又可使脊柱固定,从而加强躯干的支撑作用。吸气和收缩腰背肌在时间上要配合协调,随着腰背肌的收紧,腿部伸肌也开始用力收缩,臀部上抬,两臂抱石随臀部的提起而升高。
(3)发力
发力是在开始抱石的基础上,引膝动作结束的瞬间进行的,发力的任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出肌肉的最大力量,使石头获得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以便上升到必要的高度,用力顺序是以快速蹬腿和伸髋为基础的。
(4)后抛石头
当运动员把石头抱举起时,顶髋,利用腰背肌的力量同时双臂伸直后摆,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把石头掷出,出手角度应约45度角,这样石头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形,以使石头运行距离较远。
(5)呼吸方法
由于抱石头的用力动作时间较长,不能够长时间憋气,因此运动员在完成抱举过程中,有时出现头晕现象,这是由于憋气前吸气太多或呼吸方法不正确引起的。抱举石头前应做一至两次深呼吸,而后正常呼吸,上拉和起立过程中憋气,憋气时量在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间,当起立两腿接近伸直时借调整石头位置的瞬间做短促的呼吸,然后憋气上举直至起立后再自然呼吸。
(五)简要训练方法
1.卧推
杠铃置于胸上,向肩带上方推起至两臂伸直,这个练习可以躺在不同角度的斜板上进行。
2.直臂前上举
身体直立,两臂下垂抱住重量略轻的石头,直臂前上举。
3.直臂扩胸
身体直立,两臂前平举,手持哑铃等,做扩胸动作。
4.颈后臂屈伸
身体直立,两臂上举反握(或正握)杠铃或抱石头,作颈后臂屈伸。
5.负重腕屈伸
前臂放在凳上或膝上,两手抱住石头作腕屈伸。
6.体转
身体直立,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肩负杠铃或抱石头作体左、右转动。
7.体回环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抱石头或杠铃作回环动作。
(六)朵加比赛
“朵加”项目,是甘南藏族农牧民群众从生产、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一个举重比赛项目。赛前是用一牛皮制成的袋子(略小于麻包)内盛土或沙,然后称重量,放置在地上。参赛者双手抱住皮袋,用力上举过腰到肩,以所举的重量多少,评定名次。
十七、日则合、代久与浆巧
“日则合”,意为登山。世世代代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民,在雪峰重叠、高山连绵的自然条件下,以适应高海拔、低气压的生活环境。他们既耐寒,又有很好的身体素质,特别是有极强的耐久力。他们强悍,尚武,勇敢顽强,敢于拼搏,具备了登山的各种必备条件。
藏族各地在“香浪节”期间,各种类型的草原运动会、“重阳节”也有登山活动,而且还组织比赛。靠近山的自然村和放牧到山边驻扎的部落,登山活动蔚然成风,已形成传统。
“代久”即赛跑。桑耶寺壁画赛跑图中可以见到各种姿势的赛跑动作,左右两名裁判认真工作。也有叫“旁穷”的,常与赛马同时进行,合称“达久尼欠”,意思是马赛人赛。
“浆巧”即跳远。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不需要正规跑道和沙坑,只要找一块平整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比赛。赛跑距离可长可短,没有具体规定。跳远无需沙坑。这些比赛一般都和“香浪节”、“草原运动会”和其他传统项目比赛一并进行,一般不单独组织比赛。
十八、知合则
知合则,汉译为武术。藏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武术活动,传说起源于武术宗师——达摩,在藏族经书《达摩法教》中也有这类记载。现流行于藏区的武术活动主要有矛对刺、刷刀、矛盾对练、刷棍和三叉对顶等,其中有以刷刀、刷棍最为盛行。刀,这是几乎每个藏族男子都要佩戴的武器和装饰品。藏族刀术,相当有名。成年藏族男子把约一米长、有手腕粗的湿树枝抛到空中,然后快速舞刀,用刀刃砍,刀背挑,在木头不落地的情况下,连续在空中能把木头砍为数截。更为甚者能把胳膊粗的竹子一刀砍断,由于技高刀快,被砍断的竹子一时还照旧而立,经轻风一吹才慢慢倒下。农、牧闲暇时人们就利用腰刀进行习武活动,就连腰刀的刷法也有六七十种,有一人表演的、两人对练的,乃至多人对练的等等。抽、缠、绞、套等动作五花八门,有些动作像果尔考儿,转动起来呼呼生风。刷棍(棍是用青冈木做的),既有比技巧的个人表演,也有比力量的打木桩子表演,一般以棍为击器,立白杨木数根于地上,然后顺序击之,直到将白杨木击倒为止,以击倒多者为胜。
藏族武术活动,不论刀、枪、剑、棍或是其他武器,除具有汉族武术的套路和技术、技巧外,还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力量的训练和比赛,这是与藏族人民崇拜大力士有关系。
十九、果尔考儿
绝大多数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海拔、低气压的恶劣环境中,他们为了自身的生存,不但要和大自然作斗争,而且还要和各种野兽作斗争,加之历史上各种类型的战争,部落间的草山纠纷,宗教间、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以及为了自卫防身,不能没有自己的武器。除了常用的刀、枪、剑、箭、盾外,“果儿考儿”则是藏族人民很有特色的一种武术器械。
“果尔考儿”俗称打狗棒。他由皮绳和棒两部分组成。皮绳部分是选用上好牛皮制成一根长约2米左右,宽1~1.5厘米的皮条,近身端做一套环,大小放进手即可。棒是由硬质杂木精制而成,分为棒杆和握把两部分。棒杆有方、圆两种(见图7),径粗4厘米,长约50厘米。握把径粗2.5厘米,长10厘米左右。有的棒上还包有铜或银皮,饰之以各种花纹图案,非常漂亮,其作用既保护了棒,又增加了棒的攻击力量。棒与皮绳用一小铁环连在一起,有的还在连接处系上彩色穗子。绳、棒的大小、尺寸、规格一般没有具体规定,要根据使用者的年龄、力量和习惯而定。另为还有一种棒是由合金铸成,长20厘米左右,前大后小,呈梭台状。这种武器的使用方法:以右手为例,一般人只要按顺时针方法摇甩称倾斜平面,半径可大可小,放绳则大,收绳则小。在转动中利用惯性对准目标抖动手腕猛击,打准就收,打不准时则稍放慢速度继续摇甩,还可再打。有的以顺时针方向摇甩与地面呈垂直平面,利用其惯性对准其目标向下猛砸(劈),这一击的力量相当大,不论是木桩环是其他物件都可劈开和击碎。以上介绍的两种最简单的打法一般是为了自卫和在藏区对付狗的(藏狗大而凶猛),“打狗棒”一说即来源于此。
图7 果儿考儿
“俄多”是鞭与石结合的放牧工具,“果尔考儿”则是绳与棒结合起来使用的武器。这种武器制作简单,携带方便,不使用时只要塞在藏袍内或系在腰上即可,是藏族很有特色的武器。藏族男子使用果儿考尔的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人都有随身携带,都会使用。如果哪个藏族男子不会使用果尔考儿,那和不会骑马、摔跤一样,将被人耻笑。果尔考儿可以徒步打,也可以乘马、乘牛打。在甘肃藏区,果尔考儿多有专门的比赛项目和表演项目。比赛项目有果尔考儿劈木桩,果尔考儿击球。在甘肃玛曲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上,果尔考儿劈木桩是把插在地上的木桩辟为两半,参赛者面对几个木桩连打五次,最后以劈开多少决定名次。果尔考儿击球是在地上放一定数量的球(球内装有沙子),参赛者连打十次,以打准、打破多少球定胜负。最受欢迎的要数果尔考儿表演,表演者都是技艺高超、功力雄厚的选手,他们时而挥棒近打,劈、戳、撩、敲、点、横扫,变化莫测;时而用绳绞、套、勒、扯、抽,似无绳而有绳;绳棒二者兼顾,软硬并用,短可挥棒防守,长则放绳猛击,忽而像长棍,横扫、长打、劈点,忽而又像绳标(流星),反抛、近抽、抛击,抛转缠缴对方武器,再配以灵巧的身法和多变的步法、肘法,使用时有时似鞭,有时似匕首,高低错落有致,远近变化莫测,只听见风声呼呼,不绝于耳,使观看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样的硬功夫没有多年的刻苦训练是难以达到的。
二十、吉韧
“吉韧”即弹康乐球。其源流说法不一,有说自印度传来,也有说从尼泊尔传来的。在甘肃藏区已久为流传,城镇开展尤为普遍。现已成立了该项目的单项协会,形成了统一的竞赛规则。
“吉韧”球台面为木制四方形,大小在藏区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类似于康乐球球台,四角设有3至3.5厘米大小的洞。有黑白两色扁圆形球9个,另有一个红色球,比赛时置于球台中心。黑白球子交叉排列周围。1个白色母球供双方弹击时使用。比赛分两人单打或四人双打,三局两胜,每一局以击入洞内的球最多者为胜。需有一定的手指技巧,力争将自己的球弹入洞内,并尽量阻止对方进攻,破坏对方战术。
二十一、卡歌交
“卡歌交”是藏语,是双人抱腰后,连续进行直腿滚翻的双人技巧运动,多在劳动之余和“香浪节”等集体活动时进行比赛,比赛时谁翻的次数多或谁翻得轻快、灵巧,谁就取胜,这种民族体育项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休闲,是集会场合活跃气氛的一项体育活动。
二十二、顶头
顶头是甘南州普遍流行的一项运动,多在青少年中进行,通过竞赛,磨炼人的耐心和毅力。比赛在双方年龄、体力及身高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即先在地上画一条横线,两人面对面站立于界线前,在各自身后约1米处画一条横线,作为赛场范围。比赛开始后,双方弯腰爬地,两掌撑在地面,额头相对使劲推动对方。谁把对方推出其身后的范围线,谁就取胜。
二十三、拔腰
拔腰在甘南藏区非常盛行,是一项体力竞赛活动,一般在田间休息和劳动之余举行。比赛时,两人互相侧身反抱对方腰部后,双脚不许移动,尽力将对方拔起,以对方两脚不沾地面为胜。一般采取三局两胜制,每局之间休息两分钟,再继续进行。
二十四、套马
用绳索套马是牧区放牧和抓马时的技巧性很高的一项活动,现已成为体育比赛项目之一。比赛时,选1匹桀骜不驯的烈马,让其奔跑,约距50米左右时,参赛者手持打有活结的绳索,骑马紧追,离所套马接近时抛出绳索套马,能套住者为胜。
二十五、响箭
响箭在甘南迭部一带流行,每逢佳节时举行。响箭长80厘米,箭杆为竹制,尾部插天鹅羽毛,头部有木制椭圆形装置,四测有小孔,射出后,因空气进入小孔而发出响声。比赛时,先在地面上画一个圆圈,射手立于圈心垂直向天空放箭,最后以箭回落到圆圈中心的距离远近确定名次。
二十六、藏棋
藏棋,藏族称“密芒”。“密”即“眼睛”,“芒”是“众多”,故称“多眼棋”或“多目之戏”。藏棋棋盘有纵横各十七道线路,棋子分黑白两色(如图8)。比赛时,由持白棋的一方先走。对局前,要在棋盘上摆好十二个子,黑白各六枚,交叉摆放。这十二个子的位置是固定不动的。藏棋下法与围棋有相同之处,但没有让子棋。对局双方如果实力有差别,一律用“贴目”的办法来解决,具体“贴目”多少,由双方在对局前商定。
图8 藏棋棋盘示意图
藏棋中所包含的游戏的成分较多,藏棋不仅可以二人对下,有时也允许四人对下,甚至六人对下。每二人为一方或每三人为一方。每方下子前,同方的人可以随便商量讨论。
藏棋无正式比赛,所以不限制时间。一般人大约用三四个小时即可下完一局。但棋艺水平较高的人下棋则很慢,下一盘棋要花一天的时间,甚至通宵达旦。通常,如果夜幕来临而棋还没有下完时,就把这盘棋妥善放好,第二天经公证人及双方认可,继续对弈,直到终局。
(一)下方
下方是藏棋的一种,是藏族人民在漫长的游牧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智力竞赛活动,起源于西藏,后传入青海、甘肃等地的藏区。对弈时,先在平地或木板上划纵横各有8、9、13三种格子的图形。各执不同的一色棋子,力争置子多成方格,同时控制对方的方格。一盘棋布局完后,先数方格,方格多于对方时按方数弃取对方的子,如方格相等,双方商定取、留子数,然后按规则,先放子者后走。有“吃方”和“跳方”之分,“吃方”成方后可任意吃取对方的棋子,“跳方”不限直线和曲线,有棋线可跳着吃。以吃取对方棋子使其不足成方时为胜。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棋,在甘南藏区很普及。
(二)三个僧侣赴藏
这种棋的下法在甘南地区尤为盛行。只在平地上找来数枚石子就可以画线对弈。由3个人每人各抓3个小石子充作棋子代表3位僧侣,然后确定每个人必须猜数的范围,分别为1、4、7,2、5、8,3、6、9,并在各自的家(即田字形的最下边线上)放一子。放子之后,3人分别手握不等量的石子,最多3个,也可空拳展示,如3人手中的相加数是3,就由定数的3、6、9的人先走一步。每展示一次棋子,就有人向前走一次。展示出的数与自己定数吻合的机会越多,这个人走棋子的机会也就越多。全部完成过程,就是从家开始经过“太阳”、“月亮”、“阴间锅”到“拉萨布达拉宫经堂”向佛叩头等棋位,尔后环绕“大经堂”从右到左转一圈后,按原路返回自家。整个过程每人走38次即可完成。如3个人在途中的一个地方相遇时先到达的要背后到达者,在展示手中的石子,如和先到达的相投,则无效,和后到的不相投先到者就可走一步,后者才能走,谁走完全程再返回家中,谁就是优胜者。
(三)究何
图9 究何棋盘图
“究何”为藏棋一种,汉族有叫“成三”或“下三”的。其棋盘为,按一定比例各画三个大、中、小正方形,使小正方形套在打正方形内,然后将正方形的同方向的角连起,也将三个正方形的四边中线连起,即成为棋盘(如图9)。棋子为黑白色,黑白各十二子(也可用有区别的其他东西代替)。对棋双方各执或黑或白的棋子。行棋时白子先行,双方交叉行棋,棋子放于各线交点上,无论何方只要纵或横排列三子在以直线上,便可吃掉对方任何一子。并且在吃去的地方做上标记。再行子时,无论何方都不得在该处下子。双方十二子下完后,改为走动各子,再不受前条约束,每子行一格,同样是三子排成一条直线时,便可吃掉对方任何一子。当一方只剩下最后三子时,便不再受格的限制而可任意跳动,尽量排成三子为一条直线,以便吃掉对方一子。如一方只剩二子即可判输。
(四)掐方
掐方即为智力竞赛。有八行方和七行方两种。八行方在地纵横划8条线,形成64方格,双方各持32子,任意下子,满盘后各掐掉对方一子,然后轮流运子,各走一步,每四子成方,掐对方一子;六子成双方,掐对方二子。八子相连称“绺”,掐对方三子。以一方棋子减少或分散无力成方者败。七行方纵横划7条线,形成49方格,一方持25子,一方持24子。下子满盘后,持子少者掐对方一子,下法与八行方相同。
有关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要的文章
除了武术,回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有:木球、赛马、惯牛、踏脚、拔腰、夺腰刀等。(七)牧羊鞭牧羊鞭又称猎鞭,是回族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武术前辈根据劳动人民牧羊、自卫发展整理而成的一种软兵器。(十)投沙袋投沙袋是回族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
2024-10-19
第一节民族传统体育基本概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然而,目前我国体育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没有统一,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同的研究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仍有不同的定义和多种理解。......
2024-10-19
第一节撒拉族源流及概况一、甘肃撒拉族源流近年来,撒拉族的族源问题通过许多专家学者在撒拉族聚居地的调查考证,对撒拉族的风俗习惯、庭院布置、民间传说、民族性格、语言特点、历史背景和迁徙路线以及中外史书关于撒拉族活动的记载,经过大量考证研究确认:撒拉族先民不是当地土著,而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撒拉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衣食住行及风俗习惯,与附近的回族基本相似。......
2024-10-19
汉朝的建立以及“丝绸之路”的形成,对甘肃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千年来,甘肃地区的民族间交往,不仅给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思想基础,而且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积极发展甘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未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国家体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024-10-19
充分认识、深入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古往今来的现象、性质,把握其产生、发展的原因、规律及价值功能,才能真正达到系统提高的目的。因此,传统性决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生命力。......
2024-10-19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各类不同的宗教信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接触巫术和交感巫术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有一定的作用。......
2024-10-19
第一节甘肃土族源流及概况一、甘肃土族源流关于甘肃土族的源流,由于缺乏记载,历来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即吐谷浑说、蒙古说、沙陀突厥说。卓尼土族在历史上早已丢失本民族语言,而完全使用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一种方言,与当地藏语接近。......
2024-10-19
人口的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以及平均预期寿命是集中反映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状况的主要指标。综合地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健康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还是有差距的。教育相对滞后,制约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西北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