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花城湖·李陵碑·司马迁:酒泉日报20年文集

花城湖·李陵碑·司马迁:酒泉日报20年文集

【摘要】:花城湖·李陵碑·司马迁张燕这里,纷繁的历史与浪漫的爱情曾纠缠不清。最近一次到花城湖是在冬天。在花城湖西南角上,有一黄土夯筑的碑,这是汉朝一代悲剧武将李陵所筑,碑的后面揭开汉王朝抗击匈奴的一段千古悲歌。后人们在为触李陵碑而死的杨业将深感敬重,可对李陵,有人说他是降将,有人说他丧失民族气节。花城湖边的李陵碑在斜阳里沉默,在风中见证历史。当时,在李陵事件中,受牵连的不只是李陵的亲人,还有司

花城湖·李陵碑·司马迁

张 燕

这里,纷繁的历史与浪漫的爱情曾纠缠不清。

这里,千年的传说与万年的泉水一脉流淌。

这里,苍茫天空下,英雄们拔剑仰天长叹,血泪飞溅。

这里,萋萋芳草边,痴情王子泪眼婆娑,柔肠寸断。

转身回眸的一瞬间,光阴远去了数千年。

穿过城市,越过田野,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戈壁,继而想起酒泉钟鼓楼门洞上那句“北通沙漠”的话语来。就在走到几近绝望之时,穿越几座光秃秃的小山峦,花城湖就安卧其间。此情此景叫人感叹,茫茫西北并非总是袒露得一览无余,花城湖就如同一个羞于见人的少女,依偎在大漠宽阔强健的胸膛里,婉约含蓄,留有余地。曾数次游历花城湖,春天水鸟栖息,嫩芽吐绿,湖水的面容青春了起来;夏天躺在金色的沙滩上,戈壁艳阳带来感受的极致;秋天的花城湖远处雪山纯洁的白,近处湖水沉静的绿,沙生植物或黄或红燃烧生命最后一季的怒放。最近一次到花城湖是在冬天。淡白的湖水,轻舞的荒草,残存的烽燧,冬天的花城湖仿佛叫人置身于一首凄凉悲壮的边塞诗歌里。

花城湖的名称叫人浮想联翩,传说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见此处湖广草茂,便在湖边修筑营城、率兵御敌。“花城湖”之名由此而得。花城湖水草丰美,地势隐蔽,又在长城沿线,历来确是屯兵和部队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还传说,当年有位蒙古王子抛弃王位,与爱妃玲珑在花城湖边过着归隐的生活,可一天王子出外打猎未归,边关盗贼来袭,玲珑宁死不屈纵身跳进了烽火里。在花城湖的北面山包上有座烽燧,据说就是当年玲珑跳进去的那座烽燧。王子日夜伤心,每天在湖边哭喊着玲珑的名字,日久天长,痴情王子的一滴滴眼泪,化作了湖水中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石子,人们就把它们叫做玲珑石。五彩的玲珑石以纯白色居多,实际上是一块块的碎玉。今天在花城湖边的山头上随意就能拣到玲珑石,这些玲珑石所在的山头都是当年浸泡在湖底的,因为湖水退缩,原本湖底的石子裸露在阳光下散发着五彩的光芒。爱美人不爱江山,归隐田园,泪水飞花溅玉,这是花城湖众多传说中最动人的一则了。

花城湖生生不息的湖水还流淌着许多的神话传说。

感性的传说与凝重的历史相互交汇,前者使她阴柔,后者使他壮烈。花城湖边的萋萋芳草里,曾晃动古人裙裾飘飞的身影,山头上还留下将士们远征的步伐,旷野里回荡金戈铁马的厮杀。花城湖边演绎过厚重而又真实的历史。在花城湖西南角上,有一黄土夯筑的碑,这是汉朝一代悲剧武将李陵所筑,碑的后面揭开汉王朝抗击匈奴的一段千古悲歌。

用怎样的心情去感受花城湖呢?散淡也好,归隐也罢,可当知道花城湖背后那段历史时,用朝圣者的心灵也不为过。

一个夏日的午后,在花城湖边的村庄里,坐在金色的沙滩上,午后的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洒落。一位手拿羊鞭的牧羊老人在讲述李陵抗击匈奴的故事。这故事从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儿一代代流传下来,村庄里的老人都会讲这段故事。

李陵,他的名声源自于李氏宗族的将门荣誉,他出身于世代将门的陇西成纪李氏。

他的先祖是斩获燕太子丹首级的秦将李信。

他的祖父是让匈奴为之胆寒的飞将军李广。

他的父亲是曾经怒击天子信臣韩嫣受到汉武帝赏识的李当户。

他的叔叔中有因为军功而担任丞相的李蔡,还有率领数百骑兵横贯匈奴数万大军的郎中令李敢。

在天汉二年(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主力从祁连山出击匈奴,李陵为偏师相助,担负的任务是从居延北率领步卒5000人,分兵纵道杀入匈奴阵营分解匈奴兵力。而作为决定李陵命运的并非只有前方战场的胜败,还有身后复杂的朝廷纷争,这两条线也穿透了大汉王朝的历史。当时李广利的妹妹是汉武帝的宠妃,这次出征,武帝是想为李广利创造提拔的机会。

就是这一次,深处戎马之地的李陵,见花城湖一带水草茂密,四面沙丘回护,是个屯兵的好地方,便下令在此驻扎。李陵举目南望,远处祁连雪山皑皑生辉,近处烽燧岿然耸立,想到征战匈奴的赫赫功绩,不禁豪情顿生,萌发了勒石记功的念头。于是,命令全军将士夜以继日轮班运土填湖,夯筑了一座黄土墩台,李陵亲笔书写了“誉满边关”四个大字,署名“骑都尉李少卿题”,然后刻字勒石,立于墩台之上。

李陵一开始也是打了胜仗的。李陵率军由肃州(今酒泉城所在地)北出居延抗击匈奴,大获全胜,史书中有此记载。与单于恶战十余天,杀死匈奴超过自己军队的人数,匈奴老少都很震惊恐怖。当时捷报传到朝中,朝中的王公大臣皆举杯庆贺。

可就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匈奴凡是会引弓射箭的都参战了,“一国公共而围之”。据说,匈奴有11万大军,这是一场异常惨烈而又悲壮的战争,双方的力量极为悬殊。李陵和部下将士们被匈奴大军围困,拼杀千里,箭如飞蝗,士卒死伤惨重,可救兵却迟迟不到,粮草尽绝,他们血流满面,拉着没有箭的弓仰天长泣,这时,他们哭的不是即将战死,而是终于明白了自己人的心,但将士们依然争着为杀敌而死。(www.chuimin.cn)

无奈的李陵终于投降了。他也许是为了保全残兵的生命,也许是等待机会逃回大汉。汉武帝将这位血战到底的将军的家人全部下狱。

两年之后武帝下令:迎接李陵归汉。

但汉武帝听到朝中人报:李陵正在为匈奴训练士兵来攻打汉朝。

汉武帝终于再次震怒,于是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的血冰冷了。此后一生,大漠的疏星冷月下是李陵望断天涯路的身影。他的内心深处一定是凄苦而又绝望,屈辱而又悲凉的,血气方刚化作了冷漠与迷茫。

春天以落花还债,流水已远走他乡。

到了宋朝,名将杨业兵败,被契丹大军围困于李陵碑附近的狼心窝,“羊入狼窝,焉有生机?遂碰李陵碑而死”。后人们在为触李陵碑而死的杨业将深感敬重,可对李陵,有人说他是降将,有人说他丧失民族气节。当通晓了这段历史后,更多的是深深的同情与叹息。单就打仗,李陵依然是李家将门中勇敢的一员,从“誉满边关”四字来说,他年少气盛、锋芒毕露了些。他擅长的是驰骋疆场,可从出征的那天起,就注定在宫廷不见血的争斗中已经败下阵来,或是成了一个牺牲品。

战争没有完全抵挡住民族的融合。当“匈奴”、“契丹”都消失在时光的背影里,或融合在你我一脉相承的血液里,民族气节在此已是无法浓烈起来的字眼。李陵身上演绎了封建王朝中一个武将的悲剧,这种悲歌在中国的历史上曾上演了无数次。

花城湖边的李陵碑在斜阳里沉默,在风中见证历史。

当时,在李陵事件中,受牵连的不只是李陵的亲人,还有司马迁。司马迁是因为李陵而遭受的宫刑。

马蹄哒哒,战报疾至,回到公元前99年。

花城湖北漠的战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京城百姓关注,皇帝大臣忧心。

李陵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到几千里之外的长安,一心想广拓疆域的汉武帝“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可这时,偏偏司马迁出来替李陵说了句公道话。

于是,汉武帝震怒,认为司马迁的辩护是在诋毁李广利。司马迁因替罪臣李陵辩护,依律罪当斩首,后以受宫刑免死。宫刑极其残酷,这不仅体现在宫刑过程中的无比苦痛,更在于对受刑者生理及人格的戕害。

一个繁星满天的冬夜,再次翻开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字字深情,句句血泪。司马迁是窗外那深邃天幕里耀眼的一颗星。

曾任益州刺史的任安是司马迁的朋友,后任安因“坐观成败”的罪名被汉武帝下狱,判处腰斩。朋友任安即将离开人世,司马迁给任安写了一封信,道出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蒙受奇耻大辱的始末,倾诉了自己掩埋在内心深处的愤懑和真情。

这时的司马迁任由宦官来担当的中书谒者令,是宫中的机要官员,地位卑贱。受了宫刑的他怕受风寒,整日待在密不透风的房间内像只被养的蚕儿一样,他爱也不能够,恨也不能够。他对任安说,到了这种境地,自己根本不用去考虑妻儿的事,“士可杀不可辱”。身为大丈夫的他本是想一死了之的,可他毕竟又是一个身怀雄才大略的志士,心中燃烧着一团熊熊的火焰,用他自己的话说,之所以“隐忍苟活”,是因为不甘心一生就这样平庸了结,自己的心愿还没有尽,“文采不表于世也”!此时司马迁的心愿,便是日夜发奋书写的《史记》。难怪有人说李陵帮助司马迁成就了《史记》。

此时,司马迁后悔了吗?没有,好一个“义”字啊!他对任安说,自己与李陵平素并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对一个临刑前的人所说的话,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此时,司马迁依然在坚持自己的说法,李陵虽然战败投降,但他的功劳勇猛足让天下人知道,他依然是想找到合适的机会报效汉朝的。

为李陵这段历史,司马迁的肢体残破,又用他的笔墨洗刷李陵一段冤屈,历史学家就是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的。

司马迁对任安说的话,就是这样的千古名句:“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于是在他这样的准则或品行下,使我们有幸读到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历史就像一季冬天,一个结局,一个轮回,站立在花城湖苍凉尽收寒风掠过的山头,我这么想。

既然无法去司马迁的墓地,那么,就在李陵碑前凭吊这段历史吧。今天的花城湖已成了一位“花城湖主”归隐的居所,他说那是前世的缘分。这儿也吸引了远远近近的文人墨客,更是三三两两的都市人躲避喧嚣的地方。

黄昏抚慰衰草,夕阳浸染烽燧,耳边英雄豪杰们有力的跫音在山谷间回荡。是谁衣袂飘飘,踏歌而行;有谁明月清风,畅饮一回?有幸生在这方土地,有幸脚踏这方大地。

(《酒泉日报》2007年12月26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