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酒泉夜光杯:西部工艺品,国家级非遗名录

酒泉夜光杯:西部工艺品,国家级非遗名录

【摘要】:夜光杯漫谈张天雁在我国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酒泉夜光杯榜上有名,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到了西部这一神奇的工艺品上。酒泉夜光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酒泉就出产稀世之宝夜光杯。酒泉夜光杯式样精巧,风格独特,质地光洁,小巧玲珑,晶莹剔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酒泉夜光杯有了较大的发展。到目前,酒泉夜光杯已有三十多种造型,分为中式杯、高脚杯、平底杯、仿古杯四大类。

夜光杯漫谈

张天雁

在我国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酒泉夜光杯榜上有名,人们再一次把目光聚集到了西部这一神奇的工艺品上。酒泉夜光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酒泉就出产稀世之宝夜光杯。据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西周穆王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他一只“光明夜照,乃白玉之精,斯灵人之器”的酒杯,名曰“夜光常满杯”。周穆王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到了唐代,夜光杯更是闻名遐迩,有“酒泛夜光杯”的佳传。在古今的诗词中也有赞美夜光杯的诗词,叶剑英元帅的《西游杂咏·酒泉》诗云:“风雪关山访古来,评泉品酒看光杯。班超不解安邦计,定远端从睦远开。”唐代诗人王翰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更使夜光杯名扬天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诗以杯名世,杯因诗增辉,更加突出了当时夜光杯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使得夜光杯一直流传至今。

酒泉夜光杯的玉料采自距酒泉城百余公里的祁连山4000米雪线以上的优质墨玉,经过钻棒、切削、掏膛、冲碾、细磨、抛光、烫蜡等二十多道工序,手工精雕细琢而成,是一种名贵的饮酒器皿。酒泉夜光杯杯薄如纸,纹饰天然,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有翡翠、墨绿、鹅黄、黄绿、羊脂白等颜色。绿色夜光杯似翡翠“一触欲滴”,白色夜光杯似“凝脂结霜”,黄色夜光杯若“鹅黄疏淡”。

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色正味纯,如在夜晚,对着皎洁月光对饮,杯内明若水,光彩熠熠,似有奇异光彩,夜光杯由此而得名。(www.chuimin.cn)

酒泉夜光杯式样精巧,风格独特,质地光洁,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在明末清初时,有玉器作坊十来家,由本地小贩转售外地,或为晋陕一带客商运往京、津、沪,或为商贩运往康藏一带换取鹿茸、麝香,或为外国传教士带到国外,年远日久,于是闻名遐迩,遂有金张掖、银武威、玉酒泉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扶持下,酒泉夜光杯有了较大的发展。1958年夏天,朱德同志到西北视察来酒泉,指出:“夜光杯这个传统手工艺品不能断绝,要大力发展。”

到目前,酒泉夜光杯已有三十多种造型,分为中式杯、高脚杯、平底杯、仿古杯四大类。中式杯有大、小两种;高脚杯有大、中、小三种;仿古杯有爵、觞、觥、樽四种。中式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浑圆深沉,古朴典雅。高脚杯又称西式杯,有西方带座玻璃杯的造型特点,杯体曲线突出而自然,玲珑精巧,不乏中式杯亭亭玉立的气质,真是异彩纷呈,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因而受到人们的特别喜爱。

酒泉夜光杯,浓缩了两千年的丝绸之路文明史,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化。作为民间艺术瑰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已经成为五洲四海传递盛情的友谊杯。

(《酒泉日报》2007年10月17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