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世界范围内首次揭示孙悟空原型简考!

世界范围内首次揭示孙悟空原型简考!

【摘要】:孙悟空原型简考兰鑫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再未发现比我区安西县东千佛洞及榆林窟内的《玄奘取经图》更早的记录孙悟空原型的文字或图画。依据史料及壁画显示,孙悟空原型是古瓜州附近的石槃陀,关于石槃陀更为详细的资料却无从查证。佛教传入的路线被证实有两条,即西线和南线。由此估算,至《西游记》话本的出现,玄奘与孙悟空取经之说流传了约400年时间。沙僧和猪八戒均无原型可考。“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孙悟空原型简考

兰 鑫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再未发现比我区安西县东千佛洞及榆林窟内的《玄奘取经图》更早的记录孙悟空原型的文字或图画。依据史料及壁画显示,孙悟空原型是古瓜州(今安西县锁阳城遗址)附近的石槃陀,关于石槃陀更为详细的资料却无从查证。事实上,石槃陀的身世是一个谜。

石槃陀的出现与佛教的盛行有直接的关系。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学术界最通行的说法是在西汉以后。佛教传入的路线被证实有两条,即西线和南线。西线沿河西走廊进入中原,南线由南亚经云桂入川到中原。

六幅《玄奘取经图》均在西夏开凿的洞窟内。现在考证发现《西游记》的原始话本在宋代。由此估算,至《西游记》话本的出现,玄奘与孙悟空取经之说流传了约400年时间。1592年出现的金陵世德堂刊本,为现今发现的唐僧师徒四人同书出现最早的刻本。沙僧和猪八戒均无原型可考。

安西东千佛洞与榆林窟相距不足百公里路程,六幅《玄奘取经图》的人物布局相似,形象相仿,仅画法有所不同。

在敦煌隋代开凿的洞窟中,观世音菩萨的面容已趋中国女性化,服饰和气质也更平民化了。大量的壁画表明,把中国平民的生活融入佛教宣传在当时很流行。

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大多由印度翻译过来。在印度上古时代的几部婆罗门教典籍中,记载着一位大创造神。他是诸神之神,名字叫Brahma。这个神在中原地区的汉译佛经中,一般被译作“梵摩”、“梵天”,但此字的另一音译则近于“槃陀”。

在古婆罗门的圣书《摩奴法典》第一卷“创造篇”中,记述了这个神的系列故事:(www.chuimin.cn)

他创造了水,在水中播下一粒种子(第八节)。

这种子变成了一个卵形物,光芒四射。于是那卵形物生的本体神现形为大梵(Brahma),他出生在这个卵形物中(第九节)。

本体神即为“梵摩”,无父无母。中国河西走廊的口语称无父无母的人为“石头里迸出来的人”。笔者怀疑,石槃陀是由佛教昌盛时的瓜州人臆造出的一位神。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出生与梵摩极为相似:“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内育仙胎,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此风化作一石猴……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

据玄奘徒弟慧立等人所写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瓜州城当夜,即有胡人达摩梦到玄奘法师坐着莲花向西而去。第二天道场请课诵,就有一位叫石槃陀的胡人追着玄奘要受戒拜师。这些故事,笔者疑为瓜州人及玄奘弟子为提高玄奘地位而杜撰的。试想,达摩祖师派人护送玄奘取经,所派之人为印度婆罗门教原神,玄奘的地位何其高也。

《西游记》中另有一段。祖师问:“你姓什么?”猴又道:“我无性……一生无性。”祖师道:“不是这个性,你父母姓什么。”猴又道:“我无父母。”“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多方面证据证实,石槃陀无根无姓,他只是歌玄奘功、颂佛教威力者杜撰的一个陪衬人物,他是中国人改造印度传入的佛教而创造的。

(《酒泉日报》2001年12月24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