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酒泉日报20年文集:揭秘《在那遥远的地方》人文地理

酒泉日报20年文集:揭秘《在那遥远的地方》人文地理

【摘要】:《在那遥远的地方》源于酒泉郭大民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写了不少优美的歌曲。被誉为“经典歌曲”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则是他的代表作。特别是近些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曾被美国著名歌唱家罗宾逊唱遍全球并被巴黎音乐学院作为教材,1992年荣获中国金唱片特别创作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又于1993年荣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对《在那遥远的地方》,近年许多研究者就其产生的地点颇有不同见解。

《在那遥远的地方》源于酒泉

郭大民

西部歌王王洛宾一生写了不少优美的歌曲。被誉为“经典歌曲”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则是他的代表作。这首歌曲自1939年创作以来,就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喜爱。特别是近些年来,《在那遥远的地方》曾被美国著名歌唱家罗宾逊唱遍全球并被巴黎音乐学院作为教材,1992年荣获中国金唱片特别创作奖。《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又于1993年荣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对《在那遥远的地方》,近年许多研究者就其产生的地点颇有不同见解。有人说原曲写于青海,有人说写于甘肃兰州,也有人说写于新疆,总之是一首“西部民歌”。那么,这首“经典歌曲”到底源于何处?据知情者介绍,它其实源于酒泉。

据王洛宾早年在青海共同工作和生活过的同事、好友周宜逵先生在《历史务求真实——我所知道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载于《人民政协报》)一文中介绍,周先生早年在青海工作多年,王洛宾自1939年春到青海西宁工作的八年中,他们一直在一起,且交往颇深。就此歌产生的时间和地点,周先生写道:“据王洛宾讲,《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初是1938年他在甘肃酒泉从一位新疆维吾尔族小商贩那里听记的,初名叫《羊群里想念你的人》。在西宁听到哈萨克族歌手又唱这首歌,曲调基本相同,词句排列次序略有不同。他用在酒泉的记谱对照,整理出四段歌词,定名为《草原情歌》,这就是C调原曲。王洛宾在整理这些民歌的同时,创作了一个反映流浪的哈萨克人觉醒抗日的两幕短话剧《沙漠之歌》。他将《草原情歌》的第四段删去,用《我愿做个牧羊人》为歌名,编入这个话剧中。就在此时,王洛宾的朋友、歌唱家赵启海来到西宁,就是他把王洛宾整理出的歌带往四川重庆,后来传到东南亚。赵临走时,根据王洛宾的意见,将《草原情歌》改名为《在那遥远的地方》。(www.chuimin.cn)

周宜逵先生明确指出,《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1938年在酒泉听维吾尔族小商贩唱时听记的。那时候酒泉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加之当年的王洛宾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后生,在酒泉的这段经历,至今酒泉尚无人作出介绍。笔者曾就这首歌向酒泉籍老同志询问请教,他们告诉我,40年代初期,王洛宾的歌曲就在酒泉传开了。据刘兴义老先生介绍,1944年他上学时,酒泉师范的音乐教师周青萍就给学生教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还组织学生排演《沙漠之歌》短话剧。剧中一首《穆斯林进行曲》,对宣传动员西北少数民族团结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刘老先生不仅原调唱出了这首歌,还高兴地跳起了当年伴跳的新疆舞。

刘兴义老先生还说,40年代前后,在酒泉经商的维吾尔族人是很多的。在酒泉市现在的银达乡,就有一个村子,住有很多维吾尔族人。当年国民党在酒泉开办的西北干部培训班,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穆斯林青年参加。所以,王洛宾1938年在酒泉听记维吾尔族小商贩唱歌是完全可信的。当然对王洛宾在酒泉的活动情况,我们还有很多细节不清楚,希望有机会求教于知情的老同志,以便对此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酒泉日报》2001年2月2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