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秧歌表演在活动中从无序到有序,渐渐形成各种小主题,演出队伍随之分成许多小组进行表演。1949年后,地秧歌队常年坚持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省城一批艺术家在每年正月十五来金州采风。沈阳音乐学院民间舞蹈系主任李瑞林说,20世纪50年代他刚20岁的时候看到金州艺人的精彩表演,学到了金州秧歌舞中“缠头花”等动作。......
2023-11-16
酒泉地蹦秧歌的内涵及历史源流
刘兴义
酒泉秧歌,俗称“社火”。旧时,河西的凉、甘、肃、瓜、沙五州皆有之,亦可称为“河西秧歌”,而以酒泉地方最为兴盛。自西汉开辟河西、初置酒泉郡,移民实边,就开渠引水灌田。社火就是以渠坝为系统、以沟为单位,各建春社,如某某沟春光社、灯光会、社火会等名目,一社一伙,故名社火。它的作用,一是祭祀天公地母和地方神灵;二是锣鼓喧天驱瘟疫,逐妖邪;三是走村串户,增进人与人之间、村社与村社之间的友好关系。
酒泉秧歌的活动时间,自古就是以春节为主。近世以来,时人以其在地上蹦跳,故又改称为“地蹦秧歌”,与高跷相对而言。它的表现类型除“地蹦秧歌”外,还有“铁芯子秧歌”、“磨盘秧歌”、高跷、旱船、狮子、龙灯、“春官倒骑驴”、“站娘家”(俗称跑驴)、太平车、霸王鞭、竹马子、大头和尚戏柳翠、二鬼打架(本名“贼打鬼”)、“鹬蚌相争”等多种形式。社火的演出,往昔是从正月初五“出行”后,至元宵节共十天时间为第一期。二月初二奉祀田园土地之神,人民盼望丰收,城乡都举办社火,张灯结彩,奏乐鸣炮,扭秧歌酬神、禳灾、村社联欢,白天走村转户,为各家拜年,漫天社鼓,旌旗翻飞,即便是山村野林,无处不有;夜间唱眉户小戏,灯烛辉煌,为第二期。一般由富庶人家邀请在家,演“小场儿”,一片热闹景象。
社火的由来甚早。当原始社会的渔猎时期,母系氏族部落,每与群兽激战,猎获大量牲品,当其饱餐之后,便自发地作群体狂欢舞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自然地形成了比较有规律有节奏的统一舞姿,逐步演化而来。古书有载:“夏代自少康中兴,西戎归附,献其舞乐于玉门。”春秋、战国之世,乌孙、月氏散居于敦煌、酒泉一带游牧,嘉峪关黑山岩画的群体舞蹈,正是那时期的写照:头戴尖尖帽,身穿大皮袄,排成单线长排的舞蹈队,具体反映了春秋、战国西部民族的舞乐景象。秦、汉、魏晋时期的“秦汉伎”,隋唐时期改称“西凉伎”,酒泉发现的古墓壁画中的舞乐伎足可为证,都是一脉相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一诗就是一例。他描写了中晚唐时期,河西陷于吐蕃多年,有表演者为西凉人(即河西人)以“狮子舞”的形式,在长安等地卖艺演出,舞蹈结束时,狮子抖毛直立,大声悲呼:“凉州失陷已经多年了,你们知道吗?”呼吁官军起兵收复凉州,也反映了当时驻防官军贪享安逸,无人起兵救凉州的腐败情景。又如张兴让编的《中西交通史》载:明代前期,国力极盛,永乐十七年(1419年)八月下旬,西域哈烈国王沙哈鲁派其子阿哈马及使者盖耶素丁来中国进贡,行至玉门古城(今赤金即汉玉门县城)留宿,玉门人开欢迎晚会招待外宾,演出节目中有“鹬蚌相争”、“拉骆驼”等,表现了西部群众文化生活的现实性、多样性、寓言性和地方特色。
河西走廊,平展空旷,自两汉移民实边,魏晋相继,延至明、清两代,仍依汉代故事,大量向河西移民,尤以山陕之人为多,民风亦为山陕之风,故其文化自有陕西特色。秦人方音,将“歌”读作“羔”的音,所以河西人将“秧歌子”通称为yanggaozi。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打击乐的大堂鼓领先,伴以勾锣、铙钵等。演员阵容,固定由十五人组成:以“膏药匠”一人为全场核心领导,指挥舞乐起落。四个“鼓子”由四个壮年男子扮演(是主要的战斗成员),身着铠甲,腰系战裙,头戴“桃尖帽”,脚蹬变钩“凌云鞋”(鞋头向上有变钩),左手持腰鼓,右手持鼓扦;其次是四个“拉花姐儿”,打扮为汉族村姑。若依汉晋时装束,河西妇女发式为左、中、右三个环髻。明清以来则多为明代装束,花姐儿头披长辫、两鬓戴花,上身着彩色小袄,下穿长裤,腰系彩裙,足穿绣花鞋,左手持小铜锣(直径约六寸),右手持红菱木扦;最后是四个“和尚”(按原意本为四大金刚),后世为了方便,改为四个和尚,由儿童扮之,僧衣僧帽,头戴五方佛。有的地方则涂以大花脸,仍保留着四大金刚的影子,手持狼牙棒等武器。改为小和尚后,手持一对木质棒槌。以上十三人为内场主要跑跳演员,分为四组,每组以鼓子第一,花姐第二、和尚第三为序,以头鼓子和三鼓子负责拉场变换花样。外圈有“傻公子”(手持拂尘)、丑婆子各一人,围绕场边,往返扭跳,构成圆圈轨道,以滑稽、癫傻为特点,逗人取乐。
酒泉秧歌舞,动作简单易学,但从十五人的整体舞蹈来看,却构成了古朴典雅的风采和西地特异的韵味,非仔细观察,不能得其中情趣。俗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www.chuimin.cn)
鼓子的舞姿主要以提膝屈腿、左右变换跳动,有胸前击鼓、膝下击鼓,在两列并排行进跳动时,具有特殊的风采,有前进步,有后退步。花姐儿以碎步平行为主,无跳步,按鼓点节奏双手互换移动并击响手锣,在拐弯抹角处,腰身柔软似鱼穿莲,如风摆柳,婀娜多姿。四个小和尚以跳步行进为主,形如顽童,双手并按鼓点边跳边敲棒槌,跟在花姐之后。
酒泉秧歌舞舞乐协调、热烈欢快。膏药匠手举“药幌”向前引导以大堂鼓声作节奏,以“发擂鼓”、“破阵鼓”拉开花样,鼓声、锣声、棒槌声,震人心弦,十五人有条不紊。尤其四个鼓子的桃尖帽,表现出上古时代华夏人民的特有风采。花姐儿代表着民间妇女,四个和尚(四大金刚)是佛教已盛行于中国的明证。因此,酒泉秧歌有村姑、村民、战士、僧侣、卖药者等,是中古时期中国社会的缩影,它客观上反映了自两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俗民风。
酒泉老秧歌的另一特点是跑跳花样繁多,据民间老艺人相传,约有七十二种之多,现在最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其名称有十字梅、剪子股、白马分鬃、黑虎掏心、三环套月、四门斗地、蜻蜓点水、珍珠倒卷帘、瓜塘子、卷心子、蒜辫子、盘肠儿等等。节奏紧凑,图案鲜明。有时,跳过几个花样后,膏药匠摇铃入场,鼓落点(十二人拉成圆圈,缓步行进)卖几段膏药(说大实话或顺口溜),或唱四句祝福词,或给演员点歌(最后唱两句):“这一个小曲子该谁唱?四鼓子引花乐者上来。”然后由四鼓子与花姐在圆场中心齐唱一首诗。唱完,鼓乐复起,另变花样。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诗歌舞相结合的群众文化艺术,始终兴盛不衰,正是由于它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演出结束时,膏药匠摇铃入场,排队道谢,另走别家。户主人茶酒相送或馈赠礼物。
地蹦秧歌中,鼓子的装束有明显的时代性。如有的地方,鼓子白衣外套云纹黑袄,腰系战裙;有的地方,上身穿“阴阳褂子”(前胸左蓝右白,后背左白右蓝,袖子亦相反),这种服饰,俗称“汉褂子”,即汉代人民的服装遗风。有的地方,鼓子是仿铠甲装束,富有战斗气氛,这大约是十六国时期的秧歌形色。但从和尚方面看,则表明了佛教已在中国盛行,涂上了隋唐时代的色彩。总之,地蹦秧歌,起源于上古,兴于汉晋而盛于隋唐。
根据酒泉流传的秧歌词曲,有“打起鼓来敲起锣,锣鼓叮当乡人挪。乡者挪着为什么?驱逐鲤鱼保安乐”。按酒泉地处西北,干旱缺水,并无鲤鱼为患的故事。经考证,东晋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已占据了河西,是时,中原大乱,战争频起,有江浙沿海(包括钱塘、绍兴)流民二万三千余人迁来河西避难,中州河南也有六七千人来到河西,西凉武昭王李暠,曾大方安置于酒泉、敦煌。
(《酒泉日报》2000年10月9日4版)
有关酒泉日报20年文集·人文地理卷的文章
地秧歌表演在活动中从无序到有序,渐渐形成各种小主题,演出队伍随之分成许多小组进行表演。1949年后,地秧歌队常年坚持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省城一批艺术家在每年正月十五来金州采风。沈阳音乐学院民间舞蹈系主任李瑞林说,20世纪50年代他刚20岁的时候看到金州艺人的精彩表演,学到了金州秧歌舞中“缠头花”等动作。......
2023-11-16
此类旅游竞争力的竞争主体通常是国家或某一国家的旅游产业。从以上有关“旅游竞争力”内涵的表述中不难看出,旅游竞争力囊括了“竞争力”所要表达的某些核心含义。基于完全竞争假设的竞争力理论对现实世界缺乏充分的解释力和普遍适应性,从而导致着眼于企业、产品等视角的旅游竞争力研究无法很好地发掘旅游研究的特性。总之,旅游竞争力研究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恰好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研究提供了契机。......
2023-11-24
酒泉文字记载历史上最早的县长——东汉曹全事迹解读范溥从书法艺术上考虑,如果一定要在汉碑中寻找出一个最为秀润典雅的作品的话,那么,东汉《曹全碑》无疑是其中翘楚。而曹全自己,则在公元184年左右,当过酒泉禄福县长。很显然,碑、传记载的都是同一件历史事件,但在人名、官名、史实方面却存在显著差异。碑文记载这次战事“和德面缚归死”,当然以胜利而告终。在此,笔者以为碑文的记载更可靠,因而更值得相信。......
2024-10-17
石中珍品酒泉玉李福春“玉酒泉”之美称流传至今,令酒泉人为此骄傲,因为酒泉境内是著名美玉——墨玉的重要产地。从资源上看,肃州区正南祁连山河谷及延伸带方圆80公里范围内,地表及地层经河水冲刷搬运等,时常有奇石被发现,可以说数十年内,酒泉玉质奇石资源不会枯竭,必将造福社会。本人行走国内众多地方,相比较酒泉玉质奇石的画面、颜色在国内石界可属一流,可以和任何玉石相媲美,在国内独树一帜。......
2024-10-17
包括焊接在内的制造信息是一种专业领域信息,它的本质和属性与信息有共性的一面,同时又具有其本领域自身的特征。焊接制造不仅具有信息的多领域、学科跨度大的一面,还表现为参数的耦合性强且带随机干扰的一面。信息化形式的提高 包括焊接在内的制造业信息化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023-07-02
(一)三螺旋理论的内涵三螺旋理论建立在大学、产业和政府三方的交互作用之上。三螺旋结构中的创新来源不再是先天性同步的。[68]区域三螺旋空间并非线性的,从理论上说它们可通过任意顺序得以创造,每一方都可成为另两方发展的基础。国家集权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发展模型,因为它给“自下而上”模式的发展空间太小,创新受到的是阻碍而非激励。一旦人们可以一起创造新思想,那么自下而上的创新就能实现。......
2023-0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