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酒泉地蹦秧歌的内涵与历史渊源

酒泉地蹦秧歌的内涵与历史渊源

【摘要】:酒泉地蹦秧歌的内涵及历史源流刘兴义酒泉秧歌,俗称“社火”。酒泉秧歌的活动时间,自古就是以春节为主。近世以来,时人以其在地上蹦跳,故又改称为“地蹦秧歌”,与高跷相对而言。酒泉秧歌舞舞乐协调、热烈欢快。酒泉老秧歌的另一特点是跑跳花样繁多,据民间老艺人相传,约有七十二种之多,现在最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地蹦秧歌中,鼓子的装束有明显的时代性。

酒泉地蹦秧歌的内涵及历史源流

刘兴义

酒泉秧歌,俗称“社火”。旧时,河西的凉、甘、肃、瓜、沙五州皆有之,亦可称为“河西秧歌”,而以酒泉地方最为兴盛。自西汉开辟河西、初置酒泉郡,移民实边,就开渠引水灌田。社火就是以渠坝为系统、以沟为单位,各建春社,如某某沟春光社、灯光会、社火会等名目,一社一伙,故名社火。它的作用,一是祭祀天公地母和地方神灵;二是锣鼓喧天驱瘟疫,逐妖邪;三是走村串户,增进人与人之间、村社与村社之间的友好关系。

酒泉秧歌的活动时间,自古就是以春节为主。近世以来,时人以其在地上蹦跳,故又改称为“地蹦秧歌”,与高跷相对而言。它的表现类型除“地蹦秧歌”外,还有“铁芯子秧歌”、“磨盘秧歌”、高跷、旱船、狮子、龙灯、“春官倒骑驴”、“站娘家”(俗称跑驴)、太平车、霸王鞭、竹马子、大头和尚戏柳翠、二鬼打架(本名“贼打鬼”)、“鹬蚌相争”等多种形式。社火的演出,往昔是从正月初五“出行”后,至元宵节共十天时间为第一期。二月初二奉祀田园土地之神,人民盼望丰收,城乡都举办社火,张灯结彩,奏乐鸣炮,扭秧歌酬神、禳灾、村社联欢,白天走村转户,为各家拜年,漫天社鼓,旌旗翻飞,即便是山村野林,无处不有;夜间唱眉户小戏,灯烛辉煌,为第二期。一般由富庶人家邀请在家,演“小场儿”,一片热闹景象。

社火的由来甚早。当原始社会的渔猎时期,母系氏族部落,每与群兽激战,猎获大量牲品,当其饱餐之后,便自发地作群体狂欢舞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自然地形成了比较有规律有节奏的统一舞姿,逐步演化而来。古书有载:“夏代自少康中兴,西戎归附,献其舞乐于玉门。”春秋、战国之世,乌孙、月氏散居于敦煌、酒泉一带游牧,嘉峪关黑山岩画的群体舞蹈,正是那时期的写照:头戴尖尖帽,身穿大皮袄,排成单线长排的舞蹈队,具体反映了春秋、战国西部民族的舞乐景象。秦、汉、魏晋时期的“秦汉伎”,隋唐时期改称“西凉伎”,酒泉发现的古墓壁画中的舞乐伎足可为证,都是一脉相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西凉伎》一诗就是一例。他描写了中晚唐时期,河西陷于吐蕃多年,有表演者为西凉人(即河西人)以“狮子舞”的形式,在长安等地卖艺演出,舞蹈结束时,狮子抖毛直立,大声悲呼:“凉州失陷已经多年了,你们知道吗?”呼吁官军起兵收复凉州,也反映了当时驻防官军贪享安逸,无人起兵救凉州的腐败情景。又如张兴让编的《中西交通史》载:明代前期,国力极盛,永乐十七年(1419年)八月下旬,西域哈烈国王沙哈鲁派其子阿哈马及使者盖耶素丁来中国进贡,行至玉门古城(今赤金即汉玉门县城)留宿,玉门人开欢迎晚会招待外宾,演出节目中有“鹬蚌相争”、“拉骆驼”等,表现了西部群众文化生活的现实性、多样性、寓言性和地方特色。

河西走廊,平展空旷,自两汉移民实边,魏晋相继,延至明、清两代,仍依汉代故事,大量向河西移民,尤以山陕之人为多,民风亦为山陕之风,故其文化自有陕西特色。秦人方音,将“歌”读作“羔”的音,所以河西人将“秧歌子”通称为yanggaozi。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打击乐的大堂鼓领先,伴以勾锣、铙钵等。演员阵容,固定由十五人组成:以“膏药匠”一人为全场核心领导,指挥舞乐起落。四个“鼓子”由四个壮年男子扮演(是主要的战斗成员),身着铠甲,腰系战裙,头戴“桃尖帽”,脚蹬变钩“凌云鞋”(鞋头向上有变钩),左手持腰鼓,右手持鼓扦;其次是四个“拉花姐儿”,打扮为汉族村姑。若依汉晋时装束,河西妇女发式为左、中、右三个环髻。明清以来则多为明代装束,花姐儿头披长辫、两鬓戴花,上身着彩色小袄,下穿长裤,腰系彩裙,足穿绣花鞋,左手持小铜锣(直径约六寸),右手持红菱木扦;最后是四个“和尚”(按原意本为四大金刚),后世为了方便,改为四个和尚,由儿童扮之,僧衣僧帽,头戴五方佛。有的地方则涂以大花脸,仍保留着四大金刚的影子,手持狼牙棒等武器。改为小和尚后,手持一对木质棒槌。以上十三人为内场主要跑跳演员,分为四组,每组以鼓子第一,花姐第二、和尚第三为序,以头鼓子和三鼓子负责拉场变换花样。外圈有“傻公子”(手持拂尘)、丑婆子各一人,围绕场边,往返扭跳,构成圆圈轨道,以滑稽、癫傻为特点,逗人取乐。

酒泉秧歌舞,动作简单易学,但从十五人的整体舞蹈来看,却构成了古朴典雅的风采和西地特异的韵味,非仔细观察,不能得其中情趣。俗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www.chuimin.cn)

鼓子的舞姿主要以提膝屈腿、左右变换跳动,有胸前击鼓、膝下击鼓,在两列并排行进跳动时,具有特殊的风采,有前进步,有后退步。花姐儿以碎步平行为主,无跳步,按鼓点节奏双手互换移动并击响手锣,在拐弯抹角处,腰身柔软似鱼穿莲,如风摆柳,婀娜多姿。四个小和尚以跳步行进为主,形如顽童,双手并按鼓点边跳边敲棒槌,跟在花姐之后。

酒泉秧歌舞舞乐协调、热烈欢快。膏药匠手举“药幌”向前引导以大堂鼓声作节奏,以“发擂鼓”、“破阵鼓”拉开花样,鼓声、锣声、棒槌声,震人心弦,十五人有条不紊。尤其四个鼓子的桃尖帽,表现出上古时代华夏人民的特有风采。花姐儿代表着民间妇女,四个和尚(四大金刚)是佛教已盛行于中国的明证。因此,酒泉秧歌有村姑、村民、战士、僧侣、卖药者等,是中古时期中国社会的缩影,它客观上反映了自两汉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民俗民风。

酒泉老秧歌的另一特点是跑跳花样繁多,据民间老艺人相传,约有七十二种之多,现在最常用的也有二三十种。其名称有十字梅、剪子股、白马分鬃、黑虎掏心、三环套月、四门斗地、蜻蜓点水、珍珠倒卷帘、瓜塘子、卷心子、蒜辫子、盘肠儿等等。节奏紧凑,图案鲜明。有时,跳过几个花样后,膏药匠摇铃入场,鼓落点(十二人拉成圆圈,缓步行进)卖几段膏药(说大实话或顺口溜),或唱四句祝福词,或给演员点歌(最后唱两句):“这一个小曲子该谁唱?四鼓子引花乐者上来。”然后由四鼓子与花姐在圆场中心齐唱一首诗。唱完,鼓乐复起,另变花样。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诗歌舞相结合的群众文化艺术,始终兴盛不衰,正是由于它本身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演出结束时,膏药匠摇铃入场,排队道谢,另走别家。户主人茶酒相送或馈赠礼物。

地蹦秧歌中,鼓子的装束有明显的时代性。如有的地方,鼓子白衣外套云纹黑袄,腰系战裙;有的地方,上身穿“阴阳褂子”(前胸左蓝右白,后背左白右蓝,袖子亦相反),这种服饰,俗称“汉褂子”,即汉代人民的服装遗风。有的地方,鼓子是仿铠甲装束,富有战斗气氛,这大约是十六国时期的秧歌形色。但从和尚方面看,则表明了佛教已在中国盛行,涂上了隋唐时代的色彩。总之,地蹦秧歌,起源于上古,兴于汉晋而盛于隋唐。

根据酒泉流传的秧歌词曲,有“打起鼓来敲起锣,锣鼓叮当乡人挪。乡者挪着为什么?驱逐鲤鱼保安乐”。按酒泉地处西北,干旱缺水,并无鲤鱼为患的故事。经考证,东晋十六国时,前秦苻坚已占据了河西,是时,中原大乱,战争频起,有江浙沿海(包括钱塘、绍兴)流民二万三千余人迁来河西避难,中州河南也有六七千人来到河西,西凉武昭王李暠,曾大方安置于酒泉、敦煌。

(《酒泉日报》2000年10月9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