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如何选题:社科学导论中优质选题举例

如何选题:社科学导论中优质选题举例

【摘要】:比如,汽车生产问题,既要考虑速度、安全问题,又要考虑削减废气、噪音问题。例如,在教育改革上,我们实践过中国的传统教育、外国的传统教育,也实践过中国的新教育、外国的新教育。

二、课题选题

1.选题的概念

什么叫选题?选题就是选择研究课题。从表面上看,选题似乎是研究的起点。然而,用系统论的观点去分析,选题只不过是作者头脑里储存的某一方面的信息同现实生活的某些问题撞击后,经过人的思维的孕育而萌发的一种思想或意识。论文的选题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选题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第二,选题是一个理智判断,而不是感情的冲动。

说选题是一个过程,是说选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质。也就是说,你今天的选题,是你前天或更超前的一段时间就开始思考或孕育的问题。有时虽然是很不自觉的,但实际上从你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时,选题的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在考虑研究选题时,就要有一个相当的提前量,提前考虑选题,提前准备资料。说选题是一个理智判断,是说选题具有很强的理智性。我们知道,任何选题都不是作者一时的头脑发热或感情冲动所致,而是经过理智的分析和论证的结果。在研究选题上,任何感情因素或非理智判断,都会导致研究的失败。

2.选题方法

选准科研的课题是搞好科研的最关键的一环。为此,首先要认真研究有关的科研指南,把握基本的方向和原则。其次,选择的课题一定要有牵动力。这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对学科和社会的发展要有牵动力,也就是说,我们所研究的课题,必须解决学科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问题,要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二是对自己的发展要有牵动力,即这个课题要能在较长的时间里让自己不断地进行研究。最好是十字型模式,一个中心,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拓展。选题的具体方法有:

第一,把专家学者提出的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这类问题可在各类年鉴及报刊杂志中发现。

第二,围绕着一个问题,把不同的论点、论据和方法进行比较,从中发现新的课题。这种选题方法,最适用于研究正在进行争论的问题。其基本原理为横向的共时性比较,即通过比较,说明不同结论在同一时期的差异,进而揭示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第三,把中外相同的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科研的突破口。这种比较一般也集中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其基本原理为纵向的历时性比较,即通过比较,说明中外相同事件或现象在不同时期的差异,进而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四,利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选题。

第五,利用综论的办法来选题。当我们发现不少研究成果都从不同侧面论述到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论述综合起来,使之成为一项新的成果。这种情况,叫做学术上的拼盘。它并不违反科学研究的规则,因为综合也是一种创新。

第六,从现行学科的结合部发现课题。现行的学科划分,导致了结合部的出现。如中国文学分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历史分为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等,两个学科的结合部,即古代向近代过渡,近代向现代过渡时期的情况,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学术研究也存在着“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状况。针对这种状况选择研究课题,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七,根据地方特点来确定课题。这种课题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选择,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地方性课题的研究置于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背景中,这样才会有深度和广度。

第八,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选择课题。如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过程的探索、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和体系的制定等。

要更新研究方法。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作为社会的人、社会的事物和社会的现象,比较复杂,仅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然而现在不少人未能认识到这一点,习惯用这种落后的方法,研究的基本格式是“观点加例子”,所得出的结论往往难以令人信服。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更新研究方法,如采用计量分析法、对比法、回溯法等等。掌握新的研究方法,一靠阅读有关方法论方面的书籍,二靠分析有关的科研成果,三靠大胆实践。

3.选题来源

明确选题来源与正确选题有着密切的关系。选题一般来自下述几个方面。

(1)来自生产实践和社会需要(www.chuimin.cn)

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社会需要上常常遇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矛盾,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比如,汽车生产问题,既要考虑速度、安全问题,又要考虑削减废气、噪音问题。这是生产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再如,我国目前正进行市场经济建设,这就需要根据我国的历史、国情特点和现状,研究、探讨“市场文化”或“文化市场”、“企业文化”或“文化设施建设”以及“教育市场”、“就业”与“再就业”等问题,这些都是社会的需要;还有某项工程、工作的需要,研究课题就要从这里去寻找。

(2)来自实践向理论转化的问题

这类课题的特点是从实践中揭示出隐藏在现象中的规律,前提条件是要从大量的丰富的实践性材料中进行思考。例如,在教育改革上,我们实践过中国的传统教育、外国的传统教育,也实践过中国的新教育、外国的新教育。但在这些多种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当前,我们的教育改革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仅要从实践上,而且要从理论上来探讨它的规律。

(3)来自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问题

这类课题的特点是有了比较成熟的理论,然后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上去实现它。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这种新的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改变和突破了过去存在的单向、静态、分割的思维方式。如何把这种方法论的理论运用到环境治理、企业管理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就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

(4)来自科研题目中出现的新问题

这类课题的特点是在研究工作中确定某课题之后,在研究过程中或从了解已有研究成果中又发现了新问题,从而需要使原课题更加完善或扩展。例如,探讨研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但是,社会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新课题,需要研究、探讨它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再如,我国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研究市场经济的方方面面就要涉及到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新问题,教育需要市场,市场也呼唤教育。这里也包括说法不一,有争鸣性的问题。

以上四个方面,都要积累大量的丰富的材料,有的是第一手材料或自己的实践体验,有的是要查阅档案资料、阅读论著、期刊、报纸。

4.选题途径

(1)继承前人的知识与成果

任何科研课题的研究都不会凭空想象,任何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从天而降,它来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来自对前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说过:“科学的发展是同前一代人遗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正比的”。在继承前人的知识与成果的过程中,从中得到启迪,去选取那些“前沿性”的课题。总之,要善于向前人学习,系统地研究已有的成果,占有大量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牛顿之所以取得了不起的成就,正是他继承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这些科学巨人的知识与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有勇气去研究前人提出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是选题的一个主要思路。这样选题才具有“前沿性”,它反映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2)深入被人忽略的角落

科学技术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科学及自身的认识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需要不断地深入与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现前人认识自然有其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地改进和完善。同代人由于站的角度不同也会出现一些偏差和空白。选题时要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寻找矛盾,发现问题,深入研究。例如,意大利波罗那大学解剖学教授伽伐尼首先观察到两种不同金属组成的圆环和青蛙腿接触就会引起蛙腿痉挛的现象,但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神经生理学上,而忽略对这一现象的研究。这一现象引起意大利巴费大学物理教授伏打的重视,并把这种实验扩展到非生物中,终于研制出“伏打电池”,开创了恒稳电流的研究和应用的历史。被人忽略的角落是大量存在的,从中发现课题需要胆略和学识、认真和细心;需要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只要有这种精神,课题就会源源不断地向你走来。

(3)敢于开拓未知领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科学研究时要敢于开拓未知领域,一部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断产生新学科的历史。也许人们现在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会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我们从事科学研究要敢于闯过去被认为不可逾越的禁区,从自己熟悉的学科跨越到生疏的学科。科学发展到今天,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加强,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边缘学科揭示自然界物质和运动形式的新规律。所以,我们要敢于选取那些能开拓未知领域的课题。

(4)意外的收获

科学研究就是探索一个又一个新的课题,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在按照原定的目标计划进行中,经常也会有意外的发现,促使你去偏离或改变原来的目标计划。当这种偏离和改变发生时,不要急于纠正它、放过它。如果它确实给了你新的启发和新的思路,你就应该坚持研究下去,往往会产生意外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青霉素的发明就是典型的一例。它是在研究葡萄球菌的实验中一次意外的发现,从而导致了医药史上的新品种——青霉素的诞生。又如,19世纪美国著名画家莫尔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利用切断电流产生的火花可作为一种信号,不同信号组合在一起就能代表各种数字或字母,于是他产生了文字可以经电线传送出去的想法。这个想法吸引他穷追不舍地坚持研究下去,终于发明了“莫尔斯电码”,并带来了一系列成果。这个意外的研究课题竟使莫尔斯放弃了绘画,改变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对人类做出了特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