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认为,在人们自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创造的时候所遇到的前提和条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8]。在政治条件中,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制约最为明显。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由于参照系不同,对同样事物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系。......
2024-10-13
前面我们研究了社会科学的主体与客体,但是只有这两项还不能进行社会科学研究,主体和客体在相结合的时候,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完成。因为社会科学研究是有意识的人通过研究工具与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社会科学主体借助研究工具同社会科学客体相结合,才是现实社会科学研究过程,因此了解社会科学研究工具是十分必要的。
1.工具的一般意义
马克思指出:“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工具是实际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6]因此,工具是社会科学主体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实际地用来作用于社会科学客体,改造和掌握社会科学客体以达到或实现目的的桥梁、中介。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工具具有客观性。它不仅具有客观外在的实有的形态,而且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
(2)工具系统又是主体有目的的创造物体,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被社会科学主体依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志作用于社会科学客体,因而它从属于主体,成为主体发挥作用的一部分,因为主体把它置于自己与客体之间,通过它来抓住和作用于客体,因为主体是中介。
(3)工具是人创造的,是人的智慧和理性的凝结。由于工具的创造和使用,就“延长”了人自身的物质器官,大大突破了这种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同时,人还能掌握、驾驭和运用各种形式的自然力,这样就能够“扩大”人自身的自然力量。在现代,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制造与使用,延长了人的思维器官,扩大了人的智力功能,使社会科学研究获得了一种强大的物化了的智力活动手段。所以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7]
(4)评价一个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状况,只能根据该时代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来判断,而不能根据该时代所取得的成果来判断。因为每一时代的物质工具的状况决定着该时代的社会实践水平,因而也决定着当时的认识水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工具的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工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连续的、积累的和不断革新的进化结构,是构成整个人类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史的基本骨骼系统。
2.社会科学研究工具的分类
社会科学研究工具的种类有如下三种:
(1)“硬件”,即物质形态的各种科学仪器、记录工具、通讯器械、交通设备、电子计算机等。硬件又可分为三类:一是扰动、激发、改变对象的工具,包括各种相关的生产工具和实验设备,它们相当于人的效应器官的延长。二是接受信息的工具,包括各种测试器、记录仪等等,它们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延长。三是处理、储存、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工具,包括图像、文字、通讯工具、电子计算机等等,相当于人的大脑思维器官的延长。
(2)“软件”,即观念形态的范畴、公式、方法、语言、逻辑等。软件又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哲学思维方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软件的基础。二是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它包括逻辑学、数学、符号学、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方法,是哲学思维方法的具体化和特殊化。三是科学思维方法,它包括观察、实验、证实、证伪、访谈研究、问卷调查、公理化等各学科所使用的特殊的具体方法。三是“软硬结合件”,即观念形态物化而成的图书资料、录音磁带、数据库、程序包等。
3.社会科学研究工具书的认识与利用
随着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社会科学文献的数量和知识急剧增加,为了掌握和驾驭这些文献中的数量与知识,人们需要利用导航工具来征服社会科学文献的浩瀚大海,为此人们编著了各种社会科学工具书。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和世界性的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发展,人们又获得了新的更强有力的电子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社会科学工具书是一种将整理、汇集和分类的资料以特定的方法和事例进行编排,专供查检特定信息而非用于阅读或欣赏的书刊。而新近出现的电子出版物中的工具书也具有相同的特性,只不过是其传播介质由纸张转变为磁介质、光盘或其他载体而已。它的功能虽有许多地方改进和增加,但是,它的基本功用——查检仍没改变。
由于社会科学工具书是将人类社会进步与社会科学发展积累起来的宝贵的知识文化资料汇集一体,并为了使用者方便查检其内容广泛的资料数据而编撰的,所以社会科学工具书对于任何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都有重要意义。有人错误地认为查检工具书的人都是缺乏知识的初学者,对于大学生及高级知识分子查阅工具书常常表示不理解。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美国工具书专家肖尔思与科尔济斯认为,一个受教育较少的人很少参考信息源,有意思的是,受教育越多,利用工具书查找信息的时候却越多。目前工具书的概念日益扩大,有包容一切可利用来查检信息的参考源,而不管其出版社与载体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社会科学工具书应具有如下特征:(www.chuimin.cn)
(1)社会科学工具书的查检性。社会科学工具书同所有其他工具书相似,都具有一个区别于一般图书的共同性质,就是它们本身一般不是研究和阅读的对象,而是为查找特定信息资料、解决疑难问题而使用的工具。当然这种区别只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有时某些经典著作和基本教科书,甚至某些专著也可以用来作为工具书使用,反之,有的百科全书亦可用于阅读和研究。
(2)社会科学工具书的信息高度浓缩和密集性。为了将浩如烟海的社会科学资料和信息经过科学地选择、分类、整理来加以浓缩和编排,达到既全面完备,又精练扼要,以便在有限的空间中容纳尽可能多的资料和信息,高度浓缩和密集是唯一的方法。没有任何一种书刊中的信息像在工具书中这样浓缩和密集。
(3)社会科学工具书信息资料编排结构的独特性。由于社会科学工具书的用途是迅速准确地向读者提供文献资料和信息及线索,工具书内容的组织、形式的安排、信息的表述、各种检索途径的设置和检索方法的选择都必须科学合理。
上述介绍的工具书的三个特征,既是由社会科学工具书的材料内容决定的,也是由社会科学工具书的使用目的决定的。人类知识积累增加迅速,图书资料浩如烟海,而一个人一生的时间与精力都极其有限,为了在茫茫的书海和浩淼的信息大洋中寻求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必须掌握科学的查检方法和高效的社会科学工具,即所谓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可以说社会科学工具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知识与信息殿堂的大门,其作用与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4.社会科学工具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正如生产工具在物质财富创造中有重要作用一样,社会科学研究工具在人类认识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研究工具的创造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创造和发展的标志。人类文明虽然以生物本能和生理机制为基础,但是人的智力从产生起是与创造与使用工具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工具的创造和使用,使人类知识在体外的积累和传递成为可能,从而开辟了智力进化的新途径。人在研究中不断创造各种研究工具,又不断地运用这些工具去进行新的探索、获取新知识;新知识又凝结为新的工具,把人类的知识记录下来,传给后代。因此,人类的认识过程,也就是创造和使用研究工具的过程。
(2)研究工具改变着人类的认识途径与认识方式,扩大了人们的认识范围。在社会科学领域里这样的例子就有许多。例如,只有在交通发达和信息传递工具先进的条件下,广泛而深入的人口普查才有可能进行,也只有有了先进的研究工具,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才成为研究的对象。
(3)研究工具指导人类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4)研究工具帮助社会科学工作者提高科学的鉴赏能力,从而也鉴别自己与别人成果的正确与谬误。在社会科学工作者中,使人眼花缭乱的不同假说的取舍,各种线索的鉴别,课题的选择等等,都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求有高超的鉴赏力和判断力。有经验的社会科学家在评价一篇论文或是一部专著时,往往不只是看它得出了什么结论,更重要的是看作者通过什么范畴、公式、方法、语言、逻辑取得了这个结论。
(5)研究工具提高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确度。例如,有许多古代文物,从前人们无法确定它们的历史年代,现在就能通过热释光法、碳素测定法、古地磁法等技术手段加以科学地测定。
5.社会科学研究工具的现代化
(1)必须努力实现“硬件”的现代化。当前,世界上物质形态的研究工具正在发生一场变革,计算机、微处理机、通讯卫星、视听录像器材、复印机等新的技术成果在国外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得到相当普遍的应用。它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据国外的一项研究指出,若用传统的手工方式从事研究,科研人员花在收集材料上的时间要占50.9%,而研究时间占32.1%,7.7%的时间用于思考。而利用计算机检索系统,十分钟可查一个课题资料。新技术的应用可使人们从毫无价值的机械性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使研究者把时间用在创造性思维上,大大提高研究效率。此外,社会科学工作者还可以借助实验室来研究社会经济历史问题。
(2)要大力抓“软件”的现代化工作。这个现代化就是要求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建立新的思维模式,用新的方法、理论工具、概念、范畴去指导科学研究。因此,当代社会科学研究要求研究主体树立整体观点、系统观点、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的观点。思考、计量、决策紧密结合是我们时代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者运用的基本范畴和方法也不断更新,要广泛吸收当代哲学、自然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理论中具有创新力和普遍意义的新范畴和方法,作为研究社会科学新的手段。
有关社会科学学导论的文章
恩格斯认为,在人们自己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创造的时候所遇到的前提和条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8]。在政治条件中,政治制度特别是国家对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制约最为明显。例如,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由于参照系不同,对同样事物的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主要原因在于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系。......
2024-10-13
其次,课题负责人提出课题论证报告一式若干份,经有关领导批准后送交科研管理部门。最后,由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将审批确定的课题通知课题负责人,并签订课题协议或合同书。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接到课题组提交的课......
2024-10-14
缺乏社会科学及其他具体科学这块土壤,哲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哲学对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主要是指哲学从世界观与方法论层面对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积极作用。......
2024-10-13
在这一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运用。这使得研究和解决社会问题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需求,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并产生了一些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思潮和流派。近百年间社会科学正是在这动荡不安、充满矛盾与斗争的背景中发展的。......
2024-10-13
由于社会科学本身及其外部条件的变化,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种趋势。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科学家所表述的是要把人类意识“从机械文明造成的物质主义中解放出来”。在社会发展中人们瞩目的重要问题之一是生产力的发展。......
2024-10-13
因此,有必要首先对整个科学及其体系结构作一个简要说明。《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自然科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大的部类,它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加在一起约有两千多门学科。......
2024-10-13
核心资料,又往往是“参考文献”所列的书目、篇目。背景资料它是对核心材料起参照、比较、深化作用的资料,包括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和与论题相关的共时和历时的参照材料。上述几方面的资料,在研究论文里,常常在“参考文献”项里一一列出。......
2024-10-14
当我们具体考察社会科学的要素时,又会发现它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的特征。真理的客观性是说“真理是客观的”,这与“规律是客观的”不同,真理是一种认识,是通过思想理论形式,以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它的形式是主观的。社会科学的主观性是研究主体的主观性造成的。......
2024-10-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