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居住的蓝图NR-1和“艾德贝尔”号证明了同一大气压海底基地的存在的可能性,唤起了众多探险家建立海底城市的梦想。这就是工程师菲尔·纽腾正在勾画的同一大气压居住点的设计蓝图。菲尔·纽腾认为,水下居住区也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靠近海床散热口的地方。在神奇的海洋科技设备里工作生活,这一未来居住的新模式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
2024-10-07
海底基地的神奇功用
在佛罗里达蔚蓝的海湾之内,坐落着一个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海下栖息舱。它距离海岸线5千米,固定在一个繁茂的珊瑚礁底部。它的名字叫做“宝瓶座”.重82吨,长14米,锚定在近20米深的海底。各种藻类和积垢已在这里栖息了20年时间。这个不起眼的生活舱有着可容纳6人的休息空间,食品柜和配餐室,卫生间和工作站,以及和陆地联系的通信设备。
“宝瓶座”于1986年建成,主体由2厘米厚的钢板制成,在外层船体上还覆有一层1厘米厚的绝缘层。科学家们在这里研究海洋环境,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给海洋带来的影响,以及在未来深海基地将会需要的水下医疗技术。
“宝瓶座”是一个周围大气压舱,被潜水员称作“月池”的舱口向海洋开放,那里的大气压是海洋表面的2.5倍。这里的许多研究项目都是在舱体外完成的,这就是周围大气压舱的最大好处,可以自由进出。
潜水员戴夫·威廉姆斯同时也是一名外科医生和航天研究专家。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梦想着去探索太空和水下世界。他憧憬着那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在海底休息的时候,床脚那儿有一个大窗户,你躺在那里,在半梦半醒之间,看着窗外的鱼游来游去,而它们也在观察着你。你全身放松,迷迷糊糊,倾听着暗礁发出的细碎声音,你会觉得:“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现在,他终于在“宝瓶座”上度过了难忘的7天。他觉得自己是属于水下世界的。当然,水下环境比较险恶,空间也比较小,但这也是把它用来模拟太空飞行的原因。因为潜水员可以游到外面去,潜到海底,或是在暗礁上做研究工作。不过,回家的感觉永远是最好的。
一个潜水员如果想在返回水面时不用花太长时间进行减压,只要在这里待上80分钟。但如果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人体就会出现氮饱和,不过也是因为有了氮,潜水员才可以长久地停留在深海,夜以继日地探索暗礁,直至最后任务结束。
“宝瓶座”的空气是通过软管从海面输入的。每个船员都有备用氧气罐,以备不时之需。这里还有一个被称作“眺望台”的避难所,有独立的氧气来源。
在“宝瓶座”,已有将近400名潜水员顺利完成了70余个科学研究项目。
但是每一天,挑战依然存在。贮存和进食特制食品,把补给沿管道拖到湿漉漉的房间里,在拥挤的空间里解决个人卫生问题,脱离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心理隔绝感,所有这些都让这里成为了一个为太空旅行进行准备的完美试验场。毕竟,人类对海底世界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其方式与太空探索非常相似。最初,人类研究的只是在海下9米或者18米停留所需要的技术,而现在,人类需要探索的已经是海下几千英尺了。
深海研究与太空探索极其相似,因此每一个宇航员都要在一个模拟的零重力环境之中,即一个特制潜水箱里进行训练。得克萨斯州休斯敦的宇航人员就曾在一个温暖的训练池里演练各种任务,那里备有各种飞船设备的原尺寸模型。在水里工作与在失重的太空舱内工作几乎一样,除了没有价值几亿美元的推进器。在训练池里,宇航员需要穿着笨重的工作服,在水中训练使用各种太空器械。
如果人们要飞往火星,那么来回需要将近3年时间,可能还会有人患上重病。因此,“宝瓶座”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在水下进行太空紧急医疗演练。对于这一点,科学家曾经尝试过利用机器进行远程手术的可能性,实验很成功,为我们以后进行新技术测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远程电视外科手术权威梅兰·安瓦里博士曾在加拿大安大略市圣约瑟夫医院里通过卫星传送,进行过世界上第一例海底外科手术的演练。他是通过指导一位潜水员执行了手术。小型解剖刀和大型卫星,通过这样的实验连接在了一起。(www.chuimin.cn)
◆小贴士
儒勒·凡尔纳
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1828年生于法国西部海港南特。他的父亲是位颇为成功的律师,一心希望子承父业。但是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他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了家。为此凡尔纳挨了一顿痛打,躺在床上流着泪保证:“以后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许正是由于童年的经历,客观上促使凡尔纳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如此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18岁时,他与大仲马结识,对文学和戏剧投入了极大热情。他十分欣赏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和英国的莎士比亚。在巴黎,他创作了20个剧本(未出版)和一些充满浪漫激情的诗歌。后来,凡尔纳与大仲马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并得以上演,这标志着凡尔纳在文学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他还利用一年的时间,创作出《在冰川上面过冬》等作品。
1856年,29岁的凡尔纳乘火车来到法国北部城市亚眠,遇到一名带着两个孩子的漂亮寡妇,一见钟情,继而结婚。接着凡尔纳移家过去,从此开始认真创作。
凡尔纳创作出<气球上的五星期》后,16家出版社均无人理睬,他愤然将书稿投入火中,幸而被妻子抢救出来。书稿送至第17家出版社后终获出版。赏识此书的编辑叫赫茨尔,从此凡尔纳遇到了知音,与其结下终生友谊。此后凡尔纳创作了一系列成功的作品,如《环绕月球》、《海底两万里》、《神秘岛》等等,他的科学幻想囊括了陆地、海洋和天空……
1905年3月17日,凡尔纳出现偏瘫,25日凌晨去世。1905年3月28日大出殡,世界各地纷纷报道,悼念这位伟大的科幻作家。◆
海底基地不仅能提供医疗研究上的便利,还可以加强军事计划的隐秘性。
自从卫星上天以来,卫星的作用日益显露,它真正成了“火眼金睛”,对地面的探测做到明察秋毫。以往对外严格保密的军事基地已无秘密可言。飞机场、导弹和卫星发射场、兵工厂、作战指挥中心甚至行进中的部队、水面游弋的舰船,它都能一一看清,而且不但白天可以一目了然,夜晚它通过红外技术同样能看清。
军事防御是国家安全的保证,它当然需要保密。于是,人们别出心裁,想到了被海水覆盖的海底。把军事基地建到海底去,一来不易被发现,二来不易受攻击,三来节约土地,而且在水下发射导弹,同样可以命中对方目标,特别是反潜作战,海底更具优势,真是一举多得。
海底军事基地有的建在海底,工作人员呼吸常压或高压空气;也有的在海底凿洞,建在海底下。建在海底的基地由好几个耐压圆形钢球组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通过接口连接起来,相互沟通。专用潜艇负责为水下工作人员运送补给品,通过连接立体的裙壳出入基地。基地内的工作人员换防也可通过这种办法进行。基地内通信设备、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究海底军事基地计划,之后付诸实施。它们设计的陀螺形水下居住屋,可供5个小分队在2 000米深的海底持续工作20天。这种基地在大西洋、太平洋海底都有布设。据介绍,美国已建成了能容纳几千人的大型海底军事基地,还建立了海底核武器试验场,供导弹试验用。俄罗斯也在海底建有不少军事基地。海底军事基地以浩渺的海水作掩护,大大提高了保密安全性能,成为可靠的海底“防线”。
有关科学传奇·海上的隐秘行动的文章
海底居住的蓝图NR-1和“艾德贝尔”号证明了同一大气压海底基地的存在的可能性,唤起了众多探险家建立海底城市的梦想。这就是工程师菲尔·纽腾正在勾画的同一大气压居住点的设计蓝图。菲尔·纽腾认为,水下居住区也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那些靠近海床散热口的地方。在神奇的海洋科技设备里工作生活,这一未来居住的新模式将带领人类进入一个新纪元。......
2024-10-07
漫步海底的挑战人类每向科技的难关前进一步,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当返回海面时,工作人员还需要释放血液中过量的气泡,防止患上减压病。任何一个海底基地,它的首要要求就是空气和水。然而,对于让·米歇尔·库斯托来说,建造一个长久的海底基地所遇到的挑战反而激发了他的兴趣。将来,随着同一大气压技术的发展,海底基地将逐步克服周围大气压生活舱的诸多缺陷,不论潜入多深的海底,舱内都会保持正常的大气压力。......
2024-10-07
“捉迷藏”的海战游戏其实隐形军舰并不神秘,它的隐形,也并不是指人们用肉眼看不见它。几千年以来,海战的游戏都只是保持着简单的色彩,传奇的海战经典也无法在这种游戏中驻足。英德两军曾发生过这样一场因伪装而富有戏剧性的海战。英德宣战后,双方均下令把部分民船改成军舰。英国将自己的一艘2万吨的豪华客轮“卡门尼亚号”改装成武装巡洋舰,德国也将自己的一艘客轮“特拉法加号”改装成武装巡洋舰。......
2024-10-07
探索海底基地在摄影球下水后的几十年中,全世界共有17个国家陆续建立了70多个海下生活舱和研究基地。他认为在未来,蛙人可以轻松自在地从海底基地探索水下王国。但是,这并没有阻止人类探索海底世界的脚步。科研人员希望能够像建造国际空间站一样,在深海的海底建造一个研究基地。这项被称为“海洋大气海底综合研究”的项目将使深海潜水员们有机会长久地停留在海底进行科研探索和观测。......
2024-10-07
大洋上的移动兵工厂一战结束后,国际条约限制了各国战舰的规模和数量,但条约很快就解禁了,世界各海军强国开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积聚力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北大西洋上,机动灵活的德国U型潜艇使得最强大的战列舰也深感不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母舰成为世界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终极的重型装甲水上战舰。这个动力装置供应城市照明、淡水,并维持船上空调系统的运行。......
2024-10-07
水水下摄影的“神来之笔”巴哈马向来以拥有世界一流的潜水点和电影摄制点而闻名,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却将生态系统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甲板和水下早已预先布置了摄影机,沉船周围还有小型船队在忙碌。在巴哈马群岛,斯图亚特·克夫已经克服了许多水下摄影难题,但是在诡谲强大的大海面前,他依然显得如此渺小。在进行水上和水下拍摄时,控制工作都是困难重重。......
2024-10-07
“幽灵”般的未来海战50年以前,海战是强大的海军之间的较量,在辽阔的大海上,战舰以有限的视野相互攻击。这些“幽灵”般的海上鬼影,在汹涌的浪涛中神出鬼没,在它的控制室里,只需要两个工作人员,就能够使对手惶恐不安。◆在瑞典和挪威创建世界上最先进的隐形舰队后,它们一直被用来在沿海巡逻,并可以随时投入战斗。1816年,阿根廷宣布独立,宣称继承西班牙对马岛的主权。另外还有36名海员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
2024-10-07
风车的巨大能量潮汐为人类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带来了一片曙光,然而有得必有失,潮汐和波浪带来的风险也一再让人类却步。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全球的风能约为2.74亿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 000万兆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每根支架所承担的重量大约为1300吨。即便是风平浪静,人们也能够利用蕴藏量巨大的海洋能源。......
2024-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