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科学传奇:海底挑战!

科学传奇:海底挑战!

【摘要】:漫步海底的挑战人类每向科技的难关前进一步,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当返回海面时,工作人员还需要释放血液中过量的气泡,防止患上减压病。任何一个海底基地,它的首要要求就是空气和水。然而,对于让·米歇尔·库斯托来说,建造一个长久的海底基地所遇到的挑战反而激发了他的兴趣。将来,随着同一大气压技术的发展,海底基地将逐步克服周围大气压生活舱的诸多缺陷,不论潜入多深的海底,舱内都会保持正常的大气压力。

漫步海底的挑战

人类每向科技的难关前进一步,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几千年前的人类便已经开始有漫步海底的梦想,然而,建立一个海底的人类基地又谈何容易?

海洋里,人类再也不能表现出与在

陆地上同样的活力来,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的压力会成倍地增加。在1000米的深海里,强大的压力会将任何东西撕得粉碎。

海底基地有两种基本模式,周围大气压生活舱和同一大气压生活舱。但两种模式都必须解决随深度增加而加大的压力问题。在周围大气压生活舱里,内部压力与外部海水压力相同,并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加大。而同一大气压生活舱内的压力则与海面上的正常大气压相同。周围大气压生活舱就像一只倒置的玻璃杯,让居住者暴露在巨大的深海压力之下。在海下,只要深度超过15米,氧气就不再安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的混合气体。而当返回海面时,工作人员还需要释放血液中过量的气泡,防止患上减压病。

出生于水下探索世家的让·米歇尔·库斯托就是在海洋的巨大诱惑之下,开始了自己的探索旅程。

当库斯托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的时候,他每天都在想,自己长大以后要做些什么?然而,他有个水下探险家的父亲,在无形中,他受到了引导。他看着父亲每天所做的事情,并为之深深着迷。他甚至异想天开,如果人类能搬到水下去生活、工作,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于是他对自己说:将来一定要成为第一个水下建筑师

然而,事情总是不能一帆风顺。

在全世界,设计师们都在不断勾勒着能与水下世界完全匹配的人类生活蓝图。人类为此想建造越来越多的水下生活场所,不仅仅是为了试验,也可能是为了旅游,甚至是长久的居住。

意大利冈卡洛斯·兹玛设计集团计划在某个热带海湾建造一座静止的、内部相连的“崔罗布斯”建筑群,那是一个水下家园,一个房屋、船只和潜水艇的结合体。在这里,沿着螺旋梯前行,就会进入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世界。

这是一处半水下住所,无污染的燃料电池使它能与水下世界和谐共处,而同时,对于海面上的环境,它又是开放的——它把两个世界融合在了一起。(www.chuimin.cn)

在海下定居,从一个古老的梦想开始,而今人们开始把它变成现实。在迪拜,“海罗波里斯”酒店计划建造220间位于水下20米深处的海底客房,距离海岸线300米。整个项目耗资高达5亿美元,建筑面积达到了75 000平方米!“海罗波里斯”号将会成为一个抛锚在波斯湾温暖海域中的海上巨无霸,把人们的梦想永久地留在那里。

另外一家将出现在加勒比海岸温暖海水中的“海神”酒店的配套设施也蔚为壮观,它60%的外部装饰都由丙烯酸树脂制成,所有客房窗户都贴有反射薄膜,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另外,每间客房都配有一套急救系统,以防紧急情况出现。未来的海底基地必将战胜一系列困难.为我们提供一幅美妙的生活场景。

不论是海底试验室,还是停驻在众多珊瑚礁之上的旅游用舱,人们的目标不单是为了潜水,也不是停留一两天,而是永久地生活在水下。因此,每一个海底栖息地都必须简单、安全,而又有自我保护功能。然而,海底的环境不会像陆地一样尽如人意,海水会不断腐蚀建筑结构,而海洋生物,从藻类浮渣到数百万吨的贝壳,它们会阻塞管道和通风孔,并会在外墙上覆上一层厚厚的黏液。

而且,海下也会有天气变化,潮涌、湍流、洋流,都在不停壮大、盘旋,清除一切前进障碍。越往深处,海洋就会变得越为冷漠,越有敌意。不过这并没有抑制人类探索的渴望。任何一个海底基地,它的首要要求就是空气和水。每个成年人每天都要呼吸11355升空气,饮用2.5升淡水。然后,就是废弃物处理问题,包括人类每天呼出的二氧化碳,固体或液体的排泄物,还有生活垃圾,而且这份清单永远不会结束。另外,长期深海作业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克服幽闭恐惧症孤独感,以及正确处理某些机械和自己身体出现的紧急状况,而当返回海面之后,还要迅速适应水面上的状况。

然而,对于让·米歇尔·库斯托来说,建造一个长久的海底基地所遇到的挑战反而激发了他的兴趣。

他认为技术已经不再是个问题。人们生活在水下照样可以获取能量,可以获取水,可以再循环,人们可以做到很多。而人们不知道的,是生理学的极限,是人体的底线。怎样才不会付出生命代价?怎样才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现在的研究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海底探索吸引着数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其申一个方法就是“气泡潜水”。不需任何训练,人们就可以乘坐这些密封舱进入海下,停留大概40分钟。在那里,他们可以看到这个神奇的五彩世界,它的绚丽多姿以及它的凶险,这是人类实现目标的神奇的第一步。

海洋哺乳动物是声觉动物,而人类是视觉动物,因为我们总喜欢亲眼看到某种东西。现在,即使不是蛙人,或者有健康问题不能成为蛙人,人们也有办法来到海底,这样就能亲眼看到绚丽的海底世界。而当真正看到海底的情景,人们的态度又会进一步发生变化,他们会想了解更多,会想着如何去保护它,会想去探究它是否已经遭到了破坏。

海洋基地提供了所有这一切的便利,它让我们更贴近这个地球上除了陆地之外最接近的邻区。

将来,随着同一大气压技术的发展,海底基地将逐步克服周围大气压生活舱的诸多缺陷,不论潜入多深的海底,舱内都会保持正常的大气压力。那时,生活舱将变为大海深处的永久工作站,与陆地上的房子一样安全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