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员的第六感觉现在的遥控水下机器人身手敏捷、力量巨大、成本低廉,但是它们离不开线路另一端的操作员,操作员才是它们真正的大脑。大多数称职的操作员都来源于这些电脑游戏迷。这种训练实质上是在挽救油田工作人员的生命,是在浩瀚的大海上创造奇迹,有人甚至相信有些操作员具有第六感觉。作为一名操作员,会在不自觉间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具备了这一点,就有了成为遥控水下机器人驾驶员的资格。......
2024-10-06
水下机器人
人类为了尝试潜入海洋的深处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有些尝试甚至导致了灾难。而成就又都是偶然取得的。那么人类尝试的意义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理想的实现!今天,机器人已经可以帮助人类进行深水作业了。
水下机器的诞生是工程技术进步,经济高度发展,以及水下工伤事故频繁发生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水下机器让人类
◆水下机器人帮助人类进行深水作业◆
能够安全到达深海区。人类甚至可以用自力推进的机器人代替人类潜水,到达数千米的水下做修理石油管道一类的工作。
然而,水下机器人在改进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过去,机器人的功能远没有现在这么多样化,而且反应也非常迟钝,及时作业的效率低,而且花费也是个问题。因此,采用什么形状的机器人取决于它的成本,体积小、花钱少的遥控水下机器人一直很受青睐。
◆水下机器人在改进的过程巾也并非帆风顺◆
到了20世纪70年代,工程师们开始建造商用水下机器,这些机器体积小,无法承载驾驶员,但精密度高,不需驾驶员也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有人甚至认为水下机器人完全可以替代潜水员。
第一艘低成本遥控水下机器人重量只有31.5千克,很容易就能潜150米深,这在遥控水下机器人诞生前是完全无法想象的,而它只是全新一代水下机器人制造时代的开始。遥控机器人诞生以后,人们便立刻表现出对它的青睐,很多耗人力由潜水员执行的任务当时便已经由遥控水下机器人接管。这些任务包括从管道清理、保养到更换阀门以及检查泄漏的所有工作。
石油天然气工业促进了遥控水下机器人技术和早期潜水技术的发展。它是水下机器的一个大用户,遥控水下机器人只是这些工具中的一种。他们雇用潜水员,使用潜水衣,并且经常使用遥控水下机器人。遥控水下机器人成了主导工具的首要原因,严格来说,是经济的发展,是出于实用性和经济的考虑。石油公司发现、发展并配备遥控水下机器人比雇用潜水员要便宜得多。这项投资不但节省资金,还能挽救生命。因为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潜水问题仍然左右着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要想潜得更深,就要解决把人变成“鱼”的问题,而且要面临更大的危险。
因而,英国政府给科技部门施加压力,并呼吁各界人士献计献策。
虽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但这大大促进了遥控水下机器人工业的发展。大约有68艘遥控水下机器人在墨西哥湾的钻探队工作,而且这些水下机器人变得越来越先进。石油工业从过去学到了很多,并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新的领域,它以自身的需要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且自身的整个体系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更有活力。毫无疑问,在水下机器人的发展上,它们承担了重要的职责。(www.chuimin.cn)
◆机械手“科南”◆
◆“猎户”机械手◆
现在的机器人已经远远高出原来的水平,它们反应快、力量大,能够代替人类从事更多的工作。机身由抗压合成材料制造而成,手臂强壮而灵活,配有高分辨率低光照照相机。它们由时空推进器提供能量,控制中心和机器人通过脐带缆实现信息传输。
在墨西哥湾中部的“布鲁图”号上,克莱克林就是操纵这种水下机器人的专业人员,他负责操控“酒瓶”号遥控水下机器人。他通过国际海洋工程公司的巨无霸67号上的指示系统,还有装配遥控水下机器人的笼子,来操纵机械手“科南”。
“科南”是个有着4根手指的人造手臂,它备有7个功能级别的控制装置,靠水压提供能量,足以在水下6 500米的深处工作,甚至能举起270多千克的重物。那是它自身重量的4倍,十分强壮。
另外,这里也经常使用到具备7种功能的“猎户”机械手。它反应非常灵敏,旋转360度以后,能触碰到1.5米远的地方。就像“科南”一样,它主要用在海平面下很深的地方,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
“科南”和“猎户”就像是水下无人“航空飞机”,能一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它们像外科医生一样敏捷,像举重冠军一样强壮。今天的水下机器,不管是否可以载人,都是几个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深海的最先进的武器。
◆操作员才是遥控水下机器人真正的大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把“智能机器人在海洋中的应用”作为研究重点。1995年,中俄合作、以中国为主研制的6 000米无缆无人水下机器人在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诞生。中国下潜深度最大、功能最强的“海龙”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由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但在载人水下机器人方面,中国以前还仅局限于五六百米深度。
到2006年,7 000米载人深潜器、6 000米无缆水下机器人和“海龙”号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将进入设在青岛的国家深海潜水器基地。
有关科学传奇·海上的隐秘行动的文章
操作员的第六感觉现在的遥控水下机器人身手敏捷、力量巨大、成本低廉,但是它们离不开线路另一端的操作员,操作员才是它们真正的大脑。大多数称职的操作员都来源于这些电脑游戏迷。这种训练实质上是在挽救油田工作人员的生命,是在浩瀚的大海上创造奇迹,有人甚至相信有些操作员具有第六感觉。作为一名操作员,会在不自觉间对周围的环境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具备了这一点,就有了成为遥控水下机器人驾驶员的资格。......
2024-10-06
水水下摄影的“神来之笔”巴哈马向来以拥有世界一流的潜水点和电影摄制点而闻名,但是到20世纪80年代,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却将生态系统推向了崩溃的边缘。甲板和水下早已预先布置了摄影机,沉船周围还有小型船队在忙碌。在巴哈马群岛,斯图亚特·克夫已经克服了许多水下摄影难题,但是在诡谲强大的大海面前,他依然显得如此渺小。在进行水上和水下拍摄时,控制工作都是困难重重。......
2024-10-07
大洋上的移动兵工厂一战结束后,国际条约限制了各国战舰的规模和数量,但条约很快就解禁了,世界各海军强国开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积聚力量,军备竞赛愈演愈烈。在北大西洋上,机动灵活的德国U型潜艇使得最强大的战列舰也深感不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航空母舰成为世界各国海军的主力舰种,终极的重型装甲水上战舰。这个动力装置供应城市照明、淡水,并维持船上空调系统的运行。......
2024-10-07
冒险冲刺当人们疯狂地涌向海洋,利用自己的一切努力追求高速的快感时,危险却无日寸不在,就连世界上技术最好、速度最快的赛艇手也会旋转失控。但是,并不是把一个巨大马力加到一个东西上,它就能跑得飞快。滑行式船体就像是一个能滑水的船体,也就是说,当马力足够大,船底足够平时,它就会像向水面上投射出的一小片瓦片,在水面上跳跃着划过。......
2024-10-07
近海战争像大多数大型海军战舰一样,“塞班”号能在全球99%的水域执行任务,剩下的1%则是滨海地区、海岸线、港口和河流。在浅水近海战斗区域由无人舰艇和有人舰艇展开外科手术式作战,精确地控制全局至关重要,其次是协同作战。为便于近海作战,“特赖登”号规模较小。这支海军陆战队早期参加的大多是一些攻城掠地的殖民战争。荷兰皇家海军陆战队在所有海陆交接的地方亦即近海区域执行任务。......
2024-10-07
危险的海洋人们往往低估了险恶的海洋,海面上常常变幻莫测,也许刚刚还是风平浪静,眨眼之间,海面就会掀起滔天巨浪。大部分民用船舶缺乏健全的海难救护体制,又没有各种海难事故紧急处置预案,船员,尤其是乘员缺乏应对海难事故的心理素质与脱险技能。海洋的确是非常危险的,来自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的保罗·波特深得海域救生秘诀。在“失望角”海域行驶的船只需要格外小心。......
2024-10-07
机器人有局限性人类依靠新一代的功率强劲、反应敏捷的水下机器人,可以避免很多的冒险潜水工作。随着水下工作的深入,机器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人们对亲身下水的欲望也更加强烈。但是自动潜艇等技术的产生,并不意味着遥控水下机器人的时代行将终结。在世界范围内,能够进入水下3000米的潜艇可能有三四艘,遥控水下机器人最少有800个,而自动水下机器人可能只有2~3个。......
2024-10-07
风车的巨大能量潮汐为人类的能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带来了一片曙光,然而有得必有失,潮汐和波浪带来的风险也一再让人类却步。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虽然只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全球的风能约为2.74亿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 000万兆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每根支架所承担的重量大约为1300吨。即便是风平浪静,人们也能够利用蕴藏量巨大的海洋能源。......
2024-1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