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委调研情况作了统计。......
2024-10-04
二、集体分工协作机制是如何运作的
自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开始,正式形成了中央政治局九常委分别代表党和国家主要机构,相对分工,内部协调,共同治党、治军、治国的基本政治格局。
中央政治局常委对党的主要工作的负责和领导也得到强化。主要体现在党的组织工作(曾庆红—习近平)、党的经济工作(如国务院(常务)副总理:黄菊—李克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贾庆林)、党的宣传及文化工作(李长春)、党的纪检监察工作(吴官正—贺国强)、党的政法工作(罗干—周永康)、党的军事工作(如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见表3—3、表3—4)。此外,其他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成员协助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领导分工。
表3—3 第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要职务及分工(2002—2007)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表3—4 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要职务及分工(2007—2012)
续前表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www.chuimin.cn)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党而言是党的最高集体领导团队,对国家而言是掌握国家权力核心的“集体领导”团队;它的权力行使机制就是独特的“集体领导制”,而不是“个人总统制”,不是像美国总统个人决定,而是一个“集体领导”团队,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决定、多数决定、集体决定。因此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团队内部的有效沟通、协商、协作是“集体领导制”的重要特征,也是顺利运作的重要条件。以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为例,九位常委之间的沟通、协商、协作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常委个人之间的协作关系,通常由个人之间交流协商来实现。如在统揽党、国家工作全局方面,曾庆红、习近平先后作为中央分管组织工作的常委、书记处书记和国家副主席协助胡锦涛(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工作;在统揽国防和军队工作全局方面,习近平作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协助胡锦涛(中央军委主席)工作[8];再如在全面负责政府工作方面,黄菊、李克强先后作为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协助温家宝(国务院总理)工作。反过来,胡锦涛、温家宝也会委托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处理相关的事宜。
二是各常委所代表的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由各机构党组向中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提交报告,研究重大决策。如十六届、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所代表的中枢机构实际上共有八个,分别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大、国务院、中央军委、全国政协、中央纪委、中央宣传口[9]、中央政法委。[10]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每个常委不仅代表个人发表意见,还要代表各机构发表重要意见。这就大大丰富了决策信息、决策建议,可以真正“集思广益”,“兼听则明”。一旦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决定,各方机构就须照办,各位常委直接向所在机构(党组)传达这一决定,根据分工各自采取行动。这就形成了强大的合力,大大强化了执行能力。因此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名实相符,不仅是真正的常务委员会,还是真正的最高决策机构、真正的高层协调机构。
三是各机构的智库为形成全面、综合的战略决策信息、知识和建议的党中央“大脑”提供了基础。决策来源于信息,正确的决策来源于正确的信息、真实的信息、比较全面的信息和及时的信息。这就需要“兼听则明”。八大机构都有高水平的智库:中共中央有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办公厅调研室、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农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全国人大有全国人大办公厅研究室,国务院有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全国政协有全国政协办公厅研究室,中央军委有中央军委办公厅研究室、解放军战略规划部,中央纪委有中纪委研究室和研究所,中央政法委有研究室,中央宣传部有研究室,中央组织部有研究室和研究所。此外还有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报刊、外交部及驻外使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机构提供信息。从信息角度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滞后和失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信息渠道的多样化可以大大弥补这些不足。从政府智库的角度看,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没有这些机构,包括最发达的美国(只有白宫办公厅和国家情报系统);而在中国,重要的决策信息、知识和建议都会汇集到党中央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使之成为信息集成、研究集成、政策集成的核心机构。此外,这些机构智库还会及时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调研评估,进而向决策核心反馈,以便对政策进行调整。这些机构智库本身既相互竞争,也相互合作,它们充分发挥了“中国大脑”的功能作用。
四是各机构决定重大问题时,加强与其他机构的信息沟通、信息分享。各机构都具有两种主要协调职能:一是机构内部协调职能,主要是降低内部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流成本以及协调成本;二是就相关事务与其他机构外部协调职能,主要是降低外部信息不对称性和交流成本以及协调成本,因此就需要主动与其他机构建立信息通道、信息桥梁。各机构在内部讨论重大问题时,都会邀请其他机构相关负责人列席参加。例如国务院在讨论宏观经济形势时,就会邀请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政策研究室等有关负责人列席;反过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讨论宏观经济政策时,也会邀请国务院秘书长甚至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列席,直接介绍情况,听取人大常委意见。可以说,这是中国各权力机构的一大特色,不会像美国行政、立法、司法机构泾渭分明,又“老死不相往来”,使奥巴马总统想做“好事”(如实行“医改”),而国会却让他做不了“好事”。[11]
五是各机构也有相互监督职能。例如全国人大对国务院的监督,根据宪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它监督。又如在我国,全国政协不行使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但是仍然可以对国务院实行民主监督。每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会,参加小组讨论,对《政府工作报告》等提出意见和建议等。1993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实行一套工作机构、两个机关名称的体制。合署后的中央纪委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政府行政监察两项职能,对党中央全面负责;监察部按照宪法规定仍属于国务院的序列,接受国务院的领导。
有关民主决策: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的文章
这体现了中央政治局对中央委员会负责,有利于发挥中央委员会的决策作用。“集体决策”实际上就是要在决策过程中“坚持党的集体领导,而不是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2024-10-04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基本特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之间以及常委所代表的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分工协作”的“统一”“合作”关系,而不是“分权制衡”的“对立”“拆台”关系。......
2024-10-04
[18]对此,刘少奇非常赞同和推崇毛泽东关于解剖麻雀的调查方法。[21]中央领导集体调查研究过程本身就是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人民需求,了解地方创新的过程。......
2024-10-04
[11]2003年2月,中共十六届二中全会决定正式建立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制度,并制定学习计划,基本上每月安排一次。两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要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是信息共享,注重交流启发。今天的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法律,熟悉基本制度,以党章治党,以宪法治国。......
2024-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