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集体领导、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现代政党、现代国家制度创新。当然,欧盟体制无法与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效率相比,“集体领导制”不仅使得中国的出口额超过欧盟,而且不久中国的GDP也将超过欧盟。......
2024-10-04
四、“集体领导制”的分析框架
集体智慧为什么要比个人智慧丰富得多、聪明得多?集体决策为什么要比个人决策正确得多、失败得少?“集体领导制”为什么要比“个人总统制”优越得多?它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是什么?
如何决策所遇到的基本问题就是:从哪里获得关于决策的信息?谁来决策?以什么方式或机制来决策?
这里,我们从信息结构和决策结构两个视角来说明“集体领导制”。(www.chuimin.cn)
一是领导集体信息和知识结构。他们每个人及相互之间总是存在着信息和知识的不对称性,这是“信息失效”的根源。领导集体成员中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获得全面的决策信息,也不可能保证获得的信息都是真实的,更不可能保证根据所得信息作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他们频繁地交流信息,充分地沟通信息,共同分享信息,才能大大地降低信息和知识的不对称性、不确定性、不完全性。成员们之间信息互补、知识互补,就能做到真正的“集思广益”。因此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顾名思义,各位常委都是委员,常开会。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常委会,才能达到上述目的,这是最好的信息渠道和制度安排,也为集体决策创造了良好的信息条件。事实也表明,各自信息越是充分分享,政治决策就越是能够形成共识。反之,就越有可能面临“信息失效”,成为“决策失效”的信息根源。
二是领导集体决策结构。他们每个人代表了不同的机构,存在着权力的不对称性,也面临由此引起的“决策失效”问题。但是他们作为领导集体成员是平等的,决策的过程就是集体决策,即民主讨论,一人一票,多数决定。这是基于书记是“班长”,书记(班长)与委员(一班人)之间的关系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决策原则。这是保证党中央决策正确的根本原因,也是及时纠正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事实也表明,领导集体成员在决策时越是平等,越是民主,决策就越容易成功;反之,就越有可能出现决策分歧、决策失效、决策失败。
总之,集体领导制在实现充分信息共享的信息结构与充分民主决策的决策结构相互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制度会优越于个人总统制。
有关民主决策: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的文章
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集体领导、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现代政党、现代国家制度创新。当然,欧盟体制无法与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效率相比,“集体领导制”不仅使得中国的出口额超过欧盟,而且不久中国的GDP也将超过欧盟。......
2024-10-04
“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代表欧盟负责对外联系及经贸谈判,对外派驻使团。现有15名法官和9名检察官,由成员国政府共同任命。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
2024-10-04
第八章“集体领导制”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中央领导机制建设是核心性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有必要对全书作一总结,说明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历史发展逻辑,概括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证明它所特有的巨大政治优势,最后对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制”提出建议。......
2024-10-04
就是“集体”二字。就权力组织而言,是由“领导集体”掌握国家权力;就权力机制而言,是对党和国家事务进行“集体领导”。因此,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集体领导”机制是中国特色的核心特征。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需要实行集体领导制度?......
2024-10-04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始正式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其中四人分别担任主要国家机构的领导人。六位常委代表五大机构: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纪委、中央顾问委员会,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
2024-10-04
1958年1月至1966年8月:“毛—刘、周、邓—中央政治局”体制。这仍然是一线、二线制,通常由周恩来主持中央文革碰头会,同时报告毛泽东、林彪获得批准。1969年4月至1971年9月:“毛、林—周—中央政治局”体制。1975年1月在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李德生辞去党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2024-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