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集体领导制”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中央领导机制建设是核心性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有必要对全书作一总结,说明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历史发展逻辑,概括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证明它所特有的巨大政治优势,最后对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制”提出建议。......
2024-10-04
三、“集体领导制”的特征
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集体”二字。就权力组织而言,是由“领导集体”掌握国家权力;就权力机制而言,是对党和国家事务进行“集体领导”。因此,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集体领导”机制是中国特色的核心特征。
那么,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需要实行集体领导制度?为什么领导人更需要集体领导?对此,毛泽东、邓小平都有过重要的论述。集体智慧比一个人的智慧强,集体领导比一个人领导强。他们形象地称之为“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红花要有绿叶扶”。
1957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发言中说:“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你赫鲁晓夫同志这朵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我毛泽东这朵荷花不好,更要绿叶扶持。我们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我看要是自称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样,那种思想是不妥当的。”[26]
这就告诉我们,任何一个领导人或领导者都不是“全智全能”,“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固执己见,一意孤行,没有不碰壁的,没有不失败的。即使是毛泽东,当他脱离领导集体,砍掉绿叶,一花独放,违背集体民主决策原则,一言九鼎,驷马难追时,他也不可避免地失败。这也告诉我们,在领导集体中,班长与一班人之间的关系是“荷花”与“绿叶”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特别是“荷花”离不开“绿叶”,他们是“共生”、“共(成)长”、“共赢”的互利关系。(www.chuimin.cn)
1992年1月19日,邓小平视察南方抵达深圳,当天晚餐时邓楠说:“对深圳人民来说,你(指邓小平)是一朵大牡丹花,大家爱你!”邓小平说:“我可不能一花独放。红花要有绿叶扶,没有绿叶花不好看。再说,绿叶还要接受阳光照射,通过光合作用给鲜花提供营养。”他又若有所思地讲:“做人不能处处突出个人。智慧来自集体。好的领导能把群众的智慧汇集起来,充分运用。”[27]
这就告诉我们,领导人个人不能处处突出自己,更不能“一花独放”,的确需要摆正自己与集体的关系。如果没有集体就不会有个人,要依靠集体、依靠机构,这样才能集中人民的智慧、群众的智慧、机构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
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产生、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演进历程,是一个典型的制度创新、制度学习、制度变迁的“试错”过程:先是在长达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打下基础,后是在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建设实践,尤其是近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完善。
有关民主决策:中国集体领导体制的文章
第八章“集体领导制”的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以来,中央领导机制建设是核心性制度创新、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最大的执政党,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作为本书的最后一章,我们有必要对全书作一总结,说明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历史发展逻辑,概括制度创新的基本内涵,证明它所特有的巨大政治优势,最后对进一步完善“集体领导制”提出建议。......
2024-10-04
1958年1月至1966年8月:“毛—刘、周、邓—中央政治局”体制。这仍然是一线、二线制,通常由周恩来主持中央文革碰头会,同时报告毛泽东、林彪获得批准。1969年4月至1971年9月:“毛、林—周—中央政治局”体制。1975年1月在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李德生辞去党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2024-10-04
在政治上,实现“江山代有才人出”、做到不断创新的重要表现,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新老交替,尤其是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新老交替。[4]第一,中共中央领导人新老交替实现“三化”。我认为,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新老交替作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就看新老交替机制能不能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2024-10-04
这里,我们从信息结构和决策结构两个视角来说明“集体领导制”。他们每个人代表了不同的机构,存在着权力的不对称性,也面临由此引起的“决策失效”问题。总之,集体领导制在实现充分信息共享的信息结构与充分民主决策的决策结构相互作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一制度会优越于个人总统制。......
2024-10-04
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集体领导、集体决策、集体负责的现代政党、现代国家制度创新。当然,欧盟体制无法与中国特色的“集体领导制”的效率相比,“集体领导制”不仅使得中国的出口额超过欧盟,而且不久中国的GDP也将超过欧盟。......
2024-1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