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雷自强本防治规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葡萄病虫害研究中心根据陕西省咸阳市2010年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和2010年葡萄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调整而来,供陕西省露地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参考。陕西省各地区的任何葡萄种植的个人、协会、单位和企业,均可抄录、复印、使用、参考本防治规范。......
2024-10-03
临渭区葡萄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小功 邱兆侠 懂红艳 闵艳娥 张 皓
临渭区自1984年由当时的渭南市政府组织栽植葡萄,到1998年之前,主要在龙背、信义、辛市一带以巨峰为主栽品种,面积在1万亩左右徘徊。从1998年引进美国红提葡萄品种,经过临渭区农业科技人员的技术攻关,推广了适合红提葡萄生产的越冬与架型等技术问题,葡萄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近年来,临渭区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陕西省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工程,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建立农村和谐社会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狠抓红提葡萄生产,使葡萄产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10年4月,全区葡萄栽植面积达到11.6万亩,主要分布在下吉、官底、官道、田市、吝店、凭信、官路、固市、南师、交斜、孝义、龙背、信义等十多个乡(镇),其中红提葡萄栽植面积达到8万亩以上,亩产值超过万元,成为临渭区葡萄生产中面积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之一,涌现出了一批像下吉镇的见庄、梁张、屈驾、北徐,信义乡的苍渡、侯家,固市镇的巴邑,龙背乡的油陈、新村,辛市镇的布王,双王办的张东等葡萄种植专业村,人均葡萄单项纯收入超过1万元。
一、葡萄生产的有利条件
我区葡萄生产历史悠久,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一是具有规模发展葡萄生产的资源优势。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土质良好,水资源丰富,水利化程度高,有效灌溉面积达73万亩,适宜各种葡萄栽植。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我区是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且毗邻西安,交通便捷,陇海、西南铁路,310、108国道及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产品流通渠道畅通。三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据调查,从2002年以来,我区红提葡萄产地售价平均每斤超过2元,其他早、中熟葡萄品种如巨峰系列每斤在0.8~2元之间,销售周期短,市场供不应求。四是科技服务及管理水平较高。目前,在全国各大葡萄产区普遍推行的“Y”形架及三带整枝作务技术创立于我区,在科技人员的多年培养下,一批土生土长的农民专家为我区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五是葡萄产业化经营已形成雏形。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正在积极试行“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六是金融部门支农力度在不断加大,为葡萄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资金保障。七是具有良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全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和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提升,全区上下对发展葡萄产业已形成共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栽植葡萄热情高涨,已形成了大力发展葡萄的强大合力。
二、葡萄生产基本情况
截至2010年4月,区葡萄栽植面积达到11.89万亩,涉及16个乡(镇、办),188个村,年产鲜果15万吨,总产值达7.5亿元。特别是以下吉镇为中心的红提葡萄发展势头更为迅猛,面积达到8万亩,一般亩产值达1万多元,有的亩产值高达2万元以上,成为我区葡萄产业中面积最大、发展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品种。已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官底镇、官道乡、田市镇、吝店镇、凭信乡、官路镇、固市镇、南师乡、交斜镇、孝义镇、龙背乡、信义乡等十多个乡(镇)开始大力栽植。
经过近几年来的大力发展,全区葡萄种植区域板块已经初步明晰。一是以下吉镇、官底镇、吝店镇为北一线的红提葡萄生产带;二是以官道乡、孝义镇为北二线的无核葡萄生产带;三是以辛市镇、信义乡、龙背乡为北三线的巨峰葡萄生产带;四是以双王办西部为主的京亚葡萄生产带。涌现出了一批像下吉镇的见庄、梁张、北徐,信义乡的苍渡,固市镇的巴邑,龙背乡的油陈,辛市镇的布王等葡萄种植专业村30多个,人均栽植葡萄面积超过2亩,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目前,我区葡萄生产的面积是全省第一,质量全省前列。特别是我区建设的渭北葡萄产业园,被省果业局局长王振兴称为“陕西第一,西北罕见,全国不多”,为此,我们正在加速申报“陕西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之乡”的称号。
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栽植问题。表现在栽植密度、架型、整形方法不规范。株行距没有统一标准,一般密度过大,亩栽植超过180株,行距小于3米,株距小于1米;立柱、拉线、横担摆布不统一,一架过低,园貌不整,影响果园的通风和采光;整形修剪方法混乱,多杆、单杆、单臂、双臂不同方式整形不统一;修剪留枝长短、方位、留枝量没有标准。
2.果实质量问题。一是果品色泽、颜色不鲜丽,果面不光洁;其次是口感不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酸甜不适口,口感差;三是在果实的形状上,出现穂形不规则,过紧过松,颗粒不整齐,平均粒重小,外观不美,商品率差。个别果农只顾当年,不管长远,亩产达到8000至10000斤,超负荷结果,大小年严重,还有部分果农惜价、早采,果实在未达到完全成熟时大量采摘销售。(www.chuimin.cn)
3.施肥问题。化肥用量大,氮、磷、钾搭配比例不合理,有机肥用量不足。浇水浇到叶发黄,施肥施到树发干,使树体衰弱,抗病能力差,盛果期乃至树龄缩短。
4.病虫害防治问题。病虫害控制依赖农药,年用药次数多,一般葡萄园超过15次,增加了生产成本,农药残留量超标。
5.设施配套问题。我区葡萄栽培方式主要为常规露地栽培,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抗御风、雪、霜、高(低)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弱,这不但影响到葡萄的正常生产,还制约着我区葡萄整体生产水平和果品质量的提升。
6.产品包装标志问题。我区葡萄生产还处于初级阶段,精品意识不强,目前外销的葡萄仍沿用大包装、粗包装,没有精包装、内包装,仍然处于断堆买、断园买这样一个阶段。包装标志内容不规范,没有标明注册商标、规格、数量、名称、产地、联系方式等内容;绝大部分产品没有质量检测、监督标志。
四、解决对策
通过大量农户访谈,上述存在的各类问题,集中反映出我区葡萄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管理标准,经过我们科学分析,“规范葡萄生产行为,强化统一管理,扩大组织化生产能力”是解决困扰临渭区葡萄产业升级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在现阶段积极推广葡萄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乡(镇、办)、各部门要增强葡萄生产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市场意识,要充分认识葡萄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确保我区葡萄生产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拟成立区、乡(镇)、村三级葡萄生产技术服务工作队。制定全区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组织技术规范的实施和宣传引导,增强全区果农的市场意识和危机意识。
2.组建我区葡萄生产专家技术队伍,编制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深入葡萄主产区组织开展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解决周年生产管理中出现的技术难题、加大示范园建设力度,推广生物、物理的病虫害防治手段,引导避雨棚、大棚、反光膜等设施应用,增强病虫害的防治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做好示范宣传与带动。
3.借鉴我区“三联”、“三促”、“三提高”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全区葡萄生产的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做好葡萄生产中的服务工作。一是果业、农业、工商、公安、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农资市场检查整顿,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及各种坑农、害农的行为。二是加强对果农的培训,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能力。三是建立和完善葡萄质量监督、检测机构,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四是区上要建立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农民在葡萄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五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健全组织,规范行为,增强服务功能,使葡萄由单一农户生产转向组织化合作生产,加强各协会、合作组织之间的协调与融合,增强服务功能。
4.加大葡萄生产宣传与推介,做好包装与销售。一是不断创新宣传方式,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广告牌、手机短信等手段,宣传葡萄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全区葡萄知名度。二是举办葡萄标准化优质果品评比活动,扩大对外宣传与影响。三是提升全区葡萄包装档次,规范标志内容,通过挑选、精包装等环节,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和附加值,争取“农超对接”项目,使我区葡萄逐步进入超市,加深外地市场和消费者对我区葡萄的认识。四是用葡萄冠名举办大型赛事和公益活动。五是邀请中、省、市各有关葡萄专家来我区举办葡萄产业论坛。六是积极申报“陕西葡萄之乡”和“中国葡萄之乡”的称号,使我区葡萄产品走出陕西,走向全国,把葡萄产业最大做强,真正成为我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作者单位:临渭区多种经营工作站、临渭区农业广播学校
有关陕西葡萄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
陕西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雷自强本防治规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葡萄病虫害研究中心根据陕西省咸阳市2010年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和2010年葡萄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调整而来,供陕西省露地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参考。陕西省各地区的任何葡萄种植的个人、协会、单位和企业,均可抄录、复印、使用、参考本防治规范。......
2024-10-03
葡萄直插建园丰产栽培技术郭缠俊郭晓成葡萄高密度直插建园是西安灞苑葡萄科技中心在引进日本葡萄灌水施肥超高密度栽培技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创新的一种不经过育苗阶段,将插条按3米×0.5米株行距一次性扦插定植,直接培育成结果植株的一种快速建园技术,可实现当年成园,第二年亩产500公斤,第三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是一种优质葡萄全新高收益生产技术体系。......
2024-10-03
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要点雷自强葡萄属于浆果类,其水分含量可达65%~80%,用于贮藏的葡萄含糖量必须15%以上。负载也应合理,保证果实质量是提高葡萄贮藏的重要保证条件。......
2024-10-03
渭北旱塬区葡萄节水施肥与栽培技术研究宋臻一、前言陕西渭北地区是我国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陕西面积的五分之一。现在渭北旱塬区栽种红地球品种约10万亩。本文论述主要为旱塬地区栽培葡萄生产提供借鉴资料。综上所述,陕西渭北旱塬地区光照充足,温度积温高,唯一不足的是冬春季干旱制约了葡萄春季的生长。......
2024-10-03
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措施宁桂建付夏利东澳葡萄园地处合阳县,当地土层深厚,地理气候条件好,环境无污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冬季节干旱多风,夏季多雷阵雨天气,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是栽培红地球葡萄较为理想的地方。......
2024-10-03
葡萄设施栽培是葡萄种植方式上的变化与更新,它将葡萄从传统的露地生产转变为人工控制下的设施内生产,使葡萄的成熟时间明显提前或延后,从而延长了葡萄鲜果的上市供应时期,有效抵御了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并使葡萄果实的品质得到了改善和提高,从而产生露地栽培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与作用。所以葡萄发展的前景是温室。......
2024-10-03
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菌主要侵染危害葡萄的幼嫩花穗、花穗轴、花穗梗及幼小的果粒。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病原菌孢子寄生在枝蔓的表皮和幼芽的芽孢鳞片内越冬,在来年春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和幼芽的萌发,经风雨传播侵染花穗的穗轴和花蕾。葡萄穗轴褐枯病的防治。总之,葡萄穗轴褐枯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掌握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及症状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是不难控制的。......
2024-10-03
红地球葡萄套袋前施药方法邵金奎为了确保葡萄生产丰产丰收,在栽培技术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生产技术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套袋前的果穗药剂处理方法。这是真菌病害引起的细菌病害乘机感染所致,套袋前的综合防治要到位,套袋时再做一次细致周到的药剂防治措施,后期一般不会感染。近几年根据观察和调查,发现套袋前不论杀虫剂或杀菌剂用乳油制剂都将影响果粉。喷药后晾干即可套袋。......
2024-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