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措施宁桂建付夏利东澳葡萄园地处合阳县,当地土层深厚,地理气候条件好,环境无污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冬季节干旱多风,夏季多雷阵雨天气,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是栽培红地球葡萄较为理想的地方。......
2024-10-03
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浅析
付夏利 宁桂建
防雨棚是我国南方地区在多雨气候条件下为葡萄生产创造的一种栽培方式。由于南北方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在北方地区采用防雨棚栽培技术时,仍存在着一些技术、管理等方面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必须克服不利因素,提高使用价值。
东澳公司合阳基地栽培红地球500余亩,防雨棚栽培100余亩。经2008年、2009年两年生产实践,与在同等的管理条件下的露地栽培进行比较,对防雨棚栽培我们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想法,供大家参考、探讨,目的是促进我省红地球栽培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繁荣市场经济,最大的服务社会。
一、成本概算
东澳原来种植有4米行距、0.7米株距的小棚架和2.5米行距、1米株距、高度2米的V形架等多种形式的栽培架式。2008年我们以V形架为基础搭建了防雨棚,其膜架高度为2.5米,膜宽幅度2米。在这个膜架基础上每亩地需增加10~12号铁丝约3000米,毛竹片240余片,扣膜线绳约500米,水泥杆加高50厘米,需1~1.2米的木杠约50根,2.4米宽、260米长的聚酯乙烯避雨膜,再适量配以固定竹板绑膜等材料,总计约合当年市场值2000余元(含人工费用)。如按骨架连续五年使用,其后年份只需年年更换新膜,每年每亩地需计费500元左右。
二、扣棚时间
据有关方面的资料及生产经验介绍,花后扣棚较好。花前扣棚因防雨膜对几种光元素的折射降低了透光率,从而不利于花器分化生长,影响坐果,所以时间上我们选择在6月份幼果膨大期扣棚。经过两年生产观察,在这个时间段扣棚没有出现影响幼果生长的不利现象。至于到底是花前还是花后扣棚,还有待于在生产中进一步探索。
通过对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的对比,我们发现露地7~10天须喷洒一次农药,进行病虫害预防和治疗;而防雨棚可15~20天进行一次喷药。防雨棚每年可减少58次喷药,明显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和农药投资,减少了环境污染,有利于生产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避雨栽培优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减少农药投资和劳动力投入,降低了生产费用。
2.减少环境污染,缓解劳动强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工人自身的健康。
3.有利于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提高商品价值,是生产绿色食品的一个有力措施和方向。
4.减少了病害的发生率,保证了树体健康,安全生产优质果。
四、避雨栽培的“三防”优势(www.chuimin.cn)
防雨棚既防雨又减少了病虫害,还可以防鸟害和雹灾,具有多样优势:
1.防病:由于防雨棚直接阻隔了雨水对树体、叶面的浸淋,病害显著减少,尤其是未经雨水冲刷的叶片对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的防御特别明显。防雨棚内叶片可以完全免除霜霉侵染,炭疽病的感染也很轻微。2009年我园露地栽培红地球和棚内果同时采收同时存入同一冷库7~10天后,露地果实开始生炭疽病,而棚内果实15~20天后才发现个别果实有轻微感染,差别之大令人惊异。
对于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灰霉病、日烧气灼,从理论上讲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在生产中,短期内观察还不能明显体现其优势。
两年的生产实践使我们对防雨棚管理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一些防范不明确的病害要做到重点预防,准确用药,减少盲目的全方位预防用药。
2.防鸟:我园一共有三个大的生产区,三大区未搭防雨棚的2009年因大型候鸟危害,共破损1万多果袋,一大区多达几千袋;而搭建防雨棚的几乎无鸟害,除极少数的山雀破坏并未造成重大损失。
3.防灾:防雨棚同时在雹灾频繁发生区域对轻量级的冰雹具有积极的抵抗能力,可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五、防雨棚栽培中的几点教训
1.防雨膜每年必须更新,不能图节约连续使用,旧膜由于污染老化等原因,使其透光性变弱,推迟了成熟期,影响了果实着色。对此我们原来并没有认识,通过温室大棚和防雨棚使用新旧膜的对照,我们有了更多更好更全面的认识,结论是防雨膜的更新必须及时。
2.采果后及时拆除旧膜,改善光照条件,更重要的是防止初冬雨雪交加天气造成防雨棚垮塌带来的严重损失。
3.鉴于防雨棚遮风挡雨的优点和透光性差的缺点,在套袋时要选择薄纸型果袋,有利于果实着色,早成熟早上市。
4.将产量严格控制在2500斤左右为宜。如亩产量在3000斤以上易出现采收期推迟,枝条成熟度差,青绿枝多。因为北方地区采果后,气温下降快,树体恢复时间太短,影响到翌年采收。南方地区采果后,气温下降迟缓,树体有一个充足的恢复时间来进行营养积累,虽对翌年有影响但是并不大,表现不突出。这一点是北方管理的核心,更应高度重视。
5.东澳防雨棚是在原2.5米行距上改建成的,新建防雨棚果园行距以3.5米为宜,原因是遇长期淋雨或暴雨,行距窄不利于整体和架面作业。
6.防雨棚栽培叶面温差较大,正常气温一般相差2℃~3℃,特殊气候条件下,有时温差达3℃~5℃,我们分析主要是防雨棚内小气流循环差,因此在8月中旬要适时脱老叶,间隔除去部分副梢,改善架面透光、透气能力,增强小气流循环,有利于果实着色早熟。
上面几点是我们对防雨棚栽培的粗浅实践和认识,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有错误的地方或者有不足之处实属难免,恳请谅解,并予以指正!
作者单位:陕西东澳公司
有关陕西葡萄生产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
红地球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措施宁桂建付夏利东澳葡萄园地处合阳县,当地土层深厚,地理气候条件好,环境无污染,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春冬季节干旱多风,夏季多雷阵雨天气,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是栽培红地球葡萄较为理想的地方。......
2024-10-03
谈谈葡萄套袋技术祁瑛葡萄套袋是葡萄生产的重要技术和关键措施,有许多应注意的问题:一、果袋的选择1.立足本地生态条件确定选袋标准。2002年,晋北有些红提葡萄园7月25日后套袋,当年6月多雨,致使许多田块侵染黑痘病和霜霉病;相反陕西渭北地区果农6月12日套袋,避免了这次病菌感染,争取了管理的主动权。......
2024-10-03
陕西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雷自强本防治规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葡萄病虫害研究中心根据陕西省咸阳市2010年红地球葡萄病虫害防治规范和2010年葡萄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调整而来,供陕西省露地栽培的欧亚种葡萄参考。陕西省各地区的任何葡萄种植的个人、协会、单位和企业,均可抄录、复印、使用、参考本防治规范。......
2024-10-03
葡萄穗轴褐枯病病原菌主要侵染危害葡萄的幼嫩花穗、花穗轴、花穗梗及幼小的果粒。葡萄穗轴褐枯病的病原菌孢子寄生在枝蔓的表皮和幼芽的芽孢鳞片内越冬,在来年春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和幼芽的萌发,经风雨传播侵染花穗的穗轴和花蕾。葡萄穗轴褐枯病的防治。总之,葡萄穗轴褐枯病的防治必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掌握其传播途径和发病规律及症状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是不难控制的。......
2024-10-03
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技术要点雷自强葡萄属于浆果类,其水分含量可达65%~80%,用于贮藏的葡萄含糖量必须15%以上。负载也应合理,保证果实质量是提高葡萄贮藏的重要保证条件。......
2024-10-03
葡萄直插建园丰产栽培技术郭缠俊郭晓成葡萄高密度直插建园是西安灞苑葡萄科技中心在引进日本葡萄灌水施肥超高密度栽培技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创新的一种不经过育苗阶段,将插条按3米×0.5米株行距一次性扦插定植,直接培育成结果植株的一种快速建园技术,可实现当年成园,第二年亩产500公斤,第三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是一种优质葡萄全新高收益生产技术体系。......
2024-10-03
陕西省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及气候分区李华孟军王华陕西省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栽培区域遍布全省,近年来,葡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而葡萄的主要种植区集中在渭北高原、关中及延安、榆林地区。作为酿酒葡萄区划的水分指标,要按酿酒葡萄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水分进行确定,需考虑葡萄实际所能利用的水分,即全面衡量一个地区的实际水分收支情况。......
2024-10-03
几个葡萄新品种介绍宋臻近年来,我对引进的一些成熟期不同的葡萄新品种进行栽培观察,初步认定中晚熟葡萄品种高妻和早中熟品种京优具有推广价值。与藤稔果粒大小相当,但色泽与品质更优,是一个市场前景看好的葡萄品种,可在红地球非适宜地区适度规模种植。病虫害防治可参考户太八号、京优等品种适时进行。......
2024-10-0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