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陕西葡萄生产理论实践:双帘式三角支撑架应用

陕西葡萄生产理论实践:双帘式三角支撑架应用

【摘要】:双帘式三角支撑架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纪俭目前,在葡萄栽培上,改无干或低干密植为高(杆)、宽(行)、垂(梢)栽培法,已成为当代葡萄整形修剪和栽培中最为突出的改革。使葡萄叶面日光截获量增加,枝蔓苦部叶片光照强度中等。

双帘式三角支撑架在葡萄生产中的应用

纪 俭

目前,在葡萄栽培上,改无干或低干密植为高(杆)、宽(行)、垂(梢)栽培法,已成为当代葡萄整形修剪和栽培中最为突出的改革。在生产实践中,西安市葡萄研究所就地取材,使用当地的竹竿对美国“杰尼芬双帘式”进行了改良,取得了高效、低耗、优质的良好效益。该架式和整形技术,在目前经济还不足的条件下大面积推广与使用,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生产效应。每亩较水泥桩可节省1000元人民币

一、支架的设计与构制

陕西省户县葡萄研究所建立在户县太平河滩的人造田上,为秦岭北麓石层地质结构,人工铺设土层仅40厘米厚,土层下砂石少量,石头为主,适合采用较密植的栽种架式,故采用行距2.5米、竿距1.5米,亩栽178株的栽种模式。该加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最大特征,每株用直径2厘米以上、长2米的短竹竿两根,各插入植株两侧40厘米处,插入深度20厘米,将其交叉至距地面垂直距离1.1~1.2米处绑缚固定;另取直径2厘米长竹竿三根,其一在两交叉点处平等绑缚连接;另外两根分别在立竿顶部距交叉点垂直距离36~40厘米高度处平等连接绑缚;交叉立竿顶端用70厘米长的短竹竿连接绑缚固定,支架制作完成。如下图所示:

此架式结构与“杰尼芬双帘式”相比较,其特征为:改立柱为三角形交叉立竿(竹竿);改架顶铁丝连接为竹竿连接,增添交叉立竿顶部为三角形连接。最为突出的是和株体长成后构成“双向立体三角形”结构,更加增强了此架式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二、改良效应(www.chuimin.cn)

1.本支架在大面积生产中,完全保持和发挥了“杰尼芬双帘式”整形的全部优良特性,保持三年使用没有倒架和大量竹竿折断等重大影响。使葡萄叶面日光截获量增加,枝蔓苦部叶片光照强度中等。使葡萄叶面日光截获量增加,枝蔓苦部叶片光照强度中等,便于日光利用和枝蔓基部充实,可承受株体及果品38斤的负荷量。

2.利用竹竿的坚固性,竹皮光滑质紧密的防腐性、价格低廉等特征,可以就地取材,每亩造价60元。架体材料轻,任何劳动力均可操作,与选用其他材料相比较:价廉、省力、省时、较耐用。

3.基本体现了推广的优秀葡萄栽培技术:高(杆)、宽(行)、垂(梢)法的特点要求,生产实践中也取得了早熟、高产、优质、低耗的可喜效益。

4.来户参观葡萄的种植户,对该架式十分欢迎,近年来该架式仅在秦岭北麓应用,现已推广约5000余亩。

作者单位:西安市葡萄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