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宁夏:麦草方格书写的治沙奇迹

宁夏:麦草方格书写的治沙奇迹

【摘要】:02“麦草方格”书写治沙奇迹在人类治沙史上,人们不能不提起宁夏的名字。为了确保铁路修建和列车通行,中卫沙坡头人经过反复试验,创造了用麦草方格固沙的技术。麦草方格的成功,让人类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流沙面前。麦草方格治沙世界奇迹:宁夏率先实现人进沙退麦草方格的成功,也进一步振奋了宁夏防沙治沙的信心与决心。

02 “麦草方格”书写治沙奇迹

在人类治沙史上,人们不能不提起宁夏的名字。宁夏三面环沙,是全国土地荒漠化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全国沙尘暴的四大源区之一。曾几何时,日益推进的沙漠一步步侵蚀着人们生存的家园,漫天飞扬的沙尘暴一天天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荒漠化不仅严重制约着宁夏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严重影响着国家生态安全。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宁夏在防沙治沙的历程中探索出了一个又一个成功经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麦草方格”:宁夏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

宁夏防沙治沙缘于一条铁路的修建。1956年,包兰铁路从宁夏中卫经过,但铁路的修建和通车也遇到了一个重大难题:新铺的铁轨时时被流沙淹没,严重的风沙也使火车通行面临巨大的考验。为了确保铁路修建和列车通行,中卫沙坡头人经过反复试验,创造了用麦草方格固沙的技术。先将麦草扎入沙中,组成一个个草方格沙障并连成巨网,然后在沙障内种上沙生植物,并辅以前沿工程阻沙和育草封沙,最终将沙漠变成土壤,构成一个稳固的绿色防护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卫沙坡头成功地建立卵石防火隔离带、灌溉浇水带、沙生植物生长带、麦草方格固沙带和草障植物阻沙带“五带一体”的治沙防护系统。麦草方格的成功,让人类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站在了流沙面前。随后的50多年,宁夏在推进防沙治沙中,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总结和推广先进治沙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继麦草方格治沙技术取得成功之后,宁夏又先后在沙地生态林滴灌、沙地鲜食葡萄栽培、优良沙旱生植物产业化繁育、短轮伐期杨树纸浆林培育、沙地水分动态平衡、沙地植被封育与综合治理、沙地设施农业、微雨滴灌与管灌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解决了一批防沙治沙的世界性难题。为推进防沙治沙技术研发的进一步深入,国家批准在宁夏建成了西北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利用技术中心,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地方联合技术中心。中国防沙治沙学院建成并开始招生,成为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防沙治沙人才的高校。

麦草方格治沙

世界奇迹:宁夏率先实现人进沙退

麦草方格的成功,也进一步振奋了宁夏防沙治沙的信心与决心。自治区党委、政府在深入总结中卫防沙治沙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推行承包治理模式,按照“谁承包、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承包治理荒漠,在全区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层层真抓实干、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沙治沙局面。50多年来,宁夏努力探索不同类型沙化面积的防治方式。从在荒漠化和沙化地区建立国有林场及乡办、村办林场,到中国科学院先后在中卫沙坡头等地建立了沙化防治实验示范基地,到固海扬水、中卫南山台子、盐环定等大型扶贫灌溉工程的建成,再到微灌、管灌、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步形成了大沙漠边缘治沙、草原沙地治沙、绿洲腹部流沙治理三种治沙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为西北五省乃至全国都提供了有益治沙经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宁夏已有6万多公顷的半固定沙地转为固定沙地,项目区内的林草覆盖度由建设前的10%提高到了30%,有的区域达70%以上。沙化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到118.3万公顷。现在,当人们走进沙漠地带,就可以看到一条条宽阔整齐的防沙林带,一处处星罗棋布的“沙漠绿洲”,以盎然生机展示着宁夏防沙治沙的奇迹。据卫星遥感图显示,不可一世的腾格里、乌兰布和、毛乌素等三片沙带呈现出了大片绿色,宁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沙漠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成为全国第一个“人进沙退”的省区!据气象专家分析预测,宁夏沙尘天气过程为6至9次,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减少到5至7天,大大低于常年的34.5天。据中国环境监测结果报告,宁夏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程度名列全国第二。2008年,宁夏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防沙治沙省域示范区”!

国际合作:防沙治沙令世界广泛关注

宁夏防沙治沙的成功,在人类与沙漠的斗争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宁夏防沙治沙也因此载入了史册。1977年8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全球沙漠化会议上,当听完中国的介绍后,外国专家们无不赞叹:大面积的流沙被固定,世界上还没有过,中国人了不起!几十年来,联合国有关组织多次在宁夏沙坡头举办国际沙漠化讲习班,先后有60多个国家首脑、驻华使节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在积极推进防沙治沙的过程中,宁夏积极建立国际合作机制,与欧美、日本、韩国及联合国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交流。与德国本着扶贫与生态相结合的原则,合作实施了三个荒漠化治理项目,其中“贺兰山东麓生态林业工程建设项目”被中德双方政府评为优秀项目。与日本开展荒漠化综合治理领域的技术合作交流与研究,在治沙技术研究、森林病虫害防治、青少年防沙治沙教育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与韩国联合实施宁夏黄河护岸林项目。世界粮食计划署、欧盟、全球环境基金会等世界组织先后援助宁夏建设了一批荒漠化治理项目。通过与国际的合作交流,拓宽了投资渠道,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思维理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宁夏荒漠化治理。(www.chuimin.cn)

人进沙退——腾格里沙漠中卫治沙成果

变害为宝:沙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50多年来,宁夏积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防沙治沙道路,在增加沙漠植被的同时,沙产业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打破了“只投入、不产出”的沙漠魔咒,使昔日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沙漠绿洲

2011年,宁夏沙生灌木林和经果林基地已发展到1600多万亩,沙漠设施农业接近2万亩,沙山中出现了一处处引人注目的“花果山”。进入新世纪,自治区作出了发展硒砂瓜的重大决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沙区硒砂瓜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这个石头缝里长出的珍品,没有污染,甘甜爽口,被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2005年进入深圳沃尔玛高端消费市场,2006年成功打入香港市场,2008年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特贡产品,“香山硒砂瓜”已成为享誉全国的名牌农产品

大力开发沙漠旅游资源,沙坡头、沙湖等一批具有浓郁大漠特色的旅游景区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大幅提高,成为享誉全国、世界知名的王牌旅游景点。“黄山游罢不望岳,宁夏归来不看沙”,沙漠旅游已成为宁夏旅游的垄断性品牌。

充分利用荒漠化土地,大力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能源已经成为宁夏的一项重要产业,全区风电装机达到15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50万千瓦,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与此同时,宁夏不断创新理念,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上尽量向荒漠布局,走出了一条“厂房建在沙漠里,工业治沙显成效”的治沙之路。行走在昔日的荒漠上,随时可以看见漂亮的工厂、整齐的硅板和高耸的风力发电装置,成为装点在茫茫大漠上的一道道美丽风景,实现了“建设一个工厂、开发一片绿洲”的双赢目标。1998年,国家批准宁夏建设红寺堡开发区,成为国家扶贫扬黄灌溉的重点工程,累计开发水浇地40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000平方公里,林木、植被覆盖率分别达39%和75%,现已成为近20万人口生活的美丽家园。走在红寺堡的大地上,望着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亮丽的建筑,一片片绿色的农田,一排排整齐的农宅,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漠化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