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产权性质、企业融资与资源配置效率:第五节研究创新

产权性质、企业融资与资源配置效率:第五节研究创新

【摘要】:第五节本书的研究创新本书的研究丰富了企业融资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文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丰富了企业上市的文献。本书以企业IPO和配股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即分析符合IPO和配股条件的企业哪些会申请IPO和配股,哪些企业成功实施了IPO和配股。

第五节 本书的研究创新

本书的研究丰富了企业融资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文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丰富了企业上市的文献。现有的文献主要分析了意大利(Pagano et al.,1998)、德国(Fischer,2000)、英国(Aslan and Ku-mar,2007)和美国(Chemmanur et al.,2007)等发达国家的企业上市问题,鲜有文献研究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上市问题。本书分析了中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上市动机,丰富了企业上市的文献。

第二,全面检验了产权性质对于企业股权融资的影响以及政府在资源配置效率中的作用。已有的研究主要讨论“债务融资歧视”(例如,Brandt and Li,2003),本书则分析了企业另一重要的融资途径——股权融资。本书的结论证实了“股权融资歧视”的存在,并发现政府对于国有企业的“照顾”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第三,考察了企业股票首次公开发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和配股的全过程,从而保证了研究设计的无偏性。已有的研究通常以实施IPO和配股的企业为研究样本,但是要考察IPO和配股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应该以符合IPO和配股条件的所有企业为样本,否则样本的选择是有偏的。本书以企业IPO和配股全过程为研究对象,即分析符合IPO和配股条件的企业哪些会申请IPO和配股,哪些企业成功实施了IPO和配股。

第四,丰富了在转型经济国家企业如何缓解融资约束实现企业成长的文献。Allen et al.(2005)指出,由于民营企业存在债务融资约束,民营企业通常会利用声誉、人际关系等替代机制来帮助其获得融资,但是他们并未明确指出替代机制都包括哪些途径和手段,也未详细阐述这种替代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本书则分析了企业通过持股银行建立的关联关系对于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

第五,全面检验了企业持股银行的经济后果。现有的文献主要分析银行持有企业股份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从企业持有银行股份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数据限制等原因,Kummer et al.(1989)、La Porta et al.(2003)的研究均未探讨企业为什么要持有银行股份。他们的研究假定企业持有银行的股份是外生的。本书则在考虑企业持股银行内生性的情况下全面检验了国有和民营企业持有银行股份对企业融资行为(银行贷款和现金持有)和财务业绩的影响。

【注释】
(www.chuimin.cn)

[1]参见国家工商总局网站(http://www.saic.gov.cn/)。

[2]参见李子彬主编:《中国中小企业2009蓝皮书》,33页,企业管理出版社,2009。

[3]参见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2009年全国民营企业景气指数调查报告》,http://mea.pku.edu.cn/。

[4]Armen A.A1chian:《产权》,载《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1101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5]参见http://coase.org/nieglossary.htm。

[6]将企业最终控制人类型为国有以外的其他企业定义为民营企业是一种广义的定义方法,本书还采用狭义的定义方法来做稳健性检验,即如果最终控制人类型为民营控股则定义为民营企业。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定义民营企业,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都保持不变。本书在每章的研究设计部分会对民营企业的定义进行详细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