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生活技能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就业能力中还包含着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该靠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所以,提高就业能力,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无论何时,意识到这一点都不算晚。多数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应为"先就业,后择业"。......
2024-09-29
提升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大学生首先应该对自己进行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客观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强化优势,改进不足,使自己能够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处于有利位置。
就业能力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从事某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对环境适应的能力等。工作技能的培养,应该从学校开始做起。要充分利用机会深入实际锻炼自己,如社会调查、学校集体组织的各项实践活动;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同时,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实践锻炼,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抓紧在校期间进行弥补。
人际交往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虚心求教,克服嫉妒心理;
2.培养待人宽宏大度的品质。在人际交往中要求大同存小异,待人宽厚,能谅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的缺点;
3.增强自信心,克服"社交恐惧症"。大学生毕业后,少不了接触各方面的人,如不能应对自如,恰当交往,将影响个人的人际关系。所以,恰如其分地与人交往,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努力提高和完善的一种能力。
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生活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年轻的大学生应该在培养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显示立身、立世、立业的本领。
就业能力中还包含着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该靠长期积累才能获得。就业并不是一个即时的过程,而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即使是有了一份好工作,也会涉及到能否保住这份工作、能否在此基础上过渡到更高的层面上的问题。所以,提高就业能力,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无论何时,意识到这一点都不算晚。
如何看待改行(www.chuimin.cn)
在选择工作的过程中,所学的专业与就业的实际情况有背离,往往成为困扰毕业生的一个难题。
"学以致用"是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初衷,但你确立所学专业时的情况与你毕业时社会的需求情况,不会完全吻合,当时的种种预测和考虑或许已经过时,所以不必拘泥于从前的想法,即便是毕业以后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完全相同,也不能保证今后你不会面对改行的抉择。据统计,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初改行的比率为16%,毕业后五年的时间内为29%,十年内的比率为45%。由此可见,改行并不是个别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改行",也包括从事与当时所学专业相近似却也有明显区别的工作。也就是说,虽然看上去,好像你的就业结果偏离了你的所学专业,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所学的东西完全能在新的条件下,显现出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来。比如,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改行去做公务员、记者、甚至是企业管理,好像是行业跨度很大,没什么相通之处,其实不然,师范专业的好多课程中的知识恰恰都没有荒废掉,其中培养和熏陶出来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流的能力都可以在新的岗位上很好地发挥出作用。
如果你觉得,改行会让你失去在知识上的优势,从而不能胜任陌生工作的话,这个顾虑也许是多余的。
要知道,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所学到的东西,是由两部分组成的:1.专业知识;2.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能力。专业知识当中有很多的内容不能完全应用到毕业后的工作当中,而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能力,却能够时时事事地帮助你应对各种情况,完成各项工作,这也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和大学生之间的明显区别。
所以,在比较理想的工作机会和你所学专业产生的矛盾面前,你尽可以抛开那些不必要的顾虑,改行不是一个大得令你头疼好几个月的问题。
骑驴找马
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之后,大学生就从精英层走向大众化,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的劳动者。
在这样的情形下,有就业机会还是不要放过为好,越往后拖就业难度越大。多数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应为"先就业,后择业"。拿到毕业证不等于就是人才,大学生刚毕业,最好别太注重眼前利益,有些人对起薪要求甚高,往往错失良机,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牢骚满腹。要看自己当前从事的工作是否有利于自己的长远发展。如果有利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即使收入暂时低些,也要踏踏实实地工作。
"先就业,后择业"可以回避就业压力、经济压力,这并不是对首次就业不重视,而是希望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兴趣所在,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不怕从基层做起。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大学毕业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对大多数人而言,非"大城市"、"高薪"不干是不太现实的。民营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热点去处,正反映了一些大学生的重新定位。
同"一步到位"相比,"骑驴找马"可为自己"拼后劲"积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经验。经过基层的磨炼和非所学工作经历,往往更能胜任日后的高职位。
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后再考虑调换到自己心仪的单位或者行业,抑或走自己创业的道路,才是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正确途径。
有关大学生求职攻略宝典: 在校大学生必读的文章
提升就业能力就业能力的缺失,已经成为目前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面对并希望迈过去的"槛"。生活技能生活技能是指自理生活、独立解决生活中困难的能力。就业能力中还包含着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这些都应该靠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所以,提高就业能力,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无论何时,意识到这一点都不算晚。多数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应为"先就业,后择业"。......
2024-09-29
3.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理解社会体系及技术体系,辨别趋势,能对现行体系提出修改建议或设计替代的新体系。胜出的未必都是强者往往是成绩中等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中流现象"。是否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是用人单位选人时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最主要的要求。诚信观念也已成为用人单位选用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近八成的用人单位希望大学生具备诚信的职业道德。......
2024-09-30
用人单位怕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说,就业市场最大的压力不是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警惕心理。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女职员时往往有许多附带条件,比如女职员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怀孕。毁约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担心的问题是"毕业生毁约"。如果能打消用人单位这一顾虑的话,求职者的入围几率会大大增高。心理健康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也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们提出的要求。......
2024-09-30
可他们其中一些人所签订的就业协议书中事关见习期、薪金等关键内容却是一片空白,这就是用人单位的"签约前提"。经签署的就业协议书上内容在正式签署劳动合同前一直有效,如果劳动合同标准低于协议书条款,学生可以要求单位赔偿违约金。每个毕业生找到用人单位后都要先签订就业协议书,这个协议是意向性的,各个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和用人单位都要盖章后才能生效。......
2024-09-30
参加招聘会应该准备足够的简历等求职材料,避免尴尬。不要一次提交大量的求职材料,比如成绩单、身份证等复印件。求职信只有在量身定做的基础上才能发挥简历起不到的作用。事先打好简历,在简历中清晰表述个人情况及求职意向,并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使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在招聘会中人多手杂,如果保管不当丢失证件,将造成很大的损失。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会后二三天内及时与感兴趣的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不能被动等待。......
2024-09-30
递交应聘材料要有针对性当与用人单位初次接触时,就递上简历。如果对方有意,再针对性地送上其他材料。所谓针对性,要看应聘的单位性质、工作性质和面试人情况而定。但工资待遇并不是不能触及的话题。首先提出的,应当是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在对方对自己的实力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后,还再接再厉,积极突入对方领域。"这样一分析,实际上用人方只需先付出开价的70%,另外30%则是在完成目标任务后才兑现的奖励。......
2024-09-30
你在求职面试的历程中,可能会于以上的清单外再增添一些项目。面试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1.寒暄、问候在面试的前3分钟里,面试人员一般会与你寒暄一番。7.向面试人员提问通常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招聘者都会给你提问题的机会。面试人员的这两种推测都会使你处于一种极为不利的境地,会使他们对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当然,面试时提问题也不是多多益善,1-3个左右就足够了。......
2024-09-30
3.在面试过程中故意设计一些有路障的题目,通过观察应试者经过路障时的各种表现来测试应试者的素质。4.给予应试者少量的有关某一问题的资料,要求他作出对这一问题的全面分析。5.设计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要求应试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实例扫描很多求职应试者在面试结束时会因成功的兴奋或失败的恐惧而语无伦次、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当即表示,小林被录用了。......
2024-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