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寿彝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学人。当我们怀着钦敬之心,去追寻白先生的治学道路时,就会逐渐感受到他的这种思想动力的巨大和长久!这年,白先生28岁。作为一个青年史学工作者,白先生已显示出他对于国家命运、社会前途的关注与责任。白先生在这方面有很突出的自觉的意识和深刻的见解。白先生历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白先生就这个题目,对中国史学上的历史文学传统作了精彩的概括。......
2024-09-25
祝贺白寿彝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举行
江泽民 李鹏 李瑞环 李岚清等致信致电祝贺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江涛)北京师范大学今天隆重集会,庆祝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以及由他主持编写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致信或致电表示祝贺。
中宣部、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大会。著名学者季羡林、钟敬文、刘大年、王钟翰、何兹全、戴逸、田余庆、齐世荣、金冲及、蔡美彪、林甘泉、朱绍侯、高敏、祝总斌、张忠培、陈振等也参加了大会。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陆善镇和党委书记袁贵仁在庆祝会上先后讲话,他们对白寿彝教授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特别是由他任总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的最终完成致以热烈的祝贺。(www.chuimin.cn)
90岁的北师大历史系教授白寿彝在会上也讲了话。他说:“中央领导同志为《中国通史》的全部出版写来了贺信、贺词,充分肯定了历史科学在国家建设中所应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我们的历史研究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程。”
白寿彝教授在中国交通史、中国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和史学理论等领域,均有深入的研究。 70年来,他撰述和主编了几十部学术著作,撰写了数百篇学术论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海内外有着广泛的学术影响和崇高的学术声望。特别是在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和民族宗教领域,白寿彝教授的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意义,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他创办和主编的《史学史研究》学术季刊,是国内唯一的史学史专业杂志,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现今向全国各地和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为世所重。
刚刚全部完成出版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是白寿彝教授学术成就的典型代表。全书约1400万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记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白寿彝教授在这部通史中总揽全局,提出并实施了他对于中国通史的总体性的理论认识和编纂设想。20余位学有专长、造诣精深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应邀分别担任各分卷主编,来自全国各高等学府、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及各有关部门的5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撰稿工作。在他的主持下,这部书表现出了独到的理论见解和新颖的表现形式,是本世纪最大规模的史学著作之一,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在具体研究等方面,都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原文刊载于《人民日报》1999年4月27日)
有关仰望高山——白寿彝先生的史学思想与成就的文章
白寿彝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学人。当我们怀着钦敬之心,去追寻白先生的治学道路时,就会逐渐感受到他的这种思想动力的巨大和长久!这年,白先生28岁。作为一个青年史学工作者,白先生已显示出他对于国家命运、社会前途的关注与责任。白先生在这方面有很突出的自觉的意识和深刻的见解。白先生历来十分重视这个问题。白先生就这个题目,对中国史学上的历史文学传统作了精彩的概括。......
2024-09-25
祝贺白寿彝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大会举行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李岚清等致信致电祝贺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北京师范大学今天隆重集会,庆祝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以及由他主持编写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
2024-09-25
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史学史学科发展的学术系谱周文玖中国史学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对史学进行反思的“史学史”之因素很早就产生了,而且异常丰富。可以说,梁启超、白寿彝分别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建立时期和比较成熟时期的最具代表性的学者,可作为中国史学史学科诞生和繁荣的两个标志。一把梁启超作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奠基者,是没有异议的。......
2024-09-25
在开拓中创新从史实处求是——读《中国通史》第十二卷朱汉国翻开这部皇皇百余万字的巨制,给人一个突出感觉,即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创新意识。在开拓中创新,从史实处求是,可以说是《中国通史》第十二卷的显著特点之一。《中国通史》第十二卷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由他们主编的这部《中国通史》第十二卷,即是在前3部著作基础上推出的新成果。......
2024-09-25
继承·探索·创新——读《中国通史》第四卷林甘泉白寿彝先生任总主编的《中国通史》 ,共12卷22册,现已出版7卷12册。在不同历史理论指导下编撰的中国通史,是可以百家争鸣的。《通史》第四卷认为秦汉时代已经进入封建社会,但还保留着不少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应该说, 《通史》第四卷上述的这些分析都是比较实事求是的。《通史》第四卷在阐述这个问题时,很重视中国的历史特点,并且试图在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
2024-09-25
白寿彝教授传刘雪英白寿彝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教授,从小跟姑祖母诵习阿拉伯文和《古兰经》 ,受到民族的传统教育。帝国主义欺压中国人民的野蛮行径,使教授思想上深受震动,感到极大愤慨。从此,教授把毛主席视为中国的希望,不断接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教授协助郭沫若、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并兼任二所研究员,主持明清史研究组的工作。......
2024-09-26
元史研究的力作——评白寿彝总主编、陈得芝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八卷屈文军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研究,各种史学著作层出不穷,史著的体裁也丰富多彩。多卷本《中国通史》的第八卷叙述的是元时期的历史,其编撰工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书近120万字,分上下两册,序列多卷本《中国通史》第十三、十四册。原始资料分散,且涉及10多种外文和民族语言文字,这是元史素称难治、令许多研究者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元史卷·综述》......
2024-09-25
9时30分,白寿彝教授在助手、学生和家人的簇拥下来到会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郑师渠宣布大会开始。首先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陆善镇代表学校致辞,向白寿彝先生90华诞、从事学术活动70周年暨多卷本《中国通史》全部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2024-09-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