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胡适爱惜人才,成就教育界

胡适爱惜人才,成就教育界

【摘要】:二六胡适爱惜人才胡适二十七岁当了北大教授,成了名,一直到一九六三年七十二岁病逝,无论在国内、海外,始终有许多人跟着他走,或受他的影响。有多种原因,我觉得他爱惜人才,这是使他博得大名的一个原因。总之,胡适对于青年是爱惜的,上举数例,仅见其微啊。胡适在教育界是英、美派的主要人物,又是美国庚款董事会的核心人物,他结识美国名流学者又多。胡适虽无势,可是在教育界中确是有权。

二六 胡适爱惜人才

胡适二十七岁当了北大教授,成了名,一直到一九六三年七十二岁病逝,无论在国内、海外,始终有许多人跟着他走,或受他的影响。我认为,他在现代史中,可以算得是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为什么有这样的声名?有多种原因,我觉得他爱惜人才,这是使他博得大名的一个原因。我不说五四运动时期的北大学傅斯年、罗家伦、何思源、杨振声等,由于胡适和蒋梦麟一些人想方设法,使他们赴英、美学习,我只说我们绩溪老乡二人。一个是汪静之,另一个是程仰之。汪静之是绩溪县余村人。该村与上庄村仅有咫尺之隔,鸡犬相闻,不知者误为是一个村子。汪静之在杭州第一师范读书时,同朋友出版新诗刊物《湖畔》,响应胡适提倡做新诗的号召。胡适当然赞许他们,鼓励他们。后来汪静之出了《蕙的风》,胡适为其作序,并收入《胡适文存二集》。程仰之是绩溪县大谷村人,离上庄村三十里。程毕业于杭州第一师范学校,赴北京,投考北大,初住在胡适家中。程擅长文科,对于数理则较差,北京大学录取新生,必须数学、语文、英文三门都能过硬,才能入选。程因数学较差而落选,他又不愿进其他的大学,胡适就叫他在北大当旁听生。后来清华大学开办研究所,梁启超王国维任教授。胡推荐给梁、王,经过考试及格而录取。同时考入清华研究所的有吴晗。吴是胡适在中国公学时的学生,初期也受胡的影响。至于罗尔刚则受胡适的影响更大了。他二人,以专研明史太平天国史而成名。再谈参加鲁迅领导的未名社的霍邱籍韦丛芜、李霁野、台静农三人。他们是未名社的主要力量。他们与胡思永、程仰之是朋友,因而认识胡适,初期也受胡适的影响。最后,再谈沈从文丁玲。沈从文和丁玲、胡也频住在北大理学院马神庙附近公寓的时候,沈从文是经常到胡适家中去的。沈与丁玲是湖南同乡,又是好朋友,可能丁玲也去过。有一次,胡适对我谈及丁玲,确是赞不绝口,特别赞许她是一个叛逆的女性。后来,他在海外,尚在文章中提及她。总之,胡适对于青年是爱惜的,上举数例,仅见其微啊。(www.chuimin.cn)

“一识荆州,身价十倍”,连千古仙才的大诗人李白也曾上书韩荆州,这是什么道理?因为韩荆州有权有势。胡适在教育界是英、美派的主要人物,又是美国庚款董事会的核心人物,他结识美国名流学者又多。胡适虽无势,可是在教育界中确是有权。他用这些权提拔人才,培育人才;只要有真才实学或肯学的人,找他帮忙,他总是尽力而为之。所以,有许多人跟他走,不无原因。